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索梅給了他一件定製的連帽衫。正 面是飾釘組成的手槍圖案,背面是幾行迪 比的歌詞。」
「只有一件?」
「嗯。」 「還有什麼?」斯特萊克問。 「他記得還有一條腰帶、一頂無邊便 帽和一對袖扣。」 「沒有手套?」
沃德爾頓了頓,也許是在查看筆記。 「沒有,他沒提到手套。」 「這下就清楚了。」斯特萊克說。 沃德爾沒搭話。斯特萊克靜靜地等著,
心想:他要麼掛電話,要麼會再提供一點 什麼信息。
「羅謝爾·奧涅弗德的屍檢,」沃德 爾突然說,「在星期四舉行。」
「好。」斯特萊克說。 「聽起來,你好像不大感興趣嘛!」 「嗯。」 「我還以為你一定會覺得那是場謀 殺。」 「是啊,但不管怎樣,屍檢也證明不
了什麼。對了,知道她的葬禮在什麼時候 舉行嗎?」
「不知道,」沃德爾有些生氣地說, 「問這幹嗎?」
「我想,我或許會去參加。」 「去幹嗎?」 「她不是還有個姑姑麼,記得嗎?」
斯特萊克說。 斯特萊克覺得沃德爾幾乎是十分嫌惡 地掛斷了電話。 那天早上晚些時候,布里斯托給斯特 萊克打電話,告訴他羅謝爾葬禮的時間和 地點。
「是艾莉森打聽來的。」他在電話里
對偵探說,「她真是太有效率了。」 「的確。」斯特萊克說。 「我也會去的。代表盧拉去。我應該 幫幫羅謝爾的。」 「約翰,我覺得事情無論如何都會演 變成這樣。你會帶上艾莉森嗎?」 「她一直說她想去。」布里斯托說,
但聲音里卻沒什麼寵溺的感覺。 「那到時候見。我想跟羅謝爾的姑姑 談談,如果她也去的話。」 斯特萊克告訴羅賓,布里斯托的女朋 友已經知道葬禮的時間和地點,羅賓顯得 有些生氣。她一直在努力完成斯特萊克的 指示,結果卻被艾莉森搶了先。
「我還不知道你原來這麼爭強好勝 啊。」斯特萊克樂了,「別愁了,也許她 是比你多了點先機。」
「什麼先機?」
斯特萊克沒搭話,反而若有所思地盯 著她。
「怎麼了?」羅賓有些生氣。
「我希望,你能跟我一起去參加葬 禮。」
「噢,」羅賓說,「好啊。不過,為 什麼呢?」
她希望斯特萊克說點扮成情侶會更自 然之類的話,就像去瓦什蒂時要拖上個女 人一樣。然而他卻說:
「我想讓你幫我做點事兒。」
等他清楚詳細地把要她做的事解釋一 遍後,羅賓徹底迷惑了。
「為什麼啊?」 「因為我不能說。」 「為什麼不能?」 「或者說,我不願意說。」 羅賓早已不再用馬修的眼光看待斯特 萊克,不再想他是在做假、炫耀,還是試 圖顯得更聰明。現在她對他很好,也覺得 他不會再故作神秘。不過,她還是難以置 信地重複了一遍,仿佛生怕自己聽錯一樣: 「布萊恩·馬瑟斯?」
「沒錯。」
「那個老是威脅要殺掉你的人?」 「嗯。」 「但是,」羅賓說,「他怎麼可能跟 盧拉·蘭德里的死有關係?」 「沒什麼關係。」斯特萊克說,聲音 顯得無比真誠,「現在還沒有,但難保以 後不會有。」
三天後,羅謝爾的葬禮在冷冰冰的北 倫敦火葬場舉行。這是一個毫無特色又無 比壓抑的地方。從深色長椅和光禿禿的牆 面,到頗具抽象特色、滿是菱形馬賽克的 窗戶——一切都顯得那般小心翼翼,看不 出它們到底是哪個宗教的裝飾。一個暴躁 的牧師坐在硬木板凳上,把羅謝爾的名字 念成了「羅塞爾」。頭頂,綿綿細雨落在 華麗的拼貼格的風窗戶上。斯特萊克明白 人們為什麼會喜歡這些東西:鍍金的小天 使和聖人石膏像,滴水嘴和舊約聖經里的 天使,以及綴著寶石的金色十字架。