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我後來感慨地說,這真是個奇妙的因果,如若沒有成子的主動下撤,那位女隊員的命說不定就留在珠穆朗瑪峰東坡上了。
成子卻說:是那兩個記者的名額求助救了女隊員的一條命,這個善因其實是種在他們那裡才對。
我問成子:佛家不是講種福田積福報嗎?行善積德、救人危難不是大功德嗎?既然是功德,幹嗎不認,幹嗎不自己積累起來呢?
他說:善根功德莫獨享,法界眾生常回向。大乘弟子修的是一顆菩薩心,持咒念經不論念多少遍,每每念完都還要回向給眾生呢,況且這一點點微末善行。再說,學佛只是為了功德嗎?
見我聽不懂,他便指著茶壺說:喝茶,喝的僅僅是茶葉嗎?
成子說他陪師父四海遊方時,有時囊中羞澀,壺裡沒茶,只有白開水,可師父偏偏喝得有滋有味,還會把他叫來一起品嘗。
一老一少,喝得陶陶然。
既然說到茶,那就說說我們的茶店吧。
大多買茶的人都認為貴的、少的,就是好的。成子賣茶時,卻總是跟客人說,只要你覺得好喝即可,不一定要追求過高的價格。
很多來喝茶的人愛點評茶,有時會說:嗯……有蘭花香。
茶才兩泡而已,哪裡有什麼蘭花香?普洱千變萬化,總要喝個十來泡再發言才是行家。成子卻從不戳穿那些假行家,他任他們說,有時還點頭附和。
一度有很多人跑來找我們鬥茶。
鬥茶,唐代稱“茗戰”,是以比賽的形式品評茶質優劣的一種風俗,古來就有,興於唐,盛於宋。而今的鬥茶之風慢慢復興,不少愛茶之人都愛在一個“茶”字上較個高低。
同行是冤家,不少人自帶茶葉,要和我們家同款的茶葉比著喝。一般這樣的要求,我都會滿足,可能我還沒有那麼平和吧。我對自家的茶葉很自信,很多茶都是成子親自去收的,在茶山時就挑選比較過很久,基本上來鬥茶的都贏不了,我很開心。成子對我的開心很不以為然,他一般遇到來鬥茶的人,總會拿出最一般的茶葉沖泡,他覺得鬥茶沒意思,寧可輸。
我不服,實事求是難道不好嗎?又不是咱們主動挑起競爭的。
成子卻說:讓人家高興一下又何妨呢?
(八)
在麗江住得久了,朋友也多起來了。
因為我一直是喊成子為哥哥,故而很多朋友都認為他是我有血緣關係的哥哥,由此鬧出了不小的笑話。
當時有一個很不錯的朋友,蠻喜歡我的,他是廣東人,說娶媳婦就要娶我這樣的,還說他現在雖比較漂泊,但在三年之內,肯定會穩定下來,到時候一定向我求婚。
一開始我當他是開玩笑,後來發現不對了,這朋友開始給我送花。
我婉轉地拒絕他,說:抱歉,我已經有成子哥哥了。
他說,那你也不能跟著你哥哥跟一輩子啊。
我不跟成子一輩子那跟誰一輩子?!
我哭笑不得,這人太純良實在了,不論怎麼旁敲側擊地說,他都聽不明白,只當成子是我表兄或堂兄,且認為成子與我兄妹情深,壓根兒不覺得我們是兩口子。好吧,怪只怪成子長得實在是太老相了,和我的性格反差也大,沒人相信我這樣的小姑娘肯跟他。
我怕拖得久了誤會更大,就督促成子去攤牌,成子撓了半天頭,約了那位朋友去酒吧喝酒。
那位朋友高興壞了,一見面張嘴閉嘴“大舅子,大舅子”地喊,還拍成子的大腿,成子捻著鬍子直咂吧嘴,斟詞酌句地開口解釋。我沒進門,躲在窗外看著,眼睜睜地看見那位朋友的表情從興奮到吃驚,再到失落。
幾天後,基本所有的朋友都知道了,大家集體震了一個跟頭。
後來成子給我講,很多朋友怎麼也想不明白,我到底看上成子的什麼。
愛一個人,若能有條不紊地說出一二三四個理由來,那還叫愛嗎?
我只知道他身上的每一種特質我都接受,他所有的行為我都認可,他喝茶我就陪他喝茶,他打坐我就陪著他打坐,他開羊湯館我就當老闆娘,他趕去彝良地震現場當志願者,我就守在佛前念阿彌陀佛,他採購了一卡車的軍大衣送去給香格里拉大火的災民應急,我就陪著他一起押車。
其實,除了朋友們,家人也不是很明白我所謂何求。
我從小跟著爺爺長大,他疼我,怕我吃虧受委屈,他給我打電話說:孩子,你辭去高薪的工作我不怪你,你背井離鄉去生活我也能接受,只要你過得高興,能過上好日子就行哦……你覺得你跟的這個男人他能讓你過上好日子嗎?
