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將Angel捕來當做美食享用的主要是東方人,尤其是以日本人最為積極。他們迅速發現Angel菜餚利潤豐厚,起初還只有獵奇的飯館剔紅這道菜,沒多久一般餐廳也紛紛推出,最後甚至出現了專營Angel菜餚的店。這種食材最出色的地方在於,無論做日餐、西餐、中餐、都可以烹製成宴席上的主菜。
“今晚我們要招待客戶去吃天使火鍋。”
“啊,好羨慕。我最愛吃Angel的頭部了。”
“你是說那個長著捲髮的地方?看來你內行得很。”
“那裡口感特別慡脆。一邊欣賞天使的可愛容顏,一邊大口吃它的頭部,這種感覺實在棒得不得了。”
就連辦公室走廊上也不時會傳出這樣的對話。
但隨之而來的也不全是好事。日本人食用Angel的消息在全世界傳開的第二天,抗丅議的聲浪就從四面八方湧向日本政丅府。
“竟然做出如此殘酷的事情,你們還是人嗎?”
“食用天使是對神明的褻瀆,簡直是惡魔行徑!”
“那麼可愛的孩子,居然有人忍心剁碎了當成美餐,太難以置信了。我們對此深表悲嘆。”
終於,就此事召開了國際會議,會議的議題一言以蔽之,就是“Angel是否可以食用”。
“目前已知食用Angel對人類並無危害,調查結果也表明,Angel的數量並未減少,因此食用Angel應該不存在問題。”這是日本政丅府的意見。
“這不是問題所在。人類身為萬物之長,卻可以心安理得地吃下酷似自己的動物,這種行為顯然很不正常。”這是反對派的代表性意見。很明顯,他們的反對理由主要是基於宗教因素。
“雖然Angel外表酷似人,但那只是偶然的相似罷了,實際上和我們人類沒有任何瓜葛。”日本代表不甘示弱地反駁,“Angel毫無智力,就算有,也只相當於青蛙的程度,難道貴國也不吃青蛙?”
“青蛙和Angel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了?”
“看到時產生的感受不同。Angel的姿態令我們有種神聖之感。”
“那恐怕只是你們在想入非非。日本人看到Angel,只會想到同名的點心。”
“所以日本人才常被批評缺少國際視野!就算是你們,看到酷似佛祖的生物時,也不至於想美餐一頓吧?”
“那可未必,如果好吃自然就吃囉。”
“真是走火入魔!”
就這樣唇槍舌劍地吵了好幾年,終於到了投票表決的時刻。食用Angel究竟是對是錯,即將揭開分曉。
結果是反對派占了多數,從此Angel被指定為特別保護動物,嚴禁食用。
給事態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的,是一起發生在休斯頓的事件。
事件主角是某電子零件製造商的老闆。說是製造商,其實只是個從外包業者那裡承攬IC基板製造工作的街道工廠而已。
這位老闆習慣每天第一個到工廠上班,事發當天,他也一大早就在工廠里四處巡視,檢查各方面情況,一邊思索是否還有可以進一步合理化的環節。
隨後他邁向倉庫。那裡堆放著裝滿IC基板的紙箱,預訂當天向發包的公司交貨。這份訂單期限緊迫,是他誇下海口一定比其他廠家早交貨才攬到的。讓他安心的,是總算順利趕上了交貨時間。如果這次遲了,只怕就沒有下筆生意了。
走進倉庫時,他發現腳邊有動靜,定睛一看,竟是一隻Angel。他不禁有些詫異,到底是從哪兒跑來的?他想起從報紙上看來的消息,Angel最近已野生化,蹤跡隨處可見。
緊接著他又聽到奇怪的聲音,咔嚓咔嚓響個不停。他打開倉庫的燈,驚得當場呆立十秒,然後才反應過來,發出尖叫。
堆得與天花板等高的紙箱上聚集了幾十上百隻Angel,它們打開紙箱,咯嘣咯嘣大嚼裡面的IC基板,基板上的電子零件的金屬碎片散落一地。
那天第二個來上班的是一位女經理,她正走在去辦公室的路上,驀然聽到一聲不知是怒吼還是悲鳴的叫喊。聲音是從倉庫傳來的,她提心弔膽地趕到,一看到現場情景,立刻大叫出聲,這回可真是不折不扣的悲鳴了。
