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實上,她更擔心的是咕嘟。

  咕嘟這小傢伙,脾氣太暴躁了,而且特別調皮。之前頂多是欺負欺負咕咚哥哥,現在海里的海洋生物們,幾乎都被她欺負了個遍。

  而且有皇帶魚和章魚精這兩個熊家長在後面給咕嘟撐腰,其他海洋生物們被咕嘟欺負了也是敢怒不敢言。

  當然了,偶爾也有上門來告狀的。每當這個時候,咕嘟就開始賣萌:「咕嘟知錯啦,你不要生氣好不好呀?」

  上門來告狀的人看到咕嘟這副樣子,十有八九就會說「哎呀算了算了」。

  有時候沈安安發脾氣,告狀的海洋生物還會幫著咕嘟說好話:「哎呀孩子還小,安安你不要發這麼大的火嘛,有話好好說!」

  「……」

  所以之前告狀的到底是誰啊?

  安安:「……不能因為孩子小就慣著啊,做錯了事情該罰得罰,該說就得說啊!」

  對方看了看小咕嘟,說:「道理我都懂,可誰讓小咕嘟這麼可愛呢?算了算了,就原諒她吧!」

  安安:「……」

  第101章

  沈安安覺得這樣下去不行。

  因為小孩子不可能永遠都是小孩子,他們早晚也會長成大人的。

  現在年紀小,大家可能覺得犯點兒小錯無所謂,但這種驕縱的性格一旦養成,以後想再糾正過來就難了。而且一兩歲正是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再這麼下去,咕嘟就要長成別人口中的熊孩子啦!

  那到時候安安和周隨遇就是所謂的熊家長。

  光是想到這種可能性,安安就覺得一定不能放任這種情況繼續下去。

  所以跟周隨遇好好商量了一下之後,安安決定在家裡開始給咕咚和咕嘟上課。

  關於咕嘟和咕咚上學的問題,周隨遇和沈安安很早之前就考慮過了。咕咚上學還比較容易,畢竟他看上去就是個正正常常的人類小朋友,過了三歲直接送到幼兒園去就好了。

  難的是咕嘟。

  因為她沒成年的時候不能上岸,所以自然也不能像咕咚那樣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甚至都沒辦法擁有同齡的玩伴。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所以沈安安和周隨遇能保證的就是,在咕嘟未成年的這段時間裡,儘量教她讀書識字,教她為人處事的道理,然後等咕嘟大一點,再根據咕嘟自己的喜好,教她學一些她喜歡的東西。比如繪畫,比如音樂,或者其他的什麼。

  反正人這一輩子,教育經歷分很多種,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如果沒辦法滿足學校教育的前提下,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也一樣能把一個孩子培養得很好。

  前提是要盡心盡力。

  而對目前的家庭教育來說,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教咕嘟識字。

  因為只有咕嘟能認字能寫字,她才能更好的跟爸爸和哥哥直接交流,否則只能讓安安和老海龜皇帶魚他們幫忙翻譯。

  其實如果是安安翻譯倒是也還好,畢竟即便是「我愛你」這樣的話,安安對著周隨遇和咕咚也說得毫無負擔。但有時候安安不在旁邊,只有皇帶魚和老海龜在,讓這兩個大男人對著周隨遇翻譯這種甜言蜜語實在是太為難這兩個人了,當然也為難周隨遇。

  所以教咕嘟識字,大家幾乎是全票通過的。

  周隨遇在恆溫泳池旁邊準備了一面牆那麼大的黑板,然後又準備了很多很多的字帖。他準備的字帖不是寫在紙上的,而是一個字一個字列印出來,然後像球場的計分牌那樣做成了一本厚厚的字帖書,可以直接翻頁。

  咕嘟學的時候,咕咚也在旁邊跟著學。

  只不過一個在岸上學,一個在水裡學。

  兩個小朋友每學會一個字,周隨遇就給他們翻一頁。

  小孩子學東西很快,而且周隨遇給他們準備的都是比較簡單的字,比如天,日,一、二、三之類的,反正到咕嘟和咕咚2歲多的時候,這兩個小孩已經認識了快一百來個簡單的生字了。

  不止教認字,周隨遇還教兩個小朋友念詩。

  咕咚還好,大概是遺傳了周隨遇的學霸基因,一般稍微簡單一點的古詩,周隨遇稍微多教兩遍,他就差不多能背下來。

  咕嘟就不行了。

  她特別容易串頻。

  比如第一天沈安安教她背「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教了幾遍,好,背會了。

  第二天換一首,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教了幾遍,好,又背會了。

  第三天,咕嘟:「離離原上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沈安安:「……」

  你還別說,還挺順。

  不仔細聽還真聽不出什麼毛病!

  好在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周隨遇和沈安安都不是那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所以就這麼輕輕鬆鬆的,慢慢學了下來。

  -

  這一兩年時間裡,周隨遇一直有向研究所那邊匯報安安和咕嘟的近況,他甚至還給過研究所幾張安安和咕嘟的合照。

  都是背影和剪影。

  照片中,安安和咕嘟並排游向大海深處。

  一大一小兩道身影在碧浪中翻滾嬉戲,一銀一藍兩條魚尾在碧海中搖曳。

  研究所那邊有其實有提議過想要繼續進行「人工培育」,畢竟即便如今已經有兩條小美人魚了,但美人魚這一物種依然屬於瀕危物種,依然隨時有滅絕的可能性。而且在研究所那邊看來,之前周隨遇順利實現「人工培育」只用了三年不到的時間,這對正常孕育來說時間算是長的,但對人工培育來說時間已經算是非常短了。所以研究所一直希望周隨遇能夠繼續再接再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