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柳方想想,竟然覺得……有點好玩,還有點期待。
不過嘴上是:「弄得我衣服都濕了,你去給我拿。」
景行之笑著答應,他哪裡不知道小方方,不拒絕就是同意唄。
******
成了侯爺,但是官職沒有調動。對於景行之來說,生活沒有什麼變化。
頂多是宮裡送來的東西多了,柳方和阿燈可以吃得上各種稀罕的,這點他很滿意。
簡單來講,事業順利,家庭和美。
不過日子過去,一代新人又一代新人。
一年後,王子凱覺得身上不太舒服,忙過了的後勁兒上來了,又天天被景行之一家鬧得想家,乾脆請了病休,把一攤子事都丟給景行之。
就這麼著,景行之在定北跟著老王學了一年多,然後獨挑大樑幹了一年又三個月。
之所以是一年又三個月,是因為他被召回京了,趕在年前一個月。
好傢夥,堂堂一個侯爺,終於在兩年後離開了北地。路上快些,說不定能趕上在京都過年。
再過幾日就要啟程,景行之就不坐堂了,回家躺著舒舒服服地休息。
柳方忙著收拾東西,兩歲多的阿燈就只能跟著爹,懶洋洋地躺著曬太陽。
北地的冬日很冷,阿燈穿得像個球。
景行之看著懷裡的小球打了個滾,兒子的臉就露了出來。
臉蛋圓圓的,還沒有褪去嬰兒肥,眼睛也是圓溜溜的,不過眼神十分靈動。
阿燈紅潤的小嘴兒叭叭,童聲脆脆的,還帶著點奶。
「阿爹!阿爹!我想出去玩!」
「不是和你的小夥伴都道別了?東邊的狗,西邊的貓,你也去看過了。」景行之撩起眼皮子,他閒了幾日,阿燈就鬧著出門幾日。
阿燈滾上他爹的胸口,趴下去,小腦袋挨著他爹的大腦袋,親昵地問:「那爹你跟我說說,京都好玩嗎?方爺爺不是在江南嗎?我想去江南。」
旁人家兩歲多的小孩可能說話還不夠利索,阿燈這兒已經口齒靈便,言辭流暢。
用柳方的話講,再過兩年,作詩就比他爹強了。
「京都好玩,到時候讓你四哥哥帶你玩。就那個老給你送東西的小哥哥。
江南的話,我們先去了京都,再回江南,看方爺爺,還有恨嫁的小姑姑。」
眼下最想景行之回老家的,怕就是方窈君了。兄長不在,方啟晨不讓她嫁。
姑娘家家也不好提,就等啊等,等到身邊的閨中好友都帶上了小娃娃。
吳明瑞也敬重好友,還特意和方啟晨是商量了一通,上門迎親等著好友回家再說。
想到這些書信寫了一大把的熟悉人,景行之不由得露出一個笑。
從前的車馬真的很慢啊,有時候一封信過去,又一封信過去了,回信可能還沒送到。
但這些信件,前幾日曬的時候翻出來看,像是舊照片一樣讓人難以忘懷,都記載著舊時光。
阿燈看他爹笑,也高興地道:「好啊,到時候我找四哥哥玩。我聽阿姆說了,四哥哥的臉捏起來很好玩!」
景行之看一眼兒砸:「你四哥哥今年得十歲了,你連人家腿高都不到。」
阿燈道:「我可以讓四哥哥抱著我啊!」
景行之夸道:「哇,這都想得到,那還是阿燈聰明!」
「哈哈,爹爹也聰明,阿姆也聰明!」阿燈笑著總結,結果因為笑得厲害,一不留神就景行之身上滾下去了。
景行之趕緊撈住這個還在傻笑的球。
「阿燈啊,你是個聰明的球。」
阿燈瞪大了眼,抬起小腦袋,怒道:「我們的兄弟情誼,今日就到此為止了!」
景行之乾脆起身,抱起這個球往外去。
「我們的兄弟情誼沒了就沒了,還有父子情嘛。乖啊,我帶你去給你阿姆幫忙。」
阿燈氣鼓鼓。
前幾天還說是兄弟呢!