老闆正揮舞著球棒把Angel打得稀爛,而且還不是一隻兩隻,他把幾十隻Angel一起扔進紙箱,然後拼盡全力揮棒猛擊,只聽一聲悶響,Angel半透明的白色肉塊和體液四下飛散,他的身上、臉上濺滿了滑溜溜的污物。他把眼前的Angel全部打死,又進入倉庫,再次用拖車拖出一個裝了幾十隻Angel的紙箱,像剛才一樣大開殺戒,Angel的頭、手、腳飛得到處都是。
最後,他把Angel的屍骸點火燒掉。這時其他員工也都已來到工廠,他們呆呆地盯著老闆的行動,誰也沒去阻止。
“總之,當時我什麼都忘了,一心只想保護自己的生活和工廠。它們把我寶貴的商品吃掉一大半,我心想這下生意全完了。一想到這裡,我就再也忍耐不住。嗯,我知道它們是特別保護動物。但那又怎樣?我也要過日子。你說它們是天使?開什麼玩笑,根本就是惡魔。殺掉它們我一點都不後悔。要是下次再敢來吃我的產品,我照殺不誤,把他們全部燒死。”以上是他恢復理智後的表示。
事後查明,他殺的Angel總數約有三百隻。工廠往南三公里處有一座加油站,Angel應該就是在這裡繁殖的。證據就是,加油站還剩有兩百隻Angel,附近的居民也曾遭過火災,電視、電腦全被Angel吃進肚裡。
Angel以塑料、樹脂等石油化學製品為食,對石油更是情有獨鍾,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攝取石油後,Angel的繁殖能力會比正常情況暴增近十倍,這在學界也已成為常識。此前一直沒有發生類似休斯頓事件的情況,是因為它們通常棲息於水中,從未長時間在陸地上移動。但有關學者詳細調查過這起事件後,發現Angel中已進化出適應陸地生活的種類。一般認為,野生的Angel都屬於陸生種類。
不到一個月,同樣的受害事件再次發生,全美各地頻頻爆發塑料製品被大量吃光的事件,而無一例外,在附近的加油站都發現了Angel的巨大巢穴。
深受其害的不止是美洲大陸,凡盛產石油化學製品的國家無一倖免。例如日本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家承攬不可燃物處理業務的公司使用Angel進行作業,結果一夜之間所有辦公器材都被它們風捲殘雲吃個精光。Angel還啃食電線的塑料外膜,導致漏電、停電事故頻發。那些裝修時用了塑料材料的家庭,連牆壁都被啃得一乾二淨。
最後美國政府調查發現,這群惹是生非的天使已經開始在一個至關重要的地方異常繁殖——油田。
各國首腦立即共聚一堂,緊急召開會議研討對策,認定Angel為人類歷史上危害最嚴重的生物,此時距指定它為特別保護動物還不足十年。
世界各地隨之展開大規模的消滅Angel的行動,有時使用火焰噴射器,有時連雷射都赫然登場。更有國家出台獎勵政策,國民可憑Angel的腦袋領取獎金。到了這個地步,把Angel拿來吃吃喝喝自然也毫無問題。但日本人還沒高興多久就發現,異常繁殖的陸生Angel不僅肉質堅硬,而且有股濃烈的汽油味,根本無法入口。美味的只有現今已很稀少的水生Angel,而這種Angel只生活在南太平洋極有限的區域內,由於動物保護組織和環境保護團體的壓力,目前依然禁止捕獲。
儘管各國興師動眾,陸生Angel的數量卻全無減少的跡象,原因是尚未發現對付Angel的有效藥劑,只能用打死、燒死等原始手段。人們不禁竊竊私語,照這樣發展下去,地球上的石油化學製品遲早要被他們洗劫殆盡。
就在這時,事態忽然峰迴路轉。
找到解決之道的是法國一個輻射能研究小組。這個小組原本致力於研發輻射能清除劑。如何清除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存在地球各處的輻射能,在當時也是科學界研究的課題之一。
輻射能清除劑試製成功後,以小型炸彈的形式投放在世界若干地點,結果不僅輻射能急劇減少,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效果——生活在當地的Angel也隨之滅絕。
