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錄像帶!
終於,他的腦海里閃過一幅熟悉的場景:洪老先生端坐在攝像頭跟前,緩慢地說著一番話,而他的身後就是這樣一幅場景:雜亂陳舊的小房子,牆壁上垂著一塊破舊的布簾……
他睜開眼睛,眼前的場景再一次證實了他的回憶:洪老先生在那盤錄像帶中的一番話,就是在這裡錄製的!
這個發現讓張之謙差點跳起來,很多與此有關的疑問迎刃而解:洪老先生在此錄製了遺囑,這就說明他曾來過這裡;既然來過這裡,就說明他出事前與顧幽蘭有著緊密地聯繫,而並非他一直認為的兩人一直不相往來;既然這樣,顧幽蘭一定知道遺囑的真實情況,甚至有一種可能,錄像帶就是她親手錄製的。
再有,如果顧幽蘭親臨現場甚至親手錄製的話,另一個疑問又破解開了,那就是兩位老人一直保持著親密的“情人”關係,就像洪老先生在寫給“空谷幽蘭”的那首情詩里所表達的一樣,兩人有著真摯的情感。所以就在他們感覺危險迫近的時候,兩位老人攜手錄製了“遺囑”,或許這時候在他們眼裡,除了對方之外沒有人是值得完全信賴的!
兩位老人對即將來到的危險是有預感的!這一點是無疑的了,所以他們錄製錄像帶,留下種種可循的跡象,那他們會不會提前就知道了兇手是誰了呢?那如果知道的話,他們為什麼就不明確地指認出來,告訴警方,告訴他們可信賴的親人,讓兇手早早地落入法網,減少更多的傷亡?他們沒有說,應該是有原因的,要麼就是他們也不完全確定兇手是否就是某個人,要麼就是這個人對他們來說關係很特殊,他們不好說出來,甚至是不忍說出來。這樣說來,哪一種可能性較大呢?
張之謙開始清醒自己在一個突然萌發的念頭的驅使下來到這裡,此行讓他獲益匪淺;但他有一點是不滿足的,就是房子外面的顧幽蘭老人,與之前出現的許多人比起來,她才是與真相更加接近的“知情者”,或者說是“當事人”,她心裡一定藏著許多張之謙最希望知道的秘密,可現在以她的狀態看起來,別說闡釋真相了,開口說話都不可能,這讓張之謙感到無盡的遺憾。
但話又說回來了,遺憾歸遺憾,奇蹟還是有可能產生的;白天老婦人的眼神似乎已經透露出一條重要的信息,奇蹟真有可能隨時發生!
帶著這種近乎“僥倖”的想法,張之謙走回了樓梯,爬到了地面上。夾縫的門關著,但張之謙很快就找到了玄機——牆壁上有一個圓環,他輕輕地握在手裡轉了一下,牆壁上就出現了一條裂縫。這其實是預料中的,夾縫的人一定會給自己留下出路的!
從夾縫牆壁里出來,張之謙顧不得喘口氣,就直奔院子裡,可院子裡的情景又讓他感覺當頭一棒:石榴樹底下的顧幽蘭不見了,只剩下那條空蕩蕩的竹椅!
這個結果讓張之謙肯定了自己的猜測,顧幽蘭很可能就是一個正常人,她之前的狀態是故意做給外人看的,所以她才會離開石榴樹;但他又意識到,萬一她不是自己離開的而是被擄走的,那不就糟了嗎?這個想法又讓張之謙不安起來。
他開始四處尋找,院落不大,他很快就轉遍了,但也沒發現老婦人的蹤跡。她離開了?敞開的大門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但他會去了哪裡?會不會出了意外?張之謙惴惴不安地想著。
此時天已經微微亮了。望著東方天幕上逐漸泛起來的一抹魚肚白,張之謙長長地舒了口氣。他得離開這裡了。儘管老婦人不知所蹤,但看起來他是不可能找到她了。這裡危機四伏,而他必須活著回去!
