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不久之後,紫月進行了生命中的第八次手術。這次做的是幹細胞移植,術後她的情況進一步好轉。夏天來臨的時候,她已經可以蹣跚走路,而且還可以用簡單的詞彙表達自己的需求。這天一大清早,湯煜峰就攙扶著她,在度假村的林蔭道上散步。
“我想起來了……”她說,“我們倆的血型很特殊,好像全世界就我們倆能配上。”
“哈哈……”湯煜峰笑了,“是啊,當初上帝捏完你後,剩下一塊泥怕扔掉了浪費,就捏成了我。”
“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
“那你喜歡什麼顏色?喜歡看哪種類型的書?喜歡看什麼樣的電影?喜歡小狗嗎?”
“來,喝口水,喝完水我告訴你。”湯煜峰從兜里掏出一隻粉紅色的保溫杯,裡面是經過淨化的山泉水。
“不渴。”
“走這麼多路都出汗了,補補水才不會變難看呀,來吧。”
“聽你的。”
湯煜峰一手扶著她的頭,一手將小巧的保溫杯送到她唇邊。
婚姻是本難念的經
每次開新篇前,總少不了花較長的時間去尋找素材,試圖尋到那種與眾不同的、使作品具有獨特氣質的、能給讀者提供閱讀新體驗的東西。這種尋找仿佛從茫茫森林的厚厚落葉層中採集美味的野生食用菇,不僅考驗耐性,更考驗眼力。有時候,尋到不少現實生活中頗為奇特、頗為感人,或頗為耐人尋味的故事,但一旦拿到文學作品裡,立馬就失去了特色和個性。於是便一一淘汰,重新尋找。往往創作一個長篇作品的過程,尋找、提煉素材所花費的心血和時間,會超過寫作它所付出的心血和時間。
這番寫作之前的尋找和提煉,其精力花費的主要方面,總結為兩個詞,即為選題和創意。對任何一個創造性的行業而言,選題和創意都價值萬金,寫作尤為甚之。正因深知它們是決定一部作品成功與否的基礎和關鍵,遂每每選題立意之時總不忘提醒自己:慎重,慎重,再慎重。此次的創作過程亦是如此。為了找到心儀的題材,去年的某一段時期,我花費了相當大的工夫,腦子裡日夜想著這件事。
那個時候,恰巧有一天我外出吃飯。席間,諸位女友聊到了孩子受教育的問題。這一問題一經提及,頓時在飯桌上引發陣陣感慨:什麼入學難啊,補課貴啊,孩子間競爭激烈啊。什麼教師把課堂上該講的知識留到課後講呵。還有什麼逢年過節要送紅包打點班主任啊……關於此類的種種頭疼話題引發了大家的共鳴。眾女友均滔滔不絕,感慨起來簡直沒完沒了。我知道,那是情緒積蓄太多太久之後的宣洩。
這真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周圍的現實生活里,幾乎每一位家長都要面對孩子上學的種種煩心事。這種題材鮮見有哪部作品或影視劇來關注、來討論。
《婚刺》的創意就是在這樣的不經意間誕生的。
就像過去的《愛了散了》講無性婚姻、《寶貝戰爭》講丁克婚姻,《婚刺》這部小說我不僅要盡力讓它具備與眾不同的氣質,也要努力讓它超越前面的作品。
在選定了作品的題材,經過了一番耗費無數腦細胞的構思,有了成熟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故事脈絡後,便開始了搭磚砌瓦、嘔心瀝血的建造過程。
這個過程是辛苦的、不易的。但也是愉快的、幸福的。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故事創作者的我,跟著故事中的人物一起經歷了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儘管落筆之前,已查閱了大量資料,找了多位做家長的朋友聊天以了解他們的心態,還找了做教師的朋友了解了他們真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但為了讓故事更曲折好看,增強閱讀快感,教育問題並沒有占據整個篇幅。這部分內容占了全書五分之一的筆墨,作為引發婚姻問題的導火索,來推動故事的發展。
毫不諱言,《婚刺》講的仍然是一個婚姻故事。只是這一次的故事,不再只是糾纏於早已讓讀者審美疲勞的陳詞濫調,不再只是絮叨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是把婚姻里的刺兒毫不手軟地挑出來,刺傷主人公,刺痛閱讀者的心,刺穿婚姻的本質。
小說中,寫了兩對男女。一對正面的,一對負面的。寫了愛與感恩,寫了對正義和善良的信仰,也寫了恨與嫉妒,邪惡與醜陋。總之,我怨通過《婚刺》這部小說,向讀者傳遞一些實用的信息,告訴婚姻中的男女,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做了後果會很悲慘。其實無論男女,都要以老實的態度對待生活,以誠實的態度對待婚姻。不論人與人之間怎樣缺乏信任、爾虞我詐,但生活終歸是一塊不能摻假的土地,你播什麼種,必收什麼果。人在做,天在看,你是怎樣的人,上帝就給你怎樣的生活。
這部小說從三月份開始在《家庭主婦報》連載,用了一個暫定名《謎局》。後來小說要成書出版,需要另擬題目。經多次討論後,最終選定了《婚刺》這個名字。在此,對提出此名字的出版人李先生表示感謝。同時也感謝一直以來支持我的讀者朋友,是大家的肯定與關愛讓我產生了源源不斷的創作動力。
送上我的祝福。
瑛子
2012-7-17於青島家中
——全書完結——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我想起來了……”她說,“我們倆的血型很特殊,好像全世界就我們倆能配上。”
“哈哈……”湯煜峰笑了,“是啊,當初上帝捏完你後,剩下一塊泥怕扔掉了浪費,就捏成了我。”
“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
“那你喜歡什麼顏色?喜歡看哪種類型的書?喜歡看什麼樣的電影?喜歡小狗嗎?”
