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別說是畢克仁臉上毀容了,就是沒有毀容,就是家裡有老人去世到了火化場,也認不出帶著口罩的畢克仁!二十多年了,從來沒有畢克仁的消息。如今知道了畢麗靜是畢克仁的女兒,劉曉傑的母親從心底里是滿意這個女人的,雖然比自己的兒子大了三歲。大三歲又怎麼了?女大三,抱金磚。我要問清楚,只要不是與畢克仁有關,我就同意兒子和畢麗靜的婚事。劉曉傑的母親心裡這樣想著,提出了要去見一見畢麗靜父親的要求。
按正理,應該是男方的父母去看女方的父母。這也無可厚非。雙方的父母只要一見面了,那麼婚事就成了一大半。劉曉傑的母親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劉曉傑和畢麗靜都蒙在了鼓裡。三人騎著兩輛自行車,買上菜的就直奔畢麗靜的父親畢克仁的住處。
騎上自行車,三拐兩拐的就到了畢克仁的住處門口。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還沒到門口呢,有著一種強烈預感的劉曉傑的母親就有一種不好的感覺。她感覺到自己將看到自己最不願意看到的人。果不其然,當畢麗靜推開那扇門時,劉曉傑的母親看到了畢克仁的背影。畢克仁依舊在澆花,在自己搭建的竹廊下澆花!
轉過身來,劉曉傑的母親看到的是一張面目全非毀容面無表情的臉。劉曉傑的母親看到了畢克仁時,提著的一顆心呯然落地了。她失望的是看不到畢克仁的表情,看不到畢克仁見到自己時驚訝的表情。劉曉傑的母親試探的走上前去。“老哥,這些年了。你可好?”一語雙關的話語。畢克仁面無表情不說話的點頭。“大姨,我爸嗓子不好,不能說話多年了。”畢麗靜趕快上前介紹。劉曉傑的母親疑惑的看著畢克仁和畢麗靜。
畢麗靜簡單的介紹了一下父親當年因為救火而毀容失聲的往事。畢克仁點了點頭。什麼都問不出來了,白來了一趟。劉曉傑的母親越發的失望。
坐在飯桌前,劉曉傑的母親有意無意的試探著畢克仁,但是畢克仁面無表情,當年的知情人,畢克發死了,畢克成死了,王英判刑出獄不久也死了,自己活著,畢克仁活著,但是畢克仁已經說不出什麼話了,難道是自己想錯了?不!劉曉傑的母親不相信畢克仁不能說話,她在用言語刺激試探著畢克仁。但是畢克仁依舊無動於衷!
飯吃的無滋無味,話講的少言寡語。吃完了飯,趁著畢麗靜和劉曉傑出去刷碗的空擋,劉曉傑的母親出其不意的說了一句,“你還認識我嗎?你知道當年誰殺了劉英蘭嗎?”畢克仁的臉上依舊毫無表情,點點頭又搖搖頭。畢克仁又隨手拿起了筆,在紙上一筆一划的寫到:我誰也不認識。我也不想知道。這一下劉曉傑的母親更加的懷疑了。剛準備說話,劉曉傑和畢麗靜刷完碗出來了。畢克仁隨手拿過來寫過字的紙。揉成一團,丟到了紙簍里。這一切被細心的劉曉傑看了個清楚。劉曉傑隨手把自行車的鑰匙放在了吃完飯收拾好的桌子上。
飯已經吃完了,和不會說話的親家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劉曉傑的母親起身告辭。第一次上門,畢克仁把劉曉傑的母親送出了屋門外。劉曉傑一彎腰開自行車鎖的時候,才恍然大悟,“糟了,鑰匙放在飯桌上了。”“還不趕快去拿?”這個冒失鬼!畢麗靜撒嬌的嗔怪著劉曉傑。
劉曉傑進了屋門,伸手拿過來放在飯桌上的鑰匙,看看外邊沒有人注意,隨手從紙簍里拿出來被畢克仁揉搓的成為一團的信紙,隨手裝到了口袋裡。上面寫著什麼呢?母親和畢麗靜的父親認識?劉曉傑一肚子的疑問。劉曉傑要自己探聽研究個明白!
