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天早晨,男的問女的昨晚賣了多少酒?女的笑嘻嘻答道:“整整九十斤,你挑回來的酒桶底都舀干啦!”

  男的一聽,傻眼了,連忙說:“我挑回家一百二十斤酒,怎麼只賣九十斤就光了呢?”

  女的火了:“又沒有誰喝一滴,按你吩咐還多摻了幾十碗水,肯定是你記錯數了。”

  男的說:“活見鬼,稱足秤我又強要了兩吊子。”

  女的說:“鬼曉得你那是啥吊子?你看看我弄的這吊子。”

  男的一看,大怒:“怎麼換了個大酒吊子?\"女的見問,悄聲慢語告訴男人:“昨天前街劉家來借酒吊子,下午還來的這個,比我們那酒吊子大得多,送上門的賺頭哩!”

  男的急問:“昨晚你就用這吊子賣酒呀?”

  女的說:“是呀,我怕劉家以後發現還錯了,要來調換,搶先用用,就是他日後來換也划得來呀!”

  男的搶過酒吊子往地上一扔,罵道:“誰叫你這婆娘占小便宜,活見鬼了!”

  女的一聽,也火了,啤道:“哼!老娘的鬼哪有你的一半兒大!”

  第117章 “乾爹”遇乾爹

  從前,有個青年在太行山腳下的舊城鎮上開了個小飯店。

  這天,正當上客時分,有位衣衫檻樓的老頭前來討飯:“小兄弟,行行好吧,可憐可憐我這個孤苦伶汀的老頭吧。”

  青年人瞪他一眼,沒有吱聲。

  待客人們都吃飽肚子走了,青年人測了涮湯鍋底,才招呼老頭道:“餵!討飯的,你叫我一聲‘乾爹’,我就把這碗麵湯給你。”

  老頭的臉“唰”地煞白,嘴角抽搐,但出於無奈,只好咕咚跪下:“乾爹,賞小兒一碗湯喝!”

  誰知不一會兒,青年人的父親從外地趕來看望兒子。

  他剛剛跨進店,就發現正在店堂乞討的老頭,不由眼睛一亮:“呀!這不是乾爹嗎?幾年不見,您老怎麼變成了這副樣子?來來來,快請坐。”

  青年人的父親一邊說著,一邊把討飯的老頭攙扶著坐下。

  老頭仔細辨認了半晌,一下子想起來了。原來,五年前的一個晚上,青年人的父親挑一副貨擔,半路遭劫,被強盜打得昏死過去。恰逢老頭從山上打柴回來,把他背回了自己的家裡。

  灌湯敷藥,噓寒問暖,傷好以後,青年人的父親感恩不盡,便認他為乾爹。

  老頭略微沉思一下,不勝淒涼地說:“唉!這幾年我老無所養,只好四處討飯了……可這年頭,飯也不好討的呵!今天,幸虧我遇上了這位好心的‘乾爹’……”說著,老頭指了指正在低頭忙碌的青年店主。

  青年人的父親一下子驚呆了,他不明白自己的兒子怎麼成了乾爹的乾爹!待老頭講明了情由以後,他一下子火冒三丈,舉起鞋子猛地朝兒子臉上抽去,一邊打還一邊大聲痛罵:“娘的!我怎麼養了你這個缺德兒子!你讓我七十歲的乾爹叫你乾爹,那我叫你什麼?”惹得客人們哄堂大笑。

  青年人此時羞愧至極,直恨地下無縫可鑽……

  第118章 懶人自有懶理

  有個窮秀才,娶了個老婆十指不沾活,臉腳也懶得洗。秀才很氣憤,想教訓教訓她。於是借點盤纏離家遠走。看你今後一個如何生活?

  秀才在外面混了一個官,過了十年才回家。他想:現在也總該改了吧!沒想到,一踏進家門,腳就陷下幾寸深,堂屋地十年沒掃,垃圾足有一尺厚了。

  老婆見丈夫做官回來,倒有幾分高興。無奈家中只剩下升把米,只好放了一鍋水燒粥。盛粥時,颳了好一陣子,只盛了一碗。原來,這鍋十年沒洗也沒刮煙垢,里外的垢積了厚厚兩,經這麼一摜都掉落下來了。

  秀才大怒:“懶種!本性難移!”他“唰”地抽出腰刀,向老婆砍去。呵呵!那老婆臉一偏,臉上被削去了一大塊,卻不見半點血,露出來的竟是雪白的皮膚。原來這臉也是十年沒洗,以至上面的垢足有寸把厚了。

  老婆可是大怒了,她指著秀才高聲叫罵道:“你個該殺頭刀的狠心狼,要不是老娘懶得十年不洗臉,今日豈不斷命於你刀下?”

  第119章 百家姓

  小時候念私塾,教育方法跟現在不一樣,死記硬背,背不上來,老師就打。挺聰明的學生,讓老師都打糊塗了。班裡有位同學,就怕老師讓他背書。那時候念《百家姓》啊,頭兩句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學了半個月,沒背下來,背上句忘下旬。怕老師叫他,老師偏叫他。

  “背書。

  “背書。”

  “趙錢孫李周吳鄭玉。”

  “趙錢孫李周吳鄭玉。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記住了嗎?”

  “記住了。”

  “背”

  “趙錢孫李,趙錢孫李……”

  “怎麼總趙錢孫李呀!下邊哪?”

  “下邊忘了。”

  “下邊兒不是周吳鄭王嘛!”

  “對了,周吳鄭王,周吳鄭王……”

  “上邊兒哪?”

  “上邊兒?上邊兒房頂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