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還用問?爸比打算捲土重來,外公怎麼可能悶不吭聲、袖手旁觀?”
“這麼說來,”漂撇學長對於這份執著感到啼笑皆非。“外公也打算重新展開昨晚的反擊計劃?”
“沒錯。我想今天爸比應該會要媽咪帶著小孩到國民旅館或其他地方玩上一天。”
“為什麼?”
“因為不能讓小孩知道新別墅——亦即老大的存在,否則懲罰的效果就會變差。若是讓小孩看到搬家時的狀況,隔天小孩醒來時便會察覺自己身處的是舊別墅。”
“說得也對,原來如此。”
“等到入夜以後,爸比到國民旅館接走已入睡的小孩,並偷偷將他載往老二,安置在白天預先從老大搬來的單人床上。”
“另一方面,外公待他離去之後便開始行動。今晚不必像昨晚一樣用立牌爭取時間嗎?”
“外公自然想了其他辦法來爭取時間。趁爸比誤中拖延之計而耽擱在回程時,外公等人便會將爸比剛搬完的行李物品全數搬出老大,再一次搬回老二之中。”
“其餘的就和你昨晚說明的一樣?等等,高千。”
“什麼事?”
“外公的部下把冰箱搬往老二時,應該也一併帶走了啤酒吧?”
“當然啊!”
“既然如此,昨天傍晚我們去老二時……呢,九十六減掉四十九等於四十七……啤酒應該只剩下四十七罐才對啊!啤酒杯可以洗了再放回去,啤酒也可以補充,數目相同倒沒問題。”
“但事實上,老二的啤酒卻只有九十五罐,所以你才覺得不合理?”
“對啊!是不合理吧?”
“完全不會。”
“啊?”
“完全不會不合理,這樣才對。”
“你在說什麼啊?這只是單純的減法問題耶!”
“不對,是加法問題。”
“餵!高千,你還清醒吧?明明少了一罐,怎麼會是加法問題呢?”
“重新展開反擊計劃之前還特地把冰箱移回老二,可見目的是和當初一樣;換句話說,外公為了答謝在短時間內完成雙重搬家這般大工程的部下們,要請他們暢飲啤酒——對吧?”
“應該是吧!這個理由最具有說服力。”
“既然如此,啤酒已被我們喝掉一半,只剩四十七罐;外公怎麼能放任這種狀況?當然會命令部下回市區補貨啊!”
“這倒有可能,不過——”
“這時候,他點算剩下的啤酒,得知大約少了一半,鋪貨兩箱應該就夠了,他會如此指示部下,也是很自然的吧?”
“兩箱……”
“也就是四十八罐。”
“啊!”漂撇學長忍不住大叫,為了掩飾,他又以手掌拭去嘴邊的泡沫。“對、對喔!四十八加上四十七,合計就是……”
“九十五。”
這不是減法的問題,而是加法問題。我過於嘆息,幾乎陷入了茫然狀態。
不,仔細一想,其實也沒那麼誇張。只是我們早已認定罐數減少是因為有人飲用束縛於‘減法’的成見之中;因此這個假設對我們而言,真是不折不扣的逆向思維。
“外公等人將冰箱搬上二樓後,並未鎖上老二。”
“咦……為什麼?”
“自然是因為看了小漂留下的字條。沒人能保證汽油耗盡的我們會不會繼續在高原遊蕩,說不定我們在附近徘徊時,又偶然發現老二,並再次以緊急避難為由打破窗戶、私闖別墅;既然如此,不如在爸比帶小孩前來老二之前都別上鎖。”
“但外公這麼做,要是今晚我們又占著屋子不放,該怎麼辦?”
“不怎麼辦,因為對外公而言,根本無關痛癢。”
“咦?”
“有關痛癢的是爸比才對吧?倘若我們今晚占著老二不放,計劃失敗的是爸比;站在外公的立場,侵入者——亦即我們的存在,等於是反擊計劃的替代方案。”
豈止罐數差異,連玄關未上鎖之謎都漂亮地解開了,我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同時,卻又絞盡腦汁思索有無反駁餘地。這絕非出於負面動機,而是高千的假設實在太令人讚賞,我希望能幫忙補強,使其趨於完美。
然而,我卻什麼也想不出來;換句話說,無需我出口相助,高千的假設已是完美無缺了。
漂撇學長與小兔亦贊同這個假設,帶著欽佩的神情對看並頻頻點頭。
繼昨晚之後,今晚又由高千的假設收尾,眾人自然而然地散了會。
時間剛過凌晨三點。
我走在漆黑的安槻大學校園中,視線追著前方的高千背影。她那纖細的背影在月光照射之下,呈現著水底海藻般的色調。
我們兩人剛送小兔回家,現在則要送高千回她的住處;從小兔家前往高千家,穿越校園是最快的捷徑。
新學期尚未開始,但似乎有人因故留校;只見自遠方校舍的數面窗戶中,傾瀉著強烈自我主張的燦爛燈光。
雖然漂撇學長開口留我們過夜,而平時我們喝完酒後,也總是睡在一塊兒;但昨晚才在老大(這個第一座別墅的稱呼法已經在我心中完全定型)光禿禿的地板上度過一夜,今天我希望能在自己的被窩中好好歇息。
“這麼說來,”漂撇學長對於這份執著感到啼笑皆非。“外公也打算重新展開昨晚的反擊計劃?”
