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向朋友借來手機,來到宮岸家。這次我沒按門鈴,直接繞到屋後。

  從院牆外伸長脖子望去,女作家一如往常地坐在工作室里寫作。確認之後,我用手機撥打到宮岸家,接電話的是她丈夫。

  “我是四葉社的川島編輯,請問宮岸老師在嗎?”

  “噢,在的在的,請稍等。”

  我一邊等,一邊透過窗子盯著她的動靜。竹竿丈夫沒來叫她接電話,也沒有轉接到她房間的跡象。不久,話筒里卻傳出女作家的聲音:“讓你久等了。”

  “我是川島,您近來工作狀況如何?”

  “嗯,還是老樣子,很忙呀,恐怕沒時間給你們公司寫稿。”

  “那真遺憾。”

  隔窗看去,宮岸玲子仍像剛才一樣埋頭寫作。那和我說話的又是誰?

  我敷衍著結束通話,離開了宮岸家。回程的電車上,我取出從那份《經濟報》上剪下的報導。

  這篇報導的內容是一家公司開發出高解析度的大型家庭用顯示器。宮岸玲子的丈夫過去正是在這家公司任職。

  老實說,我對自己身為編輯的能力喪失了自信。小說中途更換了寫手,我這個責任編輯竟懵然不覺,實在太不像話。但其他編輯恐怕也差不多,而讚揚“不愧是女性特有的細膩描寫”云云的書評家也沒好到哪裡去。

  話說回來,那竹竿丈夫也真夠大膽的。

  宮岸玲子應該已死在庸醫手裡。近來通常不會有人因分娩而送命,但並非完全沒有。

  竹竿男決定和醫院串通一氣,隱瞞宮岸玲子的死訊。醫院方面本來風評就壞,唯恐因此

  事雪上加霜,對他的提議自然樂於遵從。

  他之所以做出這種舉動,一定是為了保住現在的生活。如果宮岸玲子的死訊傳開,收入也將化為烏有,於是他打定主意由自己代寫小說,以宮岸玲子的名義發表。

  問題在於怎樣偽裝出太太還在世的假象。首先在電話方面,他應該是使用機器改變自己的聲波頻率,讓聲音聽來儼如女作家本人。現在想想,每次我說完話,總要隔上幾秒才聽到她的回答。

  而我透過窗子看到的情景,無疑是利用大型顯示器製造的效果。他大概找了以前的同事,得以破例拿到試製品。

  女作家的身影想必是利用電腦製作的圖像。他連小孩都不忘編輯進去,心思也太縝密了吧。

  這樣空調的謎團也解開了。大型顯示器和電腦持續運轉後,發熱量大得驚人,為了降溫散熱,就必須一直開著冷氣。

  只是,真看不出來,她丈夫居然這麼有文才。

  想到這裡,我心中一動。

  或許從一開始,就是丈夫在寫作。

  但他認為打著年輕女作家的旗號比較容易暢銷,於是都以太太的名義推出。

  這麼一想,一切都對得上號了。最近宮岸玲子交稿很準時,是因為他辭了公司的工作,可以專注寫作。

  “然後呢?”

  聽我說完前因後果,總編板著臉問:“那又怎樣?”

  “什麼怎樣啊……您不吃驚嗎?”

  “吃驚啊。”

  “就是囉。”

  “但這和我們又有什麼關係?”

  “……”

  “我們要的就是宮岸玲子這塊金字招牌。只要書上貼了這塊招牌,讀者就會買帳。至於宮岸玲子究竟是誰,根本無關緊要。明白沒有?”

  “明白了。”

  “那好,”總編指著我的辦公桌,“快去忙你的。”

  我心悅誠服地回到座位,覺得總編所言確實有理。倘若宮岸玲子其實是個竹竿男這一真相曝光,我們或許會被讀者殺掉。

  聽之任之吧,我下了決心。

  又過了幾年,宮岸玲子的書依然暢銷不衰,只是出版界從來沒人提及她的私生活。頂多參加宴會時,新入行的編輯偶爾會說:“前些天第一次從窗戶看到了老師,真是吃了一驚。和出道時相比,她的樣子幾乎一點都沒變。”也就是這種程度了。

  碰到這種時候,我們這些資深編輯就霍地轉身,和其他人閒談起來。

  (完)

  殺意使用說明書

  神田是我常來的地方,舊書店卻一次也沒進去過。不戴手套去碰那些以前不知歸誰所有的書,光想想都覺得不舒服。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最近很少看書了,偶爾瞄瞄鉛字,也都是求職資訊雜誌之類的。這一兩年,我連書店的新書專櫃都敬而遠之。

  但那天不知怎的,我卻信步走進了那家舊書店。它位於拉麵店旁邊,門面狹小,髒兮兮的舊書一路堆到門口,我一個不留神,前幾天剛買的裙子都蹭髒了。

  店裡的顧客全是男的,每個人都興趣盎然地細細打量著架上的書,不時抽出一本來看,感覺就像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對其他人視而不見。我覺得他們一定都是宅男,迷戀書本的那種。

  我懶得一本本抽出來看,只是眺望著成排的書本,心想,待在這種地方算什麼名堂?就算進來了,也壓根就沒有想找的書。這裡是世界上與我最沒交集的地方之一。

  但不知什麼緣故,我卻無法抬腿離去。剛才從這家店前經過時,我有種預感,這裡有某樣東西,它在呼喚著我。

  我在店裡轉悠著,心不在焉地望著書山。這裡究竟有什麼如此吸引我呢?

