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父親總是很賣力地為祭典出力。”可南子說道。
“他總是接受一些在旁人看來都很麻煩的任務,而且還經常往外掏錢。以前,我以為他是對這片土地有依戀,現在看來,是我搞錯了。他是作為一個新來者,一直在努力地融入這個地方。……最近,我就是這麼覺得的。”
“已經住了二十年,不應該是新來的了吧。”
“如果去掉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才十年而已。而且這裡又是一個古老的城鎮。我去準備茶水。”
芳光從包里去取出文件夾,然後注視著它,就這樣等待可南子回來。他又考慮了一下他接下來要說的話題。
茶水是冰鎮的麥茶。茶杯是普通的藍花瓷器,很體貼地配備了茶托。這個茶托很不聽話,只要把茶杯拿起來就會粘住杯底,然後在中途掉落,發出“喀嗒”的響聲。相同的事芳光重複了兩三次,可南子也掉了一次。兩人都不知不覺地苦笑起來。
談話,是由可南子挑頭的。
“雖然已經是第二遍了,不過我還是想說,您能找到第四篇小說真是太好了。您應該費了一番心血吧。”
“嗯,算是吧。”
芳光沒有對可南子詳細地敘說其中的原委,而是先從文件夾中取出了一個白色信封。
“後來我又試著再次接觸《朝霞句會》的宮內先生,從他那兒我聽到了各種各樣的往事,他對我透露了葉黑白給他寄過一封信的事,我拜讀了他向我出示的這封信以後,才追蹤到了弦卷這個名字。這就是那封信。”
“這麼說,這是父親的信嗎?”
“是的。因為宮內先生說希望我把原件歸還給他,所以這是複印件。請您稍後讀一下。出於工作需要,我也讀過了,我認為這封信很好地展現了葉黑白的為人稟性。”
可南子把信封輕輕地拉近手邊,眼睛一直注視著它。
“還是說,現在就讀嗎?”
“……不,以後吧。”
芳光頷首,繼續先前的話題。
“找到了這封信之後,運氣幫了我大忙。反過來說,就是因為運氣好,我出乎意料地沒費什麼力。”
“我想是菅生先生因為您從事的工作的關係,如果只有我一個人的話,就算運氣再怎麼好,也不可能碰巧遇上在不在書店裡出售的文庫本。”
“工作的關係?當然不是這樣啦。”
芳光這麼嘟噥著,好像要打消自己說的話一樣問道:
“那麼,來說說《漆黑的隧道》。它的最後一行,和之前的相比好像有點不太妥當。”
“是嗎?”
可南子的表情像是在覺得不可思議。
“我倒是覺得這種收尾方式不錯。”
“嗯,姑且算是吧。……但是,您在電話里說的是:‘從黑暗中出現了一個女孩子,作出不好意思的羞澀笑臉。’但是看了這個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母親怎麼樣了,她理應一起進了隧道,不是嗎?”
“啊,原來如此。”
可南子隨聲附和,好像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但是文中確實出現了‘找到了’這樣的詞語,像是搜索隊的人說的。女孩子自然不可能和別人一起出來,進洞搜尋的人和母親應該會稍後出來吧。”
然後她垂下目光笑了起來。
“有點大團圓結局的味道啊。也許我的閱讀方式和菅生先生您這樣的人不一樣。”
“不,應該沒有這種事吧。您的想法也是合理的。”
芳光打開文件夾,瞥了一眼《漆黑的隧道》。
“……小說里有這樣的表述:如果隧道里沒有陷阱的話,那麼她們遲到的原因應該就是扭傷了腳。可以這樣解讀,如果女孩子平安無事,搜索隊的男人也沒事的話,那麼扭傷了腳的應該就是那位母親,所以她稍後再出來。”
“我想我沒有讀得那麼深。”
雖然這麼說,可南子卻好像有點欣喜。她把手伸向了茶杯。這次她按住了茶托,為了不讓茶托掉下來。
然後,她稍稍正了正坐姿。
“對了,您是為了說這個專程來到松本的嗎?”
該進入正題了,芳光把手放在膝蓋上。
“不是。其實是關於今後的工作,我想請您幫我一個忙。”
“是。”
“那麼我就依序說明吧。”
芳光搜尋了一下打開的文件夾,然後取出《深層》的報導。
“把《漆黑的隧道》作為自己的作品發表的弦卷彰,原先是個雜誌記者。也有可能是個撰稿人。他在名叫《深層》的雜誌上寫了北里參吾先生的事件的報導。
芳光把這份標題起得聳人聽聞的報導放到桌上。可南子的表情立刻冷淡下來。
“這是?”
