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老太太四外這麼一宣揚,好嘛,誰也不敢上他那兒買東西去了。結果不到半年,雜貨鋪兒關張啦。
為生活呀,又托朋友給找事做,在學校的小伙房裡當炊事員。雖然這活兒用不著寫字兒;可是,買菜也得記帳啊,他想了個主意:畫畫兒!學校里有各種顏色呀,他畫——買倆茄子,畫倆紫茄子;買捆兒菠菜,畫捆兒綠菠菜;買仁辣椒,畫長紅辣椒……天天買菜,天天畫,一樣兒也錯不了。
這天,他又買菜去了。哎,正趕上學校裡頭檢查衛生。老師們來到廚房一瞅:案板、鍋灶,都收拾得挺乾淨。忽然看見牆上掛著一個白紙本兒,打開一瞧,裡邊兒畫得亂七八糟。人家不知道這是我舅舅記的“帳”啊。老師拿起紅筆來,嘈!嘈!給打了兩個紅槓子!
工夫不大,我舅舅回來了。拿起本兒來上帳,翻開帳篇兒,剛要往上畫,他發現老師打的紅槓子,當時就急了:
“哎,這不對呀,誰買的兩根兒胡蘿蔔,怎麼寫我帳上啦!”
第126章 大概出不來
前天早晨,我們院兒的劉大爺喊我:“麻煩你點兒事兒。”我說:“什麼事啊?”劉大爺說:“我今天請朋友吃飯,一會兒你出去,捎帶腳兒給我送封信。”我說:“沒說的,劉大爺。”
我接過信一看哪,上邊一個字沒有,可是畫著一張畫。畫的什麼哪?畫著一個人,右手端著飯碗,左手捂著屁股。端詳半天,也看不出來什麼意思,我說:“劉大爺,您這畫的什麼呀?”
劉大爺說:“你甭管了,我朋友一看就明白。”
我按照劉大爺告訴的地址,沒費事兒就找著了。劉大爺的朋友接過信~看就樂了:“哈哈,請我吃飯。”
我說:“哎,您怎麼知道劉大爺請您吃飯哪?”
他說:“你看,上邊畫的這個人哪,就是我。端著飯碗哪,就是吃飯的意思。”
我說:“那左手捂著屁股怎麼講哪?”
“告訴你呀,捂著後頭啊,是捂後(午後)請我吃飯。”
“嘿!”我說:“聽您這麼一講啊,我還真長學問,沒別的事兒咱下午見。”
劉大爺的朋友把我叫住了:“別走,我下午有事兒,可能去不了,麻煩您再給劉大爺捎個信兒吧。”說著話兒,在紙上也畫了一張畫,畫的什麼哪?畫了一個鳥籠子,籠子裡頭畫了一隻烏龜,烏龜在籠子裡探頭兒。
我越看越不明白,我說:“這……”
“您甭問了,劉大爺一看就明白。”
我回到家,把信交給劉大爺,劉大爺嗯了一聲:“他可能來不了啊。”
我納悶啊;“您怎麼知道他來不了哪?”
劉大爺說:“你看,這不畫著哪嘛,烏龜呀,想出來,這個蓋兒讓籠子給擋住了,出不來,這叫大概(蓋)出不來嘛!”
第127章 蕪湖關帝廟
在封建時代呀,大部分人都迷信。全國不論州。城。府、縣,都修廟,還什麼廟全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燒香求神也搞“專業對口”!
做買賣盼著賺錢哪,上“財神廟”;家裡有病人,得求藥,上“藥王廟”;青年男女想找個好對象,上“菩薩廟”’;結婚以後沒小孩,上“娘娘廟”!合著神仙全有分工,各負其責,各管各的事兒。其實啊,他什麼事兒也管不了!
