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一瞬間,松浦覺得全身血液都像是凍結了。這件事,應該只有極少數人知道,而且,是幾十年前的往事了,松浦自己絕對沒告訴過別人,即使是美那子,他也連提都沒提過。
“啊,真的嗎?”果然,美那子像是很驚異的問。
松浦很焦急,他知道必須說話才行,可是,舌頭卻像打結了。
“不,是曾有過那種想法,但,很快就打消了。也許該說是因那場病而失去了時機……”松浦急於改變話題。可是,心裡卻有了疑問:谷山自何處得知自己的秘密呢?
最後,他鼓足勇氣,反問:“想不到谷山連這麼幾十年前的事都知道,他是從哪裡得來的消息呢?”
“他也只是偶然聽到而已,似乎松浦先生在年輕時代,曾經為此去和一位不知叫什么姓名的樂隊指揮商量!”
一聽到樂隊指揮這名詞,松浦眼前一片灰暗!他極力的自我控制,絕對不能表現奇妙的態度,否則,反而會引人懷疑。
畢竟,都已是三十年前的往事了。他用力壓制住顫抖的膝蓋,努力裝出平靜的表情。
第九章 歲月流逝
1
六月三十日,星期四,美那子叫松浦前往她在赤坂的傳播公司。
連續兩天的晴朗已告結束,今天,空中開始籠罩著厚厚的雲層。
午後不久,松浦到達四樓的董事長室。
他們是約好一起推斷至目前為止所搜集到的資料。在靜寂的辦公室里,兩人詳細的整理重點,進行研判。當然,一切仍由美那子主導,松浦從旁推敲!
但是松浦卻顯得漫無頭緒。理由很簡單,他專注的精神被雜念所侵擾了,而,此種雜念來自昨日和美那子會見牧口時,臨別之際,牧口所提的那句話。
牧口可能是輕輕鬆鬆的說出,但是,松浦受到的卻是足以令他心臟緊縮的震撼!
昨夜,松浦獨自沉思,腦海中雜念泉涌。三十年來,好不容易才忘卻的往事,卻因牧口的一句話,使所有的努力白費了。
雖然想要將之驅除於腦海之外,昔日的那段情景卻反而清晰浮現眼前,侵蝕著他的神經。這樣看來,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專注於推理了。
美那子充分發揮其靈活的判斷力,她說:第二個密室之謎,亦即新潟發生的竊案,乃是解決命案的線索!
“當時的竊案是完全的密室狀態。但,不用複製的鑰匙而能得手的情況只有一種,依密室的布局分類而言,竊案實際上比大家認為的發生時刻較晚。也可能是因偽證而形成密室之謎。”
美那子說明之後,就井然有序的開始綜合推理。她已事先將重點項目列出,複印一份交給松浦。
A、關於整體的連繫
坂上命案的動機,兇嫌目的為自我防衛。因為,坂上已逐漸查明谷山事件的核心,很快就可能真相大白,為了避免危險,兇嫌只好滅口了。
很明顯,兩件連續竊案和谷山事件、坂上命案都有連繫,所以,四項事件的兇嫌皆為同一人物。
B、對於各事件的個別分析
①第一次密室竊案
被害者將錢置於休息室之後,一直到謝幕後,所有人員回休息室的十五分鐘內,現場是無人狀態。
由於相信錢是在此十五分鐘內失竊,才產生了不可解的密室之謎。但是,如果認為兇嫌是在十五分鐘後,亦即,休息室里混亂不堪的情況下,從被害者衣內偷偷拿走錢,則密室之謎就能合理的解開了。
假定兇嫌為X,X必須滿足的條件為能夠不被人懷疑的接近被害者的上衣。而且,即使摸索上衣,也不會令人感到不自然。換句話說,X和被害者有隨時在一起的密切關係,譬如,此兩人私下各拿對方之物,就算外人見到,也不會產生懷疑。
如果X有了這種條件,要趁休息室內一片混亂,每個人都不注意他人行動之瞬間來偷竊,應是輕而易舉之事。
②第二次密室竊案
這是比①更完璧的密室狀態。但是,若假定其謎團為和①相同的原理所產生,就能合理說明。
亦即,這並非演唱時間內發生的竊案。在所有人從舞台一起回到休息室,打開手提箱之時,皮夾子還是原封不動。可是,實際上鈔票已被人用白紙掉包了。每個人都相信竊嫌是在確認鈔票沒有異常之前就掉包,所以,才造成密室之謎。
在此,若改變觀點,假定是所有人確認鈔票平安無事之後才被掉包,那麼,謎團立刻消失。
但,這一來又會產生新謎團。從手提箱拿出的皮夾子,眾人都看到被收入某人懷中,這人又堅稱,在發現鈔票被掉包之前,皮夾子隨身不離!
理論上來說,只能認為此一說法。鈔票的持有人在無人見到之處,自己更換成假鈔。如此假定的話,所有的謎都將煙消雲散。
亦即,竊嫌即是被害者,也就是自導自演的竊案鬧劇。此時,能成為竊嫌的人物只有一個人,此人同時也能滿足①的X之條件。
由以上的分析,可導出結論:竊嫌是大原敬二!
