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這個打火機怎麼這麼眼熟?葉劍鋒忽然想起來,這個幾乎和他以前所用的很像,唯一不同的就是金屬外殼上的圖案不同,這個打火機的圖案造型是一匹“馬”。葉劍鋒對此再熟悉不過了,這是一個“Zippo”生肖打火機。
葉劍鋒裝著無心而又隨意地說著:“這火機,和我的差不多啊。你屬馬?”
“是。”
“平時菸癮大嗎?”
“還好吧,如果只是自己抽的話,差不多兩天一包。”
“這火機什麼時候買的?”
“去年過年的時候。”
“你這個在哪買的?”
“香港。”
“香港?多少錢?”
“大概-500多吧。”
“5007看來這是真傢伙,我的是山寨的。”這是事實,葉劍鋒那個是在網上淘來的,才158元。
說話間,葉劍鋒始終語氣平和,這種拉家常式的談話,讓蕭肖感覺沒先前那麼緊張,他略微調整一下坐姿。
臨走時,葉劍鋒又簡單地檢查了一遍,說:“先這樣吧。”
人身檢查剛結束,綠林縣局的領導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打來電話詢問,有沒有發現蕭肖的疑點。
蕭肖全身衣物及體表沒有損傷、沒有血跡、沒有燒傷,是或不是,從這一點根本無法判斷。這是葉劍鋒客觀的答覆。
當然這一點也不能排除蕭肖作案的嫌疑,從目前的偵查情況來看,他的嫌疑仍然很大。
余世春也打來電話,雖然也是問檢查情況,但他問的方向不同,他是問能不能排除蕭肖的嫌疑。
對於這個問題,葉劍鋒的確有自己的一點兒看法。
當然這些也是假設性的推理。從杜自健和朱浩哲先前對那張碎紙片的分析,案犯臨時起意用煤氣灶來引燃床單,那說明案犯縱火時沒有隨身攜帶打火機或火柴之類的東西。而蕭肖是個老煙槍,他隨身還攜帶著那個讓葉劍鋒眼饞的“Zippo”打火機。
“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蕭肖案發當晚沒有攜帶打火機。”這是葉劍鋒最後補充的一句話。
“應該不會。”余世春倒是否定了葉劍鋒最後說的可能性。
“哦,余支為何如此肯定?”
余世春解釋道:“因為,當晚蕭肖進入朱笛家之前,在附近的一個超市買了一包香菸,隨即就在超市門口點了一支,這就證明他當時隨身攜帶著打火機的。這個有超市的監控為證。”
“不過,這些推斷建立的前提是基於杜所與朱主任對那張碎紙片的分析之上,如果他們分析得沒錯,那蕭肖的嫌疑就降低很多。”
“那當然,而且還要看這個蕭肖最後真實的口供了。”
突然葉劍鋒在余世春電話里聽到一陣嘈雜聲,他急忙問道:“咋回事?”
過了十幾秒鐘,才聽見余世春回話:“死者的父母親友好像來了,先掛了。”
很快,孟學涯就接到領導一個指示,要他帶著朱笛家屬辨認屍體並採取她父母的血樣。要想真正認定這具屍體的身份,DNA才是最科學的方法。
會議室,各級領導嘀嘀咕咕地討論、分析著各種匯總來的信息。當然,大家最為關注的還是這個蕭肖,究竟是不是真兇?
能否排除蕭肖的嫌疑,的確是當務之急,這不僅關乎案件的偵破,更關係到人權與法律,現在參與到案件里的每個人都不應該獨善其身。
“我覺得,我們大家不僅是為了破案,更是為了不能製造一起冤案!”鄭陽對大家說。
“現如今,即使錯放一個也不能錯抓一個啊!”綠林縣局刑偵副局長馮世田的這一句話帶有玩笑之意,但說出了現在的局面。
有些人搖搖頭,面露無奈的苦笑。錯抓,錯放,都是絕對不可行的。
排除蕭肖作案的嫌疑,由杜自健與朱浩哲從現場分析開始。
“蕭肖說朱笛根本就沒開門,換句話說蕭肖根本就沒有進入到現場,這一點從現場看比較可信。”朱浩哲深思熟慮地說道,“首先我們基本確定了案犯是從大門和平進入。現場雖然顯得十分凌亂,地面也無勘驗條件,但是房間其他地方的各類物品擺設,整整齊齊,有條不紊,從這點可以看得出死者是一個很乾淨整潔的人,如果蕭肖進入到房內,死者一定會讓案犯換鞋,但是現場門口的鞋架上沒有男式拖鞋,只有幾雙女士拖鞋和高跟鞋,鞋櫃裡倒是有兩雙男士拖鞋,但是被壓在最底層的抽屜里,而且有些變形,應該是很長時間沒有用過了。”
