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被害者同樣也是毫無防備,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行為是正當的。”刑事說。他認為,如果坂上準備對松浦進行暴力制裁,行動必然會非常慎重。就算竊盜器以後打算收回,也不會疏忽的留下指紋,同時更會把家裡的那捲錄音帶處理掉,至少會加以消音。

  “這麼說,那捲錄音帶單純是用來向我威脅了?”

  “可以這麼認為。被害者認為當時聽到錄音帶聲音的所有人中,必有一人會有所反應。當然,為了避免使用肯定的語氣,我們不能直接說此人就是你。”

  聽到“反應”這兩個字,松浦心裡動了一下。聽了錄音帶之後,自己到底做了些什麼呢?是否有著和平常不一樣的舉動?

  突然,他用力拍了拍膝蓋。

  刑事的眼光並未忽略了松浦的態度變化。看起來,松浦知道,如果不說明自己心中的想法,警方的懷疑又會加深了。

  “不錯,我真的在聽到錄音帶後又回憶起昔日的戀人,終於打電話給已十四年多未通音訊的她,坂上可能因為對我懷疑,想竊聽內容。”邊說著,松浦開始推測坂上的心理。“谷山自殺時,證明我的不在現場證明的人就是我當時的戀人,而且,她和谷山也是同行,由於谷山之死,她也曾被懷疑可能獲得某種經營上的利益,亦即,她的證詞無法像一般與事件毫無關連的第三者之證詞那樣,可以讓警方完全置信。”

  “我們已調查過當時的記錄,對此早就明白。”

  “坂上懷疑我的不在現場證明是我和她串通所作的偽證。但,到了目前,已無法求證了,所以,才藉著錄音帶想給我一個打擊。”

  “也就是說,他期待你在聽過錄音帶的恐嚇之後,可能採取某種行動。”

  “是的。如果我和昔日的戀人串通偽證,一定會因為聽到錄音帶的威脅內容而大驚,因為,錄音帶里說已握有新證據。這時,我會立刻和她聯絡,說明危機已經來臨。以罪犯心理來說,這是正常的反應。”

  刑事輕輕頷首,似乎表示:像這種情況,我早就能夠判斷得出。

  但是,松浦若未將心中的推理結果完全說出,總覺得無法釋然。

  7

  如果兩個人以前曾經串通幹過罪惡之事,必定會互相聯繫:“事情嚴重了!”或“沒想到會被人發覺!”

  即使不敢這樣明白表示,至少也會偷偷見面,密謀善後之策。

  “如果坂上握有我涉嫌的某種確證,就不會採取此等布置了,只要將證據送交警方即可。可是,他雖接近我,暗中進行調查,卻未能有任何發現。另一方面,谷山的案子是在十五年前的初秋發生,已經快接近時效邊緣了。他在情急之下,才會想到利用錄音帶的方法。”

  “確實,你這麼分析是正確的。”刑事表情冰冷的說。“但,問題卻在其後。”

  “我是無法想像出坂上為何會遭遇這種不幸!”松浦也冷冷的說。

  “或許,可以這樣假設:坂上握有接近確證的證據。當然,是靠著錄音帶的刺激而獲得的,所以,他必須再證實一下,就在深夜裡請你至他的住處。你感覺到嚴重的威脅,就決定殺人減口,並且,將可能成為證據之物,偷偷的全部帶走。”刑事說著,凝視著松浦。“當然,這純粹只是假設而已。”

  雖然如此,松浦也能察覺出警方對自己的嚴重懷疑了。不錯,警方一定也檢討過各種可能性,擴大調查的範圍,但,對自己的懷疑之程度,絲毫未見減少。

  “這也是必然的趨向!”松浦並不能責怪警方的態度。

  財物未被帶走,即表示並非偶發的搶劫殺人。雖然兇嫌逃走時有拉上自動鎖的房門,但,進入時,一定是被害者親自開門。由此可見,這是認識之人所下手的命案!

  動機必然與十五年前谷山的自殺有關。這麼一來,在被害者周遭,與谷山自殺事件有關之人就是松浦了。

  “從這種立足點來推理,結果就是如此,亦即,谷山果然是被布置成自殺模樣的犧牲者,坂上壓迫該兇手,卻被殺害了,連所調查到的資料也被帶走。問題卻是,坂上是如何找出真兇的呢?”松浦沉思。

  谷山自殺的事件早就偵查終結,即使至今,仍未能查出真正的兇嫌。就算想要重新偵查,也因時間過了太久而幾近不可能。

  警方對松浦的調查雖然很嚴,卻因缺乏事實證據,不敢公布涉嫌的事實。但,可怕的還是大眾傳播媒體,只要讓其探知調查過程,很快的就會把松浦渲染成涉嫌重大的人物!

  因為,坂上曾對松浦表示強烈懷疑!

  自從知道坂上曾複製自己房門的鑰匙之後,松浦也仔細檢查過室內之物,發現收藏於壁櫥內的應徵R獎之原稿有被人動過的痕跡。

  另外,新的和舊的記事本也都稍微偏離原位。

  現在,坂上被人所殺。如果知道兩人和谷山事件的關係,傳播媒體一定會視為最佳題材而競相報導!

  “這時,我該怎麼辦才好呢?”松浦感到一陣沉重的不安,全身的血管都收縮了。單只是想像,他就覺得快透不過氣來。

  這種類似於絕望的不安,又勾起松浦心中的孤寂!平常,他總能安於命運,從中尋得自虐式的喜悅,因此,沒有能深入交談的朋友。就像蟄伏於牆邊的囚犯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