“只要追尋著葉黑白的足跡,不管怎麼樣最終都會到達‘這個安特衛普的槍聲’這個終點。我不敢說我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我也做了一點猜想。”
可南子沒有對芳光說過有關父親的過去的事。當然,她也沒說過母親的死。這些都是芳光擅自調查的。但是對當事人親口說:“我調查了你的親生父母”,這還是需要不小的勇氣。
“他總是接受一些在旁人看來都很麻煩的任務,而且還經常往外掏錢。以前,我以為他是對這片土地有依戀,現在看來,是我搞錯了。他是作為一個新來者,一直在努力地融入這個地方。……最近,我就是這麼覺得的。”
“已經住了二十年,不應該是新來的了吧。”
“如果去掉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才十年而已。而且這裡又是一個古老的城鎮。我去準備茶水。”
芳光從包里去取出文件夾,然後注視著它,就這樣等待可南子回來。他又考慮了一下他接下來要說的話題。
茶水是冰鎮的麥茶。茶杯是普通的藍花瓷器,很體貼地配備了茶托。這個茶托很不聽話,只要把茶杯拿起來就會粘住杯底,然後在中途掉落,發出“喀嗒”的響聲。相同的事芳光重複了兩三次,可南子也掉了一次。兩人都不知不覺地苦笑起來。
談話,是由可南子挑頭的。
“雖然已經是第二遍了,不過我還是想說,您能找到第四篇小說真是太好了。您應該費了一番心血吧。”
“嗯,算是吧。”
芳光沒有對可南子詳細地敘說其中的原委,而是先從文件夾中取出了一個白色信封。
“後來我又試著再次接觸《朝霞句會》的宮內先生,從他那兒我聽到了各種各樣的往事,他對我透露了葉黑白給他寄過一封信的事,我拜讀了他向我出示的這封信以後,才追蹤到了弦卷這個名字。這就是那封信。”
“這麼說,這是父親的信嗎?”
“是的。因為宮內先生說希望我把原件歸還給他,所以這是複印件。請您稍後讀一下。出於工作需要,我也讀過了,我認為這封信很好地展現了葉黑白的為人稟性。”
可南子把信封輕輕地拉近手邊,眼睛一直注視著它。
“還是說,現在就讀嗎?”
“……不,以後吧。”
芳光頷首,繼續先前的話題。
“找到了這封信之後,運氣幫了我大忙。反過來說,就是因為運氣好,我出乎意料地沒費什麼力。”
“我想是菅生先生因為您從事的工作的關係,如果只有我一個人的話,就算運氣再怎麼好,也不可能碰巧遇上在不在書店裡出售的文庫本。”
“工作的關係?當然不是這樣啦。”
芳光這麼嘟噥著,好像要打消自己說的話一樣問道:
“那麼,來說說《漆黑的隧道》。它的最後一行,和之前的相比好像有點不太妥當。”
“是嗎?”
可南子的表情像是在覺得不可思議。
“我倒是覺得這種收尾方式不錯。”
“嗯,姑且算是吧。……但是,您在電話里說的是:‘從黑暗中出現了一個女孩子,作出不好意思的羞澀笑臉。’但是看了這個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母親怎麼樣了,她理應一起進了隧道,不是嗎?”
“啊,原來如此。”
可南子隨聲附和,好像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但是文中確實出現了‘找到了’這樣的詞語,像是搜索隊的人說的。女孩子自然不可能和別人一起出來,進洞搜尋的人和母親應該會稍後出來吧。”
然後她垂下目光笑了起來。
“有點大團圓結局的味道啊。也許我的閱讀方式和菅生先生您這樣的人不一樣。”
“不,應該沒有這種事吧。您的想法也是合理的。”
芳光打開文件夾,瞥了一眼《漆黑的隧道》。
“……小說里有這樣的表述:如果隧道里沒有陷阱的話,那麼她們遲到的原因應該就是扭傷了腳。可以這樣解讀,如果女孩子平安無事,搜索隊的男人也沒事的話,那麼扭傷了腳的應該就是那位母親,所以她稍後再出來。”
“我想我沒有讀得那麼深。”
雖然這麼說,可南子卻好像有點欣喜。她把手伸向了茶杯。這次她按住了茶托,為了不讓茶托掉下來。
然後,她稍稍正了正坐姿。
“對了,您是為了說這個專程來到松本的嗎?”
該進入正題了,芳光把手放在膝蓋上。
“不是。其實是關於今後的工作,我想請您幫我一個忙。”
“是。”
“那麼我就依序說明吧。”
芳光搜尋了一下打開的文件夾,然後取出《深層》的報導。
“把《漆黑的隧道》作為自己的作品發表的弦卷彰,原先是個雜誌記者。也有可能是個撰稿人。他在名叫《深層》的雜誌上寫了北里參吾先生的事件的報導。
芳光把這份標題起得聳人聽聞的報導放到桌上。可南子的表情立刻冷淡下來。
“這是?”
“只要追尋著葉黑白的足跡,不管怎麼樣最終都會到達‘這個安特衛普的槍聲’這個終點。我不敢說我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我也做了一點猜想。”
可南子沒有對芳光說過有關父親的過去的事。當然,她也沒說過母親的死。這些都是芳光擅自調查的。但是對當事人親口說:“我調查了你的親生父母”,這還是需要不小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