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第一章 遺案
PART 1. “這只是我們第一個回合的交鋒,在後面的較量中,我希望會變得更加有趣。” 這是1998年春節前夕抓捕我生平所遇到的最可怕、也是最難對付的一個罪犯時,在其成功逃脫之後,於其所居住的學生公寓內所找到的一張字條上的最後一句話。一切似乎早已在她的預料之中。 不錯,這是一個女人,一個可怕的日本女人。為了復仇她不惜將靈魂出賣給魔鬼,在那所高校里製造了一起又一起駭人聽聞的事件。而最為可怕的是這一切僅僅是她復仇計劃的前奏。 前田麗子,本名長谷川ゆり(由莉),東京××醫科大學心理學博士,1994年加入日本奧姆真理教,因其在心理學方面的造詣很快受到教主麻原彰晃的賞識,提升為教中骨幹成員,表面上負責向教眾傳播教義,實質就是對他們進行所謂的“洗腦”,讓其成為該邪教的忠實奴僕。1995年,因對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不滿而退出該邪教,同時捲走20億日圓資金,遭到邪教餘眾的追殺。在逃亡途中,其孿生兄弟被殺害。同年6月,花巨資買通相關部門以前田麗子——一名日本留學生的身份逃往中國,並在那所醫學院中隱藏下來,為其復仇做準備。而在這一期間裡,為了更進一步研究人類恐懼根源與心理暗示的作用,她將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個當成了可怕的摧毀心智實驗的犧牲品。 林原,1998年進入該學院的新生,因對第四校區那片塵封的“禁地”好奇而被牽涉進此事件。正是由於他的介入,才使得事情的真相得以重見天日。如果沒有他的介入,孟麗和許絲露也許會永遠保留著他們所知道的秘密,那些能讓人產生幻覺的裸蓋菇也將繼續在那片“禁地”中生長。 “至於那個死在鐘樓並被剝去了臉皮的老太婆,這個迷還是留給你們來解吧,不然那還有什麼意思呢?其實解開她身份之謎的鑰匙我已經給了你們,就看今天我們的談話你們到底明白了多少了。” 這是長谷川由莉在那張留給我們的字條中的另一句話,也是她唯一留給我們的迷題。那個老太婆到底是誰呢?看來兇手一定怕別人認出她而將其毀了容,就正如孟麗的屍體被毀了容一樣。 “所有的一切都在偶然中蘊涵著必然的聯繫。” 這是長谷川由莉在那張字條中留下的唯一一條線索,幾年來我一直在琢磨著這句話。 孟麗的屍體——毀容! 神秘的老太婆——毀容! “偶然中蘊涵著必然的聯繫”! 這其中似乎隱藏著什麼玄機,究竟是什麼,我說不上來,但我多年辦案的經驗告訴我,長谷川由莉留下的那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似乎預示著孟麗與那個神秘老太婆之間有著一種微妙的關係。所以,至今我依然讓刑事技術科保留著那神秘老太婆的屍體。 吉川秀夫在長谷川由莉成功逃脫後,立刻與日本警方取得了聯繫,而我也同時聯絡了北京方面,對國際航班進行了嚴密的檢查,但奇怪的是都沒有發現她的蹤跡。而同案在逃的趙軍也同她一樣,忽然人間蒸發了。 在這場智力上的交鋒可以說我是徹底失敗了。幾年來通緝令傳遍了大江南北,但卻都如石沉大海。而日本方面儘管吉川秀夫也同樣做了很多努力,卻一樣沒有這兩人的任何消息。 本想從王思悅的身上查到那些遺留下來的未解之迷的蛛絲馬跡,但遺憾的是她卻已完全喪失了所有的記憶。對於這一點,就連腦科醫生也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從她的大腦CT掃描圖像上來看,腦部組織和各部分神經系統都完全正常,在病理上屬於非器質性損傷造成的失憶,很難找出病因,而要恢復正常更是希望渺茫。這幾年來她一直在接受著心理治療,但根本沒有效果,就連深層次的催眠也無法幫助她喚醒那已沉睡的記憶。 唯一值得我欣慰的是,裸蓋菇種植的真相得以大白。吳院長在他的遺書中交代了一切。正如長谷川由莉對這些致幻蘑菇用途的解釋一樣,種植這些菌類的初衷是為了研究其對癔症、妄想症以及其他相關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的治療,但遺憾的是這是個並未獲得批准的實驗項目,而裸蓋菇素則一直屬於國家麻醉品藥物管制中所列的禁止性藥品。同時對於過早在人體上進行實驗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池田奈美的死亡,更是其後受到長谷川由莉的要挾,致使裸蓋菇素被大量濫用在校園中造成恐慌的直接原因。 1995年屢次有人在校園的那片樹林中離奇死亡之後,吳院長已經意識到極有可能 雖然當年接二連三的離奇死亡事件之迷早已被揭開,但是我依然相信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這校園中一定還有更深的,沒有被我們發現的秘密。長谷川由莉一定還知道些什麼,但是擅長心理學的她非常巧妙地將之隱瞞了。當然這僅僅是我的推測,我寧願這是我的錯覺。不過我有這樣的懷疑絕對不是空穴來風,除了先前所談到的那些讓人匪夷所思的疑問外,這幾年來我還一直在考慮著這樣兩個問題: 第一,池田奈美在“降靈會”日誌中有段關於孟麗遺書的記載,但為什麼至今沒有發現孟麗的日記和那份所謂的“遺書”? 