  轉了好一陣後,我不禁在心裡嘲笑起自己。真是蠢透了!這種地方哪會有救得了我的靈丹妙藥?只不過是自己走投無路,實在沒轍了,才會產生這種奇怪的幻想。

  去吧,還不如去喝杯苦咖啡強些。

  這樣想著,我走向門口。就在這時,我發現了那本書。

  那是本白色的書,放在最靠近出口的書架邊上,厚約一厘米,沒有封面——《殺意使用說明書》。

  這是書名。

  文字磨損得厲害,得仔細看才能分辨出來。為什麼會留意到它,我自己也不知道。

  回過神時,我已經買下書出門了。在收銀員拿出書結帳時,店主似乎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但最後只是冷淡地說:“兩千六百元。”

  兩千六百元。若是拿來解悶,價格還算適中。

  回到狹窄的單身公寓,簡單吃過飯後,我把買來的書擺到桌上。《殺意使用說明書》,好詭異的名字。我這才想起,自己連它是小說還是散文都沒搞清楚就買下來了。該不會是實用書吧?

  然而,書的第一頁上印著如下文字:

  【誰都會很容易產生殺意,但實際上,正確的使用方法卻未曾廣為人知。靠著一知半解的知識去使用,很有可能招致非常可悲的結果。本書旨在為初次使用殺意的讀者提供指導,確保您安全正確地實施殺人。此外,讀過本書後,達到目的之前,請您珍重保存。】

  我再翻過一頁,這一頁是目錄。

  【目錄

  準備           五

  殺意的概要與基本操作   一十

  殺意的初始化       十四

  調整           二是二

  ……】

  “嘁,這算什麼?”我禁不住把書扔到一邊。

  看樣子這既不是小說也不是散文,確實就是使用說明書。我怎麼會買了這麼無聊的書來?

  之所以這麼憤怒,是因為我最討厭這種說明書了。購買錄像機、音響之類電器用品時,總會附送一份說明書,但我從沒好好看過。我自有一套對付電器的辦法,那就是胡亂擺弄一通開關,好歹掌握基本操作就行。所以朋友常說,我雖然買了一堆性能先進的機器,卻連十分之一的性能都沒用到。

  我不看說明書的原因有二。一是就算看了,也絕對會一頭霧水,不是碰到不認識的字眼,就是冒出不知所云的用語,害得我心裡發急。兩年前我買過一台筆記本電腦,從未使用就丟進了衣櫃,原因就是實在看不懂說明書。

  另一個原因,就是說明書里的東西都是糊弄人的。我有好幾次怎麼都沒辦法順利使用機器,於是看著說明書來操作,但從未得到過滿意的結果。以預約錄像為例好了,我明明按照使用說明書的指示做了設定,它卻時靈時不靈,讓我很不放心,碰到錄製特別想看的節目時,一到節目時間我就得坐到錄像機前,盯著看它是否確實在運作。這樣,不是完全失去預約的意義了嗎?氣憤之餘我得出結論:使用說明書都是蒙人的。

  我把買來的書丟到一邊,打開遙控器想看看電視,但頻道換來換去,除了無聊的電視劇、新聞節目,就是走遍全國嘗美食的節目,沒看兩眼就關了。我再度望向桌子上的那本書。

  想想這書還真怪。殺意這種東西,各人都是暗藏心底,一旦激發就會釀成犯罪,按理說。與想開就開、想關就關、還可以調解程度的電器用品應該不是一回事。

  我再次拿起那本書,翻到“準備”這一頁,那裡寫著如下內容:

  【確定對象

  請鎖定您要殺的對象。如果不止一人,請參照模式二。鎖定之後,請清理你們之間的愛恨情仇。】

  我抬起頭,想起矢口育美那濃妝艷抹的臉。

  育美是我讀女子大學時結識的朋友,如今想來,我真夠糊塗的,有一陣子甚至拿她當好朋友看待。可惜這只是我在一廂情願,她純粹只是利用我罷了。對此,我現在已經一清二楚。

  我再翻開一頁,是“殺意的概要與基本操作”,講的是殺意萌生的機制,以及諸如不可隨便抱持殺意之類的注意事項,我覺得說教味十足,看到一半就跳過去了。

  接下來是“殺意的初始化”,內容如下:

  【將殺意初始化

  有時在煩惱中沉浸了太久,不知不覺心裡全被憎恨占據,反而連究竟為何起了殺意都模糊不清了。在此請回想您起初萌生殺意的緣由,並整理好心情。】

  這倒是真的,最近每次想起育美的一舉一動,我的憎恨就跟著水漲船高,但為什麼最不能原諒她,我自己也不明白。

  好吧,那就把殺意初始化看看。我開始回想起往事。

  我們之間的導火索是緒方洋一。

  我和洋一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以前還在同一個部門。朝夕相處之餘,我們逐漸走到一起,最後確定了戀愛關係。我們沒有明確談論過將來,但我希望和他結婚,他應該也是這樣打算。部門的同事都知道我們的事,常有人問我:“幾時辦婚禮啊?”

  而我最大的失策就是把他介紹給育美這種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