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李墨揚唇,應聲:「嗯,那就只為你奏琴。」
東宮少年時課業繁重,因蕭貴妃喜好琴律,為了使她歡心,習琴諸多。
那時卿兒還小,守在他身旁聽曲,活潑可愛,無章法的蹦跳,模樣時常惹得蕭貴妃嬉笑,說是若她喜歡,便讓梨園的舞師教學。
卿兒會小心翼翼地看向太子墨,少年清俊,雖總縱著她,但淡漠著神色,不說好,也不說不好。
自離了東宮後,李墨再不動琴弦,只為母親一人奏,蕭貴妃死後更甚,不喜旁人提及母親之事,琴也就此斷絕,而現在不一樣,現在有卿兒。
......
翌日清早,山間總是霧多,莊園裡雲霧繚繞的,伴著香山紅楓,宛若仙境。
秋賞紅葉,景色秀麗,香山路中鋪滿落葉,有些亂了路道,難分方向,林邊皆有守衛看守,尋常百姓是不得進入的。
各家子弟林中賞景,侍僕帶著筆墨紙硯,吟詩作對,雅興之極,借著秋賞抒發才氣,若哪位才俊詩意大發,作出佳詩,且不說惹來士族小姐關注,在皇帝眼前也留了個好顏面。
正是雅興濃郁,芙陽公主縱使想同大盛皇帝商談兩國之事,也看得清場合,只能放在晚上莊園眾宴後再談。
沿途紅葉相伴,行著帝後的儀仗,姜卿兒伴著李墨身旁,目光留心了那芙陽公主一眼,身在宮中,西昭有意和親的事,她是聽了一些的。
之前並未在意,如今見著,這女子生得清雅俏麗,頗有幾分姿色,她頻頻把目光瞧過來,正巧與姜卿兒視線撞上,二人皆頓住,芙陽忙撇開目。
姜卿兒心間微沉,不知覺中攥了衣袖,分明之前李墨鮮少理睬這芙陽公主,秋賞竟將她邀來……
若是和親之事成了,芙陽公主是要入住後宮的,這難免讓她在意起來。
李墨輕睨一眼她微低的眉頭,執起姜卿兒微攥的手,淡然道:「西昭和親,卿兒怎麼看?」
姜卿兒抬眸瞧他,有些生怒了,隨即把他的手甩開,剛成婚不久,昨日還在說著情話,今日便開始問她的意見了是嗎,雙輕劍可是用來討好她的?
姜卿兒道:「陛下想做什麼。」
二人對視著,她眸色帶著不喜。
李墨溫和道:「你莫亂想,即便是成了,和親的那人也不會是朕。」
正因知曉她在胡思亂想,所以他才會提這件事。
李墨將她的手牽回來,俯身貼近她,放低聲道:「我有你一人足矣。」
他身形高大修長,迎面而來的是欺人的氣勢,呼吸落在姜卿兒的耳畔,溫熱曖昧。
當著眾人的面,如此貼耳說著悄悄話,多失禮節,姜卿兒心一抖,張望四周,不少臣子偷瞥二人,她耳尖有些泛紅。
看著姜卿兒那左顧右盼的鳳眸,李墨低笑一聲,攬著她往楓林深處行去,再無興致聽官家子弟作詩,幾段山路之後便讓眾臣子各自閒散。
帝後共賞秋景,觀望山間河色,底下的人自然看得懂眼色,不得再打擾。
香山畢竟是皇家園林,相隔一段距離之後,便會有涼亭歇腳,姜卿兒走了不少路,腿會有些酸,坐在亭欄旁。
李墨則坐在她身旁,隨行的茶水太監備上茶,就令其退下,亭中只有二人。
用著茶水解渴之後,李墨開口道:「方才卿兒是在意西昭和親的事。」
他的語氣不是疑問,而是陳述確定。
「我才沒有。」姜卿兒側過身子,李墨先前的話是對她表明和親的態度,可她才不承認自己的胡思亂想。
李墨唇角微彎,大手按著她的後頸,探身吻住紅唇,深入其中,借給景色宜人,如此偷著香甜。