在我請教了眾多心理醫生之後,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在被催眠和產生幻覺的過程中,記憶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被歪曲的。而根據池田奈美在“降靈會”日誌中所記載的那段遺書內容來看,條理十分清晰,不太像是對幻覺的記載,更不會是在被催眠的狀態下所寫。那份遺書的內容並不算短,所以我一直認為池田奈美的記載,應該是照著原件逐字抄錄下來的。按照這樣的推測,關於孟麗的遺書和日記至少有以下兩種解釋,一種即是長谷川由莉偽造了這樣一本日記和這樣一份遺書來達到她的實驗目的;第二種解釋就是的確有這樣一本日記和這樣一份遺書,但卻被人毀了,而嫌疑最大的就是長谷川由莉。至於孟麗當初為什麼會留下這樣一份遺書而她並沒有自殺,這也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迷。 第二,孟麗的死因。 對於她是因快速衰老而自然死亡這一點已經毫無異議,但是這種病的病因是什麼?為什麼她會得這種奇怪的病?在醫學臨床上至今沒有發現過這樣的病例。根據當時替她診斷的醫生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孟麗快速衰老的原因是細胞分裂速度超乎尋常。雖然根據醫生的推測有可能是DNA基因突變引起了其自身細胞代謝過快,但通過這幾年不斷地尋訪基因遺傳學和細胞學權威人士,得到的結果都是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近乎於零,而最為可惜的就是她的屍體已經火化,已經無法找回她的DNA了。在對她父母的DNA檢測結果里,同樣沒有發現任何能夠導致這種基因突變的遺傳物質。這幾年的走訪中,眾多的專業人士更傾向於外界激素導致細胞快速分裂這樣一種說法,就如同在氧化反應中加入催化劑一樣,而細胞分裂也可以認為是一種氧化反應。 第四校區,你依舊沒有擺脫那陰雲的籠罩。我的直覺告訴我,第二個回合的交鋒,已經不遠了。 PART 2. 2004年7月的一個中午,驕陽似火,曬得那柏油馬路發軟。北方的秋天雖然為時不長,但炎炎夏日卻絲毫不示弱於南方。 我駕著那輛已隨我奔波數年快要報廢的長安麵包車,急速行駛在老城區那已發軟的柏油路面上。而我此刻的心情,卻也如這烈日一般。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剛剛接到了一起命案的報告,而更重要的是死者是一個我認識的朋友,一個曾經幫助過我的朋友——第四校區離奇死亡事件的調查參與者林原。 大學畢業後,林原留在了本市的公安系統刑事技術科工作,從事法醫鑑定。幾年來曾與我一同攜手破獲了多起兇殺案件。 由於飛漲的房價,他工作以後一直住在單身宿舍里,直到今年年初才與女友一起在近郊處購置了房產,準備年底結婚。上個周末我們還互通過一次電話,並且約好了今天下班一起去吃飯。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剛才,突然接到了110報警指揮中心的電話,林原在其住所離奇死亡! 天異常的悶熱。坐在這老掉牙的麵包車上,汗水不停地從額頭上滴落下來。 “頭兒,你也該換輛新車了,這破坦克,連個空調也沒有,實在夠戧。”坐在我身邊的同事莫輝一邊埋怨著一邊給我遞過了一張紙巾。 我接過紙巾擦去了臉上的汗水,又隨手將它捏成一團扔出了窗外。 “你說林原會是怎麼死的?自殺,他殺?還是………”莫輝開始對林原的死因猜測起來。 我沒有理會他,繼續專心地駕駛著車向前疾馳。 “頭兒,你看會不會和當年在他們學院發生的那些死亡事件有關?難道是那個日本女人又回來了!我覺得很有可能,那女人的復仇心這麼強烈,而林原又是當年破獲這起案件的關鍵人物,所以我想……” “你想什麼!”我打斷了他的話,“作為一名刑事偵察人員,連案發現場都還沒有看到,你覺得這樣的推測有意義嗎!” 莫輝無奈地聳了聳肩膀,這樣的訓斥幾年來對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飯。 汽車已馳入了郊外,道路兩旁的房屋逐漸稀少起來,取而代之的是密密的樹林與層巒疊伏的山丘。 前方的天空上布滿了黑色的烏雲,與車頂上的烈日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風很大,捲起那些散落在地上的樹葉、廢紙和灰塵,不時擊打著車前的擋風玻璃,發出“劈啪”的聲響。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這樣怪異的天氣,一種讓人極端不安和壓抑的天氣。 坐在我身邊的莫輝似乎也因這樣的天氣而感到壓抑,面色凝重,一言不發。 車繼續向前方行進著,天空也越來越黑暗,雨點一滴滴落在擋風玻璃上,逐漸由疏變密,發出“劈啪”的響聲。 風聲,雨聲,汽車的馬達聲,在這樣的環境下,交相配合出一種極不協調的自然之樂,抑鬱、灰暗、陰沉。 