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頁
年輕時,袁觀潮痴迷於江恩(Gann),他覺得這個人簡直像神一樣的存在。
江恩的波浪理論就是試圖探索經濟與交易數字之間的規律。雖然不能說百分百準確,但江恩至少尋找到一種勝率,這也是他為什麼能通過交易,成為當時頂級富豪的原因。
袁觀潮後來痴迷於各種周期理論,尤其是長周期。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ff),1926年提出的長波理論,與袁觀潮的想法不謀而合。
這個理論認為,長波周期的推動力是創新與主導產業的演化,隨著科技應用經歷大幅擴展、平穩增長、矛盾爆發、衰退,再重新進入新的核心科技突破這樣的長波周期循環,經濟會自發形成復甦、繁榮、衰退、蕭條這樣一個輪迴。
同時,由於技術創新的應用實踐較長,“康波周期”(KondratieffWaves)通常經歷20~30年的上升,緊接著是20~30年下降的長周期波動。經濟學家無一例外地會在周期研究上有自己的高見,包括後來的熊彼特等都在周期理論上有自己的見解。
袁觀潮在這個基礎上,加入了一些變量,經過一番努力,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觀察經濟周期的方法。
他永遠無法忘記1987年10月19日的那個星期一。
那天恐怕是很多金融人士無法抹去的黑色記憶。
那天,是他第一次到東京交易所實習,也是他第一次見到唐子風。
袁觀潮多少有點兒興奮,因為據他預測,有一場股災將不可遏制地要發生。
他抬頭看見了一個信號,不由得自言自語道:“很快就會出現股災吧?”
這時,他發現旁邊有個與他差不多大的青年,好像是聽到了他的話,詫異地看了他一眼。
沒想到,很快就有交易員大聲說:“天啊,我一生中沒見過那麼多賣單,好像整個世界都沒有人在買。”
這是袁觀潮第一次經歷股災,而且就身處交易旋渦——證券交易所。
四處都是哀號,很多人直接癱軟在地上,日經指數就像一個遇到真空的風箏,直線掉落下來——一下子跌了620點。
“天哪,美國標普500指數也狂跌了1000點!”
“全球股災!股災!股災!”
第二天更是驚人,日經指數又暴跌3800點,兩天就暴跌了將近17%。
無數人哭天搶地。
袁觀潮覺得場面太過殘忍,他轉過身,不忍心看。
這時,那個青年擋住他的去路:“你為什麼會知道有股災?”
袁觀潮本來不想多說什麼,但青年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如果有個富商,問你借錢,你會不會借?”
唐子風的回答不得要領:“應該會吧,我猜他應該就是周轉一下。”
袁觀潮繼續說:“如果那個富商後來不僅不還你錢,還繼續問你借,你會怎麼辦?”
唐子風說:“那肯定不借了。”
袁觀潮說:“那個富商就是美國。”
唐子風以為袁觀潮做空賺了很多錢,袁觀潮聳聳肩,表示對賺“災難錢”並不感興趣。
袁觀潮看穿一切地說:“知道為什麼他們哭成這樣嗎?因為每一輪暴跌之前,整個市場美好得就像春天一樣,泡沫總是美麗的,人們在泡沫之上時,就像騰雲駕霧。可不知不覺,泡沫破了,你‘嗖’的一下落到了地上,不,是深淵,這種落差實在太可怕了。”
那次讓袁觀潮最為興奮的是,他的宏觀體系得到了重要的驗證。
事實上,金融最核心的影響要素本質上是相通的。
從那時起,唐子風發自內心地欽佩這個人,並與他成為至交。但按照唐子風好勝的性格,他也將袁觀潮作為自己潛在的對手。最讓唐子風受不了的是,他從未對人說過,他認為袁觀潮搶了他的女人。
袁得魚的母親,也是他們那批一起去日本培訓的中國學生之一。
唐子風一直與她一起出行,然而,就在一次聚餐之後,唐子風發現了她的變化。
終於有一天,他鼓起勇氣向她表白。
然而,她告訴他,她已經有喜歡的人了。
沒過多久,唐子風看到她歡快地坐在袁觀潮的自行車上,那是他從未見過的笑容,他的心仿佛碎了。
後來,唐子風很快結婚,娶了在別人眼中門當戶對的女孩。
儘管唐子風與她在家庭聚會中還是歡快暢聊,但每次見到她,他心裡仍然有一種難言的情結。
沒什麼放不下的唐子風在生意場上儼然是個交際高手。他在風月場子混跡的時候,認識了來自香港高盛的喬。
喬當時的目標就是網羅正在崛起的金融新興勢力,當時在交易所擔任副總的唐子風自然成了他的目標。
當喬把帝王醫藥的生意和盤托出的時候,唐子風很是驚訝。
喬他們願意給唐子風提供一筆不菲的啟動資金,這筆資金是當時唐子風在交易所收入的10倍還多。這才讓唐子風安心下海,創建了泰達證券。
唐子風覺得自己還是晚了一步,那時的袁觀潮憑藉自己的實力,已經把海元證券做得很有起色。
唐子風正式承銷帝王醫藥的時候,他便想方設法把袁觀潮拉入局中。
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們幾乎同一時間,失去了他們的妻子。
江恩的波浪理論就是試圖探索經濟與交易數字之間的規律。雖然不能說百分百準確,但江恩至少尋找到一種勝率,這也是他為什麼能通過交易,成為當時頂級富豪的原因。
袁觀潮後來痴迷於各種周期理論,尤其是長周期。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ff),1926年提出的長波理論,與袁觀潮的想法不謀而合。
這個理論認為,長波周期的推動力是創新與主導產業的演化,隨著科技應用經歷大幅擴展、平穩增長、矛盾爆發、衰退,再重新進入新的核心科技突破這樣的長波周期循環,經濟會自發形成復甦、繁榮、衰退、蕭條這樣一個輪迴。
同時,由於技術創新的應用實踐較長,“康波周期”(KondratieffWaves)通常經歷20~30年的上升,緊接著是20~30年下降的長周期波動。經濟學家無一例外地會在周期研究上有自己的高見,包括後來的熊彼特等都在周期理論上有自己的見解。
袁觀潮在這個基礎上,加入了一些變量,經過一番努力,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觀察經濟周期的方法。
他永遠無法忘記1987年10月19日的那個星期一。
那天恐怕是很多金融人士無法抹去的黑色記憶。
那天,是他第一次到東京交易所實習,也是他第一次見到唐子風。
袁觀潮多少有點兒興奮,因為據他預測,有一場股災將不可遏制地要發生。
他抬頭看見了一個信號,不由得自言自語道:“很快就會出現股災吧?”