“來,喝口水,喝完水我告訴你。”湯煜峰從兜里掏出一隻粉紅色的保溫杯,裡面是經過淨化的山泉水。
“不渴。”
“走這麼多路都出汗了,補補水才不會變難看呀,來吧。”
“聽你的。”
湯煜峰一手扶著她的頭,一手將小巧的保溫杯送到她唇邊。
婚姻是本難念的經
每次開新篇前,總少不了花較長的時間去尋找素材,試圖尋到那種與眾不同的、使作品具有獨特氣質的、能給讀者提供閱讀新體驗的東西。這種尋找仿佛從茫茫森林的厚厚落葉層中採集美味的野生食用菇,不僅考驗耐性,更考驗眼力。有時候,尋到不少現實生活中頗為奇特、頗為感人,或頗為耐人尋味的故事,但一旦拿到文學作品裡,立馬就失去了特色和個性。於是便一一淘汰,重新尋找。往往創作一個長篇作品的過程,尋找、提煉素材所花費的心血和時間,會超過寫作它所付出的心血和時間。
這番寫作之前的尋找和提煉,其精力花費的主要方面,總結為兩個詞,即為選題和創意。對任何一個創造性的行業而言,選題和創意都價值萬金,寫作尤為甚之。正因深知它們是決定一部作品成功與否的基礎和關鍵,遂每每選題立意之時總不忘提醒自己:慎重,慎重,再慎重。此次的創作過程亦是如此。為了找到心儀的題材,去年的某一段時期,我花費了相當大的工夫,腦子裡日夜想著這件事。
那個時候,恰巧有一天我外出吃飯。席間,諸位女友聊到了孩子受教育的問題。這一問題一經提及,頓時在飯桌上引發陣陣感慨:什麼入學難啊,補課貴啊,孩子間競爭激烈啊。什麼教師把課堂上該講的知識留到課後講呵。還有什麼逢年過節要送紅包打點班主任啊……關於此類的種種頭疼話題引發了大家的共鳴。眾女友均滔滔不絕,感慨起來簡直沒完沒了。我知道,那是情緒積蓄太多太久之後的宣洩。
這真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周圍的現實生活里,幾乎每一位家長都要面對孩子上學的種種煩心事。這種題材鮮見有哪部作品或影視劇來關注、來討論。
《婚刺》的創意就是在這樣的不經意間誕生的。
就像過去的《愛了散了》講無性婚姻、《寶貝戰爭》講丁克婚姻,《婚刺》這部小說我不僅要盡力讓它具備與眾不同的氣質,也要努力讓它超越前面的作品。
在選定了作品的題材,經過了一番耗費無數腦細胞的構思,有了成熟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故事脈絡後,便開始了搭磚砌瓦、嘔心瀝血的建造過程。
這個過程是辛苦的、不易的。但也是愉快的、幸福的。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故事創作者的我,跟著故事中的人物一起經歷了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儘管落筆之前,已查閱了大量資料,找了多位做家長的朋友聊天以了解他們的心態,還找了做教師的朋友了解了他們真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但為了讓故事更曲折好看,增強閱讀快感,教育問題並沒有占據整個篇幅。這部分內容占了全書五分之一的筆墨,作為引發婚姻問題的導火索,來推動故事的發展。
毫不諱言,《婚刺》講的仍然是一個婚姻故事。只是這一次的故事,不再只是糾纏於早已讓讀者審美疲勞的陳詞濫調,不再只是絮叨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是把婚姻里的刺兒毫不手軟地挑出來,刺傷主人公,刺痛閱讀者的心,刺穿婚姻的本質。
小說中,寫了兩對男女。一對正面的,一對負面的。寫了愛與感恩,寫了對正義和善良的信仰,也寫了恨與嫉妒,邪惡與醜陋。總之,我怨通過《婚刺》這部小說,向讀者傳遞一些實用的信息,告訴婚姻中的男女,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做了後果會很悲慘。其實無論男女,都要以老實的態度對待生活,以誠實的態度對待婚姻。不論人與人之間怎樣缺乏信任、爾虞我詐,但生活終歸是一塊不能摻假的土地,你播什麼種,必收什麼果。人在做,天在看,你是怎樣的人,上帝就給你怎樣的生活。
這部小說從三月份開始在《家庭主婦報》連載,用了一個暫定名《謎局》。後來小說要成書出版,需要另擬題目。經多次討論後,最終選定了《婚刺》這個名字。在此,對提出此名字的出版人李先生表示感謝。同時也感謝一直以來支持我的讀者朋友,是大家的肯定與關愛讓我產生了源源不斷的創作動力。
送上我的祝福。
瑛子
2012-7-17於青島家中
——全書完結——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