一路上我倆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 當車駛入林原所居住的那座小區——“鏡湖山莊”時,這暴雨出人意料地停了下來。從小區入口一直到林原居住的那座單元樓的路上,不時地可以看見一些神情怪異的路人。這些人應該是居住在這裡的居民,雖然車子從他們身邊飛馳而過,但他們的那種怪異的神情立時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微微瞥了一言莫輝,顯然他也注意到了那些路人。六年來的刑警生涯已讓他變得機警與敏銳,不再是當初剛剛參加工作時那種只會推理而不擅於觀察與發現細節的那個學生了。如果不是因為他的那種輕浮的個性,他早已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刑警,這也是我至今依舊對他比較嚴厲的原因。無可否認,先前他對林原死因的分析,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推理之前更多地是憑藉一種感覺引導尋找證據的方向。 林原居住的那棟單元樓下已停滿了警車,片區的派出所的同志已先到一步,將現場封鎖了起來。我停好了車,掛上了工作證件,與莫輝飛速朝樓內奔去。 803號房的外面和裡面都站著我的同僚,刑事技術科的人總能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時間趕到案發現場,勘驗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你好,陳隊。”我和莫輝剛走進屋子,蕭強便迎了上來。 蕭強,男,33歲,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從事法醫鑑定工作八年,是目前刑事技術科的負責人。 “好。現場勘察情況如何?”我迫切地想了解案情。 這時,從書房裡傳來了輕微的女人的哭泣聲。蕭強望了一眼書房,低沉下聲音道:“目前還沒有發現什麼痕跡,不過我想你最好跟我去看一下屍體。”說著他拉了拉戴在手上的白手套,指了指左側的臥室。 “這也正是我想要說的。”我向著莫輝揮了揮手,徑直朝臥室走去。 臥室里凌亂不堪,床單被拉到了地上,床頭柜上的檯燈也翻了下來,屍體斜斜坐在大衣櫃的外側,已經被蓋上了一層白布。 “不是說沒有發現什麼痕跡嗎,這是怎麼回事?”很明顯,林原在死前曾做過激烈的掙扎。 蕭強搖了搖頭道:“我們已經仔細地看過了,所有的痕跡都是林原自己留下的,沒有發現可疑的東西。” “陳隊你看!”莫輝突然大聲叫了起來。隨著他的喊聲望去,只見他手上正握著蓋住林原屍體的那快白布的一角,整個人呆在了那裡。 蓋住林原的屍體的那塊白布已經被掀開! 我的心為之一震,一步步朝著屍體走去,而站在我身邊的蕭強已轉過身去。 林原坐在那裡,兩眼直直地瞪著臥室的房門,整張臉鐵青,面部表情異常驚恐,嘴角和鼻口沁出血跡,染紅了他的白色襯衣衣領。他的左手耷拉在地上,緊緊拽著床單的一角。而他的右手卻卡住自己的脖子,一絲血跡順著指頭與脖子相連的地方淌下,不過現在早已凝固。 我揮了揮手,示意莫輝把屍體蓋上。 從事刑警工作十多年,這樣的場面其實早已是家常便飯,甚至有許多更讓人慘不忍睹的現場也沒有讓我像此刻這樣難過,但是現在眼前的死者卻是我多年的朋友,是我的同事! 我定了定神,走到蕭強的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看見他正在擦眼淚。我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這些年來他一直很器重林原,一直在重點培養他。工作上他是林原的上司和老師,私下當他如同自己的兄弟一般,可現在…… “蕭強,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又何嘗不難過。不過目前我們應該儘快查清一切,你也不希望他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去吧。” 蕭強回過頭來,長長嘆了一口氣,對我說道:“你說的對,我會重新好好地再對現場進行一次勘察。” 我笑了笑,“你不虧是我的好搭檔,非常明白我的心意。” 蕭強也笑了,“你也同樣了解我,沒有當眾指責我因為情緒波動而影響工作的失誤。” 我又一次回過頭看了看林原,隨即問道:“是誰發現的屍體?” “是郁蘭。”蕭強答道。 “我先去找她錄下口供,這裡就交給你了。儘快把現場勘察報告和屍檢報告給我。” PART 3. 當我和莫輝走進書房的時候,郁蘭正坐在寫字檯前的轉椅上傷心地哭泣。我並沒有去安慰她,我知道現在任何安慰的話語都不會有一點作用,只有讓她更加傷心。 我讓莫輝給她倒了杯水,然後開始了漫長地等待,等待眼前這個傷心的女人平靜下來。 郁蘭,一年前和林原相識,任教於林原曾經就讀的那所高校,心理學講師。據林原介紹,她從小父母雙亡,是個孤兒,三年前從江南來到北方。雖然她比林原大了三歲,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林原能夠有她這樣的紅粉知己是一段非常美滿的姻緣。