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唐你別打嗝了,快往下說!”

  老唐白了我一眼繼續講道:

  “女主人就不著家人待見了,說她沒用,生出個廢物,被公公婆婆天天打罵,不給飯吃,後來呀,那條救了她一條命的蛇,就給她託夢了,說讓她等著,它出去給孩子找藥去。”

  不光是我,連老吳聽到這裡都愣住了,沒錯這正是虎腰山古井的故事,只不過,我沒聽說過這條蛇。

  老吳著急的問:

  “後來呢?”

  “後來說等那條蛇回來的時候,那女的已經受不了折磨抱著孩子跳井了。”

  我跟老吳對視一眼,驚訝都寫在了臉上,我問老唐:

  “誰跟你說的這個故事,講故事的人怎麼會知道這麼多細情?”

  老唐拿起酒杯還要喝酒,這次是老吳把他攔下來說:

  “李耀問你話呢,你聽誰說的,為啥知道的這麼詳細?”

  老唐見老吳也頗為上心,不解的卸了口氣。

  “跟我講這事兒的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頭,他媳婦兒當時跟這個救蛇的女人關係很要好,是無話不談的閨蜜,是女人親自跟他媳婦兒說的,起先他媳婦兒不信,但等女人抱孩子跳井沒

  多久,那條蛇果然回來了!!”

  原來如此,我急忙問道:

  “是不是當初女人生出了腦癱的孩子,許多村民都笑話過她。”

  老唐點點頭。

  “很多,幾十年前的大農村你想一想,那個時候思想還很封建,誰家生了兒子都羨慕嫉妒恨,後來兒子又變成腦癱了,那些嫉妒羨慕的人免不了嘲諷一番了。”

  原來如此,自此,老太太的身份和動機都齊了,這是一個關於報恩與報仇的線。

  我最後確認道:

  “老爺子給你講這段故事的時候有沒有說發生在哪?是不是虎腰山?”

  老唐聞言一愣,隨即擺手道:

  “虎腰山?老爺子的確是後搬過來的,但這故事絕對不是在虎腰山,我問了他,他說那地方叫劉家村。”

  我心裡暗嘆:

  “對上了!湯堯跟我講古井傳說的時候說過,虎腰山在那個時候就叫劉家村!”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下井

  老吳酒也醒了一半,看我還是如此堅定的樣子,把頭湊合過來疑惑的問:

  “老唐都說了那故事發生的地方叫劉家村不是虎腰山你咋還美滋滋的呢?”

  我一邊給他倆倒酒一邊說道:

  “老唐,老吳,虎腰山這地方就是個不出名的小村子,要不是咱們幹了公交車司機,可能一輩子都沒聽過,況且當年你倆當年才多大啊,當兵當的又早。”

  倒完了酒,我坐直身子接著說道:

  “老唐講的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虎腰山,這口井現在還在,至於名字,虎腰山原本叫虎妖山,妖怪的妖,但是再往前,還有個名字,叫劉家村。”

  老唐和老吳聽完我這話不禁然互相看了一眼。

  老唐哈著酒氣半將信將疑的問我:

  “然後呢,菜筐老太太是蛇,跟車禍有有啥關係?”

  我往嘴裡倒了一杯酒解釋道:

  “老唐,你是13路末班車的第一任司機,車禍的事兒因你而起,如今你又帶回來了這至關重要的消息。”

  我緩口氣繼續解釋道:

  “老唐剛才說的劉家村跳井的悲劇就是我們13路車頻繁發生車禍的關鍵,先前我們一直以為那個抱孩子跳井的婦女是那個老太太,是邪祟,顯然是錯的,其實這個製造車禍的老太太是婦女救過的那條蛇。”

  老唐才回來,突然聽到我這番說辭難免有些接受不了,尷尬的望了眼老吳,問:

  “行,那你說說,這老太太為啥害我們呀?為啥跟我們這趟13路過不去?”

  我嘆了一口氣回道:

  “婦女生了個腦癱的兒子,遭全家人打罵虐待,更有很多鄰居街坊冷嘲熱諷落井下石,你剛也說了,她救了那條蛇之後,蛇每天都圍著她家轉,婦女的這些遭遇它全都看在眼裡,就是還沒熬到它取藥回來,人就跳井了。”

  老唐嗤笑道:

  “然後就,報仇?”

  “對,之所以選擇農曆十五的晚上,是因為在那天夜裡淹死在水裡的人很難投胎,之所以要跨越十年製造多起車禍,是因為老太太想殺三代人,不光是婦女公婆這一家的三代人,還有附近左鄰右舍嘲笑挖苦過婦女的所有人。說是報恩也行,說是報仇也對!”

  我說完,老唐和老吳都沉默了。

  這些不是我胡謅出來的,以上的每一句話,都是我經過求證和推理分析匯總得來,事情一定是這樣了,而且想在想想,老太太形影不離的菜筐里裝著的骨灰,應該就是跳井母女倆的!!

  老唐聽傻了眼,小聲哀嘆道:

  “你說的挺有道理,殺三代人給女人報仇,這…挺狠吶。”

  我苦笑著回道:

  “那女人應該是沒有相信蛇幫忙找藥的託夢,又實在忍受不了公婆家的虐待才選擇自殺的。老太太殺這些人三代,是恨到骨髓了。”

  老吳聞言嘆口氣:

  “網上不是有句話嗎?人不狠,站不穩,其實那跳井的女人應該站起來反抗他們的,對待惡人,還是應該有些稜角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