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上大一後,我忽又接到白雲來的那封信,幾天後見到她。四目相接,沒有了以前的感覺。飯桌的三個小時,大姐大和張真不停地勸,可是我們總共說了不到十句話。

  我還是要謝謝她那天讓我看見了女兒,說真的,長的好像我。

  大二下期已過了一個月,剛剛才考完計算機,我的小說也完成過半。有關記憶的內容差不多寫完了。剩下以後的情節還沒設計好。

  我拿已完成的部分的給我的同學看,得到的評價不一。我想這樣也挺好的,有兩個人說的很有意思。其中一個女生只看了約摸一萬字的內容。晚自習的時候,她來找我。

  “有事嗎”我看見她進來就摘下耳機。

  “不,沒事兒。”

  我又低下頭看書。

  “其實是想說說你寫的東西。”

  為了不打擾旁人,我們到自習室外面。

  “你寫的和前幾天你講的不一樣。”

  “不會吧。”我是做一些改動,但都是無關緊要之處。

  “我不是說內容,指的是感覺不一樣。”

  “它看上去像是什麼?”

  她略想了一會兒,說出一段我沒能理解的話。

  “好像是一間屋子裡沒有人,只有一張桌子,上面擺了個杯子,裡面裝滿了透明的液體。然後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滴在水杯里,到最後它還是透明的。”

  我用心體會這感覺,很舒暢的流遍全身。我把它看作是很高的評價,但我卻不明白它的涵義。

  “我不太明白,該怎麼具體地解釋一下呢?”

  “我認為就是這樣啊,這就是我看過後的印象。”

  “是嗎?”

  “是呀!而且如果你不在里寫你二十歲的話,我會認為寫書的人是個老頭兒呢!”

  “不會吧?”這說法令我驚奇。

  “當然會啦。你寫的像很大歲數的人的回憶。感覺特別的平靜,但事情本身又耐人回味。書里全是一個一個的細節,非常的具體。嗯,讀起來有點兒像許許多多的膠片連接而成的畫面。”

  “那樣你看得下去嗎?”

  “當然了,而且這感覺很好的。你打算一直用這樣的筆調寫下去嗎?”

  “那也沒準兒,可能大部分會是吧。有的情節是很難處理的。”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過有些事可我還是想不懂,你怎麼寫得這麼快呀?才一天就寫了一萬字是嗎?”

  “這個……大概是來一切源於真實生活的緣故吧。我不用費腦力杜撰什麼。我所做的就是把結構設計好,剩下的一切水到渠成。”

  “是這樣?那你的生活也真是……整個故事的結尾你打算寫成什麼樣兒?”

  “我想反正不會是個善結局。不過我還沒有明確的構思。”

  “嗯,對,整個故事的調子就是很抑鬱的,這種結果也挺合適的。”

  “是啊。不過我總覺得有些地方寫得很亂。”

  “不亂啊,這是你的生活呀!你自己也不知道什麼事要怎麼做才是對的。我這樣說對嗎?”

  “嗯,沒錯。我的想法是經常在變的,一會兒覺得這樣好,過會兒才發現還是應該那樣。我等到最後會整個兒改一遍的,整理一遍。不過那要等到全文都打出來以後了。”

  “我看你還是不要改了!”

  “為什麼?”

  “因為你的想法總在變呀,也許你再看到自己的文章會認為它一無是處,那你就會做很大的改動。可我還是覺得現在這樣兒就很好了。”

  “是嗎?難得你會這麼說。不過有不少錯字和不通的句子總得要改呀。你看的時候沒有發現是嗎?”

  “沒有,至少我不覺得。看小說是不能逐字地看的,如果那樣做反而會看不懂了。”

  “哼,有道理。我還有事想問你。你看這篇文字有出版的希望嗎?”

  “嗯?你難道是為了出版才寫的嗎?!”

  “開始時並不是,但現在是。”

  “不會吧,如果是為了出版你就不應該這麼寫。”

  “怎麼講?”

  “我覺得你這篇東西是寫給自己的,以免將來忘了。”

  “我根本就不想看,連改都不大想改。”

  “很多事你總會忘的,到你真的七老八十的時候。”

  “可是我忘不了。”

  “那寫出來會幫助你忘的。沒寫以前,你用心去想;寫出來後就不用再用心了。”

  “說得對,還有別的麼?”

  “還有,你寫的這些畢竟不是大多數人所能理解的生活。”

  “我知道。”

  “你一定不看現代國內的小說。”

  “是的,不看。”

  “那就對了,你看不上那些東西或者說它們不能騙出你的眼淚來。”

  “嗯。”

  “同樣道理,平常人是很難理解你的生活的,這些故事看起來出太戲劇化了。其實我以前的朋友圈裡也從來沒出現過你這樣的人。”

  “每個人的生活終究不同呀,有時差異會很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