她是一個成熟、體貼和美麗的女人,她的身上無時無刻都顯露出一種高貴、素雅的氣質。這樣的女人幾乎是所有男人都夢寐以求的。從林原第一次帶她來見我一直到在之後的接觸中,我都不敢多看這個女人兩眼,我害怕她的那種氣質會讓我不能自拔。我甚至產生過這樣一種錯覺,那就是當我看著她的眼睛時,會不由自主地認為我似乎曾經與她相識,在穿越了無數段時間隧道後在這個時代相遇。 現在,我卻不得不坐在這個令我著迷卻又是我朋友未婚妻的女人面前看著她悲傷地抽泣。而莫輝已經從褲兜里掏出了筆記本和筆,等待著問訊的開始。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莫輝似乎等得有些煩躁,不停地轉動著他手中的筆。一個失手,筆掉落在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郁蘭是個非常善解人意的女人,當莫輝手中的筆落到地上發出聲響的一瞬間,她已經明白我們要做什麼了。 郁蘭用手抹去了臉上的淚水,慢慢抬起頭來,抽泣著說道:“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 我看了一眼莫輝,他已將筆拾起做好了開始記錄的準備。 “郁蘭,我們想了解一下當時的情況,你是什麼時候發現林原的屍體的?”我在她對面的凳子上坐下,開始將話切入正題。 郁蘭緩緩地轉過頭來看著我道:“一個半小時前吧。今天我只有兩節課,想著下午家裡要裝電話,所以就提前回來了,誰知道一進臥室就看到……”她又一次哽咽了起來。 “你最後一次見林原是什麼時候?” “昨天晚上。我們一起在學院外的一家餐館吃的晚飯,之後因為我晚上還有課,而他也要加班,吃完飯後我們就在學院門口分手了。” “這麼說你昨天晚上沒有回來過?” “是的,學院離這裡並不近,我下課時已經是晚上十點了,而今天早晨一、二節又有課,所以我就在宿舍里過了一夜。” “那麼最近這段時間你有沒有發現林原是不是有些異常?” “異常?”郁蘭似乎並不太理解我所說的異常是怎麼回事。 “就是他最近這段時間是否有些與以往不太一樣的讓人不容易理解的行為,或者是看起來有心事。”我解釋道。 郁蘭思索了一下,緩緩點了點頭道:“有。最近這段時間他經常很晚才回來,有時整晚不回家,一心撲在他的實驗上。” 我不由皺了皺眉頭,說道:“實驗?他有和你說過是什麼實驗嗎?” 郁蘭搖了搖頭道:“沒有,他甚至連他的實驗筆記也不願意讓我看。為此我們還吵過一架。” 我嘆了口氣,說道:“其實你應該理解我們的工作性質,有很多東西是必須保密的,經常地加班也是無可奈何的。”我忽然想起了我唯一的一個女友,就是因為我時常地加班而最終讓她提出了分手。 但是郁蘭所說的與我所認為的並不一樣,當她說出與林原吵架的真正原因時,讓我和莫輝都心頭一緊。 “其實我他吵架並不是因為他一直對他的工作保密,而是一次在我收拾房間時,無意中在他的實驗筆記中看到了一個反覆出現的女人名字。” “女人的名字?那個女人叫什麼?” “孟娜。” 孟娜!當這兩個字從郁蘭嘴裡迸出來的時候,我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我扭過頭看了看坐在我身旁的莫輝,顯然他也對此驚訝萬分,正張大了嘴巴望著我。 郁蘭很快意識到了這個名字的重要性,忙問道:“你們認識她?” 我在書房裡來回踱了幾個圈子,一時不知該如何面對她這樣的提問。 孟娜,六年了,六年多了,林原還是不能忘記她嗎!我實在沒有想到這個女孩竟能在他的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甚至在他心中根本沒有孟娜就是孟麗的概念,不然為何還會在一切真相都大白後依舊以孟娜來稱呼她。 “你們是不是都認識她?”郁蘭再次重複著同樣的問題。 我給莫輝遞了眼色,示意由他來回答這個我不願回答也不知該如何回答的問題。至少莫輝對孟娜與林原之間的那段感情並不清楚。 莫輝顯然明白了我的意思,對郁蘭說道:“孟娜是六年前一樁離奇案件的當事人之一,而那案件就發生在你所執教的那所大學裡。不過,她在六年前就已經死了。” “死了!怎麼死的?”郁蘭顯然對孟娜這個名字出現在林原的實驗筆記上異常敏感,愛情本就是自私的。 莫輝繼續回答著她的問題:“生病,一種奇怪的病奪走了她的生命。我們也一直在尋找這種怪病的根源,想知道孟娜的死是否與當時那起案件有關。在我們尋找病源的過程中,眾多的醫學專業權威們在得知孟娜的這種病症後,也饒有興趣地進行了研究,不過至今都沒有什麼突破。林原是法醫,也是當年那樁案件偵破的直接參與者,在他的實驗筆記上提到孟娜,也許是他也同樣在尋找那種病因吧。” 實驗筆記,孟娜!莫非這與林原的死有關? 一種不祥的預感又一次在我的心中燃燒起來。“在後面的較量中,我希望會變得更加有趣。”長谷川由莉六年前留下的那張字條上所寫的這句話再次在我耳畔迴響。這六年來它就如同魔鬼的聲音一般時常在我身邊縈繞。 莫輝對郁蘭所做的一番解答突然提醒了我——林原是否發現了什麼! “那本筆記,那本實驗筆記在哪!”我邊說邊走到書櫃前搜索起來。 “那本筆記自從我無意翻看了以後就被林原藏了起來。那是一本黑色軟皮,可以隨身攜帶的小本子。”郁蘭答道。 “莫輝,你馬上和郁蘭找下那本筆記,我現在去林原的辦公室看看,有什麼消息馬上打電話給我。”
