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德強猛闖進屋,一見到姐姐站在那裡,就知道那一定是母親的所在,急忙搶上去。他情不自禁地驚叫:

  “媽!……”可是一看人們的手勢,他突然頓住。

  不知是大兒子的呼喚,還是長時間醫生的悉心治療發生了效力,母親慢慢地睜開眼睛。她向身旁一看,輕聲說道:

  “啊,你們都在這兒。”

  “媽,我在這,在這!”德剛抽泣著湊上去。

  母親略一驚,看著丈夫說:

  “孩子也來了,不飢困嗎?”

  “媽,我自己跟二姐來的。媽,我不飢困。”德剛忙去拉住母親的手。

  “唉,別哭,孩子,媽不會死。”母親又發現姜永泉和娟子:“你們都沒有事?我不用你們看哪。”

  “大娘,沒有事!”姜永泉忙安慰她說,“大娘,咱們已經勝利了!”

  “啊,鬼子都完了!”母親的眼裡放出光彩,又不得不痛楚地皺緊眉毛。她忽然說:

  “娟子,你姨家怎樣啦?菊生還在她……”

  “媽!我姨家都沒受害。”娟子忙答道,“菊生已找回來,妹妹抱在那邊。她一見你就哭。”

  “快把孩子抱來!”母親吩咐著。

  秀子抱著菊生走過來。孩子伸展兩手哭叫著要找姥姥。“好孩子,”母親心疼地說,“姥姥這時不能抱你,不能給俺孩子奶吃啦!”

  一個女衛生員走過來,親切地說:

  “老大娘,你不能多說話。傷口抵不住呀!”

  母親看著她,慈愛地說:

  “好閨女,你快忙你的去,我沒關係。”見她走了,母親帶著喜悅的表情看著一家人說:

  “多少年了,咱們家第一次聚到一塊了。多不容易啊!”“真是啊!”仁義看著妻子,激動地說,“團圓一次是難,可你又……”

  “別說了,我沒有什麼。”母親舒口氣,瞅見發亮的窗戶,忙說:

  “天亮了。快扶我到門口看看!”

  “大娘,你身上傷很重,不能去!”姜永泉阻攔道。

  “唉,這沒關係。永泉,我要看看咱們的城啊!娟子,快扶我一下。”母親說著就動彈起來。

  德強和娟子忙一邊一個扶起母親,攙著她慢慢走到門口。秀子抱著菊生和德剛偎在母親身前。仁義、姜永泉緊跟在後面。

  東方現出一片乳白色。曙光以它無比的新生力量,終於擊敗頑強衰落的黑暗。它以勝利者的姿態,帶來了黎明!

  一輪紅日從朝霞中歡笑著跳出來。萬道金光,普射著暴風雨後清新的原野。萬物發出燦爛輝煌的微笑,來歡迎它的蒞臨,受著它的溫暖,在它的照耀下成長。

  “媽!看,紅旗!”德剛興奮地叫道。

  在解放了的城牆最高處,站著一個年青英俊的戰士。在他那草綠色軍帽帽檐下的前額上,裹著潔白的繃帶,肩上背著帶刺刀的大槍。他雙手緊緊扶著旗杆。火紅的旗幟在半空中嘩嘩地飄揚。紅旗那艷麗血紅的光芒,向四外普射開來!

  母親仰臉看著。她那蒼白的臉面迎著紅旗和陽光,也泛起一層淡淡的紅暈。

  秀子忽然想起什麼,把孩子給美永泉抱著,自己急忙跑進屋,一會拿著那一大束鮮花跑回來。

  “媽,今天是你的生日!給你……”秀子正要將花送給母親,但立刻覺醒到母親不能拿,又把花抱在懷裡。

  母親注視著女兒手中的花。鮮花被雨水沐浴得更加嬌媚鮮艷,在朝霞中放著異彩。在母親眼中,最吸引她的不是那粉紅色的月季花,暗紅色的芍藥花,而是夾在這些大花中的金黃色的苦菜花。看著看著,母親覺得眼前一片金光,到處都開放著苦菜花。

