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真是太幼稚了。
兄妹關係豈是他說斷就能斷的?他要是敢斷,回家娘親第一個打斷他的腿!
不過看到了這病疾的厲害,她也不敢做出些影響太醫治病的事來。不讓待就不讓待吧,每天過來看看也可以,反正離得也不遠。因此她每天就在宮中誠心祈福,再早中晚三次從承乾宮親自做上一堆清淡調養的飲食帶過來,雖說並無一日用上了的。
還是與往日一般,先在側殿換上一身用藥物薰染過的衣裳,再帶上面罩才能被允許踏進寢殿,進了室內也只能隔著厚重的紗幔看一眼,不能湊得太近。
原本這病最多活不過七日,如今已有十餘日了,看來還是找著了法子,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她遙遙的看了幾眼,又在外間坐了一會兒,心中不停的轉換著法子來安慰自己。
掰著手指算一算,她有一月未曾見過清哥的面了。
羅玉良乘著轎輦在街市上晃了晃,卻沒有回府,而是順著回家的路一一拜訪了沿途的官員府邸。
突然拜訪也不是為了什麼要緊事,就是為了和底下的官員們談談心。
他一臉慚愧的道:“皇上這麼些日子不臨朝,什麼事兒都交給我,我是時時刻刻都膽戰心驚的,生怕做不好,所幸有諸位大人協助,才沒能出什麼差錯。”
官員不敢應承,贊道:“哪裡哪裡,左相大人的才能是先帝親自認定的,眾人都看在眼裡,皇上不將事情交辦給您,還能給誰呢?咱們這些人只是聽您的吩咐行事而已。”
他又嘆:“唉,皇上方才又命人來傳喚,也不知是為何事,我今日過來府上,也是為了向你請教,看看這些日子我有沒有什麼地方做得不足的,若是有,還請提醒我,我待會兒好向皇上請罪。”
官員擦了把汗,回:“沒有沒有,左相大人做事一向讓人挑不出半分錯處,皇上連夜召見您,想必是有要事相商了。”
他又滿臉感慨:“皇上身在病中,還心繫天下百姓,著實讓我欽佩。”
官員:……您就趕緊去吧,是不是想留下來吃晚飯啊!?
每個人府上差不多將這套路來上一遍,等到回自己府的時候,就已經夜半了。
聽了那些恭維,羅玉良感覺自己的心又活過來了,白天受得委屈也全都消失了。
他進到書房,早有人在候著,或坐或立,擠滿了小小的書房,仔細一數,竟有十餘人之多。
“按計劃行事,再過一個時辰,咱們分頭行動。”他穿過這些人,在案桌旁坐下,沉聲吩咐道。
一人道:“宮裡早就安排好了,只等您發話。”
又一人疑惑道:“皇上確定不行了嗎?他之前那麼打壓咱們,很明顯是對咱們有了防範,如今毫不提防的將政事都交給您去辦,這其中該不會有詐吧?”
羅玉良信誓旦旦:“我今日親自去乾清宮走了一遭,並未發現任何異常,不管他是真不行還是假不行,只要沒有不對勁的地方,咱們這事兒就算成了,如今這宮裡宮外,朝內朝外,到處都是咱們的人,還怕這麼一個黃毛小子?”
幕僚之一覺得自家主子現在有點飄了,連說話都有點盲目自信,這可不是個好現象。他道:“小心駛得萬年船,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更何況這是掉腦袋的事情,大人可千萬要想清楚了!”
羅玉良正在興頭上,不耐的揮揮手,道:“行了,你說得也有道理,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成大事者就得放手一搏,都下去吧,待會兒咱們一同出發。”
這話一出,再無人說話。
一個時辰過後,羅玉良換上嶄新的常服,梳洗了一番,寬大舒適的轎輦抬到了屋裡,接上他之後又將他送上了馬車,雖然外面雨下得十分大,他卻半分也未曾淋到。
馬車從相府駛了出來,後面跟了兩隊身著常服的府兵,似是在守衛馬車的安全。
馬車駛進了皇宮,宮門口的守衛見到掛著相府旗幟的馬車迅速將宮門打開了來,見到後面跟著的府兵竟未阻攔。
整個皇宮都籠罩在黑暗的雨霧之下,冗長的宮道上,馬車又暢通無阻的駛進了後宮,直到在乾清宮門口停下。
守門侍衛敲開了門,一個小太監將門打開了一條縫,一行人魚貫而入,悄無聲息。
乾清宮的構造,羅玉良在心裡不知道翻來覆去看了多少遍,一磚一瓦,一宮一室,全都爛熟於心。
在淅瀝的雨聲里,他帶著一行人頭也不抬的往皇帝的寢宮裡走。
穿過一個波點細密的小湖,繞過一條龍飛鳳舞的迴廊,再穿過兩間議事的暖閣,就能見到皇帝寢殿的大門了。
羅玉良站在人群的最前面,在門口默然站立了片刻才抬起手準備敲門。
手剛抬起來,門就開了,福公公站在門中央,笑眯了眼看著他,“羅大人?這大晚上的您怎麼又來了?難道是聽到皇上醒了才又冒著雨趕來了?您這也太心急了吧?天大的事也不值得您不顧自己的身體跑過來呀!萬一染了病疾可怎麼辦呢!”
打開門就能看到燈火通明,人來人往,仿佛還在白日,不似前殿那般陷入寂靜黑暗。
羅玉良心裡一沉,有一股涼意從腳底升了起來。
他打量著福公公臉上的神情,不似作假。難道說真是他判斷錯誤,其實皇帝根本就沒什麼事兒,只是設局請他入瓮?