PART 1. “這只是我們第一個回合的交鋒,在後面的較量中,我希望會變得更加有趣。” 這是1998年春節前夕抓捕我生平所遇到的最可怕、也是最難對付的一個罪犯時,在其成功逃脫之後,於其所居住的學生公寓內所找到的一張字條上的最後一句話。一切似乎早已在她的預料之中。 不錯,這是一個女人,一個可怕的日本女人。為了復仇她不惜將靈魂出賣給魔鬼,在那所高校里製造了一起又一起駭人聽聞的事件。而最為可怕的是這一切僅僅是她復仇計劃的前奏。 前田麗子,本名長谷川ゆり(由莉),東京××醫科大學心理學博士,1994年加入日本奧姆真理教,因其在心理學方面的造詣很快受到教主麻原彰晃的賞識,提升為教中骨幹成員,表面上負責向教眾傳播教義,實質就是對他們進行所謂的“洗腦”,讓其成為該邪教的忠實奴僕。1995年,因對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不滿而退出該邪教,同時捲走20億日圓資金,遭到邪教餘眾的追殺。在逃亡途中,其孿生兄弟被殺害。同年6月,花巨資買通相關部門以前田麗子——一名日本留學生的身份逃往中國,並在那所醫學院中隱藏下來,為其復仇做準備。而在這一期間裡,為了更進一步研究人類恐懼根源與心理暗示的作用,她將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個當成了可怕的摧毀心智實驗的犧牲品。 林原,1998年進入該學院的新生,因對第四校區那片塵封的“禁地”好奇而被牽涉進此事件。正是由於他的介入,才使得事情的真相得以重見天日。如果沒有他的介入,孟麗和許絲露也許會永遠保留著他們所知道的秘密,那些能讓人產生幻覺的裸蓋菇也將繼續在那片“禁地”中生長。 “至於那個死在鐘樓並被剝去了臉皮的老太婆,這個迷還是留給你們來解吧,不然那還有什麼意思呢?其實解開她身份之謎的鑰匙我已經給了你們,就看今天我們的談話你們到底明白了多少了。” 這是長谷川由莉在那張留給我們的字條中的另一句話,也是她唯一留給我們的迷題。那個老太婆到底是誰呢?看來兇手一定怕別人認出她而將其毀了容,就正如孟麗的屍體被毀了容一樣。 “所有的一切都在偶然中蘊涵著必然的聯繫。” 這是長谷川由莉在那張字條中留下的唯一一條線索,幾年來我一直在琢磨著這句話。 孟麗的屍體——毀容! 神秘的老太婆——毀容! “偶然中蘊涵著必然的聯繫”! 這其中似乎隱藏著什麼玄機,究竟是什麼,我說不上來,但我多年辦案的經驗告訴我,長谷川由莉留下的那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似乎預示著孟麗與那個神秘老太婆之間有著一種微妙的關係。所以,至今我依然讓刑事技術科保留著那神秘老太婆的屍體。 吉川秀夫在長谷川由莉成功逃脫後,立刻與日本警方取得了聯繫,而我也同時聯絡了北京方面,對國際航班進行了嚴密的檢查,但奇怪的是都沒有發現她的蹤跡。而同案在逃的趙軍也同她一樣,忽然人間蒸發了。 在這場智力上的交鋒可以說我是徹底失敗了。幾年來通緝令傳遍了大江南北,但卻都如石沉大海。而日本方面儘管吉川秀夫也同樣做了很多努力,卻一樣沒有這兩人的任何消息。 本想從王思悅的身上查到那些遺留下來的未解之迷的蛛絲馬跡,但遺憾的是她卻已完全喪失了所有的記憶。對於這一點,就連腦科醫生也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從她的大腦CT掃描圖像上來看,腦部組織和各部分神經系統都完全正常,在病理上屬於非器質性損傷造成的失憶,很難找出病因,而要恢復正常更是希望渺茫。這幾年來她一直在接受著心理治療,但根本沒有效果,就連深層次的催眠也無法幫助她喚醒那已沉睡的記憶。 唯一值得我欣慰的是,裸蓋菇種植的真相得以大白。吳院長在他的遺書中交代了一切。正如長谷川由莉對這些致幻蘑菇用途的解釋一樣,種植這些菌類的初衷是為了研究其對癔症、妄想症以及其他相關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的治療,但遺憾的是這是個並未獲得批准的實驗項目,而裸蓋菇素則一直屬於國家麻醉品藥物管制中所列的禁止性藥品。同時對於過早在人體上進行實驗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池田奈美的死亡,更是其後受到長谷川由莉的要挾,致使裸蓋菇素被大量濫用在校園中造成恐慌的直接原因。 1995年屢次有人在校園的那片樹林中離奇死亡之後,吳院長已經意識到極有可能 雖然當年接二連三的離奇死亡事件之迷早已被揭開,但是我依然相信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這校園中一定還有更深的,沒有被我們發現的秘密。長谷川由莉一定還知道些什麼,但是擅長心理學的她非常巧妙地將之隱瞞了。當然這僅僅是我的推測,我寧願這是我的錯覺。不過我有這樣的懷疑絕對不是空穴來風,除了先前所談到的那些讓人匪夷所思的疑問外,這幾年來我還一直在考慮著這樣兩個問題: 第一,池田奈美在“降靈會”日誌中有段關於孟麗遺書的記載,但為什麼至今沒有發現孟麗的日記和那份所謂的“遺書”? 