“沒錯。我想今天爸比應該會要媽咪帶著小孩到國民旅館或其他地方玩上一天。”
“為什麼?”
“因為不能讓小孩知道新別墅——亦即老大的存在,否則懲罰的效果就會變差。若是讓小孩看到搬家時的狀況,隔天小孩醒來時便會察覺自己身處的是舊別墅。”
“說得也對,原來如此。”
“等到入夜以後,爸比到國民旅館接走已入睡的小孩,並偷偷將他載往老二,安置在白天預先從老大搬來的單人床上。”
“另一方面,外公待他離去之後便開始行動。今晚不必像昨晚一樣用立牌爭取時間嗎?”
“外公自然想了其他辦法來爭取時間。趁爸比誤中拖延之計而耽擱在回程時,外公等人便會將爸比剛搬完的行李物品全數搬出老大,再一次搬回老二之中。”
“其餘的就和你昨晚說明的一樣?等等,高千。”
“什麼事?”
“外公的部下把冰箱搬往老二時,應該也一併帶走了啤酒吧?”
“當然啊!”
“既然如此,昨天傍晚我們去老二時……呢,九十六減掉四十九等於四十七……啤酒應該只剩下四十七罐才對啊!啤酒杯可以洗了再放回去,啤酒也可以補充,數目相同倒沒問題。”
“但事實上,老二的啤酒卻只有九十五罐,所以你才覺得不合理?”
“對啊!是不合理吧?”
“完全不會。”
“啊?”
“完全不會不合理,這樣才對。”
“你在說什麼啊?這只是單純的減法問題耶!”
“不對,是加法問題。”
“餵!高千,你還清醒吧?明明少了一罐,怎麼會是加法問題呢?”
“重新展開反擊計劃之前還特地把冰箱移回老二,可見目的是和當初一樣;換句話說,外公為了答謝在短時間內完成雙重搬家這般大工程的部下們,要請他們暢飲啤酒——對吧?”
“應該是吧!這個理由最具有說服力。”
“既然如此,啤酒已被我們喝掉一半,只剩四十七罐;外公怎麼能放任這種狀況?當然會命令部下回市區補貨啊!”
“這倒有可能,不過——”
“這時候,他點算剩下的啤酒,得知大約少了一半,鋪貨兩箱應該就夠了,他會如此指示部下,也是很自然的吧?”
“兩箱……”
“也就是四十八罐。”
“啊!”漂撇學長忍不住大叫,為了掩飾,他又以手掌拭去嘴邊的泡沫。“對、對喔!四十八加上四十七,合計就是……”
“九十五。”
這不是減法的問題,而是加法問題。我過於嘆息,幾乎陷入了茫然狀態。
不,仔細一想,其實也沒那麼誇張。只是我們早已認定罐數減少是因為有人飲用束縛於‘減法’的成見之中;因此這個假設對我們而言,真是不折不扣的逆向思維。
“外公等人將冰箱搬上二樓後,並未鎖上老二。”
“咦……為什麼?”
“自然是因為看了小漂留下的字條。沒人能保證汽油耗盡的我們會不會繼續在高原遊蕩,說不定我們在附近徘徊時,又偶然發現老二,並再次以緊急避難為由打破窗戶、私闖別墅;既然如此,不如在爸比帶小孩前來老二之前都別上鎖。”
“但外公這麼做,要是今晚我們又占著屋子不放,該怎麼辦?”
“不怎麼辦,因為對外公而言,根本無關痛癢。”
“咦?”
“有關痛癢的是爸比才對吧?倘若我們今晚占著老二不放,計劃失敗的是爸比;站在外公的立場,侵入者——亦即我們的存在,等於是反擊計劃的替代方案。”
豈止罐數差異,連玄關未上鎖之謎都漂亮地解開了,我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同時,卻又絞盡腦汁思索有無反駁餘地。這絕非出於負面動機,而是高千的假設實在太令人讚賞,我希望能幫忙補強,使其趨於完美。
然而,我卻什麼也想不出來;換句話說,無需我出口相助,高千的假設已是完美無缺了。
漂撇學長與小兔亦贊同這個假設,帶著欽佩的神情對看並頻頻點頭。
繼昨晚之後,今晚又由高千的假設收尾,眾人自然而然地散了會。
時間剛過凌晨三點。
我走在漆黑的安槻大學校園中,視線追著前方的高千背影。她那纖細的背影在月光照射之下,呈現著水底海藻般的色調。
我們兩人剛送小兔回家,現在則要送高千回她的住處;從小兔家前往高千家,穿越校園是最快的捷徑。
新學期尚未開始,但似乎有人因故留校;只見自遠方校舍的數面窗戶中,傾瀉著強烈自我主張的燦爛燈光。
雖然漂撇學長開口留我們過夜,而平時我們喝完酒後,也總是睡在一塊兒;但昨晚才在老大(這個第一座別墅的稱呼法已經在我心中完全定型)光禿禿的地板上度過一夜,今天我希望能在自己的被窩中好好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