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不到三十分鐘,他已寫好一張菜單傳真過來。一看:菜名抽象得很。像"風雲際會邁千禧","紅雁添香"、"蘿蔔絲魚翅"、"徽州魚咬羊"、"順德三寶"、"玉環繞翠"、"銀絲細蓉。、"佛手蟠桃"、"菱池仙果"和"上林佳果"。
"我有把握。"甘兄在電話上告訴我,這次,他連試試看也不說了。"鏞記"被外國名雜誌譽為全球十大餐廳之一,不是浪得虛名。它的槨颼山名,南一個街邊檔發跡,成為擁有整座大廈,都是靠一隻燒得出色的鵝。但今晚的菜沒有燒鵝,所謂"紅雁添香",是用"熏煨肉"的手法,把整隻鵝鹵後來熏的。未上桌之前先傳來一陣香味,一下子被大家吞下。我巡視各處時,發現年輕人的那桌只吃肉,剩下的鵝頸和鵝頭,即刻向他們要了,拿到自己的座位上慢慢享受。
先將鵝頭下巴拆了,吃肥大的鵝舌,味道和口感絕對不遜"老天祿"的鴨舌。雙手輕輕地掰開鵝頭,露出大如櫻桃的鵝腦,吸噬之。
從前皇帝把鵝腦做成豆腐,以為是傳說而已。"鏞記"就有這種能耐,一天賣數百隻燒鵝,取其腦製成。讓我們這群老饕享受。可惜今晚人多,不能嘗此美味。鵝頸的條狀肉是纖維組織最嫩的。法國人也會吃,他們把頸骨頭拆出,塞人鵝肚醬,再煎之,聰明絕頂。我想當今的法國年輕人也不會吃。
"順德三寶"是哪三寶?上桌一看。平平無奇的炒蛋罷了。但一股異常的香味何來?出自禮雲子。
禮雲於是由每一隻像銅板般大的螃蟹中取出的蟹膏。此蟹江浙人稱之螃蜞,鹵咸來送粥。蟹已小,膏更小。集那麼多來炒蛋,奢侈之極。另一寶是"野雞卷。"是用糖泡肥豬肉三日,卷好炸成,吃時又肥又多汁。"金錢雞"也和雞肉無關,取其肝,夾了一片豬油,另加一片叉燒烤成。
"魚咬羊",是把羊腩塞人魚肚中炮製的。魚加羊,成一個鮮字,當然鮮甜。用的是整條的桂魚,我認為用鯉魚效果更佳。甘兄稱原意如此,只是前三天買不到活鯉魚。因為要用清水恨這麼一段時間才無泥味。
蘿蔔絲魚翅,是上次吃過《隨園食單》中取過來的,一斤半肉煨一斤上湯,將蘿蔔切成細絲滲入翅中煨之。我向甘兄建議下次做,只用蘿蔔絲不用翅,我們這班人翅吃得多,不珍貴。全是蘿蔔絲當翅,更見功力。"試試看,試試看。"甘兄又說。
最後的咸點還有"銀絲細蓉"。所謂細蓉,是廣東人的銀絲蛋面加雲吞,昔時在街邊檔吃時用的碗很小,面也是一小撮,碗底還用調羹墊底,讓麵條略略浮在湯上,才算合格。雲吞則以剁成小粒的豬肉包的,肥四瘦六,加點鮮蝦,包成金魚狀,拖了長尾巴。雲吞要即包即淥,如果先煮好再浸滾湯的話,那魚尾一定爛掉,今晚上桌的細蓉雲吞完整,麵條爽脆。我指出在街邊一碗碗做,也許完美,我們十三桌人,共一百三十碗,碗碗都那麼好吃,才叫細蓉。甘兄聽了擁抱我一下。
"怎麼沒有腐乳?"客人間。
"饒丫他吧!"我指著甘先生說。
"鏞記"的腐乳是一位老師傅專門做給甘兄的父親吃的,又香又滑。最重要的是:叉不咸。
因為老人家不可吃太多鹽分。上次聚會,我忽然想起,說要吃他們家腐乳,甘兄勉為其難把所有的都拿廠來,吃得大家呼聲不絕,但害老人家/層期沒廐乳送粥,真是過意不去。
壞女人
我們都是一群愛香港愛得發瘋的人。
離鄉背井,來到這裡,賴著不肯走。一住,就住上了幾十年:
誰不是異鄉人呢?我們都來自珠江三角洲,或者是廣東省之外的所謂外江佬,南韓、印尼、歐美,連地球下面的澳洲人也來廠。真正在香港土生土長超過三代的,並不多。
香港實在太可愛,主要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精神,那就是我們辛勤地改善我們的生活,祈求一天比一天好,失敗了,從頭來過。
但是居住環境太差,住花園小屋簡直是個達不到的夢想,我們都生活在鴿子籠式的公寓中。面積大一點,已經洋洋得意,唉,鴿子籠還不是鴿子籠嗎?