在我請教了眾多心理醫生之後,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在被催眠和產生幻覺的過程中,記憶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被歪曲的。而根據池田奈美在“降靈會”日誌中所記載的那段遺書內容來看,條理十分清晰,不太像是對幻覺的記載,更不會是在被催眠的狀態下所寫。那份遺書的內容並不算短,所以我一直認為池田奈美的記載,應該是照著原件逐字抄錄下來的。按照這樣的推測,關於孟麗的遺書和日記至少有以下兩種解釋,一種即是長谷川由莉偽造了這樣一本日記和這樣一份遺書來達到她的實驗目的;第二種解釋就是的確有這樣一本日記和這樣一份遺書,但卻被人毀了,而嫌疑最大的就是長谷川由莉。至於孟麗當初為什麼會留下這樣一份遺書而她並沒有自殺,這也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迷。 第二,孟麗的死因。 對於她是因快速衰老而自然死亡這一點已經毫無異議,但是這種病的病因是什麼?為什麼她會得這種奇怪的病?在醫學臨床上至今沒有發現過這樣的病例。根據當時替她診斷的醫生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孟麗快速衰老的原因是細胞分裂速度超乎尋常。雖然根據醫生的推測有可能是DNA基因突變引起了其自身細胞代謝過快,但通過這幾年不斷地尋訪基因遺傳學和細胞學權威人士,得到的結果都是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近乎於零,而最為可惜的就是她的屍體已經火化,已經無法找回她的DNA了。在對她父母的DNA檢測結果里,同樣沒有發現任何能夠導致這種基因突變的遺傳物質。這幾年的走訪中,眾多的專業人士更傾向於外界激素導致細胞快速分裂這樣一種說法,就如同在氧化反應中加入催化劑一樣,而細胞分裂也可以認為是一種氧化反應。 第四校區,你依舊沒有擺脫那陰雲的籠罩。我的直覺告訴我,第二個回合的交鋒,已經不遠了。 PART 2. 2004年7月的一個中午,驕陽似火,曬得那柏油馬路發軟。北方的秋天雖然為時不長,但炎炎夏日卻絲毫不示弱於南方。 我駕著那輛已隨我奔波數年快要報廢的長安麵包車,急速行駛在老城區那已發軟的柏油路面上。而我此刻的心情,卻也如這烈日一般。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剛剛接到了一起命案的報告,而更重要的是死者是一個我認識的朋友,一個曾經幫助過我的朋友——第四校區離奇死亡事件的調查參與者林原。 大學畢業後,林原留在了本市的公安系統刑事技術科工作,從事法醫鑑定。幾年來曾與我一同攜手破獲了多起兇殺案件。 由於飛漲的房價,他工作以後一直住在單身宿舍里,直到今年年初才與女友一起在近郊處購置了房產,準備年底結婚。上個周末我們還互通過一次電話,並且約好了今天下班一起去吃飯。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剛才,突然接到了110報警指揮中心的電話,林原在其住所離奇死亡! 天異常的悶熱。坐在這老掉牙的麵包車上,汗水不停地從額頭上滴落下來。 “頭兒,你也該換輛新車了,這破坦克,連個空調也沒有,實在夠戧。”坐在我身邊的同事莫輝一邊埋怨著一邊給我遞過了一張紙巾。 我接過紙巾擦去了臉上的汗水,又隨手將它捏成一團扔出了窗外。 “你說林原會是怎麼死的?自殺,他殺?還是………”莫輝開始對林原的死因猜測起來。 我沒有理會他,繼續專心地駕駛著車向前疾馳。 “頭兒,你看會不會和當年在他們學院發生的那些死亡事件有關?難道是那個日本女人又回來了!我覺得很有可能,那女人的復仇心這麼強烈,而林原又是當年破獲這起案件的關鍵人物,所以我想……” “你想什麼!”我打斷了他的話,“作為一名刑事偵察人員,連案發現場都還沒有看到,你覺得這樣的推測有意義嗎!” 莫輝無奈地聳了聳肩膀,這樣的訓斥幾年來對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飯。 汽車已馳入了郊外,道路兩旁的房屋逐漸稀少起來,取而代之的是密密的樹林與層巒疊伏的山丘。 前方的天空上布滿了黑色的烏雲,與車頂上的烈日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風很大,捲起那些散落在地上的樹葉、廢紙和灰塵,不時擊打著車前的擋風玻璃,發出“劈啪”的聲響。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這樣怪異的天氣,一種讓人極端不安和壓抑的天氣。 坐在我身邊的莫輝似乎也因這樣的天氣而感到壓抑,面色凝重,一言不發。 車繼續向前方行進著,天空也越來越黑暗,雨點一滴滴落在擋風玻璃上,逐漸由疏變密,發出“劈啪”的響聲。 風聲,雨聲,汽車的馬達聲,在這樣的環境下,交相配合出一種極不協調的自然之樂,抑鬱、灰暗、陰沉。 一路上我倆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 當車駛入林原所居住的那座小區——“鏡湖山莊”時,這暴雨出人意料地停了下來。