正文 第二十八章 明察暗訪
把母親送到了車站,劉曉傑迫不及待的打開了揉作一團的信紙。信紙上只是平淡無奇的兩句話。這兩句話包含著什麼意思呢?劉曉傑百思不得其解。母親和畢麗靜的母親認識這是肯定的。但是以前從來沒有聽到母親談論起畢克仁這個人。母親和畢克仁,也就是畢麗靜的父親是什麼關係呢?
坐在了回家的汽車上。劉曉傑的母親也是感慨萬千。二十多年了,從來沒有打聽出畢克仁的下落,現在終於知道了,知道是兒子女朋友的父親。畢克仁怎麼受的傷?會不會說話?這些年了為什麼一點消息也沒有?丈夫的死與畢克仁有沒有關係?帶著這些疑問。坐在車上的劉曉傑的母親翻江倒海的思索著。
不,我一定要查清楚這件事。走在了半路上,劉曉傑的母親又讓司機停下了車,轉身返回了縣城。沒有告訴兒子,劉曉傑的母親悄悄的住在了弟弟家。她要托弟弟一起把畢克發的事情查個一清二楚。兒子長大了,事情過去了這麼多年,不能稀里糊塗的讓兒子娶一個帶著疑問的兒媳婦。就是娶也要娶個明白。有了這樣的想法,劉曉傑的母親格外的賣力。
有了線索,找到了當年辦理轉業軍隊幹部手續的人了。當年辦理畢克仁轉業的民政局幹部依然記憶猶新。因為一個有著功勞的老軍人,一個為了救火而毀容而不能出聲的老軍人,讓當時還是三十多歲的有著激情的他對畢克仁崇拜、佩服、敬重。如今雖然過去了二十多年,但是一提起了當年的往事。如今也是退休的民政局老職工還是滔滔不絕的說起了當年的一切。
火化場是不能去的,但是知道了這些就足夠了。這二十多年來。畢克仁就是是生活在和自己相隔不遠的一個縣城,竟然沒有畢克仁的半點消息。難道是畢克仁真的啞巴了?不會說話了才音訊全無的在自己的身邊生活了整整的二十多年?不行!無論如何也要把事情查問個明明白白、水落石出。當年畢克發被公安局的帶走了,家裡傾家蕩產的湊夠了兩百元錢,最後畢克發還是背負著殺人犯的罪名被槍斃了。這麼多年的艱辛,一定要有個說法!當年最早傳出來是畢克仁殺害的自己老婆的畢建安已經死去多年了。是自己在大海里淹死的。
按正理,應該是男方的父母去看女方的父母。這也無可厚非。雙方的父母只要一見面了,那麼婚事就成了一大半。劉曉傑的母親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劉曉傑和畢麗靜都蒙在了鼓裡。三人騎著兩輛自行車,買上菜的就直奔畢麗靜的父親畢克仁的住處。
騎上自行車,三拐兩拐的就到了畢克仁的住處門口。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還沒到門口呢,有著一種強烈預感的劉曉傑的母親就有一種不好的感覺。她感覺到自己將看到自己最不願意看到的人。果不其然,當畢麗靜推開那扇門時,劉曉傑的母親看到了畢克仁的背影。畢克仁依舊在澆花,在自己搭建的竹廊下澆花!
轉過身來,劉曉傑的母親看到的是一張面目全非毀容面無表情的臉。劉曉傑的母親看到了畢克仁時,提著的一顆心呯然落地了。她失望的是看不到畢克仁的表情,看不到畢克仁見到自己時驚訝的表情。劉曉傑的母親試探的走上前去。“老哥,這些年了。你可好?”一語雙關的話語。畢克仁面無表情不說話的點頭。“大姨,我爸嗓子不好,不能說話多年了。”畢麗靜趕快上前介紹。劉曉傑的母親疑惑的看著畢克仁和畢麗靜。
畢麗靜簡單的介紹了一下父親當年因為救火而毀容失聲的往事。畢克仁點了點頭。什麼都問不出來了,白來了一趟。劉曉傑的母親越發的失望。
坐在飯桌前,劉曉傑的母親有意無意的試探著畢克仁,但是畢克仁面無表情,當年的知情人,畢克發死了,畢克成死了,王英判刑出獄不久也死了,自己活著,畢克仁活著,但是畢克仁已經說不出什麼話了,難道是自己想錯了?不!劉曉傑的母親不相信畢克仁不能說話,她在用言語刺激試探著畢克仁。但是畢克仁依舊無動於衷!
