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今天讀《活著的祖宗》時,黃老先生讚美首輔申時行,用了一個詞語叫:唾面自乾。因為我不是讀第一遍了,我不知道以前讀時為什麼這個詞會與我的目光擦肩而過?讓我今天才受震動、才感慨萬千。可能那時我還是沒熟的生瓜,無法捕捉住這句老辣的詞語。唾面自乾,從字面上釋義,就是說別人往你的臉上吐口水,你沒有擦掉,讓口水自己幹了,表示受了侮辱,極度容忍,不加反抗。這樣做算了不起,有風度,有修養,高人一籌嗎?古人就是這樣認為的。其實當別人向你的臉上吐口水時,一般你應該有三種反應:一種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口就他娘的吐將回去;另一種就是別人吐口水到你的面上,你就趕緊自己擦乾淨;第三種不吐還回去也不擦,讓它自己幹了。第一種有一種不甘示弱,勇於自衛還擊的戰鬥精神;第二種充滿了悲情,也顯示一種忍辱負重的深厚修養;第三種不是簡單的大丈夫行為或英雄壯舉,有藐視天下的悲壯感,昭示出一種高超的做人境界和風骨。面對別人吐你一臉口水,還有沒有第四種做法,我想來想去,這古人的生命體驗和感悟,已經全部包羅了,無法創新。
活佛曾對我講過四字真言:放下、迴避。他說你人生的重負背不動時就放下,前面的路走不過去就迴避開,繞著走。有時一個人就是另一個人的路障,如果是一塊石頭,能搬走就搬開,如果是大山,或者是懸崖,就要繞開走,前面還有你的路,不要糾纏。這繞開走路的心裡磨鍊就要自己承受了,就像唾面自乾。這是中年人的修養。
麻將
中年人必須會打麻將,理由太多,每個打麻將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在這個詞條里也就說不出任何理由。
老闆
德子開出租的第二年,好運氣來了,一個姓洪的老闆坐德子的計程車時,看上了德子這傢伙,雖然車況差了一點,愛屋及烏,洪老闆覺得委屈一點也沒什麼。這洪老闆財大氣粗地說:連人帶車包租一年,除了付車的租金和油錢、養路費、路橋費、停車費外,德子每月還有工資。這真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德子的一家人,皆大歡喜。
德子開始上班了,像他從小就羨慕的上班坐辦公室的人一樣,德子不再起早貪黑了。他穿著媳婦每天為他熨燙得整整齊齊的衣服,接送洪老闆上下班,陪洪老闆出去開會談生意洗桑拿。第一個月開了工資,報銷了費用,德子請家人進城裡最好的飯店很豪華地吃了一頓,他感激父母和哥哥姐姐,感激媳婦和孩子,並且和一家人都感激洪老闆。第二天上班,德子帶著感激心理工作,像一個僕人一樣伺候著洪老闆,他總是把車的里里外外弄得乾乾淨淨,在洪老闆上車前,一定要先打開空調,然後開開車門,恭恭敬敬地招呼洪老闆上車。
就這樣好日子過了三個月,德子就開始拿不到工資了,到了第四個月,報銷也停止了。洪老闆對德子說:你先墊上,現在困難,過幾天就進來一大筆錢,我全給你報了,還有紅包獎金。
就這樣過了幾個月又幾個月,一直到了年底,德子也沒拿到一分錢。他到處借錢墊付,家人朋友都借遍了,最後實在借不到了,他找洪老闆要錢。
洪老闆說:德子,大哥沒錢,對不起你,你打大哥一頓吧。
德子說:大哥我很尊敬你,我不能打你。
洪老闆說:德子,你今天不打大哥你會後悔的,今天打了我,咱們就兩清,我就不欠你錢了,今天不打我,明天就不能打了,我還是沒錢給你。
德子氣得牙齒疼痛,真想打他,打了錢就沒了,但是不打也拿不到錢,連一口惡氣都出不了。德子心裡很窩囊,很難受。但他還是忍了,想起了媳婦說的:德子你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在外面要干傻事時,先要想想,家裡有老婆孩子。
德子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傷心地哭了一場,又開始起早貪黑地拉客去了。
文學夢
過了四十歲的中年人憤青時代做得最多的夢就是文學。1980年前後上大學的那幾屆,大多都搞過文學創作。那時夢少,作家、詩人是明星。農村青年做文學夢的更多。發表一篇小說,農民可以借調進縣文化館,發表兩篇,可以轉正城市戶口,再發表一篇可能就會分一套房子。
狡猾
我的老師是一個文化學者,論資排輩靠到今天,在接近五十歲的年齡就理所當然地成了文化大師。老師在當文化學者時總是長長的頭髮,一絲不苟的中山裝。當了文化大師就剃光了頭髮,乾坤倒轉,留起了鬍子還穿上了長袍,一副上個世紀學養飽滿的文化大師的樣子,似乎中國的文化大師,到了老師這裡就是末代,沒有承傳,到此為止了。
就像善男信女,見了佛就要燒香一樣,後學新人或海外學人常常要來拜老師。我是老師的學生,就常常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老師還常常表揚我是橋。
一次我帶一位美籍華人學者來拜訪老師。老師打開門,和我等幾個熟悉的隨行人員熱情洋溢地握手言歡。然後轉身就帶大家走向他的書房。老師值得炫耀的就是他的書房。我幾次想介紹客人,老師都不給我機會。可憐那位海外學者,尷尬地跟著我們走,目光中充滿了對我們的無限羨慕,他可能在想,這幾個傢伙在大師面前咋這麼有面子。走進書房,大師猛地回頭,狡猾的目光從眼鏡上邊框照射出去,盯住客人指責我說:這位是?怎麼不介紹?
