第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卡羅里被編入一個稱作"莉娜隊"的間諜小組,負責管理他們的是漢堡空軍一處的尼古勞斯。里特少校。空投間諜任務僅僅是德國"海獅計劃"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是,英國軍情五局和倫敦警察廳刑事部特別分部已打入了這個間諜網,而且正在操縱這個網中的一名間諜分子充當雙重間諜。而德國阿布咸組織卻絲毫未發現。

  無論德國人怎樣制訂他們的間諜潛入英國的方案,英國的反間諜組織皆了如指掌。事實上德國人在英國長期經營的主要間諜網已被全破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幾個月里,英國軍清五處的陸軍少將弗農。凱爾爵士曾準備了一份一旦英國宣戰將予以逮捕的德間諜人名單。

  英國在許多方面都提出了使用雙重間諜的建議,諸如被戰爭捲入軍情五處的那些大學、精神病學者和熱心的諜報軍官。但是,假如沒有溫斯頓。邱吉爾的全力支持,這種妙計是永無實施之日的。在文洛事件之後,英國秘密情報局在歐洲的組織遭到全面破壞。當時,迅速獲取情報只能靠從納粹那裡剛逃出來的人的口供和空投英國的敵特分子。

  英國軍情五處專門設立了一個特別部門,這就是BI(a),未來雙重間諜運用體制的核心和胚胎。它是一次小心謹慎的實驗,開創了反間諜活動和假情報藝術的新篇章。實質上,它等於是破獲間諜與向敵人不斷供應假情報的結合。但由於它與眾多部門的權限密切相關,因此實施起來十分困難。從外交部、軍情五處和六處、作戰部、海軍部、空軍部到內部安全警務部,無論多麼複雜,作為一個真正的經管雙重間諜的機構,它確實是情報機構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革命。

  1940年,軍情五處處於混亂之中。他的第一把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倖存下來的弗農。凱爾,也是軍情五處的創造人,已經退休,然而他留下的事業卻無人繼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軍情五處把其中一部分搬到了"苦艾灌叢"的英國監獄。在那些日子裡,甚至連上流社會人士出門也要乘坐公共汽車。當汽車到達監獄所在的車站時,售票員就高聲喊一聲:"軍情五處的人全部下車啦!"

  後來,軍情五處的那些業餘人員們建立了被稱之為雙重間諜運用體制的一整套策略和方法。它從BI(a)開始,發展成為一個由雙重間諜委員會控制的組織,其主席是對德國了如指掌的馬斯特曼爵士。

  訊問卡羅里的BI(a)軍官們將他帶回到他降落的白金漢地點,要他找出他隱藏的降落桑這對軍情五處來說,並非無謂之舉,它對了解德國空降特務的行蹤很有價值。在英國軍情五處的威脅下,這位被德國一直視為敢作敢為智勇雙全的卡羅里,現在顯然已經癱軟下來,並且願意同英方合作。

  卡羅里被推上一輛汽車,飛快地奔向里奇蒙,那裡有軍情五處的一個秘密拘留中心。這座大廈是一座維多利亞式建築,建築的西翼有一組由30多間單人牢房組成的有高度安全設施的房屋,內裝有最現代化的錄音設備和監聽裝置。拘留中心的頭頭是"假眼"斯蒂文斯上校。這位戴單片眼鏡的"獨眼龍"上司,使他的所有囚犯甚至手下人望而生畏。審訊地點在這座大樓的最下層,由斯蒂文斯和斯廷森少校主審。

  他們向卡羅里透露了他們所獲得的情況,如此清楚與詳細,立即使卡羅里精神上垮了下來,他感到自己簡直是德國阿布威的玩物。他外向的性格立即在斯蒂文斯這個"獨眼龍"的衝擊下,變得溫順聽命。他感到性命攸關的震驚。一個多小時之後,他就只想如何倖存下來,免遭處死。談判後,交易達成了。卡羅里與BI(a)中心的羅伯遜少校達成協議,在免除死刑的前提下,他願意同英國合作。為了把這筆交易敲定,他又提出:假如軍情五處同意給他的一位同志同樣的待遇,他將說出此人預定在最近幾天內抵達英國的詳細計劃。

  德國派往英國的3725號間諜的計劃就這樣被泄露了,這個新間諜就是武爾夫。施密特。

  10.2 進入射程

  武爾夫。施密特,父親是德國人,曾服務於德國空軍,母親是丹麥人。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他被母親從德國帶回丹麥,住在丹德邊境地區。武爾夫不僅是德國公民,而且已加入納粹黨。

  武爾夫是一個身材頎長、金髮碧眼的帥小子,富有才華。他非常喜歡希特勒的《我的奮鬥》的哲學思想,是個地道的納粹追隨者。外表看去,非常討人喜歡,而且具有徹底的負責精神和健全的神志。他是呂貝克大學法律系的學生,受納粹所謂華格納浪漫主義的影響,這個時期他就開始熱衷於維護祖國的狂熱行動。

  他樂於冒險的性格,使他自然成為德國秘密間諜人員的招募對象。

  武爾夫。施密特後來被普雷托里烏斯選中,主要在於他對丹麥的了解,在納粹入侵丹麥時將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施密特本來就能讀寫英文,也能說一點,但卻帶有明顯的外國口音。他作為德國阿布威的間諜被派往英國前夕,接受了全面的訓練,從他的語言上、間諜技能上等等。據說由於施密特悟性高、名聲好,里特少校才確信他是派往英國的理想人物。施密特曾在歐洲、非洲等地廣泛旅行,當里特問到他願在他的英國假證件上用什麼名字時,他說,他能想到並且喜歡的是哈利。詹森這個名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