張之謙走到門口,朝兩側看了看,確定昏暗幽長的無常路里暫無危險,就敏捷地衝出大門,飛速地朝巷口跑去。
從無常路里出來,他一眼就看到了停在古鎮入口處的汽車,他目標明確地飛奔而去。直到坐進駕駛室將車門關上之後,他才鬆了口氣。
他擦著額頭的冷汗,注視著眼前空寂的街道。道旁的建築全都籠罩在一層灰濛濛的霧氣里,遠遠看起來像一群怪獸;街道上陰風肆虐,不時地捲起成堆的枯葉亂草拋向空中,風划過車窗玻璃發出低沉的聲音,像是野獸的嘶鳴。總之,這裡的一切給人一種冰冷入骨的恐怖感。
張之謙決定以最快的速度逃離這裡。他正要發動車子,手卻碰到一樣東西,他側頭一看,竟然是慌亂中丟棄的手槍。他沒有立刻去拿,而是仔細地看了看,確定手槍並無異樣之後鬆了口氣。丟失手槍對於警察來說是嚴重的失誤,會受到紀律處分的,不僅如此,一旦手槍落入壞人手裡,後果是可想而知的!而現在手槍卻被安然無恙地還了回來,慶幸之餘張之謙想到了夜哭女,一定是她送回來的!看來,她對自己的恩情絕不是救命之恩那麼單純了……
張之謙邊想邊發動起車子,駛離了陰風怒號的赤水鎮……
車子駛入赤板城。
看到熟悉的街道和熙攘的人流,張之謙的內心逐漸涌動起一股熱流,這股熱流共有兩種主要成分:長時間的遠離人群使他內心復甦出來一種親切感,和一種掙脫恐懼感的束縛之後產生出來的輕鬆感。當然,他還沒有時間往深了分析和體會這種複雜的感覺,他拿出手機恢復了接聽狀態。
手機上出現了些提示簡訊,他挨個翻看著。提示簡訊就有兩個號碼,一個是周小漁的,一個是老局長的。不用問張之謙也知道,他倆人是為一個目的來的!
終於,他的腦海里閃過一幅熟悉的場景:洪老先生端坐在攝像頭跟前,緩慢地說著一番話,而他的身後就是這樣一幅場景:雜亂陳舊的小房子,牆壁上垂著一塊破舊的布簾……
他睜開眼睛,眼前的場景再一次證實了他的回憶:洪老先生在那盤錄像帶中的一番話,就是在這裡錄製的!
這個發現讓張之謙差點跳起來,很多與此有關的疑問迎刃而解:洪老先生在此錄製了遺囑,這就說明他曾來過這裡;既然來過這裡,就說明他出事前與顧幽蘭有著緊密地聯繫,而並非他一直認為的兩人一直不相往來;既然這樣,顧幽蘭一定知道遺囑的真實情況,甚至有一種可能,錄像帶就是她親手錄製的。
再有,如果顧幽蘭親臨現場甚至親手錄製的話,另一個疑問又破解開了,那就是兩位老人一直保持著親密的“情人”關係,就像洪老先生在寫給“空谷幽蘭”的那首情詩里所表達的一樣,兩人有著真摯的情感。所以就在他們感覺危險迫近的時候,兩位老人攜手錄製了“遺囑”,或許這時候在他們眼裡,除了對方之外沒有人是值得完全信賴的!
兩位老人對即將來到的危險是有預感的!這一點是無疑的了,所以他們錄製錄像帶,留下種種可循的跡象,那他們會不會提前就知道了兇手是誰了呢?那如果知道的話,他們為什麼就不明確地指認出來,告訴警方,告訴他們可信賴的親人,讓兇手早早地落入法網,減少更多的傷亡?他們沒有說,應該是有原因的,要麼就是他們也不完全確定兇手是否就是某個人,要麼就是這個人對他們來說關係很特殊,他們不好說出來,甚至是不忍說出來。這樣說來,哪一種可能性較大呢?
