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5月25日上午,上海地下黨策反工作委員會成員田雲樵,在小沙渡路(現在的西康路)勞工醫院內,與解放軍八十一師政委羅維道同志聯繫上了,共同商量如何解決蘇州河北岸的殘軍問題。在滬西蘇州河北岸沿線據守的蔣軍是國民黨五十一軍。
田雲樵提出:派人過河策反五十一軍,陣前放下武器。羅維道同意這個意見,前線指揮部聶鳳智亦贊同,並要求即速進行。田雲樵立即找來原國民黨國防部少將部員王中民,派他過河策反五十一軍。主中民過去,見到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五十一軍代軍長劉昌義(劉與王過去都是東北軍,既是同鄉又是老朋友)。通過王的說服動員,劉昌義接受了陣前放下武器的辦法,羅維道、田雲樵陪同劉昌義到解放軍前線指揮部,由聶鳳智出面談判,一直談到深夜結束,並報陳毅司令員。
陳毅即下令接受劉昌義起義,指定由劉將國民黨殘留部隊,於26日中午集合待命。
解放軍順利地過了蘇州河,從此,結束了上海戰役,上海全面解放了。
解放軍進入上海城,秩序井然。八條安民布告、解放軍的三大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八項注意(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不調戲婦女、不虐待俘虜),以及他們不占民房,睡在老百姓的屋檐下,老百姓的一口水都不喝,深得人心。5月27日,解放軍舉行了人城儀式,宣布了上海的新生!
上海解放過程中,全市水、電、煤氣、電話、公共運輸、公用事業等因得解放軍的極力保護,以及上海地下黨的配合(上海解放前夕地下黨就秘密組織了地下保安隊和宣傳隊,主要是工人、學生和職員中的黨員和積極分子參加)故從未中斷。
不久,重要商業區先後開門營業,秩序良好。這在上海歷史上、甚至在世界大城市的政權變動的歷史上,亦屬罕見的。多年後,我和田雲樵同志一起回憶這段歷史,仍感到激動不已。
三、終於迎來了全國解放
上海解放後,我回想起1946年初,正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時候,國共兩黨正在和談,美國馬歇爾來華,藉口調停實際支持國民黨。蔣介石撕毀重慶「雙十和平協定」,發動了內戰,受到全國人民的反對,而擁護共產黨建設新中國。
內戰又開始,國民黨蔣介石宣布六個月內消滅共產黨和八路軍、新四軍,按當時的兵力對比,國民黨部隊四百多萬,共產黨軍隊不到一百萬。武器裝備及經濟方面,國民黨都有美國提供援助。解放軍是靠戰場上繳獲的武器武裝自己,而根據地及兵力都是分散的,經濟上也非常困難,全靠人民群眾支援,所以叫「小米加步槍」。
在蔣強我弱的形勢下,在三年半的解放戰爭中,共產黨採取了依靠馬列主義理論、英勇奮戰的解放軍和統一戰線三大法寶,以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鐵的紀律;加上廣大群眾在政治上、經濟上不斷鬥爭:工人罷工,學生罷課,遊行示威此伏彼起。職員和進步民主人士向國民黨蔣介石強烈地提出了反飢餓、反內戰、擁護和平建設的口號。在軍事上,共產黨又採取了不計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游擊戰結合運動戰,以消滅蔣軍有生力量為目的,艱苦戰鬥著。儘管蔣介石不斷地抓壯丁、補充他們的部隊,敵我形勢還是有了根本的變化。從1948年,解放軍舉行了大反攻,接連取得了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的勝利。
推翻了三座大山,如撥開雲霧而見青天。新民主主義革命得到勝利。紅旗在天安門廣場高高飄揚!
我久盼著的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自由,人民再不被剝削、凌辱的時代終於實現了。現在將要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多麼令人興奮!
解放後,鄧大姐。劉曉、潘漢年同志等在錦江三樓東廳會聚、暢敘痛飲,這是畢生難忘的一次最愉快的時刻。
上海解放不久,抗美援朝之前,秦德君、張鳳君、李知良合辦了生產教育社,地點在上海環龍路(原名)。初步有縫衣機幾十部,我亦投入了幾部。秦德君因事北上北京。該社由我及李知良、張鳳君負責。我原想擴展為全為婦女的大廠,後因政策關係合併給上海市民主婦女聯合會統辦了。
1950年10月下旬,抗美援朝開始,愛國人民發起了捐獻飛機大炮的號召。錦江在法國公園(現名復興公園)設立了臨時分店,盈利所得響應了捐獻的號召。
四、勞資糾紛
1950年初春,因錦江職工不知道我的政治面貌,盲目地大鬧勞資糾紛。有天,職工來辦公室,突然叫我到二樓大廳。我進廳,只見靠近廳西有一張長桌,職工們正對長桌一排排坐著,我則坐在長桌中間面對他們。圍牆貼滿標語和八條布告,氣氛嚴肅。我不知什麼事,坐下未語。頃刻間,有些青年職工嚷起來了,指著我說:
「你靠我們賺錢發財,現在要和你算帳了。老實告訴你,今後的『錦江』要由我們來經營管理,你得聽從我們的。」「你們要和我算帳,很好,把兩店送給你們吧!」
「我們不要財權,沒有這個權利。」「那是不行的,你們還不會經營管理,幾個月後『錦江』關閉,你們失業,有什麼好處?」他們面紅耳赤地和我爭論了一陣。另有幾位青年職工站起來:「明天請工會出面,我們派代表,你可請酒菜業公會主持,同去市勞動局解決。」
田雲樵提出:派人過河策反五十一軍,陣前放下武器。羅維道同意這個意見,前線指揮部聶鳳智亦贊同,並要求即速進行。田雲樵立即找來原國民黨國防部少將部員王中民,派他過河策反五十一軍。主中民過去,見到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五十一軍代軍長劉昌義(劉與王過去都是東北軍,既是同鄉又是老朋友)。通過王的說服動員,劉昌義接受了陣前放下武器的辦法,羅維道、田雲樵陪同劉昌義到解放軍前線指揮部,由聶鳳智出面談判,一直談到深夜結束,並報陳毅司令員。
陳毅即下令接受劉昌義起義,指定由劉將國民黨殘留部隊,於26日中午集合待命。
解放軍順利地過了蘇州河,從此,結束了上海戰役,上海全面解放了。
解放軍進入上海城,秩序井然。八條安民布告、解放軍的三大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八項注意(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不調戲婦女、不虐待俘虜),以及他們不占民房,睡在老百姓的屋檐下,老百姓的一口水都不喝,深得人心。5月27日,解放軍舉行了人城儀式,宣布了上海的新生!
