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接下來自然是與周父、周母見面,顧聰其實有很大的壓力,他父母早逝,離開了寄人籬下的那個地方以後,他沒有令人心安的住處和土地,而鄉下人最看重這兩樣東西。

  將自己的情況一一介紹清楚,顧聰拿出幾張銀票,“我這幾年雖居無定所,但走南闖北的也攢下來一些銀子,知道周叔、周嬸疼愛小菊,所以我已經著手準備在月水村蓋房子、買了幾畝地,周叔、周深可以放心的將小菊嫁給我。”

  房子有了,地也有了,周父、周母對顧聰這個年輕人也很是讚嘆,一個人打拼這麼多年不易,阻攔的話沒有說太多,他們二位同意了這樁親事。

  顧聰這幾年零零散散攢下的銀子也有上百兩,大頭是前幾年跟著商隊走南闖北攢下來的,不過這個賺錢的行當不安全,路上遇到歹匪是常有的事,他已經不再跟著商隊跑來跑去,最近幾年就在雲陽鎮到處打零工賺錢。

  最開始的打算是那這筆銀子在鎮上租或是盤下一個鋪子,待成親後,他們夫妻倆做個小本生意。

  奈何那一段時日前朝動盪,各處官府不作為,鎮上的日子也不安穩,經常有歹人聚在一起打家劫舍。

  最後出於安全考慮,顧聰在月水村置辦了房產,將他心儀的女子娶回家。

  後來他們有了三個懂事的孩子,養兒不易,小兒顧馳身子打小就薄弱,顧聰和周菊並沒有放棄,不管花費多少銀子也要為他醫治。

  又有很多年過去,動盪不安的朝代過去,繼位的文正帝鐵血手腕,將大周治理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而他的小兒子也在科舉中嶄露頭角,誰能想到,曾經的泥腿子,最後封侯拜相、成為受人敬仰的皇親國戚,顧家也源遠流長,在上京城眾多世家中立足。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讀者“Maimai”10瓶灌溉,“晨熙麻麻”1瓶灌溉,“果狸子”11瓶灌溉,“我家的小糖果”5瓶灌溉,“李唐宋朝”10瓶灌溉,“S”2瓶灌溉,“fse”9瓶灌溉,還有其他幾位小仙女讀者送上的灌溉,因為這幾位沒有暱稱,是數字,所以我在後台看不到名字,謝謝你們的支持,比心心^ 0 ^

  第133章 番外番七

  李氏的爹,是月水村少有的童生, 別看童生只是科舉仕途中的最底層, 可在鄉下來說, 尤其是月水村這樣並不富裕的村子, 大部分人在地里扒食, 出來一個童生,那可是全村子最有能耐的人。

  是以別看李氏的父親只是小小童生, 在鎮上還沒有書院的時候,他就是村中唯一的夫子, 雖束脩不多,可一來二去的積攢下來,在月水村也算得上數一數二的人家。

  也因著他的童生身份,別的孩子在地里玩泥巴的時候, 自家的幾個兒女從小.便開始啟蒙。

  李氏上頭有三位兄長, 李大郎跟著他父親學了幾年書後, 初生牛犢不怕虎,跟著熟識的商隊走南闖北做買賣,最後積攢下一筆銀子,在臨南縣買了幾個鋪子,安定下來。

  李二郎出去跟著鎮上醫館的大夫做學徒, 不怕吃苦,當時和他一起的學徒有好幾個,最後堅持下去的只有李二郎一人。

  醫館的大夫看這小子不錯,便把自己的閨女許配給他, 後來李二郎在臨縣開了一個醫館,日子過得也是有滋有味。

  唯一讓人扶額的便是這最小的兒子,李三郎。

  要說李大郎、李二郎也不是那等蠢笨之人,若是能繼續讀書下去,誰願意費勁的出去另謀出路呢?

  李家雖在村子裡家境不錯,可也僅僅是在村中而已,供一個讀書人便有些吃力,更何況是三個兒子!

  李大郎、李二郎打小就懂事,將唯一的讀書機會給了李三郎。

  可惜這李三郎不學好,跟著他父親啟蒙幾年後,基礎馬馬虎虎,被送去了私塾。

  原意是想拘一拘他的性子,可沒曾想,他在私塾里猶如脫韁的野馬,這性子越發頑劣,跟著那群不學無術的小混混,吃喝玩樂,半分心思都沒用在學業上面,最後被私塾退學回去。

  眼看著大兒子、二兒子都有謀生的生計,小兒子也快到了娶親的年頭,總在家裡待著不是辦法呀。

  是以李家爹娘拿出養老的銀子,在鎮上給他盤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鋪子,還給李三郎娶了媳婦,在雲陽鎮安家立業。

  原本李家爹娘想著,三個兒子中,只有小兒子離得最近,日後老了也好有指靠。

  不過事實卻不如他們所想,最後兩個老人家臥病時,跑前跑後悉心照料的可不是這個離的最近的小兒子。

  反而,在李家爹娘屍骨未寒時,李三郎就謀劃著名家產如何分割,也因著這一次他太過貪心不講人情,李大郎、李二郎還有李氏,對他隱隱有了些隔閡。

  李氏還是姑娘的時候,遠近的村子不少人家上門提親,找遍方圓幾個村子,也沒有幾個比她條件還好的姑娘。

  父親是童生,李氏也跟著識不少字,幹事利索,更是持家的好幫手,上頭幾個兄長日子過得也不錯,更別提那一副好顏色,若是這樣的姑娘成了自己兒媳婦,該有多好!

  不過李氏最後卻選擇了年輕時候的葉家兒子,也就是葉溪的父親,事實證明,她的選擇沒有錯。

  葉父雖家中沒有太多的兄弟幫忙,父母也早逝,可他本人知上進,在鎮子上面開了兩家店鋪,生意也很是不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