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而剛跳進了車廂,身體仍在半凌空狀態的你,也無須花費絲毫腳力走到座位,因為根據“牛頓第一慣性定律”,凌空的你還沒有受到移動中的小巴的慣性影響,小巴司機加油,小巴急速向前時的去勢及衝力,會把你身軀“甩”到最近的座位上,準確地將你背部牢牢貼在椅背上面,小巴在牛頓第一慣性定律生效前絕塵而去,空餘路人目送敬仰。用文字來描述很煩瑣,好像很漫長的過程,但是實際發生就在電光石火之間。同樣地,也因為懂得充分利用這條牛頓第一定律,小巴司機很少要自己動手去拉閘門開關。小巴減速前的速度,在接載乘客時,急速剎車的逆向動力,足以把小巴閘門向前彈開;同樣地,急劇加速又把閘門向後拉平關上。閘門配合車速開關過程可靠而有效率,也同時避免正高速奔馳的司機分神去理會閘門開關這等閒雜之事。且慢,牛頓第一定律的作用在小巴里還沒有結束,等你下車時也同樣發揮作用,司機急速剎車時再次把閘門彈開,同時也把沒有扣上安全帶這種“多餘”設備的你推到車門位置,接著以間諜特務接頭時交換機密文件般純熟的手法,把一枚十元硬幣“甩”到小巴司機手掌中,而有十多年收工後打麻將耍樂鍛鍊經驗的司機,無須轉頭,也已憑他那敏銳的指尖感應出是十元硬幣一枚,不多不少,無須找贖。
在你收回那付車資的右手,同一時間你早已從閘門跳出那當然不會停穩的車廂。由你背部離開座位,到你雙腳踏在街上的整個過程不需三秒,在這一瞬間所有動作分解為:剎車、波箱減擋、離座、車閘彈開、起身、衝刺、伸手、交錢、落錢箱、下台階、落車、壓離合、推擋、油門、車閘關閉,落車過程有如奧運會高空跳水般瀟灑流暢,秒間完成屈體、轉身、抱腿、壓水花,難度係數可見一斑!假如有一天要在香港征國家隊跳水隊員的話,香港市民一定不負眾望。小巴司機有著這樣高效率的上下客模式,作為這樣高效率公共運輸工具的乘客的你豈能落後?要有相當高度的意識形態和覺悟,理應儘量配合小巴司機,在上車那一刻你就要時刻準備好叫那聲“有落(下車)”,做好如同飛人劉翔110米欄起跑的備戰,不要延誤小巴高效能、流暢運轉。
而能那麼充分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牛頓定律,全港中學物理科早應該以小巴運作為實用教材,由物理科教師半夜帶領學生實地考察,或招請小巴司機為物理學科客席講師。實踐課後,髮型凌亂、頸搭白毛巾的小巴司機一定會用刺著舊款文身“長情”字樣的手臂,從長滿欷歔胡楂的嘴角取下菸蒂,迷惘中吐出一口煙,用歷經滄桑的話告訴你:“小朋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小小年紀應該勤力讀書,不要再拍拖、吹雞、嗑藥,真的以為有風雲歲月、刀光劍影?現在時代不同了,新人事新作風,沒有學歷只能去吃屎,懂嗎?一定要等你大學畢業後,有了學歷再入社團才更容易搏出位,唉,往事不堪回首,大佬我當年亦是廟街五虎之一……”除了漂移技術爐火純青之外,小巴司機也對他們的愛車保養很有要求。
有次搭過一輛由彩虹至荃灣的紅色小巴,司機是個有鬍子的長髮壯漢,他的小巴設備絕對與眾不同。小巴乾淨舒適,色彩溫暖,明窗淨几,駕駛席設有著名賽車品牌“列卡鵝”桶椅一張,方向盤有別於一般小巴,是真皮三幅式賽車方向盤,還設有快速轉擋專用的短身波棍。車廂設備也很牛,車廂地板鋪上的並不是一般的防滑軟膠或坑紋鋼板,而是鬆軟的厚身地毯,近車頭左方空間更裝了一整套完備的專業高頻立體聲音響系統,連接高、中、重低音環繞大型揚聲器,身臨其境紅館演唱會,喇叭中傳出《揮著翅膀的女孩》的歌聲:“風雨來,不避開,謙虛把頭低下來,像沙鷗來去天地,只為尋一個奇蹟,See me fly,I’m proud to fly up high,生命已經打開,我要你總精彩!”仿如天籟之音,在嘈雜世間穿透靈魂,給人信心鼓舞向前,如果容祖兒在場,亦會感動到熱淚盈眶加淚水縱橫,絕沒想到自己的口水歌一路來成為一代肌肉猛男成長過程中的心靈雞湯。
