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陳韶文臉色鐵青,他也沒想到林暉盛竟然想到自殺。

  “作孽啊作孽。”

  “這確實是我沒有料到的事。”

  沉默良久,陳韶文方才懊惱地說道。

  張釋季長嘆一口氣,說:“但願這場悲劇就此落幕吧。”

  “希望如此。”

  民國三十七年發生在林園的一系列慘劇,以林暉盛的死暫告一個段落。

  [11][1] 與後文的“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一詩俱出自《古詩十九首》。

  第六章 清江見底草堂在

  陳韶文的長子陳緯儀退休前是一所中學的教導主任,現在從崗位上退下來之後每天閒在家裡不是養養花就是逗逗狗,感覺還有點不太習慣,因此當他接到杜撰的電話時,表現得十分熱情,很歡迎對方上門來拜訪。

  杜撰和秦慧敲門時,出來應門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的老人,他戴著黑框眼鏡,鼻子高挺,嘴唇很薄,穿著一件灰色羊毛衫,裡面是暗紅色的棉襯衫。

  “你好,請問你是陳緯儀老師嗎?”

  “是的,你就是昨天給我打電話的杜先生吧,請進、請進。”

  陳緯儀帶杜撰和秦慧來到客廳坐下,又忙著給他們端茶沏水。坐定之後,杜撰說:“昨天在電話里我已經將來意都告訴陳老師了,之前實在是沒想到令尊的日記都完好無損地保存著,這些可都是非常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啊。”

  “說起來這些日記也是歷經千難萬險才保存下來的,”陳緯儀嘆了一口氣,說,“我父親是一九六三年去世的,去世以後他的遺物都由我母親保管。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母親把裝有父母日記的箱子埋在地下,才得以倖免。一九八三年我母親去世之前,把這些日記都交給我保管,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妥善地保存著。”

  “那麼關於民國三十七年的林暉盛案,令尊在世的時候曾跟你們提起過嗎?”

  “你昨天打來電話以後,我把我父親民國三十七年的日記給找了出來,仔細看了一遍。案發當時我只有十歲,根本不記得父親有沒有跟我們提過這件案子了。解放後我父親經過培訓學習,在公安局留職工作,不過從那時起他就絕口不提自己在解放前辦理的那些案件了,即使我問他,他也不說。一九五八年的時候,我父親從公安局退了下來,掛職成了一名顧問。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自己以前的日記,還做了許多筆記,都用小紙條的方式貼在日記本上,可以說他的日記本就是他多年刑偵工作的總結,所以我母親才會這麼多年來一直妥善保管著父親的日記。”

  “真是太好了,”杜撰搓搓手,說,“現在能讓我看看日記嗎?”

  “好的,”陳緯儀站起身來,說,“請跟我來。”

  陳緯儀把杜撰和秦慧帶到書房,他打開書櫃,從最下面拿出一個陳舊的木箱子,又從木箱子裡拿出一本泛黃的冊子,小心翼翼地交到杜撰的手上。

  杜撰翻開冊子,只見上面的字跡十分清秀工整,日記本里幾乎每隔幾頁就貼著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陳韶文對當時事件的再思索,雖然時間前後差距十多年,可是字跡工整依舊,可見陳韶文為人的嚴謹和認真。

  “這本日記記載的時間是從民國三十七年的元旦到民國三十八年的二月。”陳緯儀介紹道。

  “你能將這本日記借給我嗎,”杜撰興奮地說,“請放心,我一定會妥善保管的,看完之後立刻歸還。”

  陳緯儀點點頭,說:“可以,請拿去看吧。實際上前段時間我一直在和警察博物館聯繫,準備把我父親的日記都捐獻出去。”

  “真是太感謝了。”杜撰由衷地說。

  “哪裡,我們到外面坐著聊吧。”

  “好的。”

  三人重新回到客廳,陳緯儀喝了一口茶,說:“冒昧地問一下,杜先生是想將這件案子寫成小說嗎?”

  “有這個打算,”杜撰沉吟一陣,說,“不過在此之前,我想將整件案子從頭到尾地搞清楚。”

  “哦——”陳緯儀看了杜撰一眼,疑惑地說,“莫非杜先生認為這件案子還有什麼隱情嗎?”

  “要說有什麼隱情的話,我也不能確定,只是有一件事讓我十分在意。”

  “什麼事情?”

  “我昨天去拜訪了案件當事人林暉嫻的後人。”

  “是嗎?”陳緯儀顯得有些驚訝。

  杜撰將昨天拜訪喬萬康的經過詳細講述了一遍,聽完之後,陳緯儀長嘆一聲,說:“沒想到他們的生活如此曲折,真是命運多舛啊。”

  “是啊,”杜撰頓了頓,說,“臨走之前,喬萬康對我說了一件事。”

  “什麼事?”

  “他說他母親臨死前一天曾跟他說過一句話,叫做——‘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陳緯儀情不自禁地重複了一遍。

  “是的。”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這也是我想搞清楚的問題,”杜撰笑了笑,說,“林暉嫻臨死前的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