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自然是好事,悅公侯府出了個左相,還是女左相,這在史書上也未曾有過,這是光耀門楣的大喜事。”
董晚音:“……祖母不擔心我一個女人家,和那些老頑固鬥嘴里了?”
“既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便好好去做,斗便鬥了,那些老頑固和一個弱女子鬥嘴,臉上還有光了不成?”
“……”
登基大典,董晚音一身合體的朝服,個子嬌小,卻是容貌清麗,抿著雙唇不笑的樣子,更是多了幾分颯爽。
原來的□□深知當日董晚音勇闖進宮中,才扭轉了宮中局勢,也知道新皇說過悅公侯府得有一人輔佐在君王側,故而並未有多大異議。但是一幫老臣看見右相的位子還空著,左相的位子卻是董晚音一個年輕女子站著,幾人頭擠頭,老臉湊到一塊,時不時瞅董晚音兩眼。
這可太過荒謬!奈何沒人敢出聲,這段時日,新皇殺伐果斷,將二皇子餘黨收拾得乾乾淨淨,這個時候還是夾緊尾巴為好。
董晚音被他們這麼明里暗裡議論,故作昂首挺胸,兩眼朝上。
是皇上硬要我來的,你們當我稀罕!
登基大典結束,便是宣讀文武百官任命令了,老臣們未曾想到,董林之本該算二皇子餘黨,以病告假一兩個月,逃過一劫,還讓他家裡的董二小姐竟當上了左相!
第二日上朝,董晚音才算正在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聽著文武百官議事,竟是有大半聽不明白,雖然皇上說過了,讓她旁聽一個月,再讓她參與朝政議事,可白霸著左相的位子,到底是心虛難安。
如此下去,十日不到,她該請辭了。
她就這麼默了五六日。
“瑜王圖謀不軌,狼子野心,自然是整個瑜王府同罪,這還有何可議?”
說話的是御史大人朱超群,此人一向激進,論起鬥嘴,沒幾個人能斗得過他。
眾人皆是點頭,只有刑部侍郎雷吾安提出異議,“先皇在時,本就要廢了誅連這個規制,且才過了登基大典,該是大赦天下才是,下官覺著還是要再議一議。”
雷吾安說的沒錯,先皇在時,的確是已經提出要廢除株連,這本是天下皆歡的好事,可眼下誰敢附議,二皇子可是明搶新皇的帝位啊!
一個清麗的聲音響起,“皇上,雷大人說的是,臣附議。”
眾人皆看向董晚音,真是難得,這幾日都當她是個擺設了,這一會兒竟然敢出聲了。
皇上含笑看她,“董愛卿有何說法?不妨說來聽聽。”
“一人犯事一人當,為何要涉及到家眷奴僕,下官以為,除非家眷是同案犯,否則應善視之。”
朱超群斜了董晚音一眼,撇開眼,大嗓門又響起了:“董左相是如何辨別家眷是否為同案犯?”
董晚音輕笑一聲:“朱大人見笑了,我又不是府衙大人,如何能辨別,術業有專攻,該是由大人手下人去查才是。”
“董左相還年輕,如何能知曉這案子本就無處可查,如這瑜王府,就算把人都審一輪,未必能撬出共犯來,你敢說瑜王府的王妃不曉得瑜王做了何事?若瑜王得逞,她們可都是受益的。”
董晚音乾脆往後轉了身子,直面著朱超群,“朱大人,還未查過便如此斷言,這可叫臆測……據我所知,瑜王才大婚沒多久,瑜王妃斷不可能知曉,還有一個側妃懷著身子,瑜王極少讓她出門,她又從何知曉?若要株連,這還未出世的孩兒豈不是太冤了。”
朱超群哼笑兩聲:“婦人之見!”
皇上沉下臉,“朱大人慎言。”
董晚音拜謝過皇上,方道:“下官本就是婦人,當然是婦人之見。”
“董左相既認是婦人之見,我便不再和你理論,婦人和男人本就不該同堂而言。”
這便是□□裸的鄙夷了,董晚音火氣上來了,你不和我理論,我倒要和你掰扯乾淨才好!
“朱大人,莫不是婦人就該低人一等,朱大人家裡的母親,夫人,千金不都是婦人,莫不是和朱大人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朱大人可換位想想,若你是瑜王,你家夫人依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兩眼一抹黑嫁給了你,你不和她一個婦人同堂而言便罷了,你造反還要她陪著你去死,連肚裡的孩兒也陪著你去死,你夫人就活該倒霉,冒著生死給你生兒育女,還要受你的牽連?若如此,當日在娘家早早了結便好,還到你府上受罪作甚?”
朱超群氣得臉都白了,旁邊的人好言相勸:“董左相,這可不好換位,莫再說了。”
“董左相嘴皮子如此利索,在下甘拜下風,我不是瑜王,我家夫人也賢淑得很,必不覺得嫁給我是倒霉,董左相覺得倒霉,許是嫁得不對罷。”
這話說的,就是嘲諷董晚音嫁了紈絝世子爺,世子爺躲起來清淨,她卻拋頭露面混在男人堆里。
董晚音腹誹,就朱超群這張破嘴,他夫人得有多能忍才受得了他。
“朱大人是否自信過頭了些,下次我見到朱夫人,可要親自問一問。”
朱朝天鼻腔哼了一聲:“那在下現下就問董左相一句,嫁到悅公侯府可也是倒了霉了?”