我對爺爺說:爺爺您知道嗎,好日子不是別人單方面給的,我既然真愛他,就不能單方面地指望他、倚靠他、向他索取。他照顧我,我也要照顧他,兩個人都認真地付出,才有好日子。
我說:爺爺放心好嗎,我喜歡現在的生活,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不僅要和他過好,我還要把您和奶奶從四川接過來,和你們一起過好日子。
我打電話的時候,成子在一旁泡茶,餘光瞟瞟他,耳朵是支棱起來的。
我掛了電話,他開口說:這個……
我說:成子哥哥,您老人家有什麼異見嗎?
他咳嗽了一下,說:這個……凡事還是名正言順的好哦。
我不明白,拿眼睛瞪他。
他端著一杯茶,抿一口,說:回頭爺爺來了,咱總不能當著他的面兒非法同居吧,豆兒,咱們領個證去吧。
我心怦地跳了一下,天啊,這算求婚嗎?這個傢伙端著一杯普洱茶就這麼求婚了?!我說做夢!先訂婚,再領證,再拜天地,然後生孩子……按照程序來,哪一樣也不能給我落下!
我的訂婚儀式和別人不一樣。
我不需要靠鮮花鑽戒賓朋滿座來營造存在感,也不需要像開發布會一樣向全世界去宣布和證明,朋友們的祝福一句話一條信息即可,就不必走那些個形式了。我的生活是過給我自己的,編劇是我、導演是我、主演是我、觀眾還是我,不是過給別人看的。
我知道,於成子而言,也是一樣的。
其實對於每一個人而言,這不都應該是事情本來該是的樣子嗎?
在徵得成子的同意後,我和他一起回到四川,下了車,直接帶著他去見媽媽。如果說真的需要見證和祝福,我只希望得到媽媽的祝福。
從小到大,不論是開心或難過,我都會坐到媽媽的旁邊,我陪著她,她陪著我,不需要多說什麼,心裡就平靜下來了。
媽媽,是我們訂婚儀式唯一的見證人。
(九)
媽媽年輕時是單位里出名的大美女,當年她是最年輕的科長,爸爸是最帥氣的電報員,她追的爸爸,轟轟烈烈的。
據家裡人說,當年爸爸和媽媽是旅行結婚,新潮得很,而且是想到哪兒就去哪兒,從四川一直跑到了遙遠的東北。那個年代的人們還有一點點封建,爸爸寶貝媽媽,出門是一路摟著她的,路人指指點點笑話他們,媽媽摁低爸爸的腦袋,當著滿街的人吻他。
成子卻說:是那兩個記者的名額求助救了女隊員的一條命,這個善因其實是種在他們那裡才對。
我問成子:佛家不是講種福田積福報嗎?行善積德、救人危難不是大功德嗎?既然是功德,幹嗎不認,幹嗎不自己積累起來呢?
他說:善根功德莫獨享,法界眾生常回向。大乘弟子修的是一顆菩薩心,持咒念經不論念多少遍,每每念完都還要回向給眾生呢,況且這一點點微末善行。再說,學佛只是為了功德嗎?
見我聽不懂,他便指著茶壺說:喝茶,喝的僅僅是茶葉嗎?
成子說他陪師父四海遊方時,有時囊中羞澀,壺裡沒茶,只有白開水,可師父偏偏喝得有滋有味,還會把他叫來一起品嘗。
一老一少,喝得陶陶然。
既然說到茶,那就說說我們的茶店吧。
大多買茶的人都認為貴的、少的,就是好的。成子賣茶時,卻總是跟客人說,只要你覺得好喝即可,不一定要追求過高的價格。
很多來喝茶的人愛點評茶,有時會說:嗯……有蘭花香。
茶才兩泡而已,哪裡有什麼蘭花香?普洱千變萬化,總要喝個十來泡再發言才是行家。成子卻從不戳穿那些假行家,他任他們說,有時還點頭附和。
一度有很多人跑來找我們鬥茶。
鬥茶,唐代稱“茗戰”,是以比賽的形式品評茶質優劣的一種風俗,古來就有,興於唐,盛於宋。而今的鬥茶之風慢慢復興,不少愛茶之人都愛在一個“茶”字上較個高低。
同行是冤家,不少人自帶茶葉,要和我們家同款的茶葉比著喝。一般這樣的要求,我都會滿足,可能我還沒有那麼平和吧。我對自家的茶葉很自信,很多茶都是成子親自去收的,在茶山時就挑選比較過很久,基本上來鬥茶的都贏不了,我很開心。成子對我的開心很不以為然,他一般遇到來鬥茶的人,總會拿出最一般的茶葉沖泡,他覺得鬥茶沒意思,寧可輸。
我不服,實事求是難道不好嗎?又不是咱們主動挑起競爭的。
成子卻說:讓人家高興一下又何妨呢?