“我聽說,你們先前懷疑案犯是用煤氣灶點燃紙張來引燃床單的,現在你們怎麼認為的?”余世春插進一句問話。
朱浩哲答道:“這個問題,我們和杜所最後也反覆研究過,我們還是堅持原來的分析意見。”
余世春與身邊的兒位領導耳語了幾句,說:“那也就是說,案犯極有可能沒有攜帶打火機等,或者說沒有預備。”
綠林縣局分管重案的副大隊長孔凡星是一個剛提拔上來的年輕中層領導,剛到30歲,算是綠林縣刑偵線上的得力幹將,蕭肖的審訊工作由他負責。
孔凡星目前並不認可這些推論,他的質疑理由很簡單:房間沒有男式拖鞋,也許案犯進入房間沒有穿鞋;案犯沒有用打火機,也許是情急之下打火機沒有打著,也許碰巧打火機沒有氣或者沒有油。
孔凡星提出的這兩個理由,確實也有可能性,這將最大的嫌疑又指向蕭肖。持這種觀點的不只孔凡星一個人。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孔凡星說的理由有些牽強。從現場和屍檢上看,案發時死者穿著睡衣,一般不會輕易讓一個男人進門,尤其是像蕭肖這樣關係一般的男人,二來常理上說,進來的客人,尤其是男人應該會換上拖鞋。
針對孔凡星的質疑進行反駁的觀點,不僅又降低了蕭肖的作案嫌疑,更是將案犯引導向另外一種可能,或者說是種假設,是否為女性作案?
考慮女性作案的可能,其實不是現在提出的,早在案發時就曾有人提出過,只不過後來的對象集中在蕭肖身上,就沒人再提。
現在懷疑女性作案,起碼可以解釋死者為何穿睡衣迎客、為何沒有男性拖鞋、為何沒有攜帶打火機這些原因。
但孔凡星再次提出了新的質疑,他幾乎沒有停頓地闡述著自己的理由:“從現場和屍檢的匯報情況看,死者除了被勒死之外,好像也沒有發現其他明顯的損傷,雖然現場因為焚燒、救火所造成的一些凌亂,但從其他的物品和痕跡來看也沒有發現明顯或者激烈的打鬥跡象。這是不是能說明,相對於死者來說,案犯的體力和控制力要遠強於死者?如果是一個女人作案,單憑一己之力,恐怕很難做到吧,要麼還有另外一個案犯。”
暫且不論孔凡星的分析準不準確,但說得不無道理,至少他提出是否為兩人作案的情況,的確也不能完全排除。
葉劍鋒一直都聽著大家熱烈地討論,卻沒有積極參與其中,更不用說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葉劍鋒裝著無心而又隨意地說著:“這火機,和我的差不多啊。你屬馬?”
“是。”
“平時菸癮大嗎?”
“還好吧,如果只是自己抽的話,差不多兩天一包。”
“這火機什麼時候買的?”
“去年過年的時候。”
“你這個在哪買的?”
“香港。”
“香港?多少錢?”
“大概-500多吧。”
“5007看來這是真傢伙,我的是山寨的。”這是事實,葉劍鋒那個是在網上淘來的,才158元。
說話間,葉劍鋒始終語氣平和,這種拉家常式的談話,讓蕭肖感覺沒先前那麼緊張,他略微調整一下坐姿。
臨走時,葉劍鋒又簡單地檢查了一遍,說:“先這樣吧。”
人身檢查剛結束,綠林縣局的領導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打來電話詢問,有沒有發現蕭肖的疑點。
蕭肖全身衣物及體表沒有損傷、沒有血跡、沒有燒傷,是或不是,從這一點根本無法判斷。這是葉劍鋒客觀的答覆。
當然這一點也不能排除蕭肖作案的嫌疑,從目前的偵查情況來看,他的嫌疑仍然很大。
余世春也打來電話,雖然也是問檢查情況,但他問的方向不同,他是問能不能排除蕭肖的嫌疑。
對於這個問題,葉劍鋒的確有自己的一點兒看法。
當然這些也是假設性的推理。從杜自健和朱浩哲先前對那張碎紙片的分析,案犯臨時起意用煤氣灶來引燃床單,那說明案犯縱火時沒有隨身攜帶打火機或火柴之類的東西。而蕭肖是個老煙槍,他隨身還攜帶著那個讓葉劍鋒眼饞的“Zippo”打火機。
“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蕭肖案發當晚沒有攜帶打火機。”這是葉劍鋒最後補充的一句話。
“應該不會。”余世春倒是否定了葉劍鋒最後說的可能性。
“哦,余支為何如此肯定?”