大地方廟多呀,好辦,能搞“專業對口”,小地方廟少,就一個廟,比方說,就一個菩薩廟。怎麼辦哪?那也有主意,甭管求什麼都上這兒來。求財呀,求藥呀,求子呀,全在這一個廟裡求。那意思是說:反正“香”給你燒了,“供”也給你上啦,這事兒要是不歸你管哪,等神仙湊一塊兒的時候,你給“轉達”得啦!
嘿!
總而言之,這都是迷信。
可在那時候就信這套。拿清朝乾隆年間來說吧,修建最多的是“關帝廟”。全國到處都修,修的塑像還全一個模樣,這邊兒捧著印的關平是白臉兒,那邊兒托著刀的周倉是黑臉兒,當間兒坐著的是關羽,左手捋著五綹長髯,微閃鳳目,看右手裡的這本《春秋》,紅臉兒。這爺兒仁倒好,配色合適——紅、白、黑!
廟門口兒還有一副對聯兒:
上聯:赤面秉赤心,赤兔追風,一片忠心照赤膽;
下聯:青燈觀青史,青龍偃月,千秋義氣對青天。
橫披:亘古一人!
那位同志問了:什麼叫“亘古一人”哪?
就是說關羽這個人哪,從古至今就屬他啦。論能耐,橫掃千軍,威震華夏,斬顏良、誅文五,過五關、斬六將,走麥城……那就甭提啦!
曹操上馬贈金,下馬贈銀,封“漢壽亭侯”,結果關羽掛印封金,不要官,不貪財。美女十名一個不收,不好色。重義氣,講信用……哎呀,再找一個跟他一樣的都找不著,亘古一人,就他一人兒,連個配對兒的全沒有——合著關羽打一輩子光棍兒!
所有的關帝廟,不管規模大小,塑像全一樣。唯獨安徽蕪湖的江邊兒上修了一座關帝廟,就特殊。怎麼?您要是進廟裡頭瞅啊,這邊兒關平捧著印,那邊幾周倉托著刀,當間兒……任什麼沒有!關羽哪兒去啦?您得上廟外頭找,關羽一個人兒在廟門口兒的江邊兒上戳著哪!
為生活呀,又托朋友給找事做,在學校的小伙房裡當炊事員。雖然這活兒用不著寫字兒;可是,買菜也得記帳啊,他想了個主意:畫畫兒!學校里有各種顏色呀,他畫——買倆茄子,畫倆紫茄子;買捆兒菠菜,畫捆兒綠菠菜;買仁辣椒,畫長紅辣椒……天天買菜,天天畫,一樣兒也錯不了。
這天,他又買菜去了。哎,正趕上學校裡頭檢查衛生。老師們來到廚房一瞅:案板、鍋灶,都收拾得挺乾淨。忽然看見牆上掛著一個白紙本兒,打開一瞧,裡邊兒畫得亂七八糟。人家不知道這是我舅舅記的“帳”啊。老師拿起紅筆來,嘈!嘈!給打了兩個紅槓子!
工夫不大,我舅舅回來了。拿起本兒來上帳,翻開帳篇兒,剛要往上畫,他發現老師打的紅槓子,當時就急了:
“哎,這不對呀,誰買的兩根兒胡蘿蔔,怎麼寫我帳上啦!”
第126章 大概出不來
前天早晨,我們院兒的劉大爺喊我:“麻煩你點兒事兒。”我說:“什麼事啊?”劉大爺說:“我今天請朋友吃飯,一會兒你出去,捎帶腳兒給我送封信。”我說:“沒說的,劉大爺。”
我接過信一看哪,上邊一個字沒有,可是畫著一張畫。畫的什麼哪?畫著一個人,右手端著飯碗,左手捂著屁股。端詳半天,也看不出來什麼意思,我說:“劉大爺,您這畫的什麼呀?”
劉大爺說:“你甭管了,我朋友一看就明白。”
我按照劉大爺告訴的地址,沒費事兒就找著了。劉大爺的朋友接過信~看就樂了:“哈哈,請我吃飯。”
我說:“哎,您怎麼知道劉大爺請您吃飯哪?”
