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加上張孟棋的措辭,李濟是完全有理由懷疑李月容的,然而直覺告訴李濟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據他的耳目回報,在張孟棋下毒前後,李月容的行為完全沒有異樣。張孟棋毒發身亡已經數日,李月容儼然根本不知情。

  此外,張孟棋畫蛇添足,臨死前的一段話太過刻意,李濟什麼樣的女人沒見過,張孟棋說因為愛他而背叛李月容,李濟決然不信。怕是梁妃韋妃,哪一個都比張孟棋更愛他。況且,若真如張孟棋所說,她為何要在服毒後再揭發李月容,為何不留下性命指證?現在看來,倒更像是來個死無對證。

  月容有嫌疑,那阿恪必然也脫不了干係。那會不會是宗正寺里關著的李衍和韋妃的報復呢?有可能。又或者是阿臻和李致兩兄弟策劃的呢?也有可能。李濟心中升起淒涼之感,他如今確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以至於行將就木,還要猜疑自己的親身骨肉們。

  他很想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查清楚,可是他的身體告訴他,已經沒有這麼多時間了。毒素蔓延得很快,他已經兩眼青黑,行動艱難。為了他的江山,為了他的子民,他必須早下決斷。

  早就該定下了,兜兜轉轉。李濟嘆了一口氣,有些後悔,或許他早些定下太子的話,也不至於走到今日的地步。他垂下眼,立儲的聖令已經擬好,他親自寫的,只是尚未落印。

  他還需要最後一次確認。

  夜色籠罩著宮殿,高牆石階因秋露浸潤更顯肅穆。

  李濟強打精神,現在可不是就寢的時候。

  終於,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李濟立刻就分辨出那是自己身邊的大太監李順。

  “皇上。”李順入殿後,喘著氣兒行了禮。

  見李濟一揮手,他便會意,直接稟告到:“奴才按皇上吩咐,故意在長喜面前泄露貴妃指控昭陽公主謀逆之事,長喜昨夜果然偷溜出宮密告秦王。”

  “秦王呢?”李濟在意的是李恪將如何反應。

  “秦.王府並無異樣。不僅如此,自昨夜起,秦.王府便無其他人員出入。”李順低頭道。

  李濟多日陰霾密布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欣慰。讓李順退下後,他抬手,無比鄭重地將玉璽蓋上詔書。

  長喜走後,李恪揮退左右,獨處靜室。他感覺自己置於無比兇險的處境,稍有不慎,便會墜入萬丈深淵。

  張孟棋之事,絕對不是李月容授意,這點他是可以肯定的。李月容知道蕭雪瓊尚在人世,一心去西遼與她相會,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謀刺聖駕,還打著為蕭雪瓊報仇的名義?

  那到底是誰在主使此事李恪的眼前浮現起自己五弟眉眼彎彎的清淡面孔......

  他很不願意懷疑李臻,但是人心,是會變的。聰敏如李臻,定然能感受到韋妃失寵,李致接二連三捅出簍子後,李濟已經開始偏向自己。他若想翻盤,必須在事情成為定局之前出一狠招......

  那麼,父皇到底是怎麼想的呢?這才是李恪真正頭疼的。摸不准李濟的想法,貿然行動,不僅有可能前功盡棄,甚至會滿盤皆輸。

  對於自己的父親,李恪並沒有多少信心。他之所以按兵不動,不過是因為沒有十全把握.....他甚至已經開始思考,若是李濟頭腦昏花,將他和李月容問罪,那麼兵變逼宮的勝算有幾成?國公府將星雲集,必然會站在他身後,尤其是他的大舅哥,許辭冰的大哥,正是負責宮廷衛戍的頭領。而天賜良機,李濟為防範因江州和梁家之事而引起京師震動,正派趙敘領兵屯師城外......

  當然,逼宮這是下策中的下策,李恪不希望自己被逼到這種境地。

  明月因彌散的霧氣而顯得朦朧,李恪推開窗看了看。心道:“只能對不住阿姐了。我此時告知她此事,她必然鋌而走險,立刻拋下一切去找蕭雪瓊,父皇必然會以為她畏罪逃脫。我與阿姐,自是一體,也難逃干係。況且,按照長喜所說,李順暗示他這是聖上有意泄露,那麼父皇必然也是在考驗我......”

  ————————————

  當李恪在高台之上接過李濟授給他的、征著無上權力的天子之璽時,他還有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三日前,當他還在思索如何脫離困境,形勢幾何才能兵變逼宮時,一旨詔書宣告了他成為大周朝第一位儲君。三日後,李濟甚至直接禪位於他。

  一切順利得讓他害怕,他忍不住想這是不是又是一個陰謀.......他繃緊了每一根神經,和他的擁護者們時刻戒備。

  百官山呼萬歲,震醒了他。

  他有些茫然。

  這時他往下望去,有人目光熱切,那是勝利的得意,是將要加官進爵一展才華的渴望。有人強作精神,形勢逼人不得不向他俯首稱臣......

  只有一個人,眼淚流了一行又一行,抿著嘴笑著看著他。

  那是他一母同胞的親姐姐。

  李恪的眼角也濕潤了。

  唯一的意外發生在授璽之後,繁瑣的禮儀加快透支了李濟衰敗的身體。他一個搖晃,李恪想要去攙扶他,卻發現自己雙手捧著玉璽,無處安放。

  李濟倒靠在宣命太監身上,伸手示意李恪不要動。

  “去......坐好......”他說。

  李恪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到了金龍盤繞的皇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