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空空的輪渡上,誰都沒說話。石語看著船尾方向,滬東造船廠碼頭邊幾艘船上的燈光越來越遠。這一去有什麼結果呢?唐公館的謎底真的能在今天晚上揭開嗎?他已經知道了不少秘密,線索已經一一連接起來,有些事情漸漸清晰,不再像一堆無序的碎片那樣撲朔迷離。但是,還有些關鍵的環節仍解不開。難道答案真會在小同那裡?他感到沒有把握。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咪咪把小同嚇得夠嗆。不知道她對小同說了什麼,反正藉助咪咪的手,總算把這隻鳥從藏身之處轟了出來。咪咪私下對小同透露的內容,一定加上了她自己的判斷和想像。於是小同以為他已經成為警方搜尋的目標,在電話里話不投機,終於狗急跳牆,找上門來。只是,這種舉措不免有些誇張搞笑。他真的急了,亂了方寸?

  定海橋輪渡站的鐵門徐徐打開,三人穿過鐵門,走進了雨中。

  石語想不到在上海城區邊緣居然會有這麼荒涼的地方。除了輪渡碼頭附近有幾處燈火,像是店鋪模樣,往島里走了沒幾分鐘,路旁就已經見不著一個行人。兩邊黑黝黝的似是圍牆,又像是樹木,寥寥幾盞路燈,淡淡的燈光被裹在雨霧中,隱約照出一條筆直的路,神秘地通向前面的黑暗中。

  “搞啥名堂!你要帶我們去啥地方,共青公園?”石語的傘遮不住兩個人,王老闆被雨淋得半身濕透,肚皮里已是一包氣。

  “不會走那麼遠,最多二十分鐘路。”

  “我們把車子開過來就好了。應該調頭走楊浦大橋過江,再從定海橋過來。上他的當,坐啥死人輪渡!”王老闆憤憤然。

  石語一聲不吭。他需要保持頭腦的清醒,不願意在這種事情上鬥嘴。

  走過一處工廠的大門,明亮的燈光照出一片生氣。

  “中華造船廠。”王老闆看了一眼牌子,神情輕鬆了一些。

  但是三個人很快又走進了黑暗之中。誰都不做聲,只有雨點打在樹葉上地面上,唰唰響成一片。

  石語注意到,長長一段路,居然沒有一輛車從身邊駛過,只偶爾見一兩個身影,鬼魅般地晃過。一切都顯得不真實,很難相信這是在1997年的上海。他眼下的感覺是自己在暗夜中被那個謎一般的小同帶入了時空陷阱,走進不知什麼年代的淒風苦雨之中。王老闆好像也有同感,因為他不知什麼時候停止了抱怨。石語感到傘底下王老闆的胳膊變得僵硬起來。

  千萬恨 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裡事 水風空落眼前花 搖曳碧雲斜

  作者:又夢江南 回復日期:2006-5-24 22:56:00 834#

  今天上班去了。回家上網拜讀了大伙兒的留言,頗為感動。衷心感謝諸位對我的鼓勵。

  順便說說我是怎麼寫這個故事的,算是對大家的一個交代,也回答一下有的朋友的問題。

  大概是身為技術人員的緣故,我把技術方案設計的一些習慣帶進了小說寫作。其結果是有時帶給讀者細節的真實感,有時也不免失之於拘謹。

  本來是個鬼故事或曰恐怖故事,但我卻用了大量現實生活中的素材,而且往往太拘泥於素材本身的內容。

  如一開始的竹葉之死和火葬場景,我早已經說過了,基本上是忠實轉述朋友的一次親身經歷。唐大衛之死,也是真實事件的摹寫,包括他兩次越境,在第二次被砍頭的細節。他的遺物被堆放在某處機關院中,也實有其事。畫中人物形象的突然消失,是我自己所親歷——畫也是我畫的。

  太平間的場景是借北京的某醫院。我和夜闖太平間的女孩一起畫出了太平間的簡圖,然後才動手寫。其中有些細節也是真的。

  凱文的形象稟性來自北京東單一家餐館裡的老服務生。

  小刮刀也有原型,其經歷、結局大抵如故事裡所述。

  兩句對舊家具的描述,需要近萬字資料的閱讀積累。寫舊建築、翡翠什麼的也一樣。這樣寫的時候心裡才不虛,覺得有點底。

  寫石語在公寓聽藍調品紅酒的場面,雖說我平時也常聽,卻在端著酒杯專門聽了兩個小時音樂後才落筆,最後選了首德斯特﹒戈登的樂曲來小資一番。

  因此我寫得很慢,很苦。有時想想,這又不是技術文件,何苦呢?

  傳統的江南小鎮,嚴格的說我是幾天前才第一次踏入。但是,我上的中學邊上就是河網密布的江南農村。模糊記得也曾和同學從村中石橋上走過,踱進橋邊的小茶館……這種氛圍是熟悉的。小時接觸過的老人,大半是來自這類江南小鎮。另外,還有多少文字、影視。所以,寫來反覺遊刃有餘。“這如多年尋覓不得的一個夢,……又如自己前世便是這夢中的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寫這麼個小鎮,起因在幾年前於廣東某地聽一小兄弟說,他在蘇南一小鎮工作,辛苦異常,最大的願望就是在河邊樹下放一張躺椅靠著,什麼都不想……於是就有了“有時石語也拖一張竹躺椅,終日在河邊懶懶地閒坐,聽憑落葉在衣衫上灑幾片金黃”。幾天前就是他陪我在小鎮上閒逛,聽他說起他也喜歡打著傘在雨中的老街上閒走,先是一驚,隨後又釋然,這就是所謂“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吧。有一點大概沒人看出來:第一章寫的像是蘇南小鎮,後來卻變成浙東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