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珩登基後便昭告天下,此生唯顧問清一人,不再納妾。

  這昭令一出,引起不少爭議,尤其是那些世家大臣,更是強烈不滿,御史台的大夫們念叨著這於禮不合,不可讓後宮一人獨大,選秀誕下皇嗣才能保大周千秋萬代。

  好聽的藉口頗多,實際上還不是為了自己的私慾,周珩廢除選秀,斷絕了他們憑藉女兒進宮青雲獨步的後路,他們豈能同意?

  周珩態度堅決,“ 皇后乃朕髮妻,夫妻和睦,何來的於禮不合?朕處理朝事勤勉,皇嗣在精不再多,想必有皇后與朕在,還有各位鞏固之臣的輔佐,大周下一代君主定不會讓大家失望。”

  周珩踱步走到這些大臣身旁,“朕意已決,後世的君主如何,朕管不著,但朕在位一天,便永只有皇后一人。各位愛卿不必爭執,只要各位與朕一體同心,大周自會繁榮昌盛。”

  周珩是皇帝,他不點頭同意,這些大臣即便再怎麼不滿意,也不能逼著讓皇帝改變主意啊!

  況且顧問清作為皇后,無可指責,堪為表率。

  就這麼,這些臣子也慢慢的接受不選秀一事。

  顧家從鄉下泥腿子,成了皇親國戚,即便很多年過去了,顧家仍是上京城子民口中的傳奇。

  顧馳五十歲那年,他執意上書祈求致仕,十九歲那年進士及第,到如今過去了三十一年,兒孫滿堂,福壽雙全,他已經沒有什麼想要的東西了。

  當然最重要的願意,還是顧父、顧母,兩人過了九十大壽,即便平日精心養著身子,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他們兩個,是真的老了。

  顧馳和葉溪一合計,準備帶著顧父、顧母回去月水村,回到這個土生土長几十年的家鄉。

  葉父和李氏也是兩鬢斑白,面上的皺紋一道又一道,孩子們長大成人,而他們,也老了。

  葉林也走了科舉這一條路,在西北做縣令,後來政績優秀,不斷的升官,如今是一省的巡撫。

  仕途上不斷高升,妻兒美滿,有了一雙兒女。

  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沒有什麼可牽掛的。

  顧父、顧母、葉父還有李氏,聯通著顧馳和葉溪,一行人回去了月水村。

  五十歲致仕,許多人頗為不解,五十歲在官場上大把大把的人在,有些到了七十高齡還不願去掉烏紗帽呢!

  周珩也極力挽留,不過顧馳已下定了決心,打小在外求學,與家人陪伴的日子頗為短暫。後來在上京城安置下來,顧馳將心思更多的放在了官場上面的事情,一晃眼幾十年過去,如今他更願意多多陪伴家人。

  就這麼,一群人回到了月水村。

  如今的月水村,和記憶中的有些不太一樣,村民們的日子是越過越好。

  回到了熟悉的地方,顧父、顧母精神更加好,有了一群同齡的老頭、老太太們,互相嘮嗑、說說自己的兒女,日子過得可真是愜意 。

  生死有命,回到月水村的第二年,顧父、顧母也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

  那日一大早,顧母穿上了她最喜愛的一件衣裙,和兒媳孫子、孫女交代了不少東西。

  人老了,眼睛也不太好使了,顧母費力的辨別著面前立著的人群,她的目光慢慢移到一旁的顧父身上,不管發生什麼事,她永遠都能立即認出來、能記得陪伴了自己一輩子的老伴。

  “我這一輩子,真的沒有什麼可求的東西,兒孫滿堂,日子舒坦。” 顧母慢慢的吐出每一句話,雙手像以往無數次那樣,撫上顧父粗糙的大掌,“ 我知道自己要走了,你可別犯傻,陪著我一起去,你要好好的能活一天是一天,不然到下面了,我可不原諒你。”

  顧父仔細端詳著顧母的一眉一眼,即便如今的她,如枯草枯花,沒了以往的芳姿,可是,這都不重要。

  粗糲的大掌顫顫巍巍的將顧母的雙手緊緊包進去,顧父笑了笑,“好,我答應你。你在下面要走的慢一些,記得等等我。”

  顧母輕輕一笑,渾濁的眼神盡力的看著顧父,“好,我等著你。”

  她又轉頭看著屋中林立的一群人,這都是她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和曾孫,各個都有出息,知道上進。

  “這輩子有你們兄弟三個,還有這樣好的兒媳,老婆子我跟著享福,什麼東西都享受過。我活了九十多歲,已經活的夠長久了,你們也不要太過傷心,人總要走到這一步的,你們要守望相助,將咱們顧家的家風延續下去,還有照顧好你們爹。行了,說了這麼多,我也困了,你們都出去,我和你們爹最後再說幾句話。”

  顧母臉上從始至終掛著笑意,其他小輩們已經眼眶紅了,女眷們在偷偷抹眼淚,泣不成聲,生死離別總是惹人傷心。

  顧母笑的很是安詳,“去吧,別難過。”

  屋子裡只剩下顧父和顧母,顧母含著笑意,輕輕拍了拍陪伴自己一輩子老伴兒的雙手,她的語氣有些虛弱,“我很知足,真的很知足。我有些累了,想睡一會兒。”

  顧父微不可探的嘆聲氣,擠出一抹笑容,和顧母躺在一起,“睡吧,我在這兒陪著你。”

  顧母的臉上仍然掛著笑,眼神逐漸的渾濁,直到最後沒了一絲呼吸。

  最後離去的那一刻,她是心滿意足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