什麼東西都賣得比其他國家貴。最要命的,當然是你的鴿子籠。
為什麼我們還住下來呢?試問天下哪一處的步伐,比香港快?東京的交通燈每換一次,我們已轉了好幾回,我們趕起路來,比紐約人更急。說到快,我們是天下第一高手,好像有個性生活的調查,我們的速度,也是第一的。
香港住久了,各類人的命脈就相通起來,生病了我們知道怎麼去找醫生,要離婚我們知道怎麼去找律師,都是一天之中能辦的五件事之一,誰夠我們快?
我們拚命賺到的錢,也瞬眼間花得千乾淨淨,我們的花費,包括了請菲律賓家政助理,試問有哪一個地方一容就容納了十二三萬人?
但是,我們知道香港有很多壞處(只有香港入學會自嘲,試試去講加拿大移民的壞話,他們會把你趕盡殺絕),但我們還是住了下來。
所以,很多人做這麼一個比喻,說香港好像是鴉片煙,吸了一口就癮。更好的比喻:香港是一個壞女人,明明知道泡了會傷身的,還是拚了老命去泡她。
我們一方面泡得如魚得水,出神人化;一方面每天把那污濁的空氣吸進肺里。但我們還是照泡不誤。
這一來,把那些移民到加拿大的香港人羨慕死了,也妒忌死了。
"哼,你們還在玩那個成熟得快掉下來的壞女人,我們只能面對著一個毫無情趣的老婆。"
他們愈想愈生氣,非置你於死地不可。
到了加拿大,第一件事當然是買一間大屋,香港破爛的那間賣掉,也可以在這裡買兩棟大的,一間自己住,一間收租,雖然住客是個極麻煩的傢伙,而且租金是便宜到可憐的地步。
起初鋤鋤草、掃掃地覺得很寫意,後來就嫌麻煩,把大樹砍了,將草地鋪上三合土。"這種家,一定是香港移民來的!"過路的本地人說。我去過那塊美麗的土地,我向自己說。要是我移民這裡,我一定活得和當地人一樣,我一定會融人他們的社會,要是他們允許我的話,我會去他們最高級的餐廳,我會到他們的家庭做客。他們不能接受我,我也要努力令他們接受。"
但是,離開了香港懷抱的人,都希望把加拿大組織成一個小香港,懷舊一番。
女人們收了租,整天在美容院裡看過期的香港八卦雜誌,圍在一起吃模仿香港的點心時,照樣講人家的閒話。我還沒踏進加拿大,已經有傳說我和我老婆要離婚的消息,實在是見他媽的大頭鬼。
當然,當你要說一個地方人的壞話,先說這是一般女人的所作所為,其中還是有例外的,讀這篇文章的人就是例外。
我已經犯了大忌,我講加拿大移民的壞話,我傷害到他們弱小的心靈,將惹來不少的抨擊,這我也認了。我覺得活到這把年紀,再不講心中的話,寫來幹什麼?
"我有把握。"甘兄在電話上告訴我,這次,他連試試看也不說了。"鏞記"被外國名雜誌譽為全球十大餐廳之一,不是浪得虛名。它的槨颼山名,南一個街邊檔發跡,成為擁有整座大廈,都是靠一隻燒得出色的鵝。但今晚的菜沒有燒鵝,所謂"紅雁添香",是用"熏煨肉"的手法,把整隻鵝鹵後來熏的。未上桌之前先傳來一陣香味,一下子被大家吞下。我巡視各處時,發現年輕人的那桌只吃肉,剩下的鵝頸和鵝頭,即刻向他們要了,拿到自己的座位上慢慢享受。
先將鵝頭下巴拆了,吃肥大的鵝舌,味道和口感絕對不遜"老天祿"的鴨舌。雙手輕輕地掰開鵝頭,露出大如櫻桃的鵝腦,吸噬之。
從前皇帝把鵝腦做成豆腐,以為是傳說而已。"鏞記"就有這種能耐,一天賣數百隻燒鵝,取其腦製成。讓我們這群老饕享受。可惜今晚人多,不能嘗此美味。鵝頸的條狀肉是纖維組織最嫩的。法國人也會吃,他們把頸骨頭拆出,塞人鵝肚醬,再煎之,聰明絕頂。我想當今的法國年輕人也不會吃。
"順德三寶"是哪三寶?上桌一看。平平無奇的炒蛋罷了。但一股異常的香味何來?出自禮雲子。
禮雲於是由每一隻像銅板般大的螃蟹中取出的蟹膏。此蟹江浙人稱之螃蜞,鹵咸來送粥。蟹已小,膏更小。集那麼多來炒蛋,奢侈之極。另一寶是"野雞卷。"是用糖泡肥豬肉三日,卷好炸成,吃時又肥又多汁。"金錢雞"也和雞肉無關,取其肝,夾了一片豬油,另加一片叉燒烤成。
"魚咬羊",是把羊腩塞人魚肚中炮製的。魚加羊,成一個鮮字,當然鮮甜。用的是整條的桂魚,我認為用鯉魚效果更佳。甘兄稱原意如此,只是前三天買不到活鯉魚。因為要用清水恨這麼一段時間才無泥味。
蘿蔔絲魚翅,是上次吃過《隨園食單》中取過來的,一斤半肉煨一斤上湯,將蘿蔔切成細絲滲入翅中煨之。我向甘兄建議下次做,只用蘿蔔絲不用翅,我們這班人翅吃得多,不珍貴。全是蘿蔔絲當翅,更見功力。"試試看,試試看。"甘兄又說。
