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壯二壯啊,你們若有個三長兩短,叫奶奶怎麼活啊……」

  ……

  譚璇從老人斷斷續續講述中了解了案件的具體情況。

  冶縣以盛產銅礦著稱,江城府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凡被判苦役的犯人皆要押往冶縣綠山做苦工,礦洞裡條件異常艱苦,從那裡順利回家的不殘也得脫層皮,當然犯人死亡率也不低。

  為證實大壯確實被羈押至綠山,譚璇先傳喚負責押送的幾位衙役,最後全證實大壯順利到達目的地,而且卷宗上還有冶縣收押憑證。

  既然人到地兒了,譚璇猜想老人孫子或許中途發生意外導致遲遲未歸家。倘若在礦山不幸身故冶縣官府理應通知其親人收斂屍骨的,最大的可能性是頭一個原因。

  可讓譚璇感到疑惑是小孫子去綠山也不見了蹤影。唯今只有外派官差趕赴冶縣詢問情況。

  「這樣吧,你們先回去,本官即刻差人到冶縣查探情況,一旦有消息馬上告知你們。」

  兩人聽聞知縣大人肯出力幫他們找孫子感動的老淚縱橫,感恩戴德地連連叩謝才離去。

  「杜主簿可是有事要稟?」譚璇還未交代完即將出公差的衙役,發現主簿杜征已候在廳外。

  見其面色猶豫,看一眼垂首的衙頭,心中瞭然遂擺擺手讓衙頭退下。

  主簿待衙頭走出廳堂後,飛速瞄一眼座上注視著自己的上司,斟酌道:「大人容下官造次,那些被判苦役的犯人罪有餘辜,據說每年都有不少勞犯死在綠山礦上。下官知曉大人愛民如子,可若這個頭開了,今後指不定多少百姓求您尋找家人。」

  「噢?杜大人意思是這類事情並不稀奇,那若犯人殤了冶縣那邊可告知?」

  譚璇並不是首次處理此種事件,清河縣圍塘造田時役工也有折損若重罪獲徙刑之人歿了直接銷籍,有年限的苦役官府需發公函告知家人收斂墓葬的。

  因此對杜征之言不敢苟同,按理作為一縣主簿非常清楚這種常識性問題的,除非別有目的,譚璇想到這裡不動聲色掃了眼神色並無異樣的杜征。

  「大人,綠山不比其它地方朝廷設有鑄錢官爐,僅靠苦役人數哪裡夠還要征雇尋常百姓,事物冗雜小小的冶縣怎會顧得上有罪在身的苦刑犯。」

  杜征觀譚璇一副疑惑模樣,猜想他不清楚冶縣境況連忙解釋道。

  「那這麼說來,各縣押往綠山的犯人假若出了事,家中親人豈不是毫不知曉?」

  「正是!」

  譚璇再次瞅了杜征兩眼,頷頷首,嘆氣道:「本官已放出話來不好失信於民,今後事再說吧。」

  見其張口還要再勸,忙拿起案頭信札遞給他說:「秋種馬上要過去了,這是知府下達的征役公文你遣人張貼出來,萬不可誤了工期。」

  見勸不住上司,杜征無法只好接過公函轉身步出廳外。

  待人走後譚璇不由思索起來,憑直覺綠山銅礦肯定藏的有貓膩,但自己只是七品小縣令冶縣不屬於他所牧之地,根本管不著,目前只能靜觀其變。

  七月上旬剛過,陽江百姓結束了農事,開始接著在江堤服役。因轄區有漢江因此為百姓節省了許多麻煩,不需要奔波至其它地方。

  派往冶縣的官差也帶回了消息。

  「大人,銅礦上管事告訴卑職去年一個礦洞垮塌一下子埋了幾十人,其中就有張家村的張大壯。至於張二壯從未聽說過此人。」

  聽後,譚璇沉默地點點頭,案件不但隔著距離而且離事發又過了那麼長時間,嘴巴長在別人臉上是真是假無法判斷,但只能接受。

  稍作思量,對衙役道:「你去張家村告訴兩位老人家,別說人沒了就說已離開礦山,不知曉去了哪裡,小孫子沒尋到哥哥失望而回。」

  照此看,除非張二壯現身,不然這一樁失蹤案便陷入了死局。

  ……

  「這藕認水土的,整個華朝數咱們江城藕味道最好,蓮花湖產的藕可是運到京都給萬歲爺皇后娘娘吃的!是貢品!」

  「今年年成真不賴,田裡稻子打的石數多,塘里的藕也不少出……」

  「可不是嘛,去歲仲秋節時兒子歇息兩天不用去江堤上工,今年肯定也如此,到時讓老婆子去肆口割兩斤肉排用新藕給他燉湯喝,好好補補身子……」

  第134章

  時值八月,江城的蓮藕陸續上市, 因水路通達蓮藕相較與其它綠葉蔬菜易儲放, 陽江縣內有不少藕田,每年這個時候是農戶們忙碌的時期挖藕管理水田等。

  明錦和孩子不在身旁, 休沐日譚璇閒暇時便會在街肆上轉悠,偶爾去江堤查看工事進展情況。

  眼看再有十來日就是中秋節, 現今氣候溫爽適宜出行,譚璇已吩咐山竹回平江把明錦團團接過來了,剛好一家人一起過節。

  「老爺,那邊有人在捕蟹才抓出來的, 還沒人挑揀,小的買些回來放灶房裡吐吐掐泥, 過幾日夫人小公子正好可以吃。」

  小廝發現不遠處湖中小船上農戶們從水中撈蟹籠,彎腰不時的從籠子裡扒撿出個頭小的扔進堂里,忙笑著對譚璇道。

  「行,再去藕田買點藕,今晚讓張嫂燉新藕排骨湯喝!」看著眼前一片豐收之景, 譚璇心頭十分舒適。

  ……

  「老爺, 這是夫人的書信。」

  幾天後前往平江接人的山竹歡天喜地返回, 人沒接著卻帶了好消息,明錦又懷上身孕快三個月了因胎相不太穩當不能顛簸, 因而沒法一起來陽江和譚璇團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