上海解放過程中,全市水、電、煤氣、電話、公共運輸、公用事業等因得解放軍的極力保護,以及上海地下黨的配合(上海解放前夕地下黨就秘密組織了地下保安隊和宣傳隊,主要是工人、學生和職員中的黨員和積極分子參加)故從未中斷。
不久,重要商業區先後開門營業,秩序良好。這在上海歷史上、甚至在世界大城市的政權變動的歷史上,亦屬罕見的。多年後,我和田雲樵同志一起回憶這段歷史,仍感到激動不已。
三、終於迎來了全國解放
上海解放後,我回想起1946年初,正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時候,國共兩黨正在和談,美國馬歇爾來華,藉口調停實際支持國民黨。蔣介石撕毀重慶「雙十和平協定」,發動了內戰,受到全國人民的反對,而擁護共產黨建設新中國。
內戰又開始,國民黨蔣介石宣布六個月內消滅共產黨和八路軍、新四軍,按當時的兵力對比,國民黨部隊四百多萬,共產黨軍隊不到一百萬。武器裝備及經濟方面,國民黨都有美國提供援助。解放軍是靠戰場上繳獲的武器武裝自己,而根據地及兵力都是分散的,經濟上也非常困難,全靠人民群眾支援,所以叫「小米加步槍」。
在蔣強我弱的形勢下,在三年半的解放戰爭中,共產黨採取了依靠馬列主義理論、英勇奮戰的解放軍和統一戰線三大法寶,以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鐵的紀律;加上廣大群眾在政治上、經濟上不斷鬥爭:工人罷工,學生罷課,遊行示威此伏彼起。職員和進步民主人士向國民黨蔣介石強烈地提出了反飢餓、反內戰、擁護和平建設的口號。在軍事上,共產黨又採取了不計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游擊戰結合運動戰,以消滅蔣軍有生力量為目的,艱苦戰鬥著。儘管蔣介石不斷地抓壯丁、補充他們的部隊,敵我形勢還是有了根本的變化。從1948年,解放軍舉行了大反攻,接連取得了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的勝利。
推翻了三座大山,如撥開雲霧而見青天。新民主主義革命得到勝利。紅旗在天安門廣場高高飄揚!
我久盼著的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自由,人民再不被剝削、凌辱的時代終於實現了。現在將要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多麼令人興奮!
解放後,鄧大姐。劉曉、潘漢年同志等在錦江三樓東廳會聚、暢敘痛飲,這是畢生難忘的一次最愉快的時刻。
上海解放不久,抗美援朝之前,秦德君、張鳳君、李知良合辦了生產教育社,地點在上海環龍路(原名)。初步有縫衣機幾十部,我亦投入了幾部。秦德君因事北上北京。該社由我及李知良、張鳳君負責。我原想擴展為全為婦女的大廠,後因政策關係合併給上海市民主婦女聯合會統辦了。
1950年10月下旬,抗美援朝開始,愛國人民發起了捐獻飛機大炮的號召。錦江在法國公園(現名復興公園)設立了臨時分店,盈利所得響應了捐獻的號召。
四、勞資糾紛
1950年初春,因錦江職工不知道我的政治面貌,盲目地大鬧勞資糾紛。有天,職工來辦公室,突然叫我到二樓大廳。我進廳,只見靠近廳西有一張長桌,職工們正對長桌一排排坐著,我則坐在長桌中間面對他們。圍牆貼滿標語和八條布告,氣氛嚴肅。我不知什麼事,坐下未語。頃刻間,有些青年職工嚷起來了,指著我說:
「你靠我們賺錢發財,現在要和你算帳了。老實告訴你,今後的『錦江』要由我們來經營管理,你得聽從我們的。」「你們要和我算帳,很好,把兩店送給你們吧!」
「我們不要財權,沒有這個權利。」「那是不行的,你們還不會經營管理,幾個月後『錦江』關閉,你們失業,有什麼好處?」他們面紅耳赤地和我爭論了一陣。另有幾位青年職工站起來:「明天請工會出面,我們派代表,你可請酒菜業公會主持,同去市勞動局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