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傻眼的何止蕭緯,閣老和朝官亦是片語不能道。就連靖王,一樣張口結舌:“三哥,你……”

  安王卻對眾人目光視而不見,只用力拔出刀刃,惡狠狠看向禮部尚書:“看到沒,這就是違逆本王的下場。聰明的話,讓人將遺詔取來。”

  “你,你,亂……”禮部尚書牙齒打顫,被身後人一扯,艱難吞下後頭幾個字。

  這人瘋了,絕對瘋了。安王即便逼宮,也不該蠢成這般境地。

  難道殺光朝臣,他就能坐穩龍椅。蠢,太蠢。

  禮部尚書向蕭緯投去求救的目光。

  安王順著看過去,灼熱的眼神落到蕭緯臉上:“太子妃,你把秦瑞藏哪了,自己交代吧。我勸你識趣,今日這麼多人,我挨個殺。你瞧瞧,周大人不是已經見閻王了?”他揮了揮手中滴血的刀,詭異一笑,“本王殺到你肯說為止。”

  眾臣終於回過神,安王八成瘋了。如此逼宮,也不知他是怎麼想出來的,連臉面都不要了。

  在靈堂逼宮,這可真是背棄祖宗天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全占盡了。

  “太子妃,不能說。您不必顧念我等。我周家歷代沐受皇恩,絕不願見大景落入此等奸人之手。公公已為國殉身,我身為周家媳婦,自不能違背長輩心意。”周家二兒媳話音剛落,眾人便聽見一道撞柱聲。

  四面響起抽氣和哀嘆,場面愈發混亂。

  周韻怡原本趴在周太傅身上啜泣,側頭一瞧,淚如銀箸噴涌:“二嫂,二嫂。”

  就地撲了出去。

  朱色蟠龍柱子下,周家二兒媳已頭破血流。她瞄著周韻怡,欲抬起胳膊。蕭緯疾步走過去,拿帕子拭掉她額頭的血,低低喚道:“二夫人。”

  可二夫人胳膊只抬到一半,隨後重重落下。一個大活人片刻沒了聲息。

  藏在暗處的女眷們紛紛捂嘴飲泣。朝臣們更是手足無措。誰能想到,在平帝的靈堂會出這種事。

  靖王皺眉看著地上的血跡,面露不悅。安王怎麼招呼沒打就發難了?他可是半點沒準備。

  蕭緯心痛望著周家兩具屍體,淚眼朦朧。她欠了周家一份大恩。

  “安王,不要再殺人了。我現在就告訴你,我將瑞哥兒託付給大清寺的靈童和尚了。”她淒楚說道。

  抬頭一瞥,正巧瞅見靖王臉色的不虞。

  蕭緯立時靈機一動,含淚道:“周太傅已去,太子又生死未卜,我一個婦道人家,手無縛雞之力。我願代太子寫下禪讓書。安王,只要你肯放了殿內眾人,我即刻提筆蓋印。”

  “太子妃,這萬萬不可啊……”

  不等禮部尚書說完,蕭緯截住他的話茬:“尚書大人,太子說不定已不在人世,我何苦同安王做無謂之爭。還要犧牲這麼多人的性命,我不忍,太子也不忍。至於瑞哥兒,只要他能安穩活著,做個尋常百姓,又未嘗不可。”

  蕭緯話里充滿感傷,聽得朝臣心酸不已。

  “哈哈,好。”安王開懷大笑:“算你識相,你既然自願放棄,那本王答應你。”

  他扭頭看向旁邊副將:“去,開南門,讓這幫沒用的老頭子都出宮。”

  蕭緯見眾人不動,厲聲催促:“諸位大人快離去吧。”

  她衝著禮部尚書微微頷首,眸中滿是堅毅。禮部尚書皺了皺眉,回頭一招手,駝背弓腰的朝臣全綴了上去。

  待到申時,外頭哭爹喊娘的聲音沒了,兩具屍體也被抬了出去。安王、靖王、蕭緯,三人挪至放了書案的偏殿。

  蕭緯端坐案內,提筆寫道:三皇兄安王秦錚,天潢貴胄,文武雙全,有經天緯地之能,壁弟甘願讓賢,棄儲君之位,尊皇兄為上。謹以此手書告宗廟社稷,及滿朝文武。盼皇兄登基後勵精圖治,望大景國運昌隆。

  安王捧著黃絹橫看豎看,笑得見眉不見眼。靖王則站在稍遠處,若有所思。

  蕭緯起身道:“安王稍等,我去取東宮印來。這詔書若不蓋印,便不堪用。”

  “去吧去吧。”安王專注盯著手上,頭都沒抬。

  蕭緯這便出了紫宸殿,門口兩個侍衛自發跟上。這一去,用了大半個時辰。

  回來時,偏殿只剩安王一人在,正津津有味盯著桌上詔書。見蕭緯踉蹌衝進來,兼花容失色,忙收起笑意問:“出了何事?”

  “不好了,東宮印不見了。”蕭緯大口喘著氣,一副焦頭爛額的樣子。

  安王這才找回些神智,寒著臉問:“你不是在耍花樣吧?”

  “沒有沒有,東宮印我真放在雕花盒子裡,盒子有機括,除了我和太子,沒人能打開。要不然,我也不會非親自去取了。”蕭緯急得跺起腳。“這可怎麼是好?到底誰偷了我的盒子?”

  安王瞟向同去的兩名侍衛:“怎麼回事?說清楚。”

  倆侍衛互相覷了覷,回稟道:“小的也不知。我們回去時,東宮一個伺候的人都沒,屋裡亂七八糟,箱籠也全翻開了,像遭了賊似的。”

  ☆、蕭緯破局

  “究竟誰偷了印?是誰?本宮還要去永州找太子,誰敢阻攔?讓本宮查出來,非得剝了他的皮。”蕭緯嘴裡大聲喊著,身子原地轉了個圈,渾身怒火繚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