不僅能清除輻射能,還能消滅有害生物,真可謂夢幻般的發明。對被Angel攪得焦頭爛額的各國來說,這種命名為“Blue Earth”的輻射能清除劑無疑是天降救星。不久,曾經瘋狂繁殖的陸生Angel徹底銷聲匿跡,存留於世的只有棲息在南太平洋的水生Angel。
環境保護團體主張:“南太平洋也應該投下Blue Earth,如此才能完全清除輻射能,還我們一個美麗的地球。”
動物保護組織則聲稱:“我們堅決反對在Angel棲息區域投放Blue Earth。水生Angel原本就已頻臨滅絕,此舉勢將導致該物種就此滅絕。”
“但Angel棲息區域殘留大量的輻射能,將會給環境帶來無窮隱患。”
“如此珍貴的生物,人類絕不能隨隨便便就將其消滅。”
從研究結果來看,Angel的生存離不開輻射能。由於二十世紀頻繁進行核試驗,輻射能濃度不斷增強,它們才得以繁衍生息。而它們的誕生是受海底核試驗的影響,由深海生物突變而來,這一事實同樣無法否認。
“地球必須清除多餘的輻射能。”
“人類有責任保護其他生物。”
環境保護團體和動物保護組織之間的爭論永無盡頭。
距離地球七八十萬光年的某行星上,一場對話正在進行。
“聽說那顆星球的生態系統又有了些許變化。”
“哦?什麼樣的變化?”
“放射性物質的數量驟減,似乎是地球上占統治地位的生物清除掉的。”
“果然不出模擬實驗的結果所料。”
“是啊,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包括統治生物對新生物的反應。”
“只要對那顆星球上的統治生物此前的行為模式稍加分析,很容易就可以料想到。他們表面上擺出重視其它生物的姿態,骨子裡卻極端反覆無常,任性妄為。是否允許一種生物存續,全視對自己的利弊而定。”
“他們對待環境的態度也如出一轍。”
“沒錯。他們在環境方面的最大追求,就是儘量讓自己居住得舒適,也因此才會去清除放射性物質。”
“愚不可及!輻射能本來就是他們自己製造出來的。”
“像他們這種把星球糟蹋得遍地都是輻射能的情況,從宇宙範圍來看,其實再常見不過了。對了,那種被他們成為塑料的合成物質泛濫成災的情況也一樣。”
“今晚我們要招待客戶去吃天使火鍋。”
“啊,好羨慕。我最愛吃Angel的頭部了。”
“你是說那個長著捲髮的地方?看來你內行得很。”
“那裡口感特別慡脆。一邊欣賞天使的可愛容顏,一邊大口吃它的頭部,這種感覺實在棒得不得了。”
就連辦公室走廊上也不時會傳出這樣的對話。
但隨之而來的也不全是好事。日本人食用Angel的消息在全世界傳開的第二天,抗丅議的聲浪就從四面八方湧向日本政丅府。
“竟然做出如此殘酷的事情,你們還是人嗎?”
“食用天使是對神明的褻瀆,簡直是惡魔行徑!”
“那麼可愛的孩子,居然有人忍心剁碎了當成美餐,太難以置信了。我們對此深表悲嘆。”
終於,就此事召開了國際會議,會議的議題一言以蔽之,就是“Angel是否可以食用”。
“目前已知食用Angel對人類並無危害,調查結果也表明,Angel的數量並未減少,因此食用Angel應該不存在問題。”這是日本政丅府的意見。
“這不是問題所在。人類身為萬物之長,卻可以心安理得地吃下酷似自己的動物,這種行為顯然很不正常。”這是反對派的代表性意見。很明顯,他們的反對理由主要是基於宗教因素。
“雖然Angel外表酷似人,但那只是偶然的相似罷了,實際上和我們人類沒有任何瓜葛。”日本代表不甘示弱地反駁,“Angel毫無智力,就算有,也只相當於青蛙的程度,難道貴國也不吃青蛙?”
“青蛙和Angel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了?”
“看到時產生的感受不同。Angel的姿態令我們有種神聖之感。”
“那恐怕只是你們在想入非非。日本人看到Angel,只會想到同名的點心。”
“所以日本人才常被批評缺少國際視野!就算是你們,看到酷似佛祖的生物時,也不至於想美餐一頓吧?”