秋風拂過,亭外紅葉又落了一層,林間紅艷。
片刻之後,姜卿兒的面頰泛紅,唇瓣潤得泛著水光,衣口微亂,李墨的面容正貼近著她的脖頸,呼吸抵著肌膚,分外清晰,使得她挺直了脊背。
二人親密無間隙,姜卿兒一雙鳳眸無措地望著亭外的楓葉長道,這青天白日,在亭欄之內的,他是越發亂來了。
如今不知怎麼的,他的親近總能讓她軟著身子,任其予求予取,察覺著那大手探入褻衣里胡來,姜卿兒心間慌張,女子臉皮薄,生怕他做得太多,哽著聲道:「別鬧了。」
李墨薄唇蹭著姜卿兒的嬌顏,心底自然是有分寸的,只是她這般敏感,尤為可愛,惹他心歡喜罷了。
他停下來撫理她的衣口,那精緻的脖頸上粉粉的,她身子素來嬌氣,容易留下痕跡。
李墨神色從容,安撫她道:「西昭一事,我心中早有定數,絕不會是你亂想的那樣。」
姜卿兒呼吸還未平復,胸脯輕輕起伏,認真聽著他的話語,忽然問道:「那西昭洪水一事,大盛可會出手相助?」
李墨眸色淡漠,不答反問:「卿兒覺得呢。」
姜卿兒望著李墨,他黑眸中的漠然不加掩飾,是蔑視人命的那種漠然,利益比眾生重得多,即便不相助,也只是大盛的本分。
姜卿兒沉思片刻,緩緩道:「自然是想要兩全的法子,在不損失大盛的利益之下。」
李墨低眉,沉聲道:「西昭女國若得歸順我朝最為是好的,別他的話,滅之倒也無謂。」
姜卿兒微頓,卻輕輕道:「我不希望你過於冷眼旁觀。」
李墨與她相視著,不作言語。
東宮少年時課業繁重,因蕭貴妃喜好琴律,為了使她歡心,習琴諸多。
那時卿兒還小,守在他身旁聽曲,活潑可愛,無章法的蹦跳,模樣時常惹得蕭貴妃嬉笑,說是若她喜歡,便讓梨園的舞師教學。
卿兒會小心翼翼地看向太子墨,少年清俊,雖總縱著她,但淡漠著神色,不說好,也不說不好。
自離了東宮後,李墨再不動琴弦,只為母親一人奏,蕭貴妃死後更甚,不喜旁人提及母親之事,琴也就此斷絕,而現在不一樣,現在有卿兒。
......
翌日清早,山間總是霧多,莊園裡雲霧繚繞的,伴著香山紅楓,宛若仙境。
秋賞紅葉,景色秀麗,香山路中鋪滿落葉,有些亂了路道,難分方向,林邊皆有守衛看守,尋常百姓是不得進入的。
各家子弟林中賞景,侍僕帶著筆墨紙硯,吟詩作對,雅興之極,借著秋賞抒發才氣,若哪位才俊詩意大發,作出佳詩,且不說惹來士族小姐關注,在皇帝眼前也留了個好顏面。
正是雅興濃郁,芙陽公主縱使想同大盛皇帝商談兩國之事,也看得清場合,只能放在晚上莊園眾宴後再談。
沿途紅葉相伴,行著帝後的儀仗,姜卿兒伴著李墨身旁,目光留心了那芙陽公主一眼,身在宮中,西昭有意和親的事,她是聽了一些的。
之前並未在意,如今見著,這女子生得清雅俏麗,頗有幾分姿色,她頻頻把目光瞧過來,正巧與姜卿兒視線撞上,二人皆頓住,芙陽忙撇開目。
姜卿兒心間微沉,不知覺中攥了衣袖,分明之前李墨鮮少理睬這芙陽公主,秋賞竟將她邀來……
若是和親之事成了,芙陽公主是要入住後宮的,這難免讓她在意起來。
李墨輕睨一眼她微低的眉頭,執起姜卿兒微攥的手,淡然道:「西昭和親,卿兒怎麼看?」
姜卿兒抬眸瞧他,有些生怒了,隨即把他的手甩開,剛成婚不久,昨日還在說著情話,今日便開始問她的意見了是嗎,雙輕劍可是用來討好她的?
