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臣們來來往往,進出開陽殿。太子李嘉麟和三皇子李嘉定便被看了一回又一回,不消半日功夫,京里不少大臣知道了這事,有個別頑固膽大的老臣,還敢開口勸李雲璽。只是結果沒用便是。

  *******

  晚間。

  李嘉福想再去送飯,可一到門口就被堵了,攔住不讓進去。

  李嘉福氣得想要踩碎開陽殿外頭的過道青石板,抬腳使勁踩。

  「慈愛」的父皇一去不復返!

  三哥沒飯吃了,腿要完蛋,他得準備去太醫院找藥了。

  第二天,李嘉福依舊被堵,還遇到了抱著小皇孫的太子妃。但是太子妃抱來了小皇孫也沒用,李雲璽心似鐵,不改主意。

  敢以跪來威脅他,就跪著吧。跪到不敢再來第二回 ,才知曉最好不要做不該做之事。至於小棉襖,哄走然後不見就好了。

  第三天正中午。

  太子李嘉麟沒撐住,暈倒了過去。

  李雲璽讓人把太子帶走,低頭看著臉色慘白的李嘉定:「嘉定,你回去吧,朕就當此事沒發生過。」

  李嘉定舔了舔裂開的嘴,啞聲問道:「父皇,清寒宮多年未有人居住,可否、可否讓母后遷去清蔓宮?」

  清寒宮是冷宮,門戶緊閉,不讓人進出。清蔓宮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清蔓宮只是遠離開陽殿,偏遠罷了,日常還有宮女太監打掃。從清寒宮遷至清蔓宮,也意味著李雲璽同意讓李嘉麟和李嘉定等人去探看安妃。

  李雲璽眉頭一挑:「你為她求什麼?她心裡只有你哥哥。」

  皇后對太子的偏愛,那麼明顯。對李嘉定的疏忽,則是在對比之下,人人得知。

  一般家裡有幾個孩子,不怕什麼都沒有,就怕一碗水端不平。

  李嘉定搖頭:「母后並不曾虧待兒子。母后更寵愛哥哥,自然是哥哥更得她心。」

  一個是新婚後如膠似漆時生養出來的孩子,一個是心漸離後冷漠相對爭氣生出來的孩子,李嘉定也沒奢想過自己能得到和大哥一樣的周全照顧。

  「你倒心大。」李雲璽揉了一下發脹的眉心,然後甩開袖子,「三殿下也暈倒了,太醫看看,穩妥了送他回去。」

  章通看一眼清醒的三殿下,楞了一瞬點頭應好。

  李嘉麟看著李雲璽,眨眨眼,配合地趴到地上,閉上眼開始裝暈。只是那趴下去的動作慢吞吞的,惹得李雲璽朝小三的屁股踢了一下。

  裝什麼裝?還不是朕給你們臉面!

  你們不跪暈過去,朕怎麼改主意?

  兩個兔崽子都被抬回去,李雲璽重開了金口:「清寒宮鬧鼠患,讓皇、安妃,去清蔓宮。

  另,太子不遜,多番頂撞朕,不堪為儲,剝其太子之位,賜為榮王。」

  朝令夕改,帝王顏面何存?李雲璽要讓眾人看到所謂代價。

  何況大兒性情過於溫和,實在缺少殺伐震懾之雄心,做太子尚可,未來江山李雲璽不敢交到他手中。

  李雲璽想得到事情落定後,那些大臣又要囉嗦著讓他立儲君,不由得又是一陣頭疼,索性提筆寫下了一個殺字!

  對內他可退步心軟,對外,對異族——這一個字足矣!

  ******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血流成河。

  異族沒有百萬兵馬送上來,可血流成河是真的。

  王子凱真的成了王砍頭,按著名單抓出臥底,又在菜市場揚了一番凶名。

  同樣的,其他幾城的主事人也是毫不手軟,甚至後怕地砍了一批人。

  有些治下和篩子似的,主官既然沒用處,李雲璽一併撤了,撥調了新的官員上任。

  北地的官員圈子經受了一番大洗禮,異族深藏的臥底通通完蛋;而同一時刻刻的定北再往北去,寧海波已經率軍和異族的兵馬玩起了各種戰術。

  元莫王爺尊貴的頭顱被掛在旗杆上,魚餌似的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大小魚。

  戰場不斷往北推進,李朝的將領們發現一件很驚奇的事,異族的軍隊越打越亂了。

  等到異族裡頭己方內部線人送來消息,真相大白——前期的五千人里,都是精兵強將,也是野心之軍,不少將領苗子擠著進去看熱鬧,然後……團送人頭了!

  不巧在打仗之前,異族那邊舊王去了,新王上位已是一番爭搶,本身就死了一批站隊失誤的將領。如今再和李朝打了一波,呈現了後續無力的狀態。

  第132章

  後續無力, 難道還要死死地扛著?那就不是堅強, 是傻了。

  當異族的新王選擇派出使者來李地商量戰局時,局勢已然明朗,他們被打怕了。

  默認了安北和定北將歸屬李朝,同時還將付出新的代價——比如更多的領土。

  談判之事需要時間慢慢推行, 不過並不妨礙大家想像日後論功封賞的事!

  這一場仗打下來, 升官是有的,發財就比較難了, 靠新進來的城池利潤填補也比較難,只能寄希望於談判時從異族身上挖下肉了。

  所以目前,大部分人目光集中在封賞上。

  武將的升職是必然的, 主要看具體功勞大小,戰役成果。

  而領軍的兩位大將軍,駐守定北的寧海波比較倒霉,他讓異族的士兵摸進了定北, 回頭在封賞之外還得接受懲處。

  李朝的規矩, 有功, 但功不能掩掉過。另一位就比較爽, 估計一個伯爺能到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