“那可未必,如果好吃自然就吃囉。”
“真是走火入魔!”
就這樣唇槍舌劍地吵了好幾年,終於到了投票表決的時刻。食用Angel究竟是對是錯,即將揭開分曉。
結果是反對派占了多數,從此Angel被指定為特別保護動物,嚴禁食用。
給事態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的,是一起發生在休斯頓的事件。
事件主角是某電子零件製造商的老闆。說是製造商,其實只是個從外包業者那裡承攬IC基板製造工作的街道工廠而已。
這位老闆習慣每天第一個到工廠上班,事發當天,他也一大早就在工廠里四處巡視,檢查各方面情況,一邊思索是否還有可以進一步合理化的環節。
隨後他邁向倉庫。那裡堆放著裝滿IC基板的紙箱,預訂當天向發包的公司交貨。這份訂單期限緊迫,是他誇下海口一定比其他廠家早交貨才攬到的。讓他安心的,是總算順利趕上了交貨時間。如果這次遲了,只怕就沒有下筆生意了。
走進倉庫時,他發現腳邊有動靜,定睛一看,竟是一隻Angel。他不禁有些詫異,到底是從哪兒跑來的?他想起從報紙上看來的消息,Angel最近已野生化,蹤跡隨處可見。
緊接著他又聽到奇怪的聲音,咔嚓咔嚓響個不停。他打開倉庫的燈,驚得當場呆立十秒,然後才反應過來,發出尖叫。
堆得與天花板等高的紙箱上聚集了幾十上百隻Angel,它們打開紙箱,咯嘣咯嘣大嚼裡面的IC基板,基板上的電子零件的金屬碎片散落一地。
那天第二個來上班的是一位女經理,她正走在去辦公室的路上,驀然聽到一聲不知是怒吼還是悲鳴的叫喊。聲音是從倉庫傳來的,她提心弔膽地趕到,一看到現場情景,立刻大叫出聲,這回可真是不折不扣的悲鳴了。
老闆正揮舞著球棒把Angel打得稀爛,而且還不是一隻兩隻,他把幾十隻Angel一起扔進紙箱,然後拼盡全力揮棒猛擊,只聽一聲悶響,Angel半透明的白色肉塊和體液四下飛散,他的身上、臉上濺滿了滑溜溜的污物。他把眼前的Angel全部打死,又進入倉庫,再次用拖車拖出一個裝了幾十隻Angel的紙箱,像剛才一樣大開殺戒,Angel的頭、手、腳飛得到處都是。
最後,他把Angel的屍骸點火燒掉。這時其他員工也都已來到工廠,他們呆呆地盯著老闆的行動,誰也沒去阻止。
“總之,當時我什麼都忘了,一心只想保護自己的生活和工廠。它們把我寶貴的商品吃掉一大半,我心想這下生意全完了。一想到這裡,我就再也忍耐不住。嗯,我知道它們是特別保護動物。但那又怎樣?我也要過日子。你說它們是天使?開什麼玩笑,根本就是惡魔。殺掉它們我一點都不後悔。要是下次再敢來吃我的產品,我照殺不誤,把他們全部燒死。”以上是他恢復理智後的表示。
事後查明,他殺的Angel總數約有三百隻。工廠往南三公里處有一座加油站,Angel應該就是在這裡繁殖的。證據就是,加油站還剩有兩百隻Angel,附近的居民也曾遭過火災,電視、電腦全被Angel吃進肚裡。
Angel以塑料、樹脂等石油化學製品為食,對石油更是情有獨鍾,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攝取石油後,Angel的繁殖能力會比正常情況暴增近十倍,這在學界也已成為常識。此前一直沒有發生類似休斯頓事件的情況,是因為它們通常棲息於水中,從未長時間在陸地上移動。但有關學者詳細調查過這起事件後,發現Angel中已進化出適應陸地生活的種類。一般認為,野生的Angel都屬於陸生種類。
不到一個月,同樣的受害事件再次發生,全美各地頻頻爆發塑料製品被大量吃光的事件,而無一例外,在附近的加油站都發現了Angel的巨大巢穴。
深受其害的不止是美洲大陸,凡盛產石油化學製品的國家無一倖免。例如日本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家承攬不可燃物處理業務的公司使用Angel進行作業,結果一夜之間所有辦公器材都被它們風捲殘雲吃個精光。Angel還啃食電線的塑料外膜,導致漏電、停電事故頻發。那些裝修時用了塑料材料的家庭,連牆壁都被啃得一乾二淨。