飯吃的無滋無味,話講的少言寡語。吃完了飯,趁著畢麗靜和劉曉傑出去刷碗的空擋,劉曉傑的母親出其不意的說了一句,“你還認識我嗎?你知道當年誰殺了劉英蘭嗎?”畢克仁的臉上依舊毫無表情,點點頭又搖搖頭。畢克仁又隨手拿起了筆,在紙上一筆一划的寫到:我誰也不認識。我也不想知道。這一下劉曉傑的母親更加的懷疑了。剛準備說話,劉曉傑和畢麗靜刷完碗出來了。畢克仁隨手拿過來寫過字的紙。揉成一團,丟到了紙簍里。這一切被細心的劉曉傑看了個清楚。劉曉傑隨手把自行車的鑰匙放在了吃完飯收拾好的桌子上。
飯已經吃完了,和不會說話的親家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劉曉傑的母親起身告辭。第一次上門,畢克仁把劉曉傑的母親送出了屋門外。劉曉傑一彎腰開自行車鎖的時候,才恍然大悟,“糟了,鑰匙放在飯桌上了。”“還不趕快去拿?”這個冒失鬼!畢麗靜撒嬌的嗔怪著劉曉傑。
劉曉傑進了屋門,伸手拿過來放在飯桌上的鑰匙,看看外邊沒有人注意,隨手從紙簍里拿出來被畢克仁揉搓的成為一團的信紙,隨手裝到了口袋裡。上面寫著什麼呢?母親和畢麗靜的父親認識?劉曉傑一肚子的疑問。劉曉傑要自己探聽研究個明白!
正文 第二十八章 明察暗訪
把母親送到了車站,劉曉傑迫不及待的打開了揉作一團的信紙。信紙上只是平淡無奇的兩句話。這兩句話包含著什麼意思呢?劉曉傑百思不得其解。母親和畢麗靜的母親認識這是肯定的。但是以前從來沒有聽到母親談論起畢克仁這個人。母親和畢克仁,也就是畢麗靜的父親是什麼關係呢?
坐在了回家的汽車上。劉曉傑的母親也是感慨萬千。二十多年了,從來沒有打聽出畢克仁的下落,現在終於知道了,知道是兒子女朋友的父親。畢克仁怎麼受的傷?會不會說話?這些年了為什麼一點消息也沒有?丈夫的死與畢克仁有沒有關係?帶著這些疑問。坐在車上的劉曉傑的母親翻江倒海的思索著。
不,我一定要查清楚這件事。走在了半路上,劉曉傑的母親又讓司機停下了車,轉身返回了縣城。沒有告訴兒子,劉曉傑的母親悄悄的住在了弟弟家。她要托弟弟一起把畢克發的事情查個一清二楚。兒子長大了,事情過去了這麼多年,不能稀里糊塗的讓兒子娶一個帶著疑問的兒媳婦。就是娶也要娶個明白。有了這樣的想法,劉曉傑的母親格外的賣力。
有了線索,找到了當年辦理轉業軍隊幹部手續的人了。當年辦理畢克仁轉業的民政局幹部依然記憶猶新。因為一個有著功勞的老軍人,一個為了救火而毀容而不能出聲的老軍人,讓當時還是三十多歲的有著激情的他對畢克仁崇拜、佩服、敬重。如今雖然過去了二十多年,但是一提起了當年的往事。如今也是退休的民政局老職工還是滔滔不絕的說起了當年的一切。
火化場是不能去的,但是知道了這些就足夠了。這二十多年來。畢克仁就是是生活在和自己相隔不遠的一個縣城,竟然沒有畢克仁的半點消息。難道是畢克仁真的啞巴了?不會說話了才音訊全無的在自己的身邊生活了整整的二十多年?不行!無論如何也要把事情查問個明明白白、水落石出。當年畢克發被公安局的帶走了,家裡傾家蕩產的湊夠了兩百元錢,最後畢克發還是背負著殺人犯的罪名被槍斃了。這麼多年的艱辛,一定要有個說法!當年最早傳出來是畢克仁殺害的自己老婆的畢建安已經死去多年了。是自己在大海里淹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