整架車廂的設備比起許多東南亞所謂豪華旅行團所供應的旅遊巴士還要豪華,車資比起來,卻沒有比同一路線的其他沒有同等設備小巴多收一分錢,那次彩虹至荃灣之旅,可算是我人生乘搭過的中巴最高享受。怒火街頭亦可偶遇細膩溫情,大隻佬(粗人)無須作秀,已讓你傾心,點滴細節展現絲絲似水柔情,令你深深體味什麼叫內涵與品位。艱辛歲月依舊樂活每刻,風雨覆蓋仍能創造未來,黑白天空日日掛滿彩虹,一句話送給小巴司機們:“大哥,我只喜歡你,你不像別人,因為你從不玩憂傷!”如此敬業愛崗、技術超群,而又不計付出的小巴司機,理應受香港的旅遊發展局大力推廣,小巴應成為具香港地方特色的2009東亞運動會指定交通工具之一。
而一眾崇尚飆車的年輕駕駛一族也應向香港小巴司機學習,他們不懂什麼空氣動力學、渦輪增壓,也不需什麼定風翼、大包圍,小巴更沒有氮氣加速或雙VVT-i、ESP系統,亦不需什麼絞牙避震、石橋或米其林,小巴司機靠的就是過硬的技術,也不需要把臭豆腐店的招牌貼在自己的車身上,勉強要貼的話,請支持本地車手,貼個“旺角至荃灣”或“十元”的膠牌在自己坐駕的擋風玻璃後吧!另一指標也同樣要受到關注的,也是香港地方特色交通工具,就是完成上面的另一個紀錄:過彎道最高速,這個最高速的紀錄一直保持在香港雙層巴士那裡。受先天設計體積及服務模式所限,巴士的平均圈速沒法跟小巴比,但論攻彎道的速度及技巧上,巴士司機絕對比小巴司機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現在的“新世界巴士公司”或以前的“中華巴士公司”里住港島半山及港島南區那一眾路線的巴士司機,以上所提及路段以路斜、狹窄、彎多且急著名,而上述巴士司機們卻能以一般私家車甚至高性能房車也不敢嘗試的速度,去把體積龐大且笨重的巴士車身衝過各危險彎角,實在是能人所之不能,七次世界一級方程式冠軍德國車手米高舒密加看見也可能背透冷汗。
在你收回那付車資的右手,同一時間你早已從閘門跳出那當然不會停穩的車廂。由你背部離開座位,到你雙腳踏在街上的整個過程不需三秒,在這一瞬間所有動作分解為:剎車、波箱減擋、離座、車閘彈開、起身、衝刺、伸手、交錢、落錢箱、下台階、落車、壓離合、推擋、油門、車閘關閉,落車過程有如奧運會高空跳水般瀟灑流暢,秒間完成屈體、轉身、抱腿、壓水花,難度係數可見一斑!假如有一天要在香港征國家隊跳水隊員的話,香港市民一定不負眾望。小巴司機有著這樣高效率的上下客模式,作為這樣高效率公共運輸工具的乘客的你豈能落後?要有相當高度的意識形態和覺悟,理應儘量配合小巴司機,在上車那一刻你就要時刻準備好叫那聲“有落(下車)”,做好如同飛人劉翔110米欄起跑的備戰,不要延誤小巴高效能、流暢運轉。