兄妹關係豈是他說斷就能斷的?他要是敢斷,回家娘親第一個打斷他的腿!
不過看到了這病疾的厲害,她也不敢做出些影響太醫治病的事來。不讓待就不讓待吧,每天過來看看也可以,反正離得也不遠。因此她每天就在宮中誠心祈福,再早中晚三次從承乾宮親自做上一堆清淡調養的飲食帶過來,雖說並無一日用上了的。
還是與往日一般,先在側殿換上一身用藥物薰染過的衣裳,再帶上面罩才能被允許踏進寢殿,進了室內也只能隔著厚重的紗幔看一眼,不能湊得太近。
原本這病最多活不過七日,如今已有十餘日了,看來還是找著了法子,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她遙遙的看了幾眼,又在外間坐了一會兒,心中不停的轉換著法子來安慰自己。
掰著手指算一算,她有一月未曾見過清哥的面了。
羅玉良乘著轎輦在街市上晃了晃,卻沒有回府,而是順著回家的路一一拜訪了沿途的官員府邸。
突然拜訪也不是為了什麼要緊事,就是為了和底下的官員們談談心。
他一臉慚愧的道:“皇上這麼些日子不臨朝,什麼事兒都交給我,我是時時刻刻都膽戰心驚的,生怕做不好,所幸有諸位大人協助,才沒能出什麼差錯。”
官員不敢應承,贊道:“哪裡哪裡,左相大人的才能是先帝親自認定的,眾人都看在眼裡,皇上不將事情交辦給您,還能給誰呢?咱們這些人只是聽您的吩咐行事而已。”
他又嘆:“唉,皇上方才又命人來傳喚,也不知是為何事,我今日過來府上,也是為了向你請教,看看這些日子我有沒有什麼地方做得不足的,若是有,還請提醒我,我待會兒好向皇上請罪。”
官員擦了把汗,回:“沒有沒有,左相大人做事一向讓人挑不出半分錯處,皇上連夜召見您,想必是有要事相商了。”
他又滿臉感慨:“皇上身在病中,還心繫天下百姓,著實讓我欽佩。”
官員:……您就趕緊去吧,是不是想留下來吃晚飯啊!?
每個人府上差不多將這套路來上一遍,等到回自己府的時候,就已經夜半了。
聽了那些恭維,羅玉良感覺自己的心又活過來了,白天受得委屈也全都消失了。
他進到書房,早有人在候著,或坐或立,擠滿了小小的書房,仔細一數,竟有十餘人之多。
“按計劃行事,再過一個時辰,咱們分頭行動。”他穿過這些人,在案桌旁坐下,沉聲吩咐道。
一人道:“宮裡早就安排好了,只等您發話。”
又一人疑惑道:“皇上確定不行了嗎?他之前那麼打壓咱們,很明顯是對咱們有了防範,如今毫不提防的將政事都交給您去辦,這其中該不會有詐吧?”
羅玉良信誓旦旦:“我今日親自去乾清宮走了一遭,並未發現任何異常,不管他是真不行還是假不行,只要沒有不對勁的地方,咱們這事兒就算成了,如今這宮裡宮外,朝內朝外,到處都是咱們的人,還怕這麼一個黃毛小子?”
幕僚之一覺得自家主子現在有點飄了,連說話都有點盲目自信,這可不是個好現象。他道:“小心駛得萬年船,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更何況這是掉腦袋的事情,大人可千萬要想清楚了!”
羅玉良正在興頭上,不耐的揮揮手,道:“行了,你說得也有道理,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成大事者就得放手一搏,都下去吧,待會兒咱們一同出發。”
這話一出,再無人說話。
一個時辰過後,羅玉良換上嶄新的常服,梳洗了一番,寬大舒適的轎輦抬到了屋裡,接上他之後又將他送上了馬車,雖然外面雨下得十分大,他卻半分也未曾淋到。
馬車從相府駛了出來,後面跟了兩隊身著常服的府兵,似是在守衛馬車的安全。
馬車駛進了皇宮,宮門口的守衛見到掛著相府旗幟的馬車迅速將宮門打開了來,見到後面跟著的府兵竟未阻攔。
整個皇宮都籠罩在黑暗的雨霧之下,冗長的宮道上,馬車又暢通無阻的駛進了後宮,直到在乾清宮門口停下。
守門侍衛敲開了門,一個小太監將門打開了一條縫,一行人魚貫而入,悄無聲息。
乾清宮的構造,羅玉良在心裡不知道翻來覆去看了多少遍,一磚一瓦,一宮一室,全都爛熟於心。
在淅瀝的雨聲里,他帶著一行人頭也不抬的往皇帝的寢宮裡走。
穿過一個波點細密的小湖,繞過一條龍飛鳳舞的迴廊,再穿過兩間議事的暖閣,就能見到皇帝寢殿的大門了。
羅玉良站在人群的最前面,在門口默然站立了片刻才抬起手準備敲門。
手剛抬起來,門就開了,福公公站在門中央,笑眯了眼看著他,“羅大人?這大晚上的您怎麼又來了?難道是聽到皇上醒了才又冒著雨趕來了?您這也太心急了吧?天大的事也不值得您不顧自己的身體跑過來呀!萬一染了病疾可怎麼辦呢!”
打開門就能看到燈火通明,人來人往,仿佛還在白日,不似前殿那般陷入寂靜黑暗。
羅玉良心裡一沉,有一股涼意從腳底升了起來。
他打量著福公公臉上的神情,不似作假。難道說真是他判斷錯誤,其實皇帝根本就沒什麼事兒,只是設局請他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