最後美國政府調查發現,這群惹是生非的天使已經開始在一個至關重要的地方異常繁殖——油田。
各國首腦立即共聚一堂,緊急召開會議研討對策,認定Angel為人類歷史上危害最嚴重的生物,此時距指定它為特別保護動物還不足十年。
世界各地隨之展開大規模的消滅Angel的行動,有時使用火焰噴射器,有時連雷射都赫然登場。更有國家出台獎勵政策,國民可憑Angel的腦袋領取獎金。到了這個地步,把Angel拿來吃吃喝喝自然也毫無問題。但日本人還沒高興多久就發現,異常繁殖的陸生Angel不僅肉質堅硬,而且有股濃烈的汽油味,根本無法入口。美味的只有現今已很稀少的水生Angel,而這種Angel只生活在南太平洋極有限的區域內,由於動物保護組織和環境保護團體的壓力,目前依然禁止捕獲。
儘管各國興師動眾,陸生Angel的數量卻全無減少的跡象,原因是尚未發現對付Angel的有效藥劑,只能用打死、燒死等原始手段。人們不禁竊竊私語,照這樣發展下去,地球上的石油化學製品遲早要被他們洗劫殆盡。
就在這時,事態忽然峰迴路轉。
找到解決之道的是法國一個輻射能研究小組。這個小組原本致力於研發輻射能清除劑。如何清除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存在地球各處的輻射能,在當時也是科學界研究的課題之一。
輻射能清除劑試製成功後,以小型炸彈的形式投放在世界若干地點,結果不僅輻射能急劇減少,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效果——生活在當地的Angel也隨之滅絕。
不僅能清除輻射能,還能消滅有害生物,真可謂夢幻般的發明。對被Angel攪得焦頭爛額的各國來說,這種命名為“Blue Earth”的輻射能清除劑無疑是天降救星。不久,曾經瘋狂繁殖的陸生Angel徹底銷聲匿跡,存留於世的只有棲息在南太平洋的水生Angel。
環境保護團體主張:“南太平洋也應該投下Blue Earth,如此才能完全清除輻射能,還我們一個美麗的地球。”
動物保護組織則聲稱:“我們堅決反對在Angel棲息區域投放Blue Earth。水生Angel原本就已頻臨滅絕,此舉勢將導致該物種就此滅絕。”
“但Angel棲息區域殘留大量的輻射能,將會給環境帶來無窮隱患。”
“如此珍貴的生物,人類絕不能隨隨便便就將其消滅。”
從研究結果來看,Angel的生存離不開輻射能。由於二十世紀頻繁進行核試驗,輻射能濃度不斷增強,它們才得以繁衍生息。而它們的誕生是受海底核試驗的影響,由深海生物突變而來,這一事實同樣無法否認。
“地球必須清除多餘的輻射能。”
“人類有責任保護其他生物。”
環境保護團體和動物保護組織之間的爭論永無盡頭。
距離地球七八十萬光年的某行星上,一場對話正在進行。
“聽說那顆星球的生態系統又有了些許變化。”
“哦?什麼樣的變化?”
“放射性物質的數量驟減,似乎是地球上占統治地位的生物清除掉的。”
“果然不出模擬實驗的結果所料。”
“是啊,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包括統治生物對新生物的反應。”
“只要對那顆星球上的統治生物此前的行為模式稍加分析,很容易就可以料想到。他們表面上擺出重視其它生物的姿態,骨子裡卻極端反覆無常,任性妄為。是否允許一種生物存續,全視對自己的利弊而定。”
“他們對待環境的態度也如出一轍。”
“沒錯。他們在環境方面的最大追求,就是儘量讓自己居住得舒適,也因此才會去清除放射性物質。”
“愚不可及!輻射能本來就是他們自己製造出來的。”
“像他們這種把星球糟蹋得遍地都是輻射能的情況,從宇宙範圍來看,其實再常見不過了。對了,那種被他們成為塑料的合成物質泛濫成災的情況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