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那好,那好,你明天帶來,我幫你申請。能調進來肯定沒問題,要是現在還沒想好,我也可以幫你努力!”
喬大海覺得,總得先讓林一南得點兒好處。
林一南的回答卻讓喬大海高興得差點兒昏過去。
“喬主任,您真是個熱心人。我還有個請求,不知您能不能同意。我想請您幫我審審稿,把把關。如果能夠通過,您德高望重,在前面署個名,這書的分量兒就重多了。就怕您看不上我的水平。”
喬大海差一點兒對著話筒喊“願意、願意、太願意”了。他還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才穩住自己,努力裝出平靜的口吻說:
“不客氣,小林,不客氣,你明天一定把書稿帶來,一定帶來,我很願意給你看看,真的很願意。”
這才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啊,三十萬字,這小子居然還說不長!我老喬混上一個正高,捫心自問,全部論文可只有三十萬字!
唉,運氣啊,運氣要是來了,真的是一路春風呢!
老喬高興得又要唱小曲兒了:
“巧兒我自幼兒許配趙家呀……”
一句小曲兒沒唱完,喬大海就把它憋回肚裡,情況來得太突然,他被憋得甚至翻了翻白眼兒——對面辦公室里走出來寧可和張帆。寧可走得一陣兒風一樣,張帆三步並做兩步地跟著攆。對面三個人恰恰相遇在燈光最明亮的大廳里。老喬想躲也來不及。寧可樣子很可怕,真的是“目眥欲裂”,所幸他並沒有留意喬大海,張帆在見到喬大海的那一刻肯定停頓了一下,目光像兩把刀子直刺過來。好在他立即去追寧可了。但是,喬大海還是出了一身冷汗。
中秋的夜晚,頗有一些涼意。喬大海走過教學樓,剛剛下課的學生一群一群地從他身邊走過,笑聲純淨得有如明月星河。喬大海很想像以往一樣挺直腰板,可腰板卻似乎不大聽他的指揮。走在挺拔、健壯、開朗的年輕人中間,他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有些猥瑣。
//
---------------
《角力》第9章(1)
---------------
張力行的第一篇“重頭文章”果然發表了——《關於省屬高校發展前景的思考》,氣勢雄渾,思路嚴謹。袁楓不到十一點就出了辦公室,親自來到河州學院招待貴賓的臨湖軒安排中午飯局,然後一屁股歪進包間。說是等待客人,其實就是為了找個空子,研究研究老張的文章。他舉著報紙,翻來覆去地看了很久,也沒發現什麼破綻,難道真的是老張的手筆?沒想到老傢伙還有這把兩刷子!要說不是他寫的,那誰是真正的作者?袁楓把河州學院所有的筆桿子都在心裡濾了一遍,沒有,肯定沒有。袁楓有點兒糊塗了,恨不能現在就去找任琳琳,一起琢磨琢磨。他看看手機,剛剛十一點四十,正準備給琳琳發個簡訊,讓她晚上早點兒回家,沒想到手機卻叫起來:辦公室派去接客人的車馬上就到門口。袁楓急急忙忙下樓,邊走邊在心裡罵著,什麼熊客人,這麼早跑來等吃飯,真是沒見過世面!但他還是迅速地整了整靠在沙發上弄歪了的領帶,抹了一把臉,手掌落下來以後,一臉的怨氣已經變成了燦爛的微笑。出了大門,袁楓微微傾斜上身,小步快行,老遠就伸出手,學院的帕薩特剛剛停住,他就一手拉開車門,一手護住門頂,一個勁兒地對客人道歉:
“方先生,方先生,老早就盼著您大駕光臨了!張院長常對我們提起您,說您是當今不可多得的學問家!就盼著您來了,跟您好好學習呢!今天對不起,實在對不起,辦公室事情太多,沒能到賓館接您,真是不禮貌!”
說著,悄悄兒打量著來客。
來客方靜吾是張力行的中學同學,年紀自然也在五十六七。據張力行在電話中跟袁楓交代,此人在北京高校工作多年,可能就是個教授吧。他和老張三十年沒見面,聯繫也不多,這回出差路過河州,聽說張力行已是一方霸主,特意前來拜見。因此,張力行安排袁楓在酒店等客人,他說自己在市里開會,肯定要遲到。袁楓聽出其中奧妙,依例而行,只派了小車司機去接,好進一步抬高張力行的身份。
但是,看過方靜吾第一眼,袁楓心裡就不太踏實了。首先是汽車停下來的時候,這位方先生並沒有動彈,顯然是在等人替他打開車門;其次,聽著袁楓一連串的花言巧語,他只露出一個似有若無的笑容,同時習慣地將一隻軟綿綿的大手放在袁楓手掌上,輕輕一按,就下了車;第三,下車以後,他竟然沒有再看袁楓第二眼,徑直進入臨湖軒,而且微微皺了皺眉頭。
袁楓直感到可能要壞菜,老張這位同學怕是來頭不小!可現在他沒有分身之術,不能離開客人,必須小心翼翼地服侍左右,但這樣一來,就沒辦法跟張力行通話,提醒他這邊兒的情況。
正在左右為難的當兒,包間的房門開了,一個飄飄灑灑的人物出現在眼前,是邱儀方。天氣涼了,邱儀方依然是一身中式灰粗布手工褲褂,手裡掂著兩個大大的山核桃,滿臉的鬍子七須八叉的,每一根似乎都帶著笑。正忙著親自給老方倒茶的袁楓眼前一亮:對啊,張力行的同學,不也正是邱儀方的同學?可老張並沒有吩咐自己請邱儀方,看樣子是方靜吾通知的!不管怎樣,邱儀方的出現還是給了袁楓一個機會,他趕快恭恭敬敬地把老邱迎進來,然後找了個藉口出去給張力行打電話。
喬大海覺得,總得先讓林一南得點兒好處。
林一南的回答卻讓喬大海高興得差點兒昏過去。
“喬主任,您真是個熱心人。我還有個請求,不知您能不能同意。我想請您幫我審審稿,把把關。如果能夠通過,您德高望重,在前面署個名,這書的分量兒就重多了。就怕您看不上我的水平。”
喬大海差一點兒對著話筒喊“願意、願意、太願意”了。他還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才穩住自己,努力裝出平靜的口吻說:
“不客氣,小林,不客氣,你明天一定把書稿帶來,一定帶來,我很願意給你看看,真的很願意。”
這才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啊,三十萬字,這小子居然還說不長!我老喬混上一個正高,捫心自問,全部論文可只有三十萬字!