而能那麼充分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牛頓定律,全港中學物理科早應該以小巴運作為實用教材,由物理科教師半夜帶領學生實地考察,或招請小巴司機為物理學科客席講師。實踐課後,髮型凌亂、頸搭白毛巾的小巴司機一定會用刺著舊款文身“長情”字樣的手臂,從長滿欷歔胡楂的嘴角取下菸蒂,迷惘中吐出一口煙,用歷經滄桑的話告訴你:“小朋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小小年紀應該勤力讀書,不要再拍拖、吹雞、嗑藥,真的以為有風雲歲月、刀光劍影?現在時代不同了,新人事新作風,沒有學歷只能去吃屎,懂嗎?一定要等你大學畢業後,有了學歷再入社團才更容易搏出位,唉,往事不堪回首,大佬我當年亦是廟街五虎之一……”除了漂移技術爐火純青之外,小巴司機也對他們的愛車保養很有要求。
有次搭過一輛由彩虹至荃灣的紅色小巴,司機是個有鬍子的長髮壯漢,他的小巴設備絕對與眾不同。小巴乾淨舒適,色彩溫暖,明窗淨几,駕駛席設有著名賽車品牌“列卡鵝”桶椅一張,方向盤有別於一般小巴,是真皮三幅式賽車方向盤,還設有快速轉擋專用的短身波棍。車廂設備也很牛,車廂地板鋪上的並不是一般的防滑軟膠或坑紋鋼板,而是鬆軟的厚身地毯,近車頭左方空間更裝了一整套完備的專業高頻立體聲音響系統,連接高、中、重低音環繞大型揚聲器,身臨其境紅館演唱會,喇叭中傳出《揮著翅膀的女孩》的歌聲:“風雨來,不避開,謙虛把頭低下來,像沙鷗來去天地,只為尋一個奇蹟,See me fly,I’m proud to fly up high,生命已經打開,我要你總精彩!”仿如天籟之音,在嘈雜世間穿透靈魂,給人信心鼓舞向前,如果容祖兒在場,亦會感動到熱淚盈眶加淚水縱橫,絕沒想到自己的口水歌一路來成為一代肌肉猛男成長過程中的心靈雞湯。
整架車廂的設備比起許多東南亞所謂豪華旅行團所供應的旅遊巴士還要豪華,車資比起來,卻沒有比同一路線的其他沒有同等設備小巴多收一分錢,那次彩虹至荃灣之旅,可算是我人生乘搭過的中巴最高享受。怒火街頭亦可偶遇細膩溫情,大隻佬(粗人)無須作秀,已讓你傾心,點滴細節展現絲絲似水柔情,令你深深體味什麼叫內涵與品位。艱辛歲月依舊樂活每刻,風雨覆蓋仍能創造未來,黑白天空日日掛滿彩虹,一句話送給小巴司機們:“大哥,我只喜歡你,你不像別人,因為你從不玩憂傷!”如此敬業愛崗、技術超群,而又不計付出的小巴司機,理應受香港的旅遊發展局大力推廣,小巴應成為具香港地方特色的2009東亞運動會指定交通工具之一。
而一眾崇尚飆車的年輕駕駛一族也應向香港小巴司機學習,他們不懂什麼空氣動力學、渦輪增壓,也不需什麼定風翼、大包圍,小巴更沒有氮氣加速或雙VVT-i、ESP系統,亦不需什麼絞牙避震、石橋或米其林,小巴司機靠的就是過硬的技術,也不需要把臭豆腐店的招牌貼在自己的車身上,勉強要貼的話,請支持本地車手,貼個“旺角至荃灣”或“十元”的膠牌在自己坐駕的擋風玻璃後吧!另一指標也同樣要受到關注的,也是香港地方特色交通工具,就是完成上面的另一個紀錄:過彎道最高速,這個最高速的紀錄一直保持在香港雙層巴士那裡。受先天設計體積及服務模式所限,巴士的平均圈速沒法跟小巴比,但論攻彎道的速度及技巧上,巴士司機絕對比小巴司機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現在的“新世界巴士公司”或以前的“中華巴士公司”里住港島半山及港島南區那一眾路線的巴士司機,以上所提及路段以路斜、狹窄、彎多且急著名,而上述巴士司機們卻能以一般私家車甚至高性能房車也不敢嘗試的速度,去把體積龐大且笨重的巴士車身衝過各危險彎角,實在是能人所之不能,七次世界一級方程式冠軍德國車手米高舒密加看見也可能背透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