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只剩一個環節。只要這個環節能連上,唐公館裡的鬼魅將無從遁形。就差這一點……
窗外的霧散了?不是,是月光淡了。很快,停在樓前的那輛汽車已經隱入暗中看不見了。石語辨別出來,不是月光,而是夜霧帶來的清冷。濕濕的霧氣爬過肌膚,便有涼水浸過的感覺。
石語有點冷,站起來在屋裡走走。廚子早已不見,也不知睡在哪一間房中。石語覺得他就像個影子,不聲不響地出現,放下飯菜,又不聲不響地消失。不經意間,桌上的碗盞又不見了。
樓里有些微響動。不知是老房子裡的蛇鼠,還是那個影子在走動。
外面的門響了一下,門軸發出呻吟似的淒楚聲響。石語心中一動,二十年前的一個黃昏,他推開那扇門時,響起的就是這種聲音。
又是一聲門響,像是門廳和走廊間的那扇門輕輕開啟了。
很輕很緩的腳步聲,在走廊上慢慢的越來越近,時而停住,便會有房門開啟的聲音。似乎,有什麼人不慌不忙地推開一扇扇房門,在一間間房中尋覓。他在找什麼?
腳步聲漸漸靠近,快到自己的門前。夜霧更冷,石語覺得肌膚上起了雞皮疙瘩。
他走到門邊,側耳傾聽片刻,猛地拉開房門,探出身去。
走廊上昏昏的一盞燈下,空無一人。
石語推開了兩三扇虛掩的房門,也沒見有什麼異樣。他一手放在褲子口袋裡,握著一把打開的瑞士軍刀。聽小梅說過,這一帶的治安已大不如前。
走出又一扇房門時,石語似見走廊那端有白色的身影一閃,便緊走幾步追了上去。
他走到樓外的空地上,只見到自己的汽車停在那裡。再向大青樹那邊看過去,路燈下的薄霧裡,一個白衣女子的身影似隱似現。聽見石語的腳步聲,她轉過臉來。
“竹葉!”石語脫口叫出。
她剛要張口,忽然露出受驚的表情,一下子便消失在霧中。
難道又是小梅?石語欲待上前,突然又有了被人監視的感覺,不由得停住腳步。
就在這時,月亮鑽出了雲層。像下午在塔中的情形一樣,石語看到月光將一個人影投射在一邊的車身上。
他迅速轉身,發現自己正和一個熟人面對面。
楊在明。
那張黑黃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你咋個招呼都不打就來了?我一點準備都沒有。這裡比不得上海,拿不出像樣的東西待客……”
影子不知從哪裡鑽出來,桌上出現了兩個酒杯,芭蕉葉里烤熟的牛乾巴散發著熱氣和香味。
黑黃色的臉在昏昏的燈光下晃動,臉上有一張嘴,不時有一杯米酒灌進去,隨後便有一串話吐出來。
假。到處都是米酒,似乎這就是雲南風味。至少石語記得那些年這裡只有包穀酒和甘蔗酒。那張嘴說出的話也透著假,言不由衷,謙卑客套的語調後面有些東西時隱時現。有時似乎從中發現了什麼,卻總是失落在下一句不著邊際的話中。
就是這個帶幾分猥瑣的男人曾經是竹葉的丈夫。年輕時的他至少看上去還是一表人才,甚至能和大同比肩。
他的話題轉到了騰衝。終於,昏昏欲睡的石語清醒過來,抓住了一個碎片,最後那個環節里的。
那張嘴翕動著,在說著大同的什麼。石語沒有心思再聽,因為這些事現在他已經知道得清清楚楚。
驅車在盤山公路上,石語滿腦子仍是昨天的情景,從魁星塔到雕花樓,楊在明等等。
入住雕花樓後,他的神經一度鬆弛下來,緊張、激動和震驚後是放鬆和疲勞。誰知道,雕花樓一如二十年前,依然處處透著詭異和神秘。楊在明告辭回寨後,石語無法入睡。那個影子般的廚子又不知隱到何處。木雕窗上,難以名狀的影子在蠕動。不時會有怪異的聲響,不知是老鼠,是糟朽的樑柱,還是風,或者,是……
早上,天剛蒙蒙亮,石語便迫不及待地駕車一頭衝進疏淡的晨霧,逃命般離開了雕花樓。但是他一點都沒有輕鬆的感覺,心中的不安越來越強烈。經過這麼個夜晚,他本能地感到,有什麼事要發生,只是不知會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
車窗外,連綿的山峰撲面而來,盤山公路依然如多年前那樣險峻。公路下,是無邊無際的原生雨林。石語清楚地記得,當年不時可以看見陡峭不見底的山坡上,一條殘枝敗葉形成的直直痕跡從公路邊的灌木叢延伸到目力所不能及的雨林中。那是汽車墜入山谷的痕跡。等到一個雨季過後,濃綠的枝葉又生長得密不透風,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年復一年,那密密匝匝的闊葉林下,不知覆蓋著幾許亡魂。
在這裡開車,容不得半點疏忽。
後面傳來鳴笛聲,石語從反光鏡里看到有一輛車想超越他。等兩車並行時,石語看清那是一輛切諾基,前排副座上乘客的側影有點面熟。
像他,真的像是他。石語心跳加快,立時想起少年時代的舊事,還有一台雙鏡頭相機,最後,是魁星塔。他踩油門加速,想追上去看清楚那張臉,確認一下,但切諾基司機的技術顯然高一些,很快就將他甩在後頭。
石語懊惱地暗罵一句。前面是下坡路,又是個彎道,對面一輛卡車隆隆地沖將上來。石語本能地把車往路邊靠,同時輕點了一下剎車。
窗外的霧散了?不是,是月光淡了。很快,停在樓前的那輛汽車已經隱入暗中看不見了。石語辨別出來,不是月光,而是夜霧帶來的清冷。濕濕的霧氣爬過肌膚,便有涼水浸過的感覺。
石語有點冷,站起來在屋裡走走。廚子早已不見,也不知睡在哪一間房中。石語覺得他就像個影子,不聲不響地出現,放下飯菜,又不聲不響地消失。不經意間,桌上的碗盞又不見了。
樓里有些微響動。不知是老房子裡的蛇鼠,還是那個影子在走動。
外面的門響了一下,門軸發出呻吟似的淒楚聲響。石語心中一動,二十年前的一個黃昏,他推開那扇門時,響起的就是這種聲音。
又是一聲門響,像是門廳和走廊間的那扇門輕輕開啟了。
很輕很緩的腳步聲,在走廊上慢慢的越來越近,時而停住,便會有房門開啟的聲音。似乎,有什麼人不慌不忙地推開一扇扇房門,在一間間房中尋覓。他在找什麼?