余世春解釋道:“因為,當晚蕭肖進入朱笛家之前,在附近的一個超市買了一包香菸,隨即就在超市門口點了一支,這就證明他當時隨身攜帶著打火機的。這個有超市的監控為證。”
“不過,這些推斷建立的前提是基於杜所與朱主任對那張碎紙片的分析之上,如果他們分析得沒錯,那蕭肖的嫌疑就降低很多。”
“那當然,而且還要看這個蕭肖最後真實的口供了。”
突然葉劍鋒在余世春電話里聽到一陣嘈雜聲,他急忙問道:“咋回事?”
過了十幾秒鐘,才聽見余世春回話:“死者的父母親友好像來了,先掛了。”
很快,孟學涯就接到領導一個指示,要他帶著朱笛家屬辨認屍體並採取她父母的血樣。要想真正認定這具屍體的身份,DNA才是最科學的方法。
會議室,各級領導嘀嘀咕咕地討論、分析著各種匯總來的信息。當然,大家最為關注的還是這個蕭肖,究竟是不是真兇?
能否排除蕭肖的嫌疑,的確是當務之急,這不僅關乎案件的偵破,更關係到人權與法律,現在參與到案件里的每個人都不應該獨善其身。
“我覺得,我們大家不僅是為了破案,更是為了不能製造一起冤案!”鄭陽對大家說。
“現如今,即使錯放一個也不能錯抓一個啊!”綠林縣局刑偵副局長馮世田的這一句話帶有玩笑之意,但說出了現在的局面。
有些人搖搖頭,面露無奈的苦笑。錯抓,錯放,都是絕對不可行的。
排除蕭肖作案的嫌疑,由杜自健與朱浩哲從現場分析開始。
“蕭肖說朱笛根本就沒開門,換句話說蕭肖根本就沒有進入到現場,這一點從現場看比較可信。”朱浩哲深思熟慮地說道,“首先我們基本確定了案犯是從大門和平進入。現場雖然顯得十分凌亂,地面也無勘驗條件,但是房間其他地方的各類物品擺設,整整齊齊,有條不紊,從這點可以看得出死者是一個很乾淨整潔的人,如果蕭肖進入到房內,死者一定會讓案犯換鞋,但是現場門口的鞋架上沒有男式拖鞋,只有幾雙女士拖鞋和高跟鞋,鞋櫃裡倒是有兩雙男士拖鞋,但是被壓在最底層的抽屜里,而且有些變形,應該是很長時間沒有用過了。”
“我聽說,你們先前懷疑案犯是用煤氣灶點燃紙張來引燃床單的,現在你們怎麼認為的?”余世春插進一句問話。
朱浩哲答道:“這個問題,我們和杜所最後也反覆研究過,我們還是堅持原來的分析意見。”
余世春與身邊的兒位領導耳語了幾句,說:“那也就是說,案犯極有可能沒有攜帶打火機等,或者說沒有預備。”
綠林縣局分管重案的副大隊長孔凡星是一個剛提拔上來的年輕中層領導,剛到30歲,算是綠林縣刑偵線上的得力幹將,蕭肖的審訊工作由他負責。
孔凡星目前並不認可這些推論,他的質疑理由很簡單:房間沒有男式拖鞋,也許案犯進入房間沒有穿鞋;案犯沒有用打火機,也許是情急之下打火機沒有打著,也許碰巧打火機沒有氣或者沒有油。
孔凡星提出的這兩個理由,確實也有可能性,這將最大的嫌疑又指向蕭肖。持這種觀點的不只孔凡星一個人。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孔凡星說的理由有些牽強。從現場和屍檢上看,案發時死者穿著睡衣,一般不會輕易讓一個男人進門,尤其是像蕭肖這樣關係一般的男人,二來常理上說,進來的客人,尤其是男人應該會換上拖鞋。
針對孔凡星的質疑進行反駁的觀點,不僅又降低了蕭肖的作案嫌疑,更是將案犯引導向另外一種可能,或者說是種假設,是否為女性作案?
考慮女性作案的可能,其實不是現在提出的,早在案發時就曾有人提出過,只不過後來的對象集中在蕭肖身上,就沒人再提。
現在懷疑女性作案,起碼可以解釋死者為何穿睡衣迎客、為何沒有男性拖鞋、為何沒有攜帶打火機這些原因。
但孔凡星再次提出了新的質疑,他幾乎沒有停頓地闡述著自己的理由:“從現場和屍檢的匯報情況看,死者除了被勒死之外,好像也沒有發現其他明顯的損傷,雖然現場因為焚燒、救火所造成的一些凌亂,但從其他的物品和痕跡來看也沒有發現明顯或者激烈的打鬥跡象。這是不是能說明,相對於死者來說,案犯的體力和控制力要遠強於死者?如果是一個女人作案,單憑一己之力,恐怕很難做到吧,要麼還有另外一個案犯。”
暫且不論孔凡星的分析準不準確,但說得不無道理,至少他提出是否為兩人作案的情況,的確也不能完全排除。
葉劍鋒一直都聽著大家熱烈地討論,卻沒有積極參與其中,更不用說發表自己的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