他也 理解所有那些或許會帶來莊嚴宏偉之感的 東西,對來世許下的堅定誓言,對羅謝爾 這種人的生命價值的追認。這位如今已香 消玉殞的姑娘,曾匆匆地在這「地上樂園」 走了一遭:有人施捨過她名設計師的作品, 她曾對名人嗤之以鼻,也跟英俊的司機開 過玩笑。而她對塵世的渴望,最終導致了 這樣的結局:七個送葬者,以及一個連她 的名字都不知道的牧師。 整個場面顯得俗艷而冷漠。大家都有 些尷尬,並痛苦地發現他們都不怎麼瞭解 羅謝爾的一生。所有的人都覺得自己沒有 坐第一排的資格。就連那個胖嘟嘟的黑人 老太太,也坐得離焚屍爐有三排遠,跟那 具廉價棺材保持著距離。她頭頂針織帽, 臉上戴了副眼鏡,鏡片很厚。斯特萊克想, 那多半就是羅謝爾的姑姑吧。斯特萊克在 招待所見過的那個有些謝頂工人也來了。 他穿著開襟襯衫和皮夾克,身後是個面帶 稚氣、西裝筆挺的亞洲小伙子。斯特萊克 想,那小伙子應該是負責羅謝爾那組門診 病人的精神病醫師。
斯特萊克穿著他那身舊海軍服,羅賓 則黑裙配黑外套,是之前參加面試的打扮。 兩人坐在很後面。走廊對面是布里斯托和 艾莉森。布里斯托臉色蒼白,表情痛苦。 在清冷的光線中,艾莉森身上濕漉漉的雙 排扣黑雨衣微微泛著光。
廉價的紅色幕簾打開,棺材慢慢地滑 出人們的視線。這位溺水身亡的姑娘被大 火吞噬。焚屍爐後面,沈默的送葬者看著 彼此,紛紛露出尷尬的苦笑。之後,眾人 都在周圍逗留,努力克制著急於離開的不 得體行為,免得讓場面顯得更加寒酸。羅 謝爾的姑姑給人一種古怪而反覆無常的感 覺。她先說自己叫威妮弗雷德,接著又帶 些責備地大聲宣布道: 「我們在酒吧里準備了三明治。我還 以為會來不止這點兒人呢。」 然後,仿佛受不了任何拒絕似的,她 率先走出了火葬場,朝街頭的紅獅酒吧走 去。其他六個送葬人連忙跟上去。細雨中, 他們都微微低下頭。
「只有一件?」
「嗯。」 「還有什麼?」斯特萊克問。 「他記得還有一條腰帶、一頂無邊便 帽和一對袖扣。」 「沒有手套?」
沃德爾頓了頓,也許是在查看筆記。 「沒有,他沒提到手套。」 「這下就清楚了。」斯特萊克說。 沃德爾沒搭話。斯特萊克靜靜地等著,
心想:他要麼掛電話,要麼會再提供一點 什麼信息。
「羅謝爾·奧涅弗德的屍檢,」沃德 爾突然說,「在星期四舉行。」
「好。」斯特萊克說。 「聽起來,你好像不大感興趣嘛!」 「嗯。」 「我還以為你一定會覺得那是場謀 殺。」 「是啊,但不管怎樣,屍檢也證明不
了什麼。對了,知道她的葬禮在什麼時候 舉行嗎?」
「不知道,」沃德爾有些生氣地說, 「問這幹嗎?」
「我想,我或許會去參加。」 「去幹嗎?」 「她不是還有個姑姑麼,記得嗎?」
斯特萊克說。 斯特萊克覺得沃德爾幾乎是十分嫌惡 地掛斷了電話。 那天早上晚些時候,布里斯托給斯特 萊克打電話,告訴他羅謝爾葬禮的時間和 地點。
「是艾莉森打聽來的。」他在電話里
對偵探說,「她真是太有效率了。」 「的確。」斯特萊克說。 「我也會去的。代表盧拉去。我應該 幫幫羅謝爾的。」 「約翰,我覺得事情無論如何都會演 變成這樣。你會帶上艾莉森嗎?」 「她一直說她想去。」布里斯托說,
但聲音里卻沒什麼寵溺的感覺。 「那到時候見。我想跟羅謝爾的姑姑 談談,如果她也去的話。」 斯特萊克告訴羅賓,布里斯托的女朋 友已經知道葬禮的時間和地點,羅賓顯得 有些生氣。她一直在努力完成斯特萊克的 指示,結果卻被艾莉森搶了先。
「我還不知道你原來這麼爭強好勝 啊。」斯特萊克樂了,「別愁了,也許她 是比你多了點先機。」
「什麼先機?」
