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flying” 一飛行——四個結果。

  有四個結果並不稀奇,因為會飛而被命名的未知生物應該會更多。可是第二個結果的名字令裕行屏住呼吸。

  “ Flying Rods”

  -“飛行的棒子”。

  裕行按下連結打開相關的頁面,映入眼帘的,便是熟悉的圖片。

  那隻該死的、猶如海洋生物的、筆直的飛行蟲子。

  我不是孤單的——這個念頭令裕行雙目含淚。自從被蟲子侵入、自己動手殺害了和美後,他便感覺自己被世界遺棄,被排除在人類之外。現在,他看到世界上有其他人知悉這些蟲子的存在,也許別人能夠分擔他的痛苦,即便那個人在地球的另一端也好。

  網頁上記錄著詳細的資料,說明這些蟲子在何時開始被人發現,在哪些地方有過目擊報告。出乎裕行所料,這種簡稱為“Rods”的生物在世界各地都有匯報,在日本被叫作“天魚”、在歐洲某地區被稱作“太陽能實體”,奇怪的是它們都無法被肉眼目擊,只能被攝影機鏡頭拍攝。

  裕行想起當天他親手抓住一隻,或許是首例。

  然而,裕行愈往網頁下方閱讀,愈感到失望。

  資料上指明“Rods”並不是真實的生物,而是攝影機和光線造成的錯覺。資料說,曾有電視台為了解開這種生物的神秘面紗,特意做了實驗,以攝影機長時間拍攝特定的位置,在鏡頭前放置捕網,要抓住它們。結果,節目成功拍到Rods飛過的情景,不過之後檢查捕網,只找到一隻飛蛾。科學家結論,由於攝影機曝光的速度不及昆蟲飛行速度,當昆蟲以特定速度飛過鏡頭前便能夠留下殘影,令飛行軌道形成棒子的形狀。

  “不對!那不是事實!”裕行仍記得當天在他手上往脖子逃去的蟲子。

  裕行翻過數個相關的網頁,找到更多相關實驗的資料,所說的都大同小異。有網頁更使用多重曝光的方法,拍攝了十至二十隻“Rods”飛行的圖像,都一再指出那只是普通的昆蟲。

  轉瞬間,裕行被蟲子侵入的事實被徹底地否定了,他不忿的心情無處宣洩。他一再重複在搜索網頁上鍵入r Flying Rods”,只是結果都違背他的期望。

  那是假的。

  那是不存在的。

  那只是光線造成的錯覺。

  裕行最後點進一個專題網頁,介紹r Flying Rods”最初被發現的經過。一九九四年有個美國人為了拍攝飛碟,在郊區架起了攝影機,卻無意間拍到這些奇怪的棒子,於是他製作更多的錄影片段,以及開辦觀光團,向遊客介紹這些“生物”。最初發現的地點是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市,亦即是那個著名的、傳說曾發生飛碟墜毀、外星人被美國軍方擄獲的荒涼小鎮。

  “和外星人有關嗎?”裕行曾懷疑過那些蟲子是外星生物,但他沒想過會跟著名的羅斯威爾事件扯上關係。

  無論如何,這線索就像遇溺時唯一能抓住的稻草,儘管希望渺茫,他仍會死命抓住不放。

  裕行打開抽屜,取出銀行存摺,再從另一個間隔拿出護照。他想到去美國要先到領事館發籤證,於是把兩者塞進背包,穿上外套,往門口走去。

  “還是到旅行社詢問一下,有沒有往羅斯威爾市觀光的旅行團,然後在網上嘗試找找那個發現蟲子的美國人,看看能否聯絡上……”

  裕行的英語能力只是一般,但生死攸關,只要能溝通的話,就算得用比手劃腳的方式也得去

  干。

  裕行心不在焉地走下樓梯,不小心在走廊跟梯間的轉角處跟一個男人撞個滿懷,一個小瓶子掉到地上。男人的肩頭很寬,穿著整齊西裝,叼著香菸,一臉不是善類的樣子,正要從走廊往樓梯走去。裕行沒見過這個男人,猜想是新住客。

  男人一言不發,拾起地上的藥瓶,放回口袋。

  “對、對不起。”裕行朝他點點頭,道歉後繼續向下走。男人走在裕行身後,裕行感到冷酷的目光射到背上,於是三步並成兩步,急忙逃離男人的視線。

  逼近

  大鶫坐在沙發上,以左手食指和拇指拈著一個透明塑膠袋,對著裡面的東西怔怔地看得出神。袋子裡不是別的,正是數天前他在對面公寓四樓六號室大門找到的一小片殘餘物。他的直覺告訴他,這跟和美的兇案有關,住在六號室的桂小姐很可能已遭毒手,可是他提不出證據。

  那時他提出的想法輕易地被當管理員的老先生否定。

  “人肉的殘骸?不會吧,”老先生一臉狐疑,“我看,應該是老鼠留下來的?可能戶主看到老鼠,慌張之下用門夾死了它……我們這兒一向也有鼠患,雖然並不嚴重。”

  “如果是死老鼠的,又怎會黏在門下的縫隙中?而且毛髮並不濃密,應該不是老鼠的皮膚……”

  “或者是老鼠巧來的吧?說不定是某家人買的牛肉或豬肉呢?”

  “老鼠會丟下肉塊在門邊嗎?說不通吧?”

  “如果說是人肉,不是更離譜嗎?周圍也沒有血跡,甚至連丁點痕跡也沒有!小題大作的話,人家會以為我頭腦有問題咧。先生,我還不想退休啊。”

  的確,這樣子向警察報告,被忽視的機會很大——大鶫心想老先生的話也很有道理,尤其自己得說明身份,警方聽到“徵信社”或“偵探”,九成會漠視他的意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