董晚音:“……祖母不擔心我一個女人家,和那些老頑固鬥嘴里了?”
“既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便好好去做,斗便鬥了,那些老頑固和一個弱女子鬥嘴,臉上還有光了不成?”
“……”
登基大典,董晚音一身合體的朝服,個子嬌小,卻是容貌清麗,抿著雙唇不笑的樣子,更是多了幾分颯爽。
原來的□□深知當日董晚音勇闖進宮中,才扭轉了宮中局勢,也知道新皇說過悅公侯府得有一人輔佐在君王側,故而並未有多大異議。但是一幫老臣看見右相的位子還空著,左相的位子卻是董晚音一個年輕女子站著,幾人頭擠頭,老臉湊到一塊,時不時瞅董晚音兩眼。
這可太過荒謬!奈何沒人敢出聲,這段時日,新皇殺伐果斷,將二皇子餘黨收拾得乾乾淨淨,這個時候還是夾緊尾巴為好。
董晚音被他們這麼明里暗裡議論,故作昂首挺胸,兩眼朝上。
是皇上硬要我來的,你們當我稀罕!
登基大典結束,便是宣讀文武百官任命令了,老臣們未曾想到,董林之本該算二皇子餘黨,以病告假一兩個月,逃過一劫,還讓他家裡的董二小姐竟當上了左相!
第二日上朝,董晚音才算正在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聽著文武百官議事,竟是有大半聽不明白,雖然皇上說過了,讓她旁聽一個月,再讓她參與朝政議事,可白霸著左相的位子,到底是心虛難安。
如此下去,十日不到,她該請辭了。
她就這麼默了五六日。
“瑜王圖謀不軌,狼子野心,自然是整個瑜王府同罪,這還有何可議?”
說話的是御史大人朱超群,此人一向激進,論起鬥嘴,沒幾個人能斗得過他。
眾人皆是點頭,只有刑部侍郎雷吾安提出異議,“先皇在時,本就要廢了誅連這個規制,且才過了登基大典,該是大赦天下才是,下官覺著還是要再議一議。”
雷吾安說的沒錯,先皇在時,的確是已經提出要廢除株連,這本是天下皆歡的好事,可眼下誰敢附議,二皇子可是明搶新皇的帝位啊!
一個清麗的聲音響起,“皇上,雷大人說的是,臣附議。”
眾人皆看向董晚音,真是難得,這幾日都當她是個擺設了,這一會兒竟然敢出聲了。
皇上含笑看她,“董愛卿有何說法?不妨說來聽聽。”
“一人犯事一人當,為何要涉及到家眷奴僕,下官以為,除非家眷是同案犯,否則應善視之。”
朱超群斜了董晚音一眼,撇開眼,大嗓門又響起了:“董左相是如何辨別家眷是否為同案犯?”
董晚音輕笑一聲:“朱大人見笑了,我又不是府衙大人,如何能辨別,術業有專攻,該是由大人手下人去查才是。”
“董左相還年輕,如何能知曉這案子本就無處可查,如這瑜王府,就算把人都審一輪,未必能撬出共犯來,你敢說瑜王府的王妃不曉得瑜王做了何事?若瑜王得逞,她們可都是受益的。”
董晚音乾脆往後轉了身子,直面著朱超群,“朱大人,還未查過便如此斷言,這可叫臆測……據我所知,瑜王才大婚沒多久,瑜王妃斷不可能知曉,還有一個側妃懷著身子,瑜王極少讓她出門,她又從何知曉?若要株連,這還未出世的孩兒豈不是太冤了。”
朱超群哼笑兩聲:“婦人之見!”
皇上沉下臉,“朱大人慎言。”
董晚音拜謝過皇上,方道:“下官本就是婦人,當然是婦人之見。”
“董左相既認是婦人之見,我便不再和你理論,婦人和男人本就不該同堂而言。”
這便是□□裸的鄙夷了,董晚音火氣上來了,你不和我理論,我倒要和你掰扯乾淨才好!
“朱大人,莫不是婦人就該低人一等,朱大人家裡的母親,夫人,千金不都是婦人,莫不是和朱大人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朱大人可換位想想,若你是瑜王,你家夫人依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兩眼一抹黑嫁給了你,你不和她一個婦人同堂而言便罷了,你造反還要她陪著你去死,連肚裡的孩兒也陪著你去死,你夫人就活該倒霉,冒著生死給你生兒育女,還要受你的牽連?若如此,當日在娘家早早了結便好,還到你府上受罪作甚?”
朱超群氣得臉都白了,旁邊的人好言相勸:“董左相,這可不好換位,莫再說了。”
“董左相嘴皮子如此利索,在下甘拜下風,我不是瑜王,我家夫人也賢淑得很,必不覺得嫁給我是倒霉,董左相覺得倒霉,許是嫁得不對罷。”
這話說的,就是嘲諷董晚音嫁了紈絝世子爺,世子爺躲起來清淨,她卻拋頭露面混在男人堆里。
董晚音腹誹,就朱超群這張破嘴,他夫人得有多能忍才受得了他。
“朱大人是否自信過頭了些,下次我見到朱夫人,可要親自問一問。”
朱朝天鼻腔哼了一聲:“那在下現下就問董左相一句,嫁到悅公侯府可也是倒了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