姜卿兒道:「陛下想做什麼。」
二人對視著,她眸色帶著不喜。
李墨溫和道:「你莫亂想,即便是成了,和親的那人也不會是朕。」
正因知曉她在胡思亂想,所以他才會提這件事。
李墨將她的手牽回來,俯身貼近她,放低聲道:「我有你一人足矣。」
他身形高大修長,迎面而來的是欺人的氣勢,呼吸落在姜卿兒的耳畔,溫熱曖昧。
當著眾人的面,如此貼耳說著悄悄話,多失禮節,姜卿兒心一抖,張望四周,不少臣子偷瞥二人,她耳尖有些泛紅。
看著姜卿兒那左顧右盼的鳳眸,李墨低笑一聲,攬著她往楓林深處行去,再無興致聽官家子弟作詩,幾段山路之後便讓眾臣子各自閒散。
帝後共賞秋景,觀望山間河色,底下的人自然看得懂眼色,不得再打擾。
香山畢竟是皇家園林,相隔一段距離之後,便會有涼亭歇腳,姜卿兒走了不少路,腿會有些酸,坐在亭欄旁。
李墨則坐在她身旁,隨行的茶水太監備上茶,就令其退下,亭中只有二人。
用著茶水解渴之後,李墨開口道:「方才卿兒是在意西昭和親的事。」
他的語氣不是疑問,而是陳述確定。
「我才沒有。」姜卿兒側過身子,李墨先前的話是對她表明和親的態度,可她才不承認自己的胡思亂想。
李墨唇角微彎,大手按著她的後頸,探身吻住紅唇,深入其中,借給景色宜人,如此偷著香甜。
秋風拂過,亭外紅葉又落了一層,林間紅艷。
片刻之後,姜卿兒的面頰泛紅,唇瓣潤得泛著水光,衣口微亂,李墨的面容正貼近著她的脖頸,呼吸抵著肌膚,分外清晰,使得她挺直了脊背。
二人親密無間隙,姜卿兒一雙鳳眸無措地望著亭外的楓葉長道,這青天白日,在亭欄之內的,他是越發亂來了。
如今不知怎麼的,他的親近總能讓她軟著身子,任其予求予取,察覺著那大手探入褻衣里胡來,姜卿兒心間慌張,女子臉皮薄,生怕他做得太多,哽著聲道:「別鬧了。」
李墨薄唇蹭著姜卿兒的嬌顏,心底自然是有分寸的,只是她這般敏感,尤為可愛,惹他心歡喜罷了。
他停下來撫理她的衣口,那精緻的脖頸上粉粉的,她身子素來嬌氣,容易留下痕跡。
李墨神色從容,安撫她道:「西昭一事,我心中早有定數,絕不會是你亂想的那樣。」
姜卿兒呼吸還未平復,胸脯輕輕起伏,認真聽著他的話語,忽然問道:「那西昭洪水一事,大盛可會出手相助?」
李墨眸色淡漠,不答反問:「卿兒覺得呢。」
姜卿兒望著李墨,他黑眸中的漠然不加掩飾,是蔑視人命的那種漠然,利益比眾生重得多,即便不相助,也只是大盛的本分。
姜卿兒沉思片刻,緩緩道:「自然是想要兩全的法子,在不損失大盛的利益之下。」
李墨低眉,沉聲道:「西昭女國若得歸順我朝最為是好的,別他的話,滅之倒也無謂。」
姜卿兒微頓,卻輕輕道:「我不希望你過於冷眼旁觀。」
李墨與她相視著,不作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