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這個發現真是令人意外。
不過,仔細想想,倒也蠻合理的。我曾在辜明卉的信箱中找到小哲的信,卻從來沒想過小哲就是周培巨。火象星座指示周培巨代為接近辜明卉,也許是為了避免被追蹤——把戲還真多!
或是,火象星座和周培巨接近所有的被害者,皆共享“小哲”這個名字。
“細讀這些信件,會發現火象星座和周培巨之間,有一種至為親密的互動,就像是網絡戀愛一樣。事實上,在周培巨的心中,火象星座是個成熟嫵媚的女性。
“所以,我們逐漸確定——在曾玉尋死後,有人繼承了她的網絡身份,除了結識共犯周培巨以外,還設法為曾玉尋復仇,並偽裝成冤鬼作祟!
“另外,我們還在電腦里找到不少人體自燃的相關資料,包括哈安博士的研究實驗。這在於顯示,火象星座利用了曾玉尋的電腦,策劃這一連串的焚屍事件!
“然而,火象星座的真實身份究竟是誰……”
現場的記者們終於忍不住了:“快點說行不行?”
“如前所述,要知道火象星座是誰,就必須從曾玉尋的自殺動機著手。於是,我們搜尋了曾玉尋的網絡活動紀錄。”郭乃義的語氣也愈來愈亢奮,“很快地,我們找到了更關鍵的線索——是的,曾玉尋的自殺原因,就是網絡詐騙事件。
“近幾年來,台灣的網絡詐騙事情層出不窮、愈演愈烈。尤其在網路遊戲興起後,虛擬貨幣、寶物能夠以金錢交易,更是前所未聞的改變。曾玉尋捲入了幾樁網絡詐騙的漩渦。
“在一開始我就提過,曾玉尋的家境清寒。罹患憂鬱症的她,很可能在網絡上創造了另一種人格。在現實生活中達不到的,她會希望在網絡上完成。
“不只在網路遊戲網頁的布告欄上,我們也在其他討論區找到網友們對曾玉尋各種不同的詐騙指揮。然而,經過我們的仔細過濾,赫然發現指揮她的網友儘管暱稱不一、背後其實只有三個人:許卿怡、高家薇和辜明卉!”
“我不相信……怡姊不是這種人……”林小鏡低聲呢喃。
“很遺憾,我們並沒有找到曾玉尋詐騙網友的真憑實據。或許就是因為沒有證據,她們三人才沒有向警方正式報案,而選擇在網絡上散發黑函。總之,無論網絡詐騙是否屬實,罹患憂鬱症、網癮症的她,的確極可能因為承受不了網絡上指摘謾罵的壓力,遂尋短見。
“在這裡,我們又獲得一個重要的結論——火象星座了解網絡詐騙事件的真相,並認為三名指控者不該將人逼上絕路,所以才決心為曾玉尋報仇!”
連續焚屍案發生以來,縱使層峰單位壓制媒體散布訊息,業界早就耳聞此案已久;但關於重要關係人曾玉尋的一切,警方保密到家,因此這番言談,令全場人士一片驚呼。
“首先,我們心中認為最有嫌疑的,是曾玉尋行蹤不定的姐姐。但真的找到她時,卻發現她甚至不知道妹妹已經自殺——她只是個意識不清、渾渾噩噩的吸毒者。她的手指顫抖得連筆都握不穩,遑論操作電腦鍵盤。她不是火象星座。”
“到底誰是火象星座?”
“長官,我們的耳朵聽得快長繭啦!”
“別忘了,連續焚屍案還有第四個死者,辜明孝。”郭乃義沒有理會台下的鼓譟,“根據線報指出,曾有人目擊周培巨盯上辜明孝的過程。”
我看了呂益強一眼——這是在講我嗎?呂益強笑而不答。
“對我們來說,辜明孝案在幾件案子裡顯得極不自然。首先,火象星座第一次要周培巨跟蹤目標,並讓他點火行兇。再者,焚屍手法並不是利用燈心效應,而是使用汽油。第三,第一現場在戶外,但前面三樁都是在室內。
“若說是誤導警方,將嫌疑轉朝周培巨身上,這樣的做法根本是毫無意義。迥然不同的殺人方式,明眼人一下子就能分辨,更何況,周培巨一旦被捕,必定會全然吐實,根本不會被我們認定為主謀。我們認為,火象星座殺害辜明孝,絕非替曾玉尋報仇,一定有其他理由。
“根據調查,辜明孝在生前曾經對姐姐的死因感到懷疑,還找來徵信的偵探秘密調查。”郭乃義把這段過程大大簡化了,“那麼,是否意味著辜明孝的舉動令火象星座提高警戒,甚至決定再度動手,以絕後患呢?”
我的注意力被郭乃義完全吸引,不再關心呂益強的表情。雖然我知道,偵破連續焚屍案定然是呂益強的傑作,但他總是很瀟灑地把功勞讓給長官。想必警界也有許多不可告人的政治運作,而他什麼都不會透露。
“不是!”郭乃義態度激昂,手中的麥克風不住搖晃。“絕對不是!倘若這樣想,就會落入火象星座預先設下的心理陷阱!
“若是如此,火象星座也不至於需要一個共犯。將點燃的火柴投向昏迷不醒、全身淋滿汽油的辜明孝,火象星座自己來就夠了,用不著找周培巨。事實上,需要一個言聽計從的共犯,火象星座有不得不然的理由!”
這番連續焚屍案的推論始末,會不會太過峰迴路轉了些?