唉,運氣啊,運氣要是來了,真的是一路春風呢!
老喬高興得又要唱小曲兒了:
“巧兒我自幼兒許配趙家呀……”
一句小曲兒沒唱完,喬大海就把它憋回肚裡,情況來得太突然,他被憋得甚至翻了翻白眼兒——對面辦公室里走出來寧可和張帆。寧可走得一陣兒風一樣,張帆三步並做兩步地跟著攆。對面三個人恰恰相遇在燈光最明亮的大廳里。老喬想躲也來不及。寧可樣子很可怕,真的是“目眥欲裂”,所幸他並沒有留意喬大海,張帆在見到喬大海的那一刻肯定停頓了一下,目光像兩把刀子直刺過來。好在他立即去追寧可了。但是,喬大海還是出了一身冷汗。
中秋的夜晚,頗有一些涼意。喬大海走過教學樓,剛剛下課的學生一群一群地從他身邊走過,笑聲純淨得有如明月星河。喬大海很想像以往一樣挺直腰板,可腰板卻似乎不大聽他的指揮。走在挺拔、健壯、開朗的年輕人中間,他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有些猥瑣。
//
---------------
《角力》第9章(1)
---------------
張力行的第一篇“重頭文章”果然發表了——《關於省屬高校發展前景的思考》,氣勢雄渾,思路嚴謹。袁楓不到十一點就出了辦公室,親自來到河州學院招待貴賓的臨湖軒安排中午飯局,然後一屁股歪進包間。說是等待客人,其實就是為了找個空子,研究研究老張的文章。他舉著報紙,翻來覆去地看了很久,也沒發現什麼破綻,難道真的是老張的手筆?沒想到老傢伙還有這把兩刷子!要說不是他寫的,那誰是真正的作者?袁楓把河州學院所有的筆桿子都在心裡濾了一遍,沒有,肯定沒有。袁楓有點兒糊塗了,恨不能現在就去找任琳琳,一起琢磨琢磨。他看看手機,剛剛十一點四十,正準備給琳琳發個簡訊,讓她晚上早點兒回家,沒想到手機卻叫起來:辦公室派去接客人的車馬上就到門口。袁楓急急忙忙下樓,邊走邊在心裡罵著,什麼熊客人,這麼早跑來等吃飯,真是沒見過世面!但他還是迅速地整了整靠在沙發上弄歪了的領帶,抹了一把臉,手掌落下來以後,一臉的怨氣已經變成了燦爛的微笑。出了大門,袁楓微微傾斜上身,小步快行,老遠就伸出手,學院的帕薩特剛剛停住,他就一手拉開車門,一手護住門頂,一個勁兒地對客人道歉:
“方先生,方先生,老早就盼著您大駕光臨了!張院長常對我們提起您,說您是當今不可多得的學問家!就盼著您來了,跟您好好學習呢!今天對不起,實在對不起,辦公室事情太多,沒能到賓館接您,真是不禮貌!”
說著,悄悄兒打量著來客。
來客方靜吾是張力行的中學同學,年紀自然也在五十六七。據張力行在電話中跟袁楓交代,此人在北京高校工作多年,可能就是個教授吧。他和老張三十年沒見面,聯繫也不多,這回出差路過河州,聽說張力行已是一方霸主,特意前來拜見。因此,張力行安排袁楓在酒店等客人,他說自己在市里開會,肯定要遲到。袁楓聽出其中奧妙,依例而行,只派了小車司機去接,好進一步抬高張力行的身份。
但是,看過方靜吾第一眼,袁楓心裡就不太踏實了。首先是汽車停下來的時候,這位方先生並沒有動彈,顯然是在等人替他打開車門;其次,聽著袁楓一連串的花言巧語,他只露出一個似有若無的笑容,同時習慣地將一隻軟綿綿的大手放在袁楓手掌上,輕輕一按,就下了車;第三,下車以後,他竟然沒有再看袁楓第二眼,徑直進入臨湖軒,而且微微皺了皺眉頭。
袁楓直感到可能要壞菜,老張這位同學怕是來頭不小!可現在他沒有分身之術,不能離開客人,必須小心翼翼地服侍左右,但這樣一來,就沒辦法跟張力行通話,提醒他這邊兒的情況。
正在左右為難的當兒,包間的房門開了,一個飄飄灑灑的人物出現在眼前,是邱儀方。天氣涼了,邱儀方依然是一身中式灰粗布手工褲褂,手裡掂著兩個大大的山核桃,滿臉的鬍子七須八叉的,每一根似乎都帶著笑。正忙著親自給老方倒茶的袁楓眼前一亮:對啊,張力行的同學,不也正是邱儀方的同學?可老張並沒有吩咐自己請邱儀方,看樣子是方靜吾通知的!不管怎樣,邱儀方的出現還是給了袁楓一個機會,他趕快恭恭敬敬地把老邱迎進來,然後找了個藉口出去給張力行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