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鶴烏堂的四個門分別設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但到了夜裡一般只開北門。

  據說鶴烏堂的前身是關押重要犯人的地方,凡是被關到這裡的人肯定都是死刑犯,四塊扇形的空地就是執行死刑的地方,而且死法各不相同。東邊的空地上曾有一棵古槐,橫出的枝幹正好實施絞刑,也許因為在這棵樹上吊死的人太多了,所以槐樹長得格外粗壯,但在隍都城變為“三不管”地界的那段日子裡,這棵古槐便被人砍掉了,只剩下一截半米高的樹樁,粗壯而堅實。

  南邊的空地上有一口井,深達數十米,卻十分的窄小,也是執行死刑的地方。把犯人扔到井裡後再投下十幾個百來斤的麻袋,直至犯人最後被活活壓死。這種死刑名叫囤刑,也是相當殘忍的。當然,現在這口井也已經被封了。

  西邊空地上曾有一個斷頭台,削首腰斬都在這裡進行,統稱為鉞刑。

  北邊扇形空地上實施的死刑方法最為殘忍,據說是支起一個巨大的銅鍋,形狀如瓮一樣,口窄內寬,深達三米多,將犯人扔進去後在下面點火烘烤,瓮的四壁倒上動物油,光滑無比,犯人若能及時爬出來則免去死罪,送往其他監獄,如若出不來則活活被烤死在裡面,而後來的幾天,整個監獄都會瀰漫著一股子肉焦的味道,令其他犯人們膽顫心驚。這種瓮刑最具有震懾之威。

  當然,這都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這四大死刑是否真實存在也沒有人能夠說清,即便那槐樹樁和蓋在深井上的石板仍然能夠看見,但這似乎也說明不了什麼,一切仿佛都只是一個傳說。

  站在路口的這個人所面對的就是鶴烏堂的北門,門前一個大大的燈籠懸掛在半空,綠色的“十”字在這雨霧中泛出一片幽幽的暗光,若隱若現。這個人回頭看了一眼,剛才走過的深巷已經完全陷入了夜雨的籠罩中,窄窄地透著一種深邃與神秘,仿佛是一個黑洞。他有些猶豫,但很快地便抬起了頭,目不斜視地向著鶴烏堂大踏步地走了過去。

  很快地,他走到了鶴烏堂的北門前,雨水似乎經過了那燈籠的洗禮,變成了幽幽的綠色從上而下地灑在了他手中舉著的那把油布傘上,使得他整個人仿佛也被罩在了這個神秘而又詭異的色彩之中。

  清明的夜雨還在下著,它似乎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淅淅瀝瀝的,聽起來似乎雜亂卻又顯得那麼的有節奏。

  十字路口依舊沒有一個人,平靜得有些詭異。

  突然,一隻黑色的貓不知從何處走了過來,它身體頎長,走起來顯得十分的優雅。它輕輕地踱到了十字路口那個人曾經站立過的地方,側著身子看向鶴烏堂方向。這是一隻不怕水的貓,因為在雨夜中,它看起來是那麼的從容,仿佛這清明的雨水給予它無比的勇氣。四隻雪白的腳掌踏在光怪陸離的濕地上,卻一塵不染似的。

  這種只有四隻腳掌上長著白毛的黑貓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烏雲蓋雪。

  烏雲蓋雪慢慢地蹲坐在了十字路口的中央,衝著醫院的方向,靜靜地,一動也不動,仿佛在一瞬間石化成了一尊雕塑一般,任憑雨水落在它的身上。一身黑色的短毛經過雨水的洗刷在路燈的照射下顯得格外油亮。

  它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過了片刻,突然間,從鶴烏堂里發出一聲女人的尖叫,聲音悽厲恐怖,劃破了隍都城夜色中那固有的寧靜,仿佛在細雨中突現的一道閃電,如鋒利的刀尖刺進了每一個人的心臟,令人不禁渾身痙攣。

  清明的雨夜,夜雨的清明。

  林川懸疑檔案 貓冢 第一章:靈魘(1)

  章節字數:1535 更新時間:08-04-15 10:04

  與往年一樣,清明節這天的小雨直到亥時左右才停了下來。而鶴烏堂北院的空地上已經停著兩輛警車了。

  接到報警電話後,蘇瓊便帶著老范和陳東驅車趕到了鶴烏堂,她還將剛剛睡下的仇秋也叫到了現場,因為據報案人聲稱,死者的狀況十分的異常。

  案發現場在急診大廳里,值班的女護士早已嚇得幾乎動彈不得了。

  那一聲尖叫雖然驚動了許多人,有值夜班的醫生也有住院的病人,但看到死人,誰也不敢輕易上前,只是遠遠地站在旁邊觀望著。一名膽大的醫生上前探了探死者的鼻息,又摸了摸脈搏,初步判斷是中毒身亡的,但由於死者的樣子過於恐怖,便立即打電話報了警。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人再敢接近死者,所以現場保護得很好。

  死者是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男性,高大的身材看起來十分的富態,他用雙手扒開了自己的衣服,裸露的前胸上出現了數道抓痕,雖然不是很深但有些抓痕的確滲出了血,顏色鮮艷,但那些抓痕的周圍卻隱隱地透著青黑色,仿佛隱藏在皮膚下的毒液一般。尤其令人感到恐怖的是死者的面部表情,竟然是笑容,很詭異的一種笑容,透出一種絕望與興奮,好像死亡是一件令他十分高興的事情似的。緊挨著身體,一把古舊的油布傘張開著支在地上。

  仇秋立即開始對死者的屍體進行初步檢查,而蘇瓊則向那個剛剛緩過神來的護士了解案發時的情況。

  這是一名很年輕的護士,由於剛才的驚嚇,現在臉色還有些蒼白,但因為此時旁邊已經站了許多人,所以她還是能夠完完全全地將剛才發生的事情重複一遍,在她描述的時候,蘇瓊與老范都很認真地做著筆記,而周圍一些旁觀的人雖然站得遠一些,也拼命地豎起了耳朵,生怕錯過一句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