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各種條件來看,我認為這樣判斷是比較合適的。” “好---”來宮一邊叫好,一邊不

  停地點頭。如果是十一天前被殺的話,不正好和鄉司被殺害的時間完全一致嗎?來宮認為

  自己的判斷被專家的理論證實了。

  來宮認為秋本是目擊鄉司案件以後不久被殺害的。而後,屍體被放在沼澤的水坑裡,

  於二十二日深夜,又被運到南千住千龍館附近。

  那麼,犯人為什麼要千方百計在死後經過時間上大作文章呢?這個問題一定和作案動

  機有關。剩下尚未解決的只是這個問題了,看來此謎十分難解,但無論如何也要突破這道

  難關。

  第十一章 作案動機

  4

  來宮向外科醫師阪上告辭後,徑直回到偵查總部,正好日高在等待向他匯報有關大澤

  窪地的搜查情況。這次出動的人數更多,他們將窪地一帶所有的沼澤水坑都搜查遍了,但

  仍是一無所獲。

  “諸位辛苦了,因為時聞太久了,本來也不抱多大的希望。”來宮警部也不得不安慰

  他們幾句。

  之後,一連數日,他們圍繞著犯人在死後經過時間上大作文章的原因以及稻垣作案的

  動機,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分析,但終無找到任何線索。

  關於死後的經過時間,大家得出了初步的績論,認為犯人之所以要在這上面作文章,

  其目的大概是為了將鄉司之死和秋本之死兩者分開,企圖以此來轉移警方的視線。但大室

  警部說: “這樣說也有點牽強附會。如果僅僅是為了轉移視線,也不一定非得把死後的

  經過時間從十日縮短為五日不可。他為什麼不將屍體扔到隅田川河裡或奧多摩的深山幽谷

  呢?”對於大室的說法,來宮也認為有點道理。而且,大室以前曾經提出過這樣的疑問:

  犯人為什麼偏偏要在目擊者秋本的屍體上大作文章呢?仔細一想,這個問題也確實值得深

  思。

  另一方面,關於對稻垣作案動機的調查,也絲毫沒有進展。從他的工作關係、金錢關

  系、個人私生活、人事交往等方面都進行了詳細的調查,但無論如何也沒有發現他和鄉司

  有什麼個人私怨,以至會引起殺機。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為此案件曾多次涉足現場,奔走不息的日高也禁不住唉聲嘆息。

  “很明顯,稻垣如果殺害鄉司,將給兒子找職業帶來不利,若是即使犧牲兒子的職業

  也非殺鄉司不可,其中一定有著非同小可的作案動機。。。。。”來宮警部點頭稱是。他

  說: “是的,一定是偶發性的。當天稻垣訪問鄉司時,氣氛十分融洽,鄉司也答應為他

  斡旋。” “當時氣氛非常友好,沒有發生任何傷感情的事態,如果是偶發的作案,而且

  不惜使兒子的職業問題告吹,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是否是他們之間的隱私突然被

  人發覺了。。。。。” “不過,經過反覆調查也從未發現一點這方面的線索啊!”

  “如果不是其他原因,恐怕是由於偶然的事故吧。稻垣的汽車有撞破的痕跡,也許是出了

  交通事故吧!” “在這方面也進行過調查,但被害者鄉司的汽車沒有一點傷痕,所以判

  斷為行車事故也有點牽強附會。” “假設鄉司把汽車停放在井頭一帶,而後在步行中遇

  上了稻垣的車禍。。。” “在半夜十二點能有這樣的事情嗎?” “也許是他和一個女

  人在冶遊途中。。。。。” “倘若是那樣的話,他的汽車應該停放在旅館附近,不,可

  能被遺棄在御殿山呀!而且,經過反覆調查,也沒有類似的女人出現。” “難道交通事

  故的可能性也沒有嗎?”來宮一邊嘆息,一邊自言自語似地說道:“也許我們得改變一下

  思路,重新考慮這個案子的來龍去脈。” “那麼,以前的調查全都算白費力氣了嗎?”

  “不,不會的。以前的調查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而且分析起來,也都合乎情理。不過,

  為了最後結案,在分析案情時,我們還要有一個思想上的飛躍。”以大室警部為首,有人

  認為與其在這裡空發議論,不如乾脆直接傳稻垣來訊問一下。但來宮警部制止了這種作法,

  他說: “現在我們只是在進行推理判斷,而且尚有疑點存在。如果過早地和他當面交鋒,

  只會打草驚蛇,給他以可乘之機。”來宮警部所說的思想上的飛躍終於出現了,而它的出

  現完全是以一件瑣事為轉機的。

  那天是發薪的日子,來宮回警視廳領了工資乘電車往新宿而去。發案以來,已有好久

  沒有到新宿商店去過,今天他是完全把案子的事置之腦後,專門來逛商店的。因為前幾天

  孩子們曾鬧著要買件貼身衣服和膠鞋,所以今天就順便去了商店。

  買完東西以後,來宮忽然在一家女裝服飾品商店櫥窗前止住了腳步,被一件淡紫色的

  坤式對襟毛線衣吸引住了。他想為妻子昌子也買一件,因為已有很長時間沒給妻子買過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