第135章
東西再多, 收拾收拾就完了, 轉眼到了出發的時候, 也是離別的日子。
清早上, 天色灰濛濛的,景行之騎著馬, 帶著柳方出去轉了一圈。每走過一個地方,就像是和每一寸土地都道了一個別。
柳方坐在景行之身前,一松下身子,就能觸到身後這兩年更為寬闊的景行之的胸膛。
「要走了, 還挺捨不得。」柳方替景行之說出這句話。
景行之反倒是釋然了, 低聲道:「那就有空再回來看。」
柳方問:「會有空嗎?」
景行之沉吟,思考後道:「唔……可以像老師一樣早早不干,然後我們就可以遊山玩水!會再回來的。」
「好!」柳方笑著點頭。
「那就說定了。坐好, 我們回去, 不然家裡小胖子又要哭了。」
於馳騁的馬上, 夫夫兩又縱觀了一遍從城門口到家門口的一幕幕景。
就連守城門的士兵都知道,今日是景同知離開的日子,沒了談笑的心思, 目光沉默地跟著那進了城便慢悠悠起來的馬兒身後。
等景行之和柳方的身影看不見,一個守城的士兵道:「同知大人那麼早出去,是要再看看咱定北嗎?」
早上景行之要出城門的時候,城門還沒開呢。這會兒剛到開城門的時候,已經迴轉了。
「是的吧。」一個年長的本地老兵眉眼耷拉,嘆氣道, 「送走這麼好的大老爺,不知道下一個怎麼樣?」
不過嘴上是:「弄得我衣服都濕了,你去給我拿。」
景行之笑著答應,他哪裡不知道小方方,不拒絕就是同意唄。
******
成了侯爺,但是官職沒有調動。對於景行之來說,生活沒有什麼變化。
頂多是宮裡送來的東西多了,柳方和阿燈可以吃得上各種稀罕的,這點他很滿意。
簡單來講,事業順利,家庭和美。
不過日子過去,一代新人又一代新人。
一年後,王子凱覺得身上不太舒服,忙過了的後勁兒上來了,又天天被景行之一家鬧得想家,乾脆請了病休,把一攤子事都丟給景行之。
就這麼著,景行之在定北跟著老王學了一年多,然後獨挑大樑幹了一年又三個月。
之所以是一年又三個月,是因為他被召回京了,趕在年前一個月。
好傢夥,堂堂一個侯爺,終於在兩年後離開了北地。路上快些,說不定能趕上在京都過年。
再過幾日就要啟程,景行之就不坐堂了,回家躺著舒舒服服地休息。
柳方忙著收拾東西,兩歲多的阿燈就只能跟著爹,懶洋洋地躺著曬太陽。
北地的冬日很冷,阿燈穿得像個球。
景行之看著懷裡的小球打了個滾,兒子的臉就露了出來。
臉蛋圓圓的,還沒有褪去嬰兒肥,眼睛也是圓溜溜的,不過眼神十分靈動。
阿燈紅潤的小嘴兒叭叭,童聲脆脆的,還帶著點奶。
「阿爹!阿爹!我想出去玩!」
「不是和你的小夥伴都道別了?東邊的狗,西邊的貓,你也去看過了。」景行之撩起眼皮子,他閒了幾日,阿燈就鬧著出門幾日。
阿燈滾上他爹的胸口,趴下去,小腦袋挨著他爹的大腦袋,親昵地問:「那爹你跟我說說,京都好玩嗎?方爺爺不是在江南嗎?我想去江南。」
旁人家兩歲多的小孩可能說話還不夠利索,阿燈這兒已經口齒靈便,言辭流暢。
用柳方的話講,再過兩年,作詩就比他爹強了。
「京都好玩,到時候讓你四哥哥帶你玩。就那個老給你送東西的小哥哥。
江南的話,我們先去了京都,再回江南,看方爺爺,還有恨嫁的小姑姑。」
眼下最想景行之回老家的,怕就是方窈君了。兄長不在,方啟晨不讓她嫁。
姑娘家家也不好提,就等啊等,等到身邊的閨中好友都帶上了小娃娃。
吳明瑞也敬重好友,還特意和方啟晨是商量了一通,上門迎親等著好友回家再說。
想到這些書信寫了一大把的熟悉人,景行之不由得露出一個笑。
從前的車馬真的很慢啊,有時候一封信過去,又一封信過去了,回信可能還沒送到。
但這些信件,前幾日曬的時候翻出來看,像是舊照片一樣讓人難以忘懷,都記載著舊時光。
阿燈看他爹笑,也高興地道:「好啊,到時候我找四哥哥玩。我聽阿姆說了,四哥哥的臉捏起來很好玩!」
景行之看一眼兒砸:「你四哥哥今年得十歲了,你連人家腿高都不到。」
阿燈道:「我可以讓四哥哥抱著我啊!」
景行之夸道:「哇,這都想得到,那還是阿燈聰明!」
「哈哈,爹爹也聰明,阿姆也聰明!」阿燈笑著總結,結果因為笑得厲害,一不留神就景行之身上滾下去了。
景行之趕緊撈住這個還在傻笑的球。
「阿燈啊,你是個聰明的球。」
阿燈瞪大了眼,抬起小腦袋,怒道:「我們的兄弟情誼,今日就到此為止了!」
景行之乾脆起身,抱起這個球往外去。
「我們的兄弟情誼沒了就沒了,還有父子情嘛。乖啊,我帶你去給你阿姆幫忙。」
阿燈氣鼓鼓。
前幾天還說是兄弟呢!
第135章
東西再多, 收拾收拾就完了, 轉眼到了出發的時候, 也是離別的日子。
清早上, 天色灰濛濛的,景行之騎著馬, 帶著柳方出去轉了一圈。每走過一個地方,就像是和每一寸土地都道了一個別。
柳方坐在景行之身前,一松下身子,就能觸到身後這兩年更為寬闊的景行之的胸膛。
「要走了, 還挺捨不得。」柳方替景行之說出這句話。
景行之反倒是釋然了, 低聲道:「那就有空再回來看。」
柳方問:「會有空嗎?」
景行之沉吟,思考後道:「唔……可以像老師一樣早早不干,然後我們就可以遊山玩水!會再回來的。」
「好!」柳方笑著點頭。
「那就說定了。坐好, 我們回去, 不然家裡小胖子又要哭了。」
於馳騁的馬上, 夫夫兩又縱觀了一遍從城門口到家門口的一幕幕景。
就連守城門的士兵都知道,今日是景同知離開的日子,沒了談笑的心思, 目光沉默地跟著那進了城便慢悠悠起來的馬兒身後。
等景行之和柳方的身影看不見,一個守城的士兵道:「同知大人那麼早出去,是要再看看咱定北嗎?」
早上景行之要出城門的時候,城門還沒開呢。這會兒剛到開城門的時候,已經迴轉了。
「是的吧。」一個年長的本地老兵眉眼耷拉,嘆氣道, 「送走這麼好的大老爺,不知道下一個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