“我想舉外國的一樁透過網絡進行的刑案,來比對火象星座真正的目的。
不過,仔細想想,倒也蠻合理的。我曾在辜明卉的信箱中找到小哲的信,卻從來沒想過小哲就是周培巨。火象星座指示周培巨代為接近辜明卉,也許是為了避免被追蹤——把戲還真多!
或是,火象星座和周培巨接近所有的被害者,皆共享“小哲”這個名字。
“細讀這些信件,會發現火象星座和周培巨之間,有一種至為親密的互動,就像是網絡戀愛一樣。事實上,在周培巨的心中,火象星座是個成熟嫵媚的女性。
“所以,我們逐漸確定——在曾玉尋死後,有人繼承了她的網絡身份,除了結識共犯周培巨以外,還設法為曾玉尋復仇,並偽裝成冤鬼作祟!
“另外,我們還在電腦里找到不少人體自燃的相關資料,包括哈安博士的研究實驗。這在於顯示,火象星座利用了曾玉尋的電腦,策劃這一連串的焚屍事件!
“然而,火象星座的真實身份究竟是誰……”
現場的記者們終於忍不住了:“快點說行不行?”
“如前所述,要知道火象星座是誰,就必須從曾玉尋的自殺動機著手。於是,我們搜尋了曾玉尋的網絡活動紀錄。”郭乃義的語氣也愈來愈亢奮,“很快地,我們找到了更關鍵的線索——是的,曾玉尋的自殺原因,就是網絡詐騙事件。
“近幾年來,台灣的網絡詐騙事情層出不窮、愈演愈烈。尤其在網路遊戲興起後,虛擬貨幣、寶物能夠以金錢交易,更是前所未聞的改變。曾玉尋捲入了幾樁網絡詐騙的漩渦。
“在一開始我就提過,曾玉尋的家境清寒。罹患憂鬱症的她,很可能在網絡上創造了另一種人格。在現實生活中達不到的,她會希望在網絡上完成。
“不只在網路遊戲網頁的布告欄上,我們也在其他討論區找到網友們對曾玉尋各種不同的詐騙指揮。然而,經過我們的仔細過濾,赫然發現指揮她的網友儘管暱稱不一、背後其實只有三個人:許卿怡、高家薇和辜明卉!”
“我不相信……怡姊不是這種人……”林小鏡低聲呢喃。
“很遺憾,我們並沒有找到曾玉尋詐騙網友的真憑實據。或許就是因為沒有證據,她們三人才沒有向警方正式報案,而選擇在網絡上散發黑函。總之,無論網絡詐騙是否屬實,罹患憂鬱症、網癮症的她,的確極可能因為承受不了網絡上指摘謾罵的壓力,遂尋短見。
“在這裡,我們又獲得一個重要的結論——火象星座了解網絡詐騙事件的真相,並認為三名指控者不該將人逼上絕路,所以才決心為曾玉尋報仇!”
連續焚屍案發生以來,縱使層峰單位壓制媒體散布訊息,業界早就耳聞此案已久;但關於重要關係人曾玉尋的一切,警方保密到家,因此這番言談,令全場人士一片驚呼。
“首先,我們心中認為最有嫌疑的,是曾玉尋行蹤不定的姐姐。但真的找到她時,卻發現她甚至不知道妹妹已經自殺——她只是個意識不清、渾渾噩噩的吸毒者。她的手指顫抖得連筆都握不穩,遑論操作電腦鍵盤。她不是火象星座。”
“到底誰是火象星座?”
“長官,我們的耳朵聽得快長繭啦!”
“別忘了,連續焚屍案還有第四個死者,辜明孝。”郭乃義沒有理會台下的鼓譟,“根據線報指出,曾有人目擊周培巨盯上辜明孝的過程。”
我看了呂益強一眼——這是在講我嗎?呂益強笑而不答。
“對我們來說,辜明孝案在幾件案子裡顯得極不自然。首先,火象星座第一次要周培巨跟蹤目標,並讓他點火行兇。再者,焚屍手法並不是利用燈心效應,而是使用汽油。第三,第一現場在戶外,但前面三樁都是在室內。
“若說是誤導警方,將嫌疑轉朝周培巨身上,這樣的做法根本是毫無意義。迥然不同的殺人方式,明眼人一下子就能分辨,更何況,周培巨一旦被捕,必定會全然吐實,根本不會被我們認定為主謀。我們認為,火象星座殺害辜明孝,絕非替曾玉尋報仇,一定有其他理由。
“根據調查,辜明孝在生前曾經對姐姐的死因感到懷疑,還找來徵信的偵探秘密調查。”郭乃義把這段過程大大簡化了,“那麼,是否意味著辜明孝的舉動令火象星座提高警戒,甚至決定再度動手,以絕後患呢?”
我的注意力被郭乃義完全吸引,不再關心呂益強的表情。雖然我知道,偵破連續焚屍案定然是呂益強的傑作,但他總是很瀟灑地把功勞讓給長官。想必警界也有許多不可告人的政治運作,而他什麼都不會透露。
“不是!”郭乃義態度激昂,手中的麥克風不住搖晃。“絕對不是!倘若這樣想,就會落入火象星座預先設下的心理陷阱!
“若是如此,火象星座也不至於需要一個共犯。將點燃的火柴投向昏迷不醒、全身淋滿汽油的辜明孝,火象星座自己來就夠了,用不著找周培巨。事實上,需要一個言聽計從的共犯,火象星座有不得不然的理由!”
這番連續焚屍案的推論始末,會不會太過峰迴路轉了些?
“我想舉外國的一樁透過網絡進行的刑案,來比對火象星座真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