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後人一直疑問洪秀全為什麼就是不肯離開天京,據筆者的揣測,假如洪秀全撤出天京,路途勞頓不說,只能死得更快,倒不如困守天京,至少還可以“天京城在”的精神相號召。洪秀全作為一個神秘的精神領袖,是不能在逃難中被“臣民”們看見的,一旦大家覺得天王不過如此,誰會跟隨?再者,如果離開天王府這個安樂窩跟隨大部隊逃難,怎麼能保證不被李秀成這樣的軍事將領挾裹?到時亂軍當中身首異處,又向誰喊冤?很簡單的道理嘛。
天京被圍後,糧食銳減,天王此時居然號召大家以“甘露”為食。何謂“甘露”?百草也。在湘軍日逼日緊的形勢下,城內的一些人不得不為自己作打算了,松王陳得風、吏部尚書朱兆英等人即開始暗通湘軍,以求自保。
1864年5月30日,五十二歲的洪秀全撒手西去,據說是因為食用“甘露”慢性中毒而死。臨死前,天王還幽默了一把,“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領到天兵,保固天京”。洪秀全死後,十六歲的兒子洪天貴福繼位。這可憐的小東西,雖然很早就有了四個王妃,但估計還沒來得及享福,就要面對天京城破後的悲慘命運了!
曾國荃得知城內糧食耗盡,火藥用完後,加緊在天京城外挖地道,埋進萬斤炸藥。1864年7月19日,“轟”的一聲,地動山搖,地道炸藥炸開了天京城牆,在隆隆的炮聲和陣陣喊殺聲中,天京城破。在一片混亂當中,章王林紹璋投河自盡,顧王吳汝孝上吊自殺。
李秀成領著數十騎兵在城內飛奔試圖堵截湘軍,但湘軍如潮水一樣湧入,如何堵得住?無奈之下,李秀成只好奔向天王府,到後見宮門大開,宮女們紛紛逃出,數以百計的妃嬪螞蟻般的投河自盡。御河之外,很多逃無可逃的太平天國軍民男婦爭相投河而死,屍體填溢如橋,水不能流。
這時,王后賴氏一手牽著洪天貴福,一手拿著劍,踉踉蹌蹌的從天王府中走出,看到李秀成,淚流滿面的說:“天王創業一生,想不到今天覆亡,真是天絕我也!這個孩子年紀小,身體弱,就交給忠王你了。”王后隨即躍入御河而死。
乘著薄暮時分,李秀成一行人帶著幼主冒充清軍從城破處拼死殺出,沿孝陵衛走入紫金山。但南京城外三百里,到處都是湘軍的關卡,李秀成一行人屢次遭遇湘軍並發生小規模的戰鬥,洪天貴福在清涼山外戰鬥中走散(被李世賢護送),最後只剩下九人奔入無名荒山之無名小廟,李秀成白天不敢出去,晚上下山取水被附近村民發現,剩餘隨從被殺。這些土人貪圖李秀成攜帶的珠寶,分贓不均,最後鬧哄哄的把李秀成扭送到曾國荃的大帳之中。
曾國荃隨後立刻訊問李秀成,開始李秀成並不配合,曾國荃大怒,“椎刺其股”李秀成罵道:“曾九!你不要得志就猖狂,大家彼此不過各為其主,何必如此凌辱於我?”曾國荃怒極,欲殺之。後來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來訊問李秀成,問“汝今計安出?”李秀成答:“死矣!”趙烈文發現李秀成“言辭有乞活之意”,便說:“你的罪大,得聽朝廷旨意,並非是統帥所能決定的。”李秀成聽後俯首不語。
