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長嘆,“我不想勉強你做任何你不願意的事兒。”

  她那麼嬌柔,那麼善良,受了那麼多苦難。他不能,也不忍心再看到她受絲毫傷害。從他第一眼見到她,見到可愛又可憐的晴兒,他就萌生了要將她們護在羽翼之下的衝動。

  “如今,你在我身邊,我已經心滿意足。”

  他真誠的話語,讓敏惠熱淚盈眶。一個月一來,他處處小心翼翼,甚至進門三日就要將當家的權利交給她。她是他的妻子,他在外面奔波辛勞,不管他對她到底是什麼樣的心境。敏惠沒有猶豫就答應了,她只想他能了無牽掛,她細心照顧老夫人,是發自心底的去關心老夫人的一切。不論做什麼,都希望他能少操心家裡的事兒。

  這樣的關係,對敏惠來說,是該滿足的。可人心,豈止那麼容易滿足,他所做的一切,她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向源……”敏惠失聲,這個名字在她心底已經徘徊多日,終於叫了出來。

  他緊緊地擁著她,哪麼緊,似乎要將她融為他身體的一部分,再也不能割捨了那一部分。敏惠喘不過氣,斷斷續續說道:“……為你,做什麼我都心甘情願……晴兒,晴兒到底不是向家的血脈,又是女兒身,向家不能後繼無人斷了香火……”

  她違心地給自己找了這樣的理由。

  再也沒有任何心理顧忌的向源,同如日中天的驕陽,即便是嚴寒,也不低他身上的溫度。

  紅帳之中,纏綿悱惻,奏響旖旎的樂意。

  番外003:後記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大夏玄宗帝十二年春,殿試童若遠摘下榜眼,一時之間聲名鵲起,童家冷丁的門楣熱鬧起來。

  “如今,總算是熬出頭了。”顧老夫人如此說道。

  周氏微笑,眼底是無法掩飾的欣慰,以及真誠的感激,“多謝這兩年老夫人的眷顧,總算是熬過了這一兩年了。”

  顧老夫人輕輕搖頭,“親戚之間何苦說這些客套話。”

  童若瑤抱著麒哥兒去找大嫂蔣蓉華,雖然大哥金榜題名是可喜可賀的事兒,然而童老爹還有孝在身,與禮法而言家裡不宜過於熱鬧。所以,這兩天也多是送禮的來,拜訪的少,門庭熱鬧,院子裡倒是十分安靜。

  熙哥兒已經開始“呀呀囈語”,吐字不甚清楚明白,卻總是說個不停。很奇怪,大哥和童老爹都是安靜的寡言的性子,熙哥兒卻完全不一樣,只要醒著就好像有說不完的話,嘀嘀咕咕對著樹枝也能說上好一會兒。

  這不,人還沒進去,就聽見某個小東西,呀呀叫嚷不休。蔣蓉華正給熙哥兒換衣裳,見童若瑤抱著麒哥兒進來,不禁苦笑道:“小時候挺好帶的,如今是半刻也離不得人,才眨眼的功夫,他就屁顛屁顛跑去廚房,將一盆水潑了全身都濕透了。”

  熙哥兒瞧見童若瑤懷裡的麒哥兒,馬上就掙扎著要從榻上下來,嘴裡叫嚷著:“弟弟……弟弟……”

  童若瑤驚喜不已,這弟弟他倒是吐字清楚。

  蔣蓉華道:“如今也就爺爺、奶奶、爹爹這些字喊得清楚。”

  童若瑤走過去,笑道:“難道不會叫娘麼?上次回來的時候,我可聽見他叫了。哎,我等麒哥兒這聲娘,還不知要等多久呢!”

  “急什麼?還怕以後他不叫麼?現在才多大,橫豎還沒一歲呢。”說著,給熙哥兒扣上紐扣。穿戴整體的熙哥兒,立馬朝童若瑤這邊圍過來,蔣蓉華教他喊姑姑,熙哥兒喊了一聲“哭哭”敷衍了事,就對著麒哥兒喊“弟弟”。

  麒哥兒睜著大眼睛,表情淡定……呃,大抵就是沒表情的意思,甚至還嫌棄熙哥兒吵鬧似地,將小腦袋別開。

  熙哥兒更為大聲地叫“弟弟”,童若瑤把麒哥兒的腦袋板正,結果這一回,麒哥兒索性閉上眼睡覺去。

  童若瑤很無奈,“也不知像誰,如今哭鬧都少有,只要有人逗他,他就這樣。”

  熙哥兒未免有些失望,悶悶不樂地退回去,怪麒哥兒不理他。獨自悶了一會兒,立刻就要蔣蓉華抱他到地上,蔣蓉華剛鬆手,熙哥兒就屁顛屁顛地跑了。一旁的夏青急忙追上去。

  蔣蓉華更無奈地搖搖頭,“你說熙哥兒像誰多些?也只有他爹在家,他才能安靜一會子。”

  “小孩子活潑些才好呢。”童若瑤看著重新睜開眼的麒哥兒就犯愁。

  蔣蓉華失笑道:“麒哥兒只怕是像四妹夫多些,瞧著木木的臉蛋,可不是四妹夫那樣的,難得露出一點笑意來。”

  說笑一回,麒哥兒大概也困了,打了幾個瞌睡就閉上眼睡了。蔣蓉華將熙哥兒的小床收拾出來,童若瑤驚奇:“熙哥兒如今單獨睡了?”