腳步聲漸漸靠近,快到自己的門前。夜霧更冷,石語覺得肌膚上起了雞皮疙瘩。
他走到門邊,側耳傾聽片刻,猛地拉開房門,探出身去。
走廊上昏昏的一盞燈下,空無一人。
石語推開了兩三扇虛掩的房門,也沒見有什麼異樣。他一手放在褲子口袋裡,握著一把打開的瑞士軍刀。聽小梅說過,這一帶的治安已大不如前。
走出又一扇房門時,石語似見走廊那端有白色的身影一閃,便緊走幾步追了上去。
他走到樓外的空地上,只見到自己的汽車停在那裡。再向大青樹那邊看過去,路燈下的薄霧裡,一個白衣女子的身影似隱似現。聽見石語的腳步聲,她轉過臉來。
“竹葉!”石語脫口叫出。
她剛要張口,忽然露出受驚的表情,一下子便消失在霧中。
難道又是小梅?石語欲待上前,突然又有了被人監視的感覺,不由得停住腳步。
就在這時,月亮鑽出了雲層。像下午在塔中的情形一樣,石語看到月光將一個人影投射在一邊的車身上。
他迅速轉身,發現自己正和一個熟人面對面。
楊在明。
那張黑黃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你咋個招呼都不打就來了?我一點準備都沒有。這裡比不得上海,拿不出像樣的東西待客……”
影子不知從哪裡鑽出來,桌上出現了兩個酒杯,芭蕉葉里烤熟的牛乾巴散發著熱氣和香味。
黑黃色的臉在昏昏的燈光下晃動,臉上有一張嘴,不時有一杯米酒灌進去,隨後便有一串話吐出來。
假。到處都是米酒,似乎這就是雲南風味。至少石語記得那些年這裡只有包穀酒和甘蔗酒。那張嘴說出的話也透著假,言不由衷,謙卑客套的語調後面有些東西時隱時現。有時似乎從中發現了什麼,卻總是失落在下一句不著邊際的話中。
就是這個帶幾分猥瑣的男人曾經是竹葉的丈夫。年輕時的他至少看上去還是一表人才,甚至能和大同比肩。
他的話題轉到了騰衝。終於,昏昏欲睡的石語清醒過來,抓住了一個碎片,最後那個環節里的。
那張嘴翕動著,在說著大同的什麼。石語沒有心思再聽,因為這些事現在他已經知道得清清楚楚。
驅車在盤山公路上,石語滿腦子仍是昨天的情景,從魁星塔到雕花樓,楊在明等等。
入住雕花樓後,他的神經一度鬆弛下來,緊張、激動和震驚後是放鬆和疲勞。誰知道,雕花樓一如二十年前,依然處處透著詭異和神秘。楊在明告辭回寨後,石語無法入睡。那個影子般的廚子又不知隱到何處。木雕窗上,難以名狀的影子在蠕動。不時會有怪異的聲響,不知是老鼠,是糟朽的樑柱,還是風,或者,是……
早上,天剛蒙蒙亮,石語便迫不及待地駕車一頭衝進疏淡的晨霧,逃命般離開了雕花樓。但是他一點都沒有輕鬆的感覺,心中的不安越來越強烈。經過這麼個夜晚,他本能地感到,有什麼事要發生,只是不知會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
車窗外,連綿的山峰撲面而來,盤山公路依然如多年前那樣險峻。公路下,是無邊無際的原生雨林。石語清楚地記得,當年不時可以看見陡峭不見底的山坡上,一條殘枝敗葉形成的直直痕跡從公路邊的灌木叢延伸到目力所不能及的雨林中。那是汽車墜入山谷的痕跡。等到一個雨季過後,濃綠的枝葉又生長得密不透風,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年復一年,那密密匝匝的闊葉林下,不知覆蓋著幾許亡魂。
在這裡開車,容不得半點疏忽。
後面傳來鳴笛聲,石語從反光鏡里看到有一輛車想超越他。等兩車並行時,石語看清那是一輛切諾基,前排副座上乘客的側影有點面熟。
像他,真的像是他。石語心跳加快,立時想起少年時代的舊事,還有一台雙鏡頭相機,最後,是魁星塔。他踩油門加速,想追上去看清楚那張臉,確認一下,但切諾基司機的技術顯然高一些,很快就將他甩在後頭。
石語懊惱地暗罵一句。前面是下坡路,又是個彎道,對面一輛卡車隆隆地沖將上來。石語本能地把車往路邊靠,同時輕點了一下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