曾國藩得到李秀成被俘的消息後,急令好生對待,隨後趕到金陵親自訊問李秀成,曾國藩和急躁的弟弟不一樣,每日對李秀成“逐日排宴,待以客禮”,還說,你也人中豪傑,沒有遇到明主,才落得今天的地步,實在是可惜啊可惜。李秀成對曾國藩的胸襟大概也有些感動,隨後便很配合的在單人囚室里每日奮筆疾書,從六月十七日至二十七日,日書數千言,十日後寫成《李秀成自述》。後來此文的真假問題、節氣之爭,都在史學界掀起了討論的大熱潮。
李秀成雖然對曾國藩報有幻想,但終究還是在寫完《李秀成自述》後被凌遲處死。參與審理李秀成全過程的趙烈文在他的日記里記載說,“(李秀成)傍晚赴市,作絕命詞,無韻而俚鄙可笑,付監刑龐省三,敘其盡忠之意,遂就誅。”
當然,趙烈文也親眼目睹了湘軍攻破天京的全過程,據他的記載,湘軍入城後,到處殺人搶掠,連二三歲的小孩也不放過,殺之取樂。天京城中,惟見血雨腥風,哀號之聲,不絕於耳。在搶掠完之後,湘軍開始四處縱火,城中火光沖天,三日不止,“十年壯麗天王府”,老百姓十年的血汗,就這樣被燒個一乾二淨。
整個天京,至少有10萬多人被殺。中國近代史上,最苦惟有南京人。1853年太平軍攻下南京,殺!1864年湘軍攻下南京,殺!1937年日本兵攻下南京,更是血海滔天!
太平天國十一年,如今塵埃終落定。回望滔滔江水,十三年的血海拼殺,曾國藩終於如願以償,成為再造晚清的“中興第一名臣”。
註:(1)轉引自羅爾綱《英王陳玉成自述跋》。
2.9、太平餘波,紛紛擾擾
天京城破後,幼天王洪天貴福騎著李秀成給他的駿馬,乘著天黑闖出了天京城,但在隨後的突圍中,和李秀成走散。幸好李世賢及時的拍馬趕到,護送洪天貴福殺出重圍,逃到安徽廣德一帶。
此時,正在外地召集勤王兵的干王洪仁玕聽說天京城即將攻破,急忙趕回天京,但在路上得知天京已經陷落,幼主真福到了廣德,洪仁玕於是又趕到那裡與他們會合。洪天貴福見了族叔後,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趕緊封了洪仁玕為軍師。
天京被圍後,糧食銳減,天王此時居然號召大家以“甘露”為食。何謂“甘露”?百草也。在湘軍日逼日緊的形勢下,城內的一些人不得不為自己作打算了,松王陳得風、吏部尚書朱兆英等人即開始暗通湘軍,以求自保。
1864年5月30日,五十二歲的洪秀全撒手西去,據說是因為食用“甘露”慢性中毒而死。臨死前,天王還幽默了一把,“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領到天兵,保固天京”。洪秀全死後,十六歲的兒子洪天貴福繼位。這可憐的小東西,雖然很早就有了四個王妃,但估計還沒來得及享福,就要面對天京城破後的悲慘命運了!