從小區入口一直到林原居住的那座單元樓的路上,不時地可以看見一些神情怪異的路人。這些人應該是居住在這裡的居民,雖然車子從他們身邊飛馳而過,但他們的那種怪異的神情立時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微微瞥了一言莫輝,顯然他也注意到了那些路人。六年來的刑警生涯已讓他變得機警與敏銳,不再是當初剛剛參加工作時那種只會推理而不擅於觀察與發現細節的那個學生了。如果不是因為他的那種輕浮的個性,他早已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刑警,這也是我至今依舊對他比較嚴厲的原因。無可否認,先前他對林原死因的分析,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推理之前更多地是憑藉一種感覺引導尋找證據的方向。 林原居住的那棟單元樓下已停滿了警車,片區的派出所的同志已先到一步,將現場封鎖了起來。我停好了車,掛上了工作證件,與莫輝飛速朝樓內奔去。 803號房的外面和裡面都站著我的同僚,刑事技術科的人總能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時間趕到案發現場,勘驗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你好,陳隊。”我和莫輝剛走進屋子,蕭強便迎了上來。 蕭強,男,33歲,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從事法醫鑑定工作八年,是目前刑事技術科的負責人。 “好。現場勘察情況如何?”我迫切地想了解案情。 這時,從書房裡傳來了輕微的女人的哭泣聲。蕭強望了一眼書房,低沉下聲音道:“目前還沒有發現什麼痕跡,不過我想你最好跟我去看一下屍體。”說著他拉了拉戴在手上的白手套,指了指左側的臥室。 “這也正是我想要說的。”我向著莫輝揮了揮手,徑直朝臥室走去。 臥室里凌亂不堪,床單被拉到了地上,床頭柜上的檯燈也翻了下來,屍體斜斜坐在大衣櫃的外側,已經被蓋上了一層白布。 “不是說沒有發現什麼痕跡嗎,這是怎麼回事?”很明顯,林原在死前曾做過激烈的掙扎。 蕭強搖了搖頭道:“我們已經仔細地看過了,所有的痕跡都是林原自己留下的,沒有發現可疑的東西。” “陳隊你看!”莫輝突然大聲叫了起來。隨著他的喊聲望去,只見他手上正握著蓋住林原屍體的那快白布的一角,整個人呆在了那裡。 蓋住林原的屍體的那塊白布已經被掀開! 我的心為之一震,一步步朝著屍體走去,而站在我身邊的蕭強已轉過身去。 林原坐在那裡,兩眼直直地瞪著臥室的房門,整張臉鐵青,面部表情異常驚恐,嘴角和鼻口沁出血跡,染紅了他的白色襯衣衣領。他的左手耷拉在地上,緊緊拽著床單的一角。而他的右手卻卡住自己的脖子,一絲血跡順著指頭與脖子相連的地方淌下,不過現在早已凝固。 我揮了揮手,示意莫輝把屍體蓋上。 從事刑警工作十多年,這樣的場面其實早已是家常便飯,甚至有許多更讓人慘不忍睹的現場也沒有讓我像此刻這樣難過,但是現在眼前的死者卻是我多年的朋友,是我的同事! 我定了定神,走到蕭強的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看見他正在擦眼淚。我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這些年來他一直很器重林原,一直在重點培養他。工作上他是林原的上司和老師,私下當他如同自己的兄弟一般,可現在…… “蕭強,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又何嘗不難過。不過目前我們應該儘快查清一切,你也不希望他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去吧。” 蕭強回過頭來,長長嘆了一口氣,對我說道:“你說的對,我會重新好好地再對現場進行一次勘察。” 我笑了笑,“你不虧是我的好搭檔,非常明白我的心意。” 蕭強也笑了,“你也同樣了解我,沒有當眾指責我因為情緒波動而影響工作的失誤。” 我又一次回過頭看了看林原,隨即問道:“是誰發現的屍體?” “是郁蘭。”蕭強答道。 “我先去找她錄下口供,這裡就交給你了。儘快把現場勘察報告和屍檢報告給我。” PART 3. 當我和莫輝走進書房的時候,郁蘭正坐在寫字檯前的轉椅上傷心地哭泣。我並沒有去安慰她,我知道現在任何安慰的話語都不會有一點作用,只有讓她更加傷心。 我讓莫輝給她倒了杯水,然後開始了漫長地等待,等待眼前這個傷心的女人平靜下來。 郁蘭,一年前和林原相識,任教於林原曾經就讀的那所高校,心理學講師。據林原介紹,她從小父母雙亡,是個孤兒,三年前從江南來到北方。雖然她比林原大了三歲,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林原能夠有她這樣的紅粉知己是一段非常美滿的姻緣。她是一個成熟、體貼和美麗的女人,她的身上無時無刻都顯露出一種高貴、素雅的氣質。這樣的女人幾乎是所有男人都夢寐以求的。