這時,他發現旁邊有個與他差不多大的青年,好像是聽到了他的話,詫異地看了他一眼。
沒想到,很快就有交易員大聲說:“天啊,我一生中沒見過那麼多賣單,好像整個世界都沒有人在買。”
這是袁觀潮第一次經歷股災,而且就身處交易旋渦——證券交易所。
四處都是哀號,很多人直接癱軟在地上,日經指數就像一個遇到真空的風箏,直線掉落下來——一下子跌了620點。
“天哪,美國標普500指數也狂跌了1000點!”
“全球股災!股災!股災!”
第二天更是驚人,日經指數又暴跌3800點,兩天就暴跌了將近17%。
無數人哭天搶地。
袁觀潮覺得場面太過殘忍,他轉過身,不忍心看。
這時,那個青年擋住他的去路:“你為什麼會知道有股災?”
袁觀潮本來不想多說什麼,但青年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如果有個富商,問你借錢,你會不會借?”
唐子風的回答不得要領:“應該會吧,我猜他應該就是周轉一下。”
袁觀潮繼續說:“如果那個富商後來不僅不還你錢,還繼續問你借,你會怎麼辦?”
唐子風說:“那肯定不借了。”
袁觀潮說:“那個富商就是美國。”
唐子風以為袁觀潮做空賺了很多錢,袁觀潮聳聳肩,表示對賺“災難錢”並不感興趣。
袁觀潮看穿一切地說:“知道為什麼他們哭成這樣嗎?因為每一輪暴跌之前,整個市場美好得就像春天一樣,泡沫總是美麗的,人們在泡沫之上時,就像騰雲駕霧。可不知不覺,泡沫破了,你‘嗖’的一下落到了地上,不,是深淵,這種落差實在太可怕了。”
那次讓袁觀潮最為興奮的是,他的宏觀體系得到了重要的驗證。
事實上,金融最核心的影響要素本質上是相通的。
從那時起,唐子風發自內心地欽佩這個人,並與他成為至交。但按照唐子風好勝的性格,他也將袁觀潮作為自己潛在的對手。最讓唐子風受不了的是,他從未對人說過,他認為袁觀潮搶了他的女人。
袁得魚的母親,也是他們那批一起去日本培訓的中國學生之一。
唐子風一直與她一起出行,然而,就在一次聚餐之後,唐子風發現了她的變化。
終於有一天,他鼓起勇氣向她表白。
然而,她告訴他,她已經有喜歡的人了。
沒過多久,唐子風看到她歡快地坐在袁觀潮的自行車上,那是他從未見過的笑容,他的心仿佛碎了。
後來,唐子風很快結婚,娶了在別人眼中門當戶對的女孩。
儘管唐子風與她在家庭聚會中還是歡快暢聊,但每次見到她,他心裡仍然有一種難言的情結。
沒什麼放不下的唐子風在生意場上儼然是個交際高手。他在風月場子混跡的時候,認識了來自香港高盛的喬。
喬當時的目標就是網羅正在崛起的金融新興勢力,當時在交易所擔任副總的唐子風自然成了他的目標。
當喬把帝王醫藥的生意和盤托出的時候,唐子風很是驚訝。
喬他們願意給唐子風提供一筆不菲的啟動資金,這筆資金是當時唐子風在交易所收入的10倍還多。這才讓唐子風安心下海,創建了泰達證券。
唐子風覺得自己還是晚了一步,那時的袁觀潮憑藉自己的實力,已經把海元證券做得很有起色。
唐子風正式承銷帝王醫藥的時候,他便想方設法把袁觀潮拉入局中。
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們幾乎同一時間,失去了他們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