曾國荃得知城內糧食耗盡,火藥用完後,加緊在天京城外挖地道,埋進萬斤炸藥。1864年7月19日,“轟”的一聲,地動山搖,地道炸藥炸開了天京城牆,在隆隆的炮聲和陣陣喊殺聲中,天京城破。在一片混亂當中,章王林紹璋投河自盡,顧王吳汝孝上吊自殺。
李秀成領著數十騎兵在城內飛奔試圖堵截湘軍,但湘軍如潮水一樣湧入,如何堵得住?無奈之下,李秀成只好奔向天王府,到後見宮門大開,宮女們紛紛逃出,數以百計的妃嬪螞蟻般的投河自盡。御河之外,很多逃無可逃的太平天國軍民男婦爭相投河而死,屍體填溢如橋,水不能流。
這時,王后賴氏一手牽著洪天貴福,一手拿著劍,踉踉蹌蹌的從天王府中走出,看到李秀成,淚流滿面的說:“天王創業一生,想不到今天覆亡,真是天絕我也!這個孩子年紀小,身體弱,就交給忠王你了。”王后隨即躍入御河而死。
乘著薄暮時分,李秀成一行人帶著幼主冒充清軍從城破處拼死殺出,沿孝陵衛走入紫金山。但南京城外三百里,到處都是湘軍的關卡,李秀成一行人屢次遭遇湘軍並發生小規模的戰鬥,洪天貴福在清涼山外戰鬥中走散(被李世賢護送),最後只剩下九人奔入無名荒山之無名小廟,李秀成白天不敢出去,晚上下山取水被附近村民發現,剩餘隨從被殺。這些土人貪圖李秀成攜帶的珠寶,分贓不均,最後鬧哄哄的把李秀成扭送到曾國荃的大帳之中。
曾國荃隨後立刻訊問李秀成,開始李秀成並不配合,曾國荃大怒,“椎刺其股”李秀成罵道:“曾九!你不要得志就猖狂,大家彼此不過各為其主,何必如此凌辱於我?”曾國荃怒極,欲殺之。後來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來訊問李秀成,問“汝今計安出?”李秀成答:“死矣!”趙烈文發現李秀成“言辭有乞活之意”,便說:“你的罪大,得聽朝廷旨意,並非是統帥所能決定的。”李秀成聽後俯首不語。
曾國藩得到李秀成被俘的消息後,急令好生對待,隨後趕到金陵親自訊問李秀成,曾國藩和急躁的弟弟不一樣,每日對李秀成“逐日排宴,待以客禮”,還說,你也人中豪傑,沒有遇到明主,才落得今天的地步,實在是可惜啊可惜。李秀成對曾國藩的胸襟大概也有些感動,隨後便很配合的在單人囚室里每日奮筆疾書,從六月十七日至二十七日,日書數千言,十日後寫成《李秀成自述》。後來此文的真假問題、節氣之爭,都在史學界掀起了討論的大熱潮。
李秀成雖然對曾國藩報有幻想,但終究還是在寫完《李秀成自述》後被凌遲處死。參與審理李秀成全過程的趙烈文在他的日記里記載說,“(李秀成)傍晚赴市,作絕命詞,無韻而俚鄙可笑,付監刑龐省三,敘其盡忠之意,遂就誅。”
當然,趙烈文也親眼目睹了湘軍攻破天京的全過程,據他的記載,湘軍入城後,到處殺人搶掠,連二三歲的小孩也不放過,殺之取樂。天京城中,惟見血雨腥風,哀號之聲,不絕於耳。在搶掠完之後,湘軍開始四處縱火,城中火光沖天,三日不止,“十年壯麗天王府”,老百姓十年的血汗,就這樣被燒個一乾二淨。
整個天京,至少有10萬多人被殺。中國近代史上,最苦惟有南京人。1853年太平軍攻下南京,殺!1864年湘軍攻下南京,殺!1937年日本兵攻下南京,更是血海滔天!
太平天國十一年,如今塵埃終落定。回望滔滔江水,十三年的血海拼殺,曾國藩終於如願以償,成為再造晚清的“中興第一名臣”。
註:(1)轉引自羅爾綱《英王陳玉成自述跋》。
2.9、太平餘波,紛紛擾擾
天京城破後,幼天王洪天貴福騎著李秀成給他的駿馬,乘著天黑闖出了天京城,但在隨後的突圍中,和李秀成走散。幸好李世賢及時的拍馬趕到,護送洪天貴福殺出重圍,逃到安徽廣德一帶。
此時,正在外地召集勤王兵的干王洪仁玕聽說天京城即將攻破,急忙趕回天京,但在路上得知天京已經陷落,幼主真福到了廣德,洪仁玕於是又趕到那裡與他們會合。洪天貴福見了族叔後,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趕緊封了洪仁玕為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