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巴黎這個社會主義思想中心,發現了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及其動力——階級鬥爭。

  在布魯塞爾,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具體化。

  在眼下倫敦這個世界經濟中心——應是歷史為自己著意選擇的最理想的政治經濟觀測點。……

  於是,他面對這裡的任何困苦都不沮喪、頹廢,似乎幾個孩子餓死也是自然而然的,自己把外衣典當一個星期不能出家門也是自然而然的……

  走進英國博物館,他可以把什麼煩惱都拋於九霄雲外。規律是自然和必然的,在於發現而無法創造,就任自然之花結出豐碩的自然之果吧!

  英國博物館收藏著各個民族、各個時代的藝術品,它的圖書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之一。

  早晨鐘聲剛響,馬克思幾乎每天都到圖書館去。他在圖書館裡,有個威廉·波佩爾的德國青年義務當他的秘書和英文翻譯,兩人這麼坐在裡面,直到晚上看門人關門為止。

  馬克思在博物館圖書館有固定的坐位,他的桌子上也同他家裡的寫字檯一樣有堆積如山的書,人伏下身去,兩邊的書把他上身深深地淹沒住。桌面上未打開的書放得很整齊,翻開的書一本疊一本的,書里摺疊著角,甚至書里臨時用什麼文具代作了書籤……這桌面上的一切的一切,馬克思離開後,任何人都不可碰他的。在家裡,燕妮、琳蘅知道,連孩子們也知道。這裡的圖書管理員更知道。

  圖書管理員每天給他拿來一堆新書。經濟學問題和物理學、法律學、數學、化學、文學,甚至外國語的文法書,馬克思都進行認真的研究,他身邊常常擺著卡片和草稿紙,以便認真作筆記,他從每本書中摘錄內容提要,凡屬他所特別感興趣的書,他就細心地作札記。他在鑽研中一旦冒出新的思想火花,便立即用文字記下來。

  一天,圖書管理員好奇地問他:“博士先生,你同時可以研究好50種科學嗎?我們的教授通常只能攻讀一種專業!”

  馬克思敏捷而風趣地回答說:“親愛的朋友,所以也有很多教授戴著遮眼罩呀。如果人們要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人們就不要只在一塊草原上去賞花啊!”

  在倫敦,馬克思完全掌握了英文和西班牙文,廣泛研究了各種政治經濟方面的文獻資料,並寫出《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的法蘭西階級鬥爭》《帕麥斯頓勳爵》等好幾本書。

  去了圖書館不想家裡的事,回到家裡不想圖書館的事。這個非常時期,他要為維持家庭生活去奔波,還要同那些形形色色的反黨的小資產階級派別進行嚴酷的、不停的鬥爭。這種非普通人所能忍受的、長期的艱苦工作以及多年貧困所造成的極壞的健康狀況,從未動搖過他的意志而迫使他停止工作。

  一天,他看著寫字檯上的一大堆稿紙失態得像孩子般大聲叫嚷:“我已準備好,我要動手了,動手呀——!動手——!”

  燕妮、琳蘅和孩子們都呆呆看著他,啞然失色……

  第23章 風雨同舟

  馬 克思經過14年的準備,決定開始寫作《資本論》。這時,大女燕妮才13歲,蘿拉11歲,最小的愛琳娜剛剛開始學走路。

  這時,正得到了經濟上的幫助,他們一家在梅特蘭公園附近找到了一所小房子。這是離倫敦城邊離漢普斯泰特荒阜和櫻草丘不遠的一棟小房子。

  經過第恩街貧困區的齷齪之後,現在看到這綠草如茵的環境,出門不遠就是公園,燕妮和孩子們真是入了迷。他們添置了一些家具,也不再擁擠在一起了,馬克思也有了屬於自己寫作的“書房”。

  這個公園附近的格拉弗頓坊離城區較遠,到英國博物館得走整整5公里,幸好馬克思是個健走健談的人,他可以利用散步的機會同時完成去圖書館借書的任務。

  當馬克思的黑臉容光煥發的時候,燕妮預測他會有什麼喜事了。

  果真,馬克思要準備動手寫《資本論》了,這是他一生中準備時間最長、付出代價最多的一部巨著啊!

  “你應該先好好休息幾天!”燕妮見丈夫高興得近乎發狂,立即央求他先休整一下。

  “休息?!”馬克思卻驚異地反問。提起休息,他忽然感到幾個星期沒有和孩子們好好地一道玩了。於是,他遵從燕妮的安排,把女兒們叫到身邊來。

  一般,女兒們不到星期天是不敢進馬克思的書房的,一到星期天就是孩子們的天下了,馬克思把星期天的指揮權全交給孩子們手裡。

  “我們來玩玩海戰好嗎?”馬克思提議。

  “好呀!”孩子們高興得抱著他的脖子。

  馬克思用舊報紙做小船,做完一艘再做一艘,每一艘外表都不一樣,很快便做好了一個完整的“艦隊”。

  他帶著女兒們到小澡房裝滿一大木盆水,然後把這些小紙船浮到裡面,讓這些船互相撞擊,並大聲叫道:“納爾遜公爵在特拉法爾加!”(英國艦隊大敗法國西班牙艦隊)每當一個姑娘說了一句詼諧的話,或者機智地回答一個問題的時候,他那在濃眉下面隆起的、烏黑的眼睛便更加炯炯有神。

  “孩子們可以教育父母。”馬克思這樣對孩子說,在遊戲中他並不獨斷專行,他對待他的女孩子們像對待大人一樣,從不向他們發命令。

  他能就這樣同她們玩個把小時,一旦他的精神得到了恢復,他又惦記著他的寫作,他把船一艘一艘地點著火,讓全“艦隊”在姑娘們一片響亮的歡呼聲中化為灰燼。

  馬克思最喜歡附近的公園,並喜歡丘陵起伏的漢普斯泰特荒阜,他在他少有的休息時間裡常常帶他的姑娘們到那裡去郊遊,給他們講自己編的故事,他按路程計算講故事,好讓孩子們忘記疲勞,孩子們時常要求父親再講一里路的故事。

  每當星期日天氣晴朗的時候,馬克思總是陪全家到荒郊去,如有恰好來訪的朋友或者路過的流亡者,他也約著他們一道去。星期日是放假休息的日子,孩子們早就眼巴巴地盼著這一天的到來。

  每當收到一筆稿費,或者接到恩格斯寄來的幾鎊匯款,琳蘅必須首先儲備口糧,為一些流亡者到家裡來避荒。然後,準備一個還是從特利爾帶來的大筐里裝滿了很大的一塊煎小牛肉,一罐配了砂糖的茶,另外還準備一些水果。

  威廉·李卜克內西通常帶著兩個小女孩走在前面,她們一邊走一邊做體操,一邊玩著,唱著,或者採摘路邊的野花,走在孩子的後面的是來訪的朋友同馬克思和燕妮,最後是琳蘅這個總管家。籃子必須由最想吃東西的客人幫助提。

  當大家找到適於落腳的地點時就停下來休息,把帶著的東西拿出來吃。孩子們在灌木叢中跑來跑去,打打鬧鬧,大人們便拿出他們的報紙來閒談,而且馬上展開熱烈的、有時甚至是激烈的爭論。

  後來,姑娘們要求所有的人必須與她們一起玩,與她們競走、角力或者扔石子、瓦片,看誰擊在塘里的瓦片漂出來的漩渦最多,漂得最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