  母親象嘗到了苦菜根的清涼可口的苦味,嗅到了苦菜花的馨香,她嘴唇兩旁那兩道明顯的深細皺紋,微微抽動,流露出雖然苦楚,可是幸福的微笑。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

  寫於漢口

  一九五七年七月

  改於北京

  ------------------

  後記

  記得那是我參加人民解放軍的第二年——一九五○年春天,我偶然看到一本封皮已被搓爛了的書——《洋鐵桶的故事》讀著讀著,我被這本書里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情節吸引住了。這就是我接觸到的第一本小說。也就是說,到這時我才知道有小說,知道我也熟悉的生活能用來寫成一本書。也從此開始,我愛上了小說,愛上了文學。我如饑似渴地讀書。成了圖書館的常客,把大部分津貼送到書店裡。我常常被書中那些為革命事業而忘我地戰鬥、工作的英雄人物感動得熱淚盈眶,為英雄人物的犧牲心疼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總要難過好幾天。好多書中的英雄們,至現在還栩栩如生地活在我的心間,永遠忘不掉。他們對我的生活起著莫大的鼓舞作用。我感激用筆墨描繪、記錄下革命英雄的偉大業績的作家們,更加崇敬以汗水和鮮血創造了屬於勞動人民的新社會的共產黨員和革命戰士們。在這種感情的推動下,我要表現自己熟悉的生活的願望,有了一個更明確的目的:我想表現出共產黨怎樣領導人民走上了解放的大道;為了革命事業,人民曾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和犧牲;從而使今天的人們重溫所走過的革命道路,學習前輩的革命精神,更加熱愛新生活,保衛社會主義的祖國。同時,我還想,我這樣做也是對為了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的生存和幸福而獻出生命的先烈們的獻禮。我仿佛聞到了革命戰士和烈士們用血汗澆育起來的勝利之花的沁人心脾的清香,使我無論如何也不能忘掉他們所經受的艱難困苦和犧牲呵!

  我出生於山東省崑崙山區的貧苦農家,和其他窮人一樣,受著地主和封建勢力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象奴隸一樣地苦度生涯。“七七”事變以後,反動腐朽的國民黨政府撩下人民,自己發財逃命,日本侵略者很快打進來。民族敵人和階級敵人的雙重枷鎖和壓榨,使人民瀕於死亡的邊緣。一聲春雷,共產黨領導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拯救垂危的祖國。抗日戰爭的烽火,在崑崙山又燃燒起來了!我的家庭在黨的教育下,立即投入了革命的浪潮中,我的大姐、哥哥相繼參加了革命。母親也由於兒女的影響,和革命有了不可分割的血肉關係。在黨的引導下,她的階級覺悟提高了。歷經無數次鬥爭的考驗,她漸漸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從本能的到自覺的,終於成為一個積極的革命者,以她做母親特有的慈愛胸懷和她那窮苦人的階級意志,貢獻出所有的力量頑強地為革命事業辛勤工作。我從小和母親形影相依,她的行為,她的眼淚,她的歡笑……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直至現在,我對母親當時的神態表情,做過的一些事,說過的一些話,還記憶猶新。

  當時對敵人的鬥爭異常尖銳、殘酷和複雜。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表現得非常英勇頑強。震撼人心的英雄事跡遍處皆是,有口皆碑。我當時雖然年幼,但是處在那樣的時代環境裡,生長在被敵人稱為共產黨的“幹部窩”、我黨幹部謂之“招待所”的家庭中,我接觸和交往的幹部和八路軍戰士很多。我們的感情是不能用時間來估計的,有的相識幾天,有的甚至剛見面,我就象親哥哥親姐姐一樣敬愛他們了。我常常偎在幹部姐姐和八路軍哥哥懷裡聽勝利消息,同他們一起歡笑;但也有時聽到昨天還教我們兒童團唱歌的戰士和幹部的犧牲情形而痛哭不止……這些平凡樸素又崇高偉大的人民戰士的英雄事跡,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光陰雖然過了十多年,但是他們的名字、面貌,我現在還記得很真切,我能真實地詳細地講出很多他們的故事來。這不是我的記憶力好,而是英雄的形象太鮮明了,它牢固地刻印在我的心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