活佛曾對我講過四字真言:放下、迴避。他說你人生的重負背不動時就放下,前面的路走不過去就迴避開,繞著走。有時一個人就是另一個人的路障,如果是一塊石頭,能搬走就搬開,如果是大山,或者是懸崖,就要繞開走,前面還有你的路,不要糾纏。這繞開走路的心裡磨鍊就要自己承受了,就像唾面自乾。這是中年人的修養。
麻將
中年人必須會打麻將,理由太多,每個打麻將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在這個詞條里也就說不出任何理由。
老闆
德子開出租的第二年,好運氣來了,一個姓洪的老闆坐德子的計程車時,看上了德子這傢伙,雖然車況差了一點,愛屋及烏,洪老闆覺得委屈一點也沒什麼。這洪老闆財大氣粗地說:連人帶車包租一年,除了付車的租金和油錢、養路費、路橋費、停車費外,德子每月還有工資。這真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德子的一家人,皆大歡喜。
德子開始上班了,像他從小就羨慕的上班坐辦公室的人一樣,德子不再起早貪黑了。他穿著媳婦每天為他熨燙得整整齊齊的衣服,接送洪老闆上下班,陪洪老闆出去開會談生意洗桑拿。第一個月開了工資,報銷了費用,德子請家人進城裡最好的飯店很豪華地吃了一頓,他感激父母和哥哥姐姐,感激媳婦和孩子,並且和一家人都感激洪老闆。第二天上班,德子帶著感激心理工作,像一個僕人一樣伺候著洪老闆,他總是把車的里里外外弄得乾乾淨淨,在洪老闆上車前,一定要先打開空調,然後開開車門,恭恭敬敬地招呼洪老闆上車。
就這樣好日子過了三個月,德子就開始拿不到工資了,到了第四個月,報銷也停止了。洪老闆對德子說:你先墊上,現在困難,過幾天就進來一大筆錢,我全給你報了,還有紅包獎金。
就這樣過了幾個月又幾個月,一直到了年底,德子也沒拿到一分錢。他到處借錢墊付,家人朋友都借遍了,最後實在借不到了,他找洪老闆要錢。
洪老闆說:德子,大哥沒錢,對不起你,你打大哥一頓吧。
德子說:大哥我很尊敬你,我不能打你。
洪老闆說:德子,你今天不打大哥你會後悔的,今天打了我,咱們就兩清,我就不欠你錢了,今天不打我,明天就不能打了,我還是沒錢給你。
德子氣得牙齒疼痛,真想打他,打了錢就沒了,但是不打也拿不到錢,連一口惡氣都出不了。德子心裡很窩囊,很難受。但他還是忍了,想起了媳婦說的:德子你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在外面要干傻事時,先要想想,家裡有老婆孩子。
德子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傷心地哭了一場,又開始起早貪黑地拉客去了。
文學夢
過了四十歲的中年人憤青時代做得最多的夢就是文學。1980年前後上大學的那幾屆,大多都搞過文學創作。那時夢少,作家、詩人是明星。農村青年做文學夢的更多。發表一篇小說,農民可以借調進縣文化館,發表兩篇,可以轉正城市戶口,再發表一篇可能就會分一套房子。
狡猾
我的老師是一個文化學者,論資排輩靠到今天,在接近五十歲的年齡就理所當然地成了文化大師。老師在當文化學者時總是長長的頭髮,一絲不苟的中山裝。當了文化大師就剃光了頭髮,乾坤倒轉,留起了鬍子還穿上了長袍,一副上個世紀學養飽滿的文化大師的樣子,似乎中國的文化大師,到了老師這裡就是末代,沒有承傳,到此為止了。
就像善男信女,見了佛就要燒香一樣,後學新人或海外學人常常要來拜老師。我是老師的學生,就常常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老師還常常表揚我是橋。
一次我帶一位美籍華人學者來拜訪老師。老師打開門,和我等幾個熟悉的隨行人員熱情洋溢地握手言歡。然後轉身就帶大家走向他的書房。老師值得炫耀的就是他的書房。我幾次想介紹客人,老師都不給我機會。可憐那位海外學者,尷尬地跟著我們走,目光中充滿了對我們的無限羨慕,他可能在想,這幾個傢伙在大師面前咋這麼有面子。走進書房,大師猛地回頭,狡猾的目光從眼鏡上邊框照射出去,盯住客人指責我說:這位是?怎麼不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