  “整日裡不消停,一覺到天亮,就讓他單獨睡了。”說著笑道,“早就斷了奶,等麒哥兒大些,不吃奶了,你也輕鬆了。”

  其實,麒哥兒半歲開始,童若瑤就著手準備一些煮的稀爛的飯菜餵他。奶水慢慢也不如以前多,也只有晚上才吃一回。為此,又找了奶水充足的辱娘,可麒哥兒情願吃飯,也不吃別人的奶水。不過,吃飯的麒哥兒,是長得越來越壯實,因此婆婆呂氏也無話可說。

  “如今天氣慢慢暖和起來,我已經打算給他斷奶。”主要是顧廷煊,私下裡說麒哥兒霸占了他的妻子,也不想想麒哥兒是誰的兒子。每每想到這裡,童若瑤就生氣。

  蔣蓉華卻忽地想起一件事兒來,去年金豆試種成功,眼下春耕臨近,竟有人上門來尋金豆的種子。她手裡留下的差不多夠今年播種的,也沒有剩餘。而司農大人收購去的那些,目前並沒有在市面上流動。

  “我哪裡倒是有一些,原是留下準備吃的。也罷,既然有人要就賣一些了。”去年終於吃上了嫩玉米,今年是朝廷推廣的第一年,如今瞧來,金豆的產量不少人都知道了,才來求種了。

  果然還是要官方的話才有信服力,吃過嫩玉米的人,只怕都抵制不了那誘惑了。而這兩年,大量種植金豆都不用愁銷路,橫豎司農大人那裡,是預定了的。

  童若瑤心裡一動,“既然如此,大嫂何不多種植一些?”

  蔣蓉華笑道:“我也正有此意呢,家裡的所有地都打算種金豆了。”

  “那大嫂的種子可夠數?”

  “老早就留下了,不夠的話就種別的,家裡人也需要吃飯啊。”

  司農大人雖然要收購兩家的金豆,不過數量是有限的,並沒有說不許私下交易。所以即便多出來的,如今看起來也不愁銷路。

  顧廷煊說得不錯,賠進去的也都賺回來了,又因為童若瑤那塊地是首次種植金豆,地皮的價格也無形中被抬高,那塊地已經不再貧瘠。

  此事也牽引出另外一件事,老夫人讓童若瑤在南邊試試,將手裡一個莊子交給童若瑤打理。老夫人一共三個莊子,給了顧廷禮一個,剩下兩個,雖然說是叫童若瑤和黃氏各自打理一個。其實,誰都明白,老夫人的莊子實則是已經平均給了三房。

  老夫人年歲以高,大房和二房相處和睦,她甚是欣慰。平常除了逗逗銘姐兒和麒哥兒,偶爾外出走動,日子過的很是祥和。

  童若遠入翰林授予修撰、編修,為期三年,之後將會進行一次考核,倘或成績優異留任翰林,授編修或檢討,正式成為翰林。或去六部供職,或外放。不論是哪一條路,童若遠的仕途因有一個好的開端,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同年夏天,因六部缺人,童老爹破格復命,任舊回吏部供職。當年在李家村時,誰也沒有想到,童家會有後來的繁榮。

  童若瑤盯著外面晴朗的天空,崔氏帶著銘姐兒過來玩耍,提到早上聽說的事兒,“……秀珠已經死了,畏罪自殺。”

  正在倒茶的小玉聞得這話,不由地一怔,那個夜晚顧炎趴在她肩膀上痛哭的畫面,清晰地在腦海里浮現。顧炎……小玉覺得心口隱隱生疼,希望他不要再為秀珠的事兒傷神……

  崔氏道:“她也是罪有應得,竟然,竟然害死了她相公。”

  無論是在哪個世界,每天總要發生這樣或那樣的事兒,而秀珠,童若瑤早已淡忘了這個人。現在乍然聽到她的消息,卻已經不記得她長什麼模樣。深吸一口氣,淡淡問道:“是什麼時候的事兒?”

  “我也是早上聽下人們議論才知道,消息傳來這裡,想必是已經很久了吧。”一笑道,“嫂子也別放在心上,橫豎她礙不著什麼事兒了。倒是嫂子的身子要緊,二哥回來,倘或知道了,指不定多高興呢!”

  已經兩歲的麒哥兒面無表情地走進來,有模有樣地朝崔氏和童若瑤見禮,叫了“三嬸娘、娘親”,規規矩矩地去他自己的小椅子上坐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