③關於谷山事件
這是警方偵查之後,以自殺結案的事件。既經警方全力調查,又已過了十五年的歲月,再追查也很難有結果,只能依其和其他項目的關連,隨時加以研判。
④關於坂上命案
“啊,真的嗎?”果然,美那子像是很驚異的問。
松浦很焦急,他知道必須說話才行,可是,舌頭卻像打結了。
“不,是曾有過那種想法,但,很快就打消了。也許該說是因那場病而失去了時機……”松浦急於改變話題。可是,心裡卻有了疑問:谷山自何處得知自己的秘密呢?
最後,他鼓足勇氣,反問:“想不到谷山連這麼幾十年前的事都知道,他是從哪裡得來的消息呢?”
“他也只是偶然聽到而已,似乎松浦先生在年輕時代,曾經為此去和一位不知叫什么姓名的樂隊指揮商量!”
一聽到樂隊指揮這名詞,松浦眼前一片灰暗!他極力的自我控制,絕對不能表現奇妙的態度,否則,反而會引人懷疑。
畢竟,都已是三十年前的往事了。他用力壓制住顫抖的膝蓋,努力裝出平靜的表情。
第九章 歲月流逝
1
六月三十日,星期四,美那子叫松浦前往她在赤坂的傳播公司。
連續兩天的晴朗已告結束,今天,空中開始籠罩著厚厚的雲層。
午後不久,松浦到達四樓的董事長室。
他們是約好一起推斷至目前為止所搜集到的資料。在靜寂的辦公室里,兩人詳細的整理重點,進行研判。當然,一切仍由美那子主導,松浦從旁推敲!
但是松浦卻顯得漫無頭緒。理由很簡單,他專注的精神被雜念所侵擾了,而,此種雜念來自昨日和美那子會見牧口時,臨別之際,牧口所提的那句話。
牧口可能是輕輕鬆鬆的說出,但是,松浦受到的卻是足以令他心臟緊縮的震撼!
昨夜,松浦獨自沉思,腦海中雜念泉涌。三十年來,好不容易才忘卻的往事,卻因牧口的一句話,使所有的努力白費了。
雖然想要將之驅除於腦海之外,昔日的那段情景卻反而清晰浮現眼前,侵蝕著他的神經。這樣看來,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專注於推理了。
美那子充分發揮其靈活的判斷力,她說:第二個密室之謎,亦即新潟發生的竊案,乃是解決命案的線索!
“當時的竊案是完全的密室狀態。但,不用複製的鑰匙而能得手的情況只有一種,依密室的布局分類而言,竊案實際上比大家認為的發生時刻較晚。也可能是因偽證而形成密室之謎。”
美那子說明之後,就井然有序的開始綜合推理。她已事先將重點項目列出,複印一份交給松浦。
A、關於整體的連繫
坂上命案的動機,兇嫌目的為自我防衛。因為,坂上已逐漸查明谷山事件的核心,很快就可能真相大白,為了避免危險,兇嫌只好滅口了。
很明顯,兩件連續竊案和谷山事件、坂上命案都有連繫,所以,四項事件的兇嫌皆為同一人物。
B、對於各事件的個別分析
①第一次密室竊案
被害者將錢置於休息室之後,一直到謝幕後,所有人員回休息室的十五分鐘內,現場是無人狀態。
由於相信錢是在此十五分鐘內失竊,才產生了不可解的密室之謎。但是,如果認為兇嫌是在十五分鐘後,亦即,休息室里混亂不堪的情況下,從被害者衣內偷偷拿走錢,則密室之謎就能合理的解開了。
假定兇嫌為X,X必須滿足的條件為能夠不被人懷疑的接近被害者的上衣。而且,即使摸索上衣,也不會令人感到不自然。換句話說,X和被害者有隨時在一起的密切關係,譬如,此兩人私下各拿對方之物,就算外人見到,也不會產生懷疑。
如果X有了這種條件,要趁休息室內一片混亂,每個人都不注意他人行動之瞬間來偷竊,應是輕而易舉之事。
②第二次密室竊案
這是比①更完璧的密室狀態。但是,若假定其謎團為和①相同的原理所產生,就能合理說明。
亦即,這並非演唱時間內發生的竊案。在所有人從舞台一起回到休息室,打開手提箱之時,皮夾子還是原封不動。可是,實際上鈔票已被人用白紙掉包了。每個人都相信竊嫌是在確認鈔票沒有異常之前就掉包,所以,才造成密室之謎。
在此,若改變觀點,假定是所有人確認鈔票平安無事之後才被掉包,那麼,謎團立刻消失。
但,這一來又會產生新謎團。從手提箱拿出的皮夾子,眾人都看到被收入某人懷中,這人又堅稱,在發現鈔票被掉包之前,皮夾子隨身不離!
理論上來說,只能認為此一說法。鈔票的持有人在無人見到之處,自己更換成假鈔。如此假定的話,所有的謎都將煙消雲散。
亦即,竊嫌即是被害者,也就是自導自演的竊案鬧劇。此時,能成為竊嫌的人物只有一個人,此人同時也能滿足①的X之條件。
由以上的分析,可導出結論:竊嫌是大原敬二!
③關於谷山事件
這是警方偵查之後,以自殺結案的事件。既經警方全力調查,又已過了十五年的歲月,再追查也很難有結果,只能依其和其他項目的關連,隨時加以研判。
④關於坂上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