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安慰了妹妹,送走了劉曉傑。畢麗霞把送來的飯遞給了賭氣不吃躺在病床上生悶氣的父親畢克仁。畢克仁一把推開,畢麗霞一下子沒接住。大米飯,排骨湯和炒菜灑了一地。不吃就不吃,畢麗霞也生氣的轉身走出了病房。望著滿地的飯菜,畢克仁冷靜下來了。畢克仁不想讓女兒嫁給劉曉傑是有畢克仁的苦衷。
虎毒不食子。失手殺死了自己的老婆和沒有出世的兒子,是畢克仁內心的痛。殺死畢建安是為了自己能活命。畢建安已經威脅到了自己生命的安全!畢克發、畢克成與自己無關!畢克仁這樣想著。但是畢克仁不希望看到劉曉傑,因為劉曉傑身上有畢克發的影子。都是一個村的,都是差不多大的孩童時的玩伴。如果劉曉傑真的是畢克發的兒子。那麼以後?畢克仁害怕自己的女兒因此受到傷害。
坦白來講,畢克仁還是痛愛著兩個女兒的,女兒也是畢克仁的驕傲。作為一個親生的父親。畢克仁不同意畢麗靜和劉曉傑的婚事就是在保護自己的女兒。但是不能跟女兒說了,因為自己是個啞巴,是一個二十多年沒有開口的啞巴!
二十多年了,畢克仁為了能保守住秘密,保守住自己殺人搶錢的秘密。畢克仁也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一個正常的人,要讓大火把自己搞得面目猙獰,就是為了不讓別人正視自己的眼睛。一個正常的人,裝了整整二十年的啞巴。就是要遠離人群,就是要隔絕和人的交流。二十多年的啞巴生活,不敢出聲。畢克仁已經喪失了正常的語言能力,畢克仁甚至想像著自己真的變成了啞巴,以後到死再也不能開口講話!
在火化場工作很好,因為面對的是不能開口的死人。死人是能保守住秘密的,因為死人不會開口講話。這個道理畢克仁深深地知道,清楚的了解。不能開口,自己就是一個啞巴。在實在是憋屈的難受的時候,畢克仁曾經用牙咬破了自己的嘴唇。歲月的流失。人員的變換,沒有人知道畢克仁是個會說話的啞巴。
畢克仁就是把自己贖罪的情感融入到了花草中去,所以,畢克仁侍弄的花草更為的爭奇鬥豔,格外的令人垂憐喜歡。畢克仁什麼呀也不想。畢克仁就是要在玩花弄草中,忘記以前,忘記一切。但是現在變了。女兒大了,一個不該出現的人出現在了女兒的身邊。
畢克仁也就是看到了劉曉傑,一陣的急火攻心才血壓升高。打了一天吊針,平靜下來,畢克仁覺得好了很多。不住院了。用力拔下插在胳膊上的針管,畢克仁摸索著穿上了鞋,下了床,收拾好地上的飯菜。畢克仁要出院回家!
正文 第二十四章 追根探源
生氣的走出病房,畢麗霞站在了醫院外的大樹下。看到了街上來往形色匆忙的人群,畢麗霞靜靜地緩慢下心情,開始思索回憶起自己從小到大父親的反常。
很少能見到父親,見到了父親,父親畢克仁也從來不提母親劉英蘭。剛一開始的時候,畢麗霞覺得可能是母親的去世讓父親不願意提起母親,但是有幾次父親回家,自己在晚上的時候半夜起床看到父親跪在了母親的遺像面前。再一個就是父親現在對妹妹的對象劉曉傑的態度。這裡面有什麼問題?想到這裡畢麗霞決定去劉曉傑老家看看。看看問題究竟發生在了哪裡?
打電話通知妹妹過來照顧一下父親。自己也一年多沒有回到老家了。坐上汽車,畢麗霞要去老家看看母親的墳墓,也順便去看看劉曉傑的家庭狀況。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父親畢克仁如此的固執不讓妹妹和劉曉傑的接觸。
母親的墳墓原來是安葬在烈士陵園的。前幾年因為那塊土地搬遷,原來的烈士墓都搬遷到新的烈士塔下重新安置了。母親的墳墓被父親遷出了烈士陵園後,重新立了碑,安葬在老家的一個山頭上。周圍是自己和妹妹親手栽種的迎春花和兩棵冬青。
沿著長滿雜草的盤山小路,畢麗霞來到了母親的墳前。母親去世這麼多年了,畢麗霞有思念母親的念頭,但是這一次畢麗霞沒有哭,經過這麼多年了。畢麗霞把對母親的思念寄托在對妹妹的照顧上。妹妹畢麗靜上大學的時候,就在姐姐畢麗霞工作的省城。每逢周末,姐妹兩總是要聚在一起。自己比妹妹大五歲,有的時候畢麗霞就像一個母親一樣。
母親墳前的草已經長得很高了。看來父親很長時間沒有過來了。畢麗霞彎下腰來,清除著母親墳前的荒草。不是迎春花盛開的季節,迎春花只是長滿了綠葉。彎垂下的迎春花的葉子遮擋著刻有母親名字的墓碑。母親離開這個人世已經二十多年了,但是母親的相貌畢麗霞依然記憶的清楚可辨。
清理完雜草,手上被青草染成黑綠色的了,目光穿過山頭,山的另一邊就是妹妹同事劉曉傑的村莊。畢麗霞決定去劉曉傑家裡看看情況。畢麗霞拍了拍手上沾著的土。沿著山路向另一端走去。
出了院的畢克仁,血壓不在升高了,但是心情卻怎麼呀也平靜不下來。二十多年了,是劉曉傑打破了二十多年的平靜。這麼多年來,畢克仁在自責和贖罪懺悔中度過了二十多年。在這二十多年裡除了殺害過是失誤殺死了自己的老婆孩子以外,就是殺死了能暴露出自己罪惡的畢建安。除了這兩個人,畢克仁沒有傷害過任何人,甚至在火化場的單位工作中,真的一句話也沒有說,就是看門養花種草。沒有再犯下任何的過錯!老天爺呀,你為什麼還來懲罰我?我已經悔改了!你為什麼讓畢麗靜認識劉曉傑呢?
