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已經結束了吧。若菜小姐持有手槍,因此,西野先生是若菜小姐殺的。一定是這樣吧?”

  結城的內心鬆了口氣,原來是這件事呀。不只是安東,每個人當然都以為是若菜乾的。

  “不,不是那樣。”

  沒必要提出關於手槍口徑的說明,結城已經握有一目了然的證據。他把手插進口袋,為避免譲人感到威脅,他緩慢地拿出那樣東西,慢到了超過必程度。兩張折成四折的紙片,是〈備忘錄〉。

  “射殺西野的,是有彈殼、以火藥射擊的那種槍,若菜的那把不一樣。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實物。啊,不過我沒有看過用火藥的。總之,若菜拿的是一把空氣槍。”

  他攤開紙。

  “這是我昨天偷偷從若菜的〈玩具箱〉里回收的,是關於兇器的〈備忘錄〉。大家都很在意兇器,卻太過忽略這東西了。不過,它確實不是什麼讀了之後心情會變好的東西……我想,每個人幾乎都只有一張這種東西吧。可是……”

  若菜分配到的是兩張,因為附上了槍的操作說明書。

  結城在長桌上把那兩張紙朝著渕滑過去,但有點勉強,紙在中途失去力道,停了下來。坐在兩人之間的關水,親切地幫忙拿給渕。

  上頭是這寫的。

  〈槍殺〉

  槍,住人類的歷史上確實是劃時代的發明。

  強健的戰士敗給一介百姓的時代到來了。因此,槍也是抵抗專制的一稱象徵。它不單單是武器而已,也是某種精神象徵。

  在眾多槍種之中,手槍是格外難以操控的工具。想要到達隨心所欲使用的地步,需要長時問的練習,而且就算是最出色的用槍者,有效射程也和弓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

  在推理小說中,有好幾把讓人印象深刻的槍。如果從冷硬派的作品來看,要說已經有無數把槍登場,也不為過。這次中選的是“22口徑空氣槍”。《第三顆子彈》【註:原名《The Third Buller》,美國愛倫坡獎終身大師獎得主約翰·迪克森·卡爾(John Dickson Carr )的作品。】【眉毛註:《The Third Buller》發表於《埃勒里·奎因神秘雜誌》1948年第一期。我在尋找原文中,呵呵。】這部小說中,在只有兩種槍的空間裡,發現了三種子彈。雖然它只是小品,但是讓人對於手槍的存在印象深刻,就這點而言,是出類拔萃的作品。

  槍可以隔空攻擊,這點對你來說很有利。不過,不能太過仰賴它。這把槍的威力很弱,使用起來也很費工夫,總之要先把空氣填滿。使用的方式,記載於第二頁。

  不等渕把它讀完,結城先開口說道:“所謂的空氣槍,就是以壓縮的空氣力量把子彈射出去的槍。而且,空氣是以壓氣杆壓縮的。”

  結城的腦中,重新浮現昨天釜瀨遭射殺後聽到的那種聲音。喀啦、喀啦。

  “那把以手動充填空氣的槍,第一威力很弱,第二難以連射,第三不需要火藥筒,也就是不需要彈殼。昨天在射殺釜瀨後,若菜也在充填空氣。為了射殺自己,她非得這麼做不可。”

  喀啦、喀啦。

  如果知道那個聲音是在做開槍的預備動作,結城就能阻止若菜自殺了。但對此他並不感到懊悔,當時不知道也沒辦法。

  “難以連射、不需要子彈,這兩點都與西野先生一案的特徵互相矛盾,所以不是若菜乾的。至少,若菜持有的手槍並不是殺害西野的兇器。”

  不過,結城這段澎湃的宣言得到的響應卻很簡潔。

  “為什麼?”

  “……咦?”

  是關水。她又問了一次。

  “為什麼?若菜拿的是槍吧。這樣的話,不就是若菜嗎?”

  “不,兩者的種類不同,正如同我剛才講的。”

  “但它是槍吧?”

  “……咦?”

  結城為之語塞。渕的目光原本落在記有操作方法的〈備忘錄〉上,此時也追殺似地說:“細節的東西我不懂,但兩者都是槍吧。”

  證據都已經明確到這種地步了,他們卻完全不能理解,這件事超乎結城的想像。他的嘴巴張得大大的,一時之間閉不起來。

  既定的觀念就是這麼可怕。或者,這是結城是否受到信賴的問題?還是說,對於這些對槍不感興趣的人來說,無論半自動手槍還是空氣槍,聽不進去的人,說破了嘴也沒用?……難道說,這是因為他們不希望結城推翻已經確信是若菜乾的事,而產生的心理抗拒嗎?

  到底該怎麼說明,他們才能聽得懂呢?用講的到底能不能講得通?結城一面陷入了幾近絕望的心情,一面仍絞盡腦汁想辦法。

  “若菜持有的這把搶,與用來殺害西野先生的那把槍……”他動著腦,“就像海豚與鯨魚一樣,雖然講完之後,結城很後悔,為什麼不說像猴子和鯨魚。

  不過,這種沒有根據的譬喻,成效卻比他想像中還大。渕雖然仍感到疑惑,還是說了這樣的話:

  “……是這樣嗎?”

  “就是這樣。”

  “這樣呀。”

  雖然一副不太能理解的樣子,她姑且還是點了頭。接著,安東插話了。

  “結城講的是對的。殺害西野的不是那把槍,射殺西野先生的是九毫米的子彈。22口徑的槍比六毫米還小,怎麼樣都沒辦法拿那把槍來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