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意外的身份令二人緊張。

  “你覺得怎麼樣?”悠子觀察世村的神色。

  “好像有問題。”

  “我也是。那座房子給人感覺很不好。好像是用錢把自然給買下了一樣。圍牆上還有鐵蒺藜,這叫什麼來的?防賊刺?那樣的房子平常人住不了。”

  “那叫牆刺。感覺的確不好。但越是有錢有地位的人就越怕失去。”

  “在這方面,我們倒很輕鬆。”悠子刻薄地說。

  “如果我說我不想失去你的話,你會生氣嗎?”世村決心試一下。

  “咦?難道你想得到我嗎?”

  世村遭遇猛烈反擊。

  “真糟糕。我沒有那麼厚臉皮的。我說過好幾次了,與你相識是我最大的收穫。我是不想失去這一收穫。”

  “對不起。對我來說也是收穫。我也不想失去。”悠子表情鄭重了些。

  “真的嗎?”

  “真的。”悠子的眼裡含有成熟女子特有的謎一樣的東西。世村缺乏要解開這個謎所需的進一步的勇氣。

  3

  世村悄悄地對長井基弘的身邊做了調查。他是現在創業傳奇中的人物,經歷(當然是粉飾過的)被大肆宣傳。

  所謂APPAREL,就是服裝、衣服的意思。如果把衣物等叫做APPAREL的話,不知怎麼就好像多了層時尚感覺。

  這個詞於昭和四十年代從美國傳入後,男服、女服、運動服、內衣等就全被稱為APPAREL了。

  以前成衣界裡,由大廠家獨占市場份額,但隨著市場日漸成熟,消費者的喜好更富個性化。比起量來,他們變得更重視服裝的感覺。

  隨著這種傾向的發展,大品牌的商品賣不動了,取而代之的是個性化的設計與設計師獨創的品牌。順應這種發展趨勢,長井不斷推出抓住了年輕人消費心理的大膽嶄新的計劃,從代官山一間公寓房起家,眨眼之間,便將小作坊發展成為年營業額在數百億日元的大企業,成為新興勢力的代表。而且在不久的將來,營業額將與老牌成衣商成比肩之勢。

  這一切的原動力,無論如何應歸功於長井基弘對年輕人感性的敏感反應。在他後面支持他的是作為設計師,首次將日本傳統元素溶入到時裝中的妻子真美子。

  他們夫婦倆作為完美的搭檔,總是能領先一步,體察到“年輕人的訴求”。

  在長井的經歷中,有件事特別引起世村的注意。

  就是在長井初露頭角的幾年前,曾與意欲進軍時裝業界的校倉商事有過一段時期的業務合作關係。

  當時時裝業界的市場份額為八兆億日元,並且有希望達到十兆億。校倉商事也希望能分一杯羹。但對校倉商事來說,成衣界完全是個未知的領域。因此它便把目光投向了能敏感抓住年輕人感覺、發展迅速的NAGAI。而長井這一方面,也需要校倉的名聲和銷售渠道。兩者都認為有利可圖,遂展開合作。

  但這種關係一年多後就破裂了。這裡面的具體情況沒有披露,據說是因為雙方都覺得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長井曾與校倉合作過一段時間的事實不容忽視呀。”

  “那期間,他與山原或高坂有可能接觸過。”

  “我想一定有接觸。”

  “長井有沒有可能與山原他們的違法活動有關。”

  “有可能在合作時期就存在違法行為,他們或許有勾結,不過不論是否參與過違法行為,長井與他們有過接觸這一事實本身就不容忽視。”

  “怎麼辦?與長井對質嗎?”

  “怎樣對質呢?全都是我們推測出來的。”

  “如果姐夫是長井殺的,就一定是因為與他對質了的結果。”

  “他一定抓到了長井致命的東西。”

  “但從前在館山寺飯店與四人組一起住宿的事好像也沒什麼啊。”

  “肯定有對犯人來講很不利的東西,所以才裁掉的嘛。”

  “現在倒還想不出其他的理由。”

  “對犯人來講不利的大概就是可憑藉留言找到他的蹤跡吧。”

  “說的對。”

  “開始懷疑第四位同行者山原是犯人,然後通過轉變思考方法,想到了是否會是四人組以外的人。”

  “四人組以外,能查到身份的只有長井夫婦。”

  “眼下,最可疑的就是長井了。”

  “從你姐夫也查過他就證明了這一點。”

  “作為殺害誰的犯人最可疑呢?”悠子的語氣里隱含著某種意思。

  “自然應該是殺害你姐夫的犯人了。”世村奇怪悠子怎麼會問出這個問題來。

  “就這些嗎?”

  “你的意思是……”世村一下明白過來了。他意識到自己忘記了一件大事。

  “看你,都忘記了吧。光追在姐夫後面,只想到他了,如果姐夫與長井對質的話,當然是因為其他事了。”

  “殺害高坂昌子……”

  “對呀。姐夫懷疑高坂真也的自殺與高坂昌子的被殺有關,姐夫一定握有長井殺害髙坂昌子的證據。”

  “殺害髙坂昌子的證據。究竟是什麼樣的證據呢?”

  “直到她被殺之前,你都與她在一起吧?你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嗎?”

  “根本沒有想過她會被殺。”這些事已被警察問了個通通透透。

  “犯人是跟你前後腳來的。你離開房間的時候是六點,當天夜裡八點多送餐員就發現屍體了,就是說犯人是在這段時間裡來的。那犯人怎麼知道你什麼時候走的呢?”

  “在附近守候著,或者犯人打電話,確認沒有人了。”

  “在附近守候是很危險的。而且容易引人注意。”

  “那就是打電話?”

  “如果你還在時也有危險。沒有那樣的電話吧。”

  “她只打過一個預約座位的電話,打過來的電話一個都沒有。或者是她給叫過來的?”

  “這樣的話,就必須是在附近。”

  “也許也住在同一飯店。”

  “那才真正危險呢。事發當天的住宿者都受到警察的嚴密詢問。”

  “不過在附近是肯定的。”

  “對了。那附近還有幾家飯店。而且我記得在什麼時裝雜誌上還看到過,NAGAI的事務所就在那附近的P飯店。如果在那裡守候的話,接到電話後,走著去就來得及。”

  “哦?使用的是這個方法嗎?但光是這些,好像還不能在對質時令長井就範。”

  “你是什麼時候與她碰面的呢?”

  “實在不好意思說呀。”

  “都到這種時候了,還有什麼好隱瞞的。”

  “上午十一點左右。”

  “然後在一起一直呆到傍晚六點?”悠子瞠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