(八)
在麗江住得久了,朋友也多起來了。
因為我一直是喊成子為哥哥,故而很多朋友都認為他是我有血緣關係的哥哥,由此鬧出了不小的笑話。
當時有一個很不錯的朋友,蠻喜歡我的,他是廣東人,說娶媳婦就要娶我這樣的,還說他現在雖比較漂泊,但在三年之內,肯定會穩定下來,到時候一定向我求婚。
一開始我當他是開玩笑,後來發現不對了,這朋友開始給我送花。
我婉轉地拒絕他,說:抱歉,我已經有成子哥哥了。
他說,那你也不能跟著你哥哥跟一輩子啊。
我不跟成子一輩子那跟誰一輩子?!
我哭笑不得,這人太純良實在了,不論怎麼旁敲側擊地說,他都聽不明白,只當成子是我表兄或堂兄,且認為成子與我兄妹情深,壓根兒不覺得我們是兩口子。好吧,怪只怪成子長得實在是太老相了,和我的性格反差也大,沒人相信我這樣的小姑娘肯跟他。
我怕拖得久了誤會更大,就督促成子去攤牌,成子撓了半天頭,約了那位朋友去酒吧喝酒。
那位朋友高興壞了,一見面張嘴閉嘴“大舅子,大舅子”地喊,還拍成子的大腿,成子捻著鬍子直咂吧嘴,斟詞酌句地開口解釋。我沒進門,躲在窗外看著,眼睜睜地看見那位朋友的表情從興奮到吃驚,再到失落。
幾天後,基本所有的朋友都知道了,大家集體震了一個跟頭。
後來成子給我講,很多朋友怎麼也想不明白,我到底看上成子的什麼。
愛一個人,若能有條不紊地說出一二三四個理由來,那還叫愛嗎?
我只知道他身上的每一種特質我都接受,他所有的行為我都認可,他喝茶我就陪他喝茶,他打坐我就陪著他打坐,他開羊湯館我就當老闆娘,他趕去彝良地震現場當志願者,我就守在佛前念阿彌陀佛,他採購了一卡車的軍大衣送去給香格里拉大火的災民應急,我就陪著他一起押車。
其實,除了朋友們,家人也不是很明白我所謂何求。
我從小跟著爺爺長大,他疼我,怕我吃虧受委屈,他給我打電話說:孩子,你辭去高薪的工作我不怪你,你背井離鄉去生活我也能接受,只要你過得高興,能過上好日子就行哦……你覺得你跟的這個男人他能讓你過上好日子嗎?
我對爺爺說:爺爺您知道嗎,好日子不是別人單方面給的,我既然真愛他,就不能單方面地指望他、倚靠他、向他索取。他照顧我,我也要照顧他,兩個人都認真地付出,才有好日子。
我說:爺爺放心好嗎,我喜歡現在的生活,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不僅要和他過好,我還要把您和奶奶從四川接過來,和你們一起過好日子。
我打電話的時候,成子在一旁泡茶,餘光瞟瞟他,耳朵是支棱起來的。
我掛了電話,他開口說:這個……
我說:成子哥哥,您老人家有什麼異見嗎?
他咳嗽了一下,說:這個……凡事還是名正言順的好哦。
我不明白,拿眼睛瞪他。
他端著一杯茶,抿一口,說:回頭爺爺來了,咱總不能當著他的面兒非法同居吧,豆兒,咱們領個證去吧。
我心怦地跳了一下,天啊,這算求婚嗎?這個傢伙端著一杯普洱茶就這麼求婚了?!我說做夢!先訂婚,再領證,再拜天地,然後生孩子……按照程序來,哪一樣也不能給我落下!
我的訂婚儀式和別人不一樣。
我不需要靠鮮花鑽戒賓朋滿座來營造存在感,也不需要像開發布會一樣向全世界去宣布和證明,朋友們的祝福一句話一條信息即可,就不必走那些個形式了。我的生活是過給我自己的,編劇是我、導演是我、主演是我、觀眾還是我,不是過給別人看的。
我知道,於成子而言,也是一樣的。
其實對於每一個人而言,這不都應該是事情本來該是的樣子嗎?
在徵得成子的同意後,我和他一起回到四川,下了車,直接帶著他去見媽媽。如果說真的需要見證和祝福,我只希望得到媽媽的祝福。
從小到大,不論是開心或難過,我都會坐到媽媽的旁邊,我陪著她,她陪著我,不需要多說什麼,心裡就平靜下來了。
媽媽,是我們訂婚儀式唯一的見證人。
(九)
媽媽年輕時是單位里出名的大美女,當年她是最年輕的科長,爸爸是最帥氣的電報員,她追的爸爸,轟轟烈烈的。
據家裡人說,當年爸爸和媽媽是旅行結婚,新潮得很,而且是想到哪兒就去哪兒,從四川一直跑到了遙遠的東北。那個年代的人們還有一點點封建,爸爸寶貝媽媽,出門是一路摟著她的,路人指指點點笑話他們,媽媽摁低爸爸的腦袋,當著滿街的人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