他說:“你看,上邊畫的這個人哪,就是我。端著飯碗哪,就是吃飯的意思。”
我說:“那左手捂著屁股怎麼講哪?”
“告訴你呀,捂著後頭啊,是捂後(午後)請我吃飯。”
“嘿!”我說:“聽您這麼一講啊,我還真長學問,沒別的事兒咱下午見。”
劉大爺的朋友把我叫住了:“別走,我下午有事兒,可能去不了,麻煩您再給劉大爺捎個信兒吧。”說著話兒,在紙上也畫了一張畫,畫的什麼哪?畫了一個鳥籠子,籠子裡頭畫了一隻烏龜,烏龜在籠子裡探頭兒。
我越看越不明白,我說:“這……”
“您甭問了,劉大爺一看就明白。”
我回到家,把信交給劉大爺,劉大爺嗯了一聲:“他可能來不了啊。”
我納悶啊;“您怎麼知道他來不了哪?”
劉大爺說:“你看,這不畫著哪嘛,烏龜呀,想出來,這個蓋兒讓籠子給擋住了,出不來,這叫大概(蓋)出不來嘛!”
第127章 蕪湖關帝廟
在封建時代呀,大部分人都迷信。全國不論州。城。府、縣,都修廟,還什麼廟全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燒香求神也搞“專業對口”!
做買賣盼著賺錢哪,上“財神廟”;家裡有病人,得求藥,上“藥王廟”;青年男女想找個好對象,上“菩薩廟”’;結婚以後沒小孩,上“娘娘廟”!合著神仙全有分工,各負其責,各管各的事兒。其實啊,他什麼事兒也管不了!
大地方廟多呀,好辦,能搞“專業對口”,小地方廟少,就一個廟,比方說,就一個菩薩廟。怎麼辦哪?那也有主意,甭管求什麼都上這兒來。求財呀,求藥呀,求子呀,全在這一個廟裡求。那意思是說:反正“香”給你燒了,“供”也給你上啦,這事兒要是不歸你管哪,等神仙湊一塊兒的時候,你給“轉達”得啦!
嘿!
總而言之,這都是迷信。
可在那時候就信這套。拿清朝乾隆年間來說吧,修建最多的是“關帝廟”。全國到處都修,修的塑像還全一個模樣,這邊兒捧著印的關平是白臉兒,那邊兒托著刀的周倉是黑臉兒,當間兒坐著的是關羽,左手捋著五綹長髯,微閃鳳目,看右手裡的這本《春秋》,紅臉兒。這爺兒仁倒好,配色合適——紅、白、黑!
廟門口兒還有一副對聯兒:
上聯:赤面秉赤心,赤兔追風,一片忠心照赤膽;
下聯:青燈觀青史,青龍偃月,千秋義氣對青天。
橫披:亘古一人!
那位同志問了:什麼叫“亘古一人”哪?
就是說關羽這個人哪,從古至今就屬他啦。論能耐,橫掃千軍,威震華夏,斬顏良、誅文五,過五關、斬六將,走麥城……那就甭提啦!
曹操上馬贈金,下馬贈銀,封“漢壽亭侯”,結果關羽掛印封金,不要官,不貪財。美女十名一個不收,不好色。重義氣,講信用……哎呀,再找一個跟他一樣的都找不著,亘古一人,就他一人兒,連個配對兒的全沒有——合著關羽打一輩子光棍兒!
所有的關帝廟,不管規模大小,塑像全一樣。唯獨安徽蕪湖的江邊兒上修了一座關帝廟,就特殊。怎麼?您要是進廟裡頭瞅啊,這邊兒關平捧著印,那邊幾周倉托著刀,當間兒……任什麼沒有!關羽哪兒去啦?您得上廟外頭找,關羽一個人兒在廟門口兒的江邊兒上戳著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