張之謙開始清醒自己在一個突然萌發的念頭的驅使下來到這裡,此行讓他獲益匪淺;但他有一點是不滿足的,就是房子外面的顧幽蘭老人,與之前出現的許多人比起來,她才是與真相更加接近的“知情者”,或者說是“當事人”,她心裡一定藏著許多張之謙最希望知道的秘密,可現在以她的狀態看起來,別說闡釋真相了,開口說話都不可能,這讓張之謙感到無盡的遺憾。
但話又說回來了,遺憾歸遺憾,奇蹟還是有可能產生的;白天老婦人的眼神似乎已經透露出一條重要的信息,奇蹟真有可能隨時發生!
帶著這種近乎“僥倖”的想法,張之謙走回了樓梯,爬到了地面上。夾縫的門關著,但張之謙很快就找到了玄機——牆壁上有一個圓環,他輕輕地握在手裡轉了一下,牆壁上就出現了一條裂縫。這其實是預料中的,夾縫的人一定會給自己留下出路的!
從夾縫牆壁里出來,張之謙顧不得喘口氣,就直奔院子裡,可院子裡的情景又讓他感覺當頭一棒:石榴樹底下的顧幽蘭不見了,只剩下那條空蕩蕩的竹椅!
這個結果讓張之謙肯定了自己的猜測,顧幽蘭很可能就是一個正常人,她之前的狀態是故意做給外人看的,所以她才會離開石榴樹;但他又意識到,萬一她不是自己離開的而是被擄走的,那不就糟了嗎?這個想法又讓張之謙不安起來。
他開始四處尋找,院落不大,他很快就轉遍了,但也沒發現老婦人的蹤跡。她離開了?敞開的大門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但他會去了哪裡?會不會出了意外?張之謙惴惴不安地想著。
此時天已經微微亮了。望著東方天幕上逐漸泛起來的一抹魚肚白,張之謙長長地舒了口氣。他得離開這裡了。儘管老婦人不知所蹤,但看起來他是不可能找到她了。這裡危機四伏,而他必須活著回去!
張之謙走到門口,朝兩側看了看,確定昏暗幽長的無常路里暫無危險,就敏捷地衝出大門,飛速地朝巷口跑去。
從無常路里出來,他一眼就看到了停在古鎮入口處的汽車,他目標明確地飛奔而去。直到坐進駕駛室將車門關上之後,他才鬆了口氣。
他擦著額頭的冷汗,注視著眼前空寂的街道。道旁的建築全都籠罩在一層灰濛濛的霧氣里,遠遠看起來像一群怪獸;街道上陰風肆虐,不時地捲起成堆的枯葉亂草拋向空中,風划過車窗玻璃發出低沉的聲音,像是野獸的嘶鳴。總之,這裡的一切給人一種冰冷入骨的恐怖感。
張之謙決定以最快的速度逃離這裡。他正要發動車子,手卻碰到一樣東西,他側頭一看,竟然是慌亂中丟棄的手槍。他沒有立刻去拿,而是仔細地看了看,確定手槍並無異樣之後鬆了口氣。丟失手槍對於警察來說是嚴重的失誤,會受到紀律處分的,不僅如此,一旦手槍落入壞人手裡,後果是可想而知的!而現在手槍卻被安然無恙地還了回來,慶幸之餘張之謙想到了夜哭女,一定是她送回來的!看來,她對自己的恩情絕不是救命之恩那麼單純了……
張之謙邊想邊發動起車子,駛離了陰風怒號的赤水鎮……
車子駛入赤板城。
看到熟悉的街道和熙攘的人流,張之謙的內心逐漸涌動起一股熱流,這股熱流共有兩種主要成分:長時間的遠離人群使他內心復甦出來一種親切感,和一種掙脫恐懼感的束縛之後產生出來的輕鬆感。當然,他還沒有時間往深了分析和體會這種複雜的感覺,他拿出手機恢復了接聽狀態。
手機上出現了些提示簡訊,他挨個翻看著。提示簡訊就有兩個號碼,一個是周小漁的,一個是老局長的。不用問張之謙也知道,他倆人是為一個目的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