斯特萊克沒搭話,反而若有所思地盯 著她。
「怎麼了?」羅賓有些生氣。
「我希望,你能跟我一起去參加葬 禮。」
「噢,」羅賓說,「好啊。不過,為 什麼呢?」
她希望斯特萊克說點扮成情侶會更自 然之類的話,就像去瓦什蒂時要拖上個女 人一樣。然而他卻說:
「我想讓你幫我做點事兒。」
等他清楚詳細地把要她做的事解釋一 遍後,羅賓徹底迷惑了。
「為什麼啊?」 「因為我不能說。」 「為什麼不能?」 「或者說,我不願意說。」 羅賓早已不再用馬修的眼光看待斯特 萊克,不再想他是在做假、炫耀,還是試 圖顯得更聰明。現在她對他很好,也覺得 他不會再故作神秘。不過,她還是難以置 信地重複了一遍,仿佛生怕自己聽錯一樣: 「布萊恩·馬瑟斯?」
「沒錯。」
「那個老是威脅要殺掉你的人?」 「嗯。」 「但是,」羅賓說,「他怎麼可能跟 盧拉·蘭德里的死有關係?」 「沒什麼關係。」斯特萊克說,聲音 顯得無比真誠,「現在還沒有,但難保以 後不會有。」
三天後,羅謝爾的葬禮在冷冰冰的北 倫敦火葬場舉行。這是一個毫無特色又無 比壓抑的地方。從深色長椅和光禿禿的牆 面,到頗具抽象特色、滿是菱形馬賽克的 窗戶——一切都顯得那般小心翼翼,看不 出它們到底是哪個宗教的裝飾。一個暴躁 的牧師坐在硬木板凳上,把羅謝爾的名字 念成了「羅塞爾」。頭頂,綿綿細雨落在 華麗的拼貼格的風窗戶上。斯特萊克明白 人們為什麼會喜歡這些東西:鍍金的小天 使和聖人石膏像,滴水嘴和舊約聖經里的 天使,以及綴著寶石的金色十字架。他也 理解所有那些或許會帶來莊嚴宏偉之感的 東西,對來世許下的堅定誓言,對羅謝爾 這種人的生命價值的追認。這位如今已香 消玉殞的姑娘,曾匆匆地在這「地上樂園」 走了一遭:有人施捨過她名設計師的作品, 她曾對名人嗤之以鼻,也跟英俊的司機開 過玩笑。而她對塵世的渴望,最終導致了 這樣的結局:七個送葬者,以及一個連她 的名字都不知道的牧師。 整個場面顯得俗艷而冷漠。大家都有 些尷尬,並痛苦地發現他們都不怎麼瞭解 羅謝爾的一生。所有的人都覺得自己沒有 坐第一排的資格。就連那個胖嘟嘟的黑人 老太太,也坐得離焚屍爐有三排遠,跟那 具廉價棺材保持著距離。她頭頂針織帽, 臉上戴了副眼鏡,鏡片很厚。斯特萊克想, 那多半就是羅謝爾的姑姑吧。斯特萊克在 招待所見過的那個有些謝頂工人也來了。 他穿著開襟襯衫和皮夾克,身後是個面帶 稚氣、西裝筆挺的亞洲小伙子。斯特萊克 想,那小伙子應該是負責羅謝爾那組門診 病人的精神病醫師。
斯特萊克穿著他那身舊海軍服,羅賓 則黑裙配黑外套,是之前參加面試的打扮。 兩人坐在很後面。走廊對面是布里斯托和 艾莉森。布里斯托臉色蒼白,表情痛苦。 在清冷的光線中,艾莉森身上濕漉漉的雙 排扣黑雨衣微微泛著光。
廉價的紅色幕簾打開,棺材慢慢地滑 出人們的視線。這位溺水身亡的姑娘被大 火吞噬。焚屍爐後面,沈默的送葬者看著 彼此,紛紛露出尷尬的苦笑。之後,眾人 都在周圍逗留,努力克制著急於離開的不 得體行為,免得讓場面顯得更加寒酸。羅 謝爾的姑姑給人一種古怪而反覆無常的感 覺。她先說自己叫威妮弗雷德,接著又帶 些責備地大聲宣布道: 「我們在酒吧里準備了三明治。我還 以為會來不止這點兒人呢。」 然後,仿佛受不了任何拒絕似的,她 率先走出了火葬場,朝街頭的紅獅酒吧走 去。其他六個送葬人連忙跟上去。細雨中, 他們都微微低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