從林原第一次帶她來見我一直到在之後的接觸中,我都不敢多看這個女人兩眼,我害怕她的那種氣質會讓我不能自拔。我甚至產生過這樣一種錯覺,那就是當我看著她的眼睛時,會不由自主地認為我似乎曾經與她相識,在穿越了無數段時間隧道後在這個時代相遇。 現在,我卻不得不坐在這個令我著迷卻又是我朋友未婚妻的女人面前看著她悲傷地抽泣。而莫輝已經從褲兜里掏出了筆記本和筆,等待著問訊的開始。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莫輝似乎等得有些煩躁,不停地轉動著他手中的筆。一個失手,筆掉落在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郁蘭是個非常善解人意的女人,當莫輝手中的筆落到地上發出聲響的一瞬間,她已經明白我們要做什麼了。 郁蘭用手抹去了臉上的淚水,慢慢抬起頭來,抽泣著說道:“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 我看了一眼莫輝,他已將筆拾起做好了開始記錄的準備。 “郁蘭,我們想了解一下當時的情況,你是什麼時候發現林原的屍體的?”我在她對面的凳子上坐下,開始將話切入正題。 郁蘭緩緩地轉過頭來看著我道:“一個半小時前吧。今天我只有兩節課,想著下午家裡要裝電話,所以就提前回來了,誰知道一進臥室就看到……”她又一次哽咽了起來。 “你最後一次見林原是什麼時候?” “昨天晚上。我們一起在學院外的一家餐館吃的晚飯,之後因為我晚上還有課,而他也要加班,吃完飯後我們就在學院門口分手了。” “這麼說你昨天晚上沒有回來過?” “是的,學院離這裡並不近,我下課時已經是晚上十點了,而今天早晨一、二節又有課,所以我就在宿舍里過了一夜。” “那麼最近這段時間你有沒有發現林原是不是有些異常?” “異常?”郁蘭似乎並不太理解我所說的異常是怎麼回事。 “就是他最近這段時間是否有些與以往不太一樣的讓人不容易理解的行為,或者是看起來有心事。”我解釋道。 郁蘭思索了一下,緩緩點了點頭道:“有。最近這段時間他經常很晚才回來,有時整晚不回家,一心撲在他的實驗上。” 我不由皺了皺眉頭,說道:“實驗?他有和你說過是什麼實驗嗎?” 郁蘭搖了搖頭道:“沒有,他甚至連他的實驗筆記也不願意讓我看。為此我們還吵過一架。” 我嘆了口氣,說道:“其實你應該理解我們的工作性質,有很多東西是必須保密的,經常地加班也是無可奈何的。”我忽然想起了我唯一的一個女友,就是因為我時常地加班而最終讓她提出了分手。 但是郁蘭所說的與我所認為的並不一樣,當她說出與林原吵架的真正原因時,讓我和莫輝都心頭一緊。 “其實我他吵架並不是因為他一直對他的工作保密,而是一次在我收拾房間時,無意中在他的實驗筆記中看到了一個反覆出現的女人名字。” “女人的名字?那個女人叫什麼?” “孟娜。” 孟娜!當這兩個字從郁蘭嘴裡迸出來的時候,我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我扭過頭看了看坐在我身旁的莫輝,顯然他也對此驚訝萬分,正張大了嘴巴望著我。 郁蘭很快意識到了這個名字的重要性,忙問道:“你們認識她?” 我在書房裡來回踱了幾個圈子,一時不知該如何面對她這樣的提問。 孟娜,六年了,六年多了,林原還是不能忘記她嗎!我實在沒有想到這個女孩竟能在他的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甚至在他心中根本沒有孟娜就是孟麗的概念,不然為何還會在一切真相都大白後依舊以孟娜來稱呼她。 “你們是不是都認識她?”郁蘭再次重複著同樣的問題。 我給莫輝遞了眼色,示意由他來回答這個我不願回答也不知該如何回答的問題。至少莫輝對孟娜與林原之間的那段感情並不清楚。 莫輝顯然明白了我的意思,對郁蘭說道:“孟娜是六年前一樁離奇案件的當事人之一,而那案件就發生在你所執教的那所大學裡。不過,她在六年前就已經死了。” “死了!怎麼死的?”郁蘭顯然對孟娜這個名字出現在林原的實驗筆記上異常敏感,愛情本就是自私的。 莫輝繼續回答著她的問題:“生病,一種奇怪的病奪走了她的生命。我們也一直在尋找這種怪病的根源,想知道孟娜的死是否與當時那起案件有關。在我們尋找病源的過程中,眾多的醫學專業權威們在得知孟娜的這種病症後,也饒有興趣地進行了研究,不過至今都沒有什麼突破。林原是法醫,也是當年那樁案件偵破的直接參與者,在他的實驗筆記上提到孟娜,也許是他也同樣在尋找那種病因吧。” 實驗筆記,孟娜!莫非這與林原的死有關? 一種不祥的預感又一次在我的心中燃燒起來。“在後面的較量中,我希望會變得更加有趣。”長谷川由莉六年前留下的那張字條上所寫的這句話再次在我耳畔迴響。這六年來它就如同魔鬼的聲音一般時常在我身邊縈繞。 莫輝對郁蘭所做的一番解答突然提醒了我——林原是否發現了什麼! “那本筆記,那本實驗筆記在哪!”我邊說邊走到書櫃前搜索起來。 “那本筆記自從我無意翻看了以後就被林原藏了起來。那是一本黑色軟皮,可以隨身攜帶的小本子。”郁蘭答道。 “莫輝,你馬上和郁蘭找下那本筆記,我現在去林原的辦公室看看,有什麼消息馬上打電話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