最後的咸點還有"銀絲細蓉"。所謂細蓉,是廣東人的銀絲蛋面加雲吞,昔時在街邊檔吃時用的碗很小,面也是一小撮,碗底還用調羹墊底,讓麵條略略浮在湯上,才算合格。雲吞則以剁成小粒的豬肉包的,肥四瘦六,加點鮮蝦,包成金魚狀,拖了長尾巴。雲吞要即包即淥,如果先煮好再浸滾湯的話,那魚尾一定爛掉,今晚上桌的細蓉雲吞完整,麵條爽脆。我指出在街邊一碗碗做,也許完美,我們十三桌人,共一百三十碗,碗碗都那麼好吃,才叫細蓉。甘兄聽了擁抱我一下。
"怎麼沒有腐乳?"客人間。
"饒丫他吧!"我指著甘先生說。
"鏞記"的腐乳是一位老師傅專門做給甘兄的父親吃的,又香又滑。最重要的是:叉不咸。
因為老人家不可吃太多鹽分。上次聚會,我忽然想起,說要吃他們家腐乳,甘兄勉為其難把所有的都拿廠來,吃得大家呼聲不絕,但害老人家/層期沒廐乳送粥,真是過意不去。
壞女人
我們都是一群愛香港愛得發瘋的人。
離鄉背井,來到這裡,賴著不肯走。一住,就住上了幾十年:
誰不是異鄉人呢?我們都來自珠江三角洲,或者是廣東省之外的所謂外江佬,南韓、印尼、歐美,連地球下面的澳洲人也來廠。真正在香港土生土長超過三代的,並不多。
香港實在太可愛,主要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精神,那就是我們辛勤地改善我們的生活,祈求一天比一天好,失敗了,從頭來過。
但是居住環境太差,住花園小屋簡直是個達不到的夢想,我們都生活在鴿子籠式的公寓中。面積大一點,已經洋洋得意,唉,鴿子籠還不是鴿子籠嗎?
什麼東西都賣得比其他國家貴。最要命的,當然是你的鴿子籠。
為什麼我們還住下來呢?試問天下哪一處的步伐,比香港快?東京的交通燈每換一次,我們已轉了好幾回,我們趕起路來,比紐約人更急。說到快,我們是天下第一高手,好像有個性生活的調查,我們的速度,也是第一的。
香港住久了,各類人的命脈就相通起來,生病了我們知道怎麼去找醫生,要離婚我們知道怎麼去找律師,都是一天之中能辦的五件事之一,誰夠我們快?
我們拚命賺到的錢,也瞬眼間花得千乾淨淨,我們的花費,包括了請菲律賓家政助理,試問有哪一個地方一容就容納了十二三萬人?
但是,我們知道香港有很多壞處(只有香港入學會自嘲,試試去講加拿大移民的壞話,他們會把你趕盡殺絕),但我們還是住了下來。
所以,很多人做這麼一個比喻,說香港好像是鴉片煙,吸了一口就癮。更好的比喻:香港是一個壞女人,明明知道泡了會傷身的,還是拚了老命去泡她。
我們一方面泡得如魚得水,出神人化;一方面每天把那污濁的空氣吸進肺里。但我們還是照泡不誤。
這一來,把那些移民到加拿大的香港人羨慕死了,也妒忌死了。
"哼,你們還在玩那個成熟得快掉下來的壞女人,我們只能面對著一個毫無情趣的老婆。"
他們愈想愈生氣,非置你於死地不可。
到了加拿大,第一件事當然是買一間大屋,香港破爛的那間賣掉,也可以在這裡買兩棟大的,一間自己住,一間收租,雖然住客是個極麻煩的傢伙,而且租金是便宜到可憐的地步。
起初鋤鋤草、掃掃地覺得很寫意,後來就嫌麻煩,把大樹砍了,將草地鋪上三合土。"這種家,一定是香港移民來的!"過路的本地人說。我去過那塊美麗的土地,我向自己說。要是我移民這裡,我一定活得和當地人一樣,我一定會融人他們的社會,要是他們允許我的話,我會去他們最高級的餐廳,我會到他們的家庭做客。他們不能接受我,我也要努力令他們接受。"
但是,離開了香港懷抱的人,都希望把加拿大組織成一個小香港,懷舊一番。
女人們收了租,整天在美容院裡看過期的香港八卦雜誌,圍在一起吃模仿香港的點心時,照樣講人家的閒話。我還沒踏進加拿大,已經有傳說我和我老婆要離婚的消息,實在是見他媽的大頭鬼。
當然,當你要說一個地方人的壞話,先說這是一般女人的所作所為,其中還是有例外的,讀這篇文章的人就是例外。
我已經犯了大忌,我講加拿大移民的壞話,我傷害到他們弱小的心靈,將惹來不少的抨擊,這我也認了。我覺得活到這把年紀,再不講心中的話,寫來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