虎毒不食子。失手殺死了自己的老婆和沒有出世的兒子,是畢克仁內心的痛。殺死畢建安是為了自己能活命。畢建安已經威脅到了自己生命的安全!畢克發、畢克成與自己無關!畢克仁這樣想著。但是畢克仁不希望看到劉曉傑,因為劉曉傑身上有畢克發的影子。都是一個村的,都是差不多大的孩童時的玩伴。如果劉曉傑真的是畢克發的兒子。那麼以後?畢克仁害怕自己的女兒因此受到傷害。
坦白來講,畢克仁還是痛愛著兩個女兒的,女兒也是畢克仁的驕傲。作為一個親生的父親。畢克仁不同意畢麗靜和劉曉傑的婚事就是在保護自己的女兒。但是不能跟女兒說了,因為自己是個啞巴,是一個二十多年沒有開口的啞巴!
二十多年了,畢克仁為了能保守住秘密,保守住自己殺人搶錢的秘密。畢克仁也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一個正常的人,要讓大火把自己搞得面目猙獰,就是為了不讓別人正視自己的眼睛。一個正常的人,裝了整整二十年的啞巴。就是要遠離人群,就是要隔絕和人的交流。二十多年的啞巴生活,不敢出聲。畢克仁已經喪失了正常的語言能力,畢克仁甚至想像著自己真的變成了啞巴,以後到死再也不能開口講話!
在火化場工作很好,因為面對的是不能開口的死人。死人是能保守住秘密的,因為死人不會開口講話。這個道理畢克仁深深地知道,清楚的了解。不能開口,自己就是一個啞巴。在實在是憋屈的難受的時候,畢克仁曾經用牙咬破了自己的嘴唇。歲月的流失。人員的變換,沒有人知道畢克仁是個會說話的啞巴。
畢克仁就是把自己贖罪的情感融入到了花草中去,所以,畢克仁侍弄的花草更為的爭奇鬥豔,格外的令人垂憐喜歡。畢克仁什麼呀也不想。畢克仁就是要在玩花弄草中,忘記以前,忘記一切。但是現在變了。女兒大了,一個不該出現的人出現在了女兒的身邊。
畢克仁也就是看到了劉曉傑,一陣的急火攻心才血壓升高。打了一天吊針,平靜下來,畢克仁覺得好了很多。不住院了。用力拔下插在胳膊上的針管,畢克仁摸索著穿上了鞋,下了床,收拾好地上的飯菜。畢克仁要出院回家!
正文 第二十四章 追根探源
生氣的走出病房,畢麗霞站在了醫院外的大樹下。看到了街上來往形色匆忙的人群,畢麗霞靜靜地緩慢下心情,開始思索回憶起自己從小到大父親的反常。
很少能見到父親,見到了父親,父親畢克仁也從來不提母親劉英蘭。剛一開始的時候,畢麗霞覺得可能是母親的去世讓父親不願意提起母親,但是有幾次父親回家,自己在晚上的時候半夜起床看到父親跪在了母親的遺像面前。再一個就是父親現在對妹妹的對象劉曉傑的態度。這裡面有什麼問題?想到這裡畢麗霞決定去劉曉傑老家看看。看看問題究竟發生在了哪裡?
打電話通知妹妹過來照顧一下父親。自己也一年多沒有回到老家了。坐上汽車,畢麗霞要去老家看看母親的墳墓,也順便去看看劉曉傑的家庭狀況。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父親畢克仁如此的固執不讓妹妹和劉曉傑的接觸。
母親的墳墓原來是安葬在烈士陵園的。前幾年因為那塊土地搬遷,原來的烈士墓都搬遷到新的烈士塔下重新安置了。母親的墳墓被父親遷出了烈士陵園後,重新立了碑,安葬在老家的一個山頭上。周圍是自己和妹妹親手栽種的迎春花和兩棵冬青。
沿著長滿雜草的盤山小路,畢麗霞來到了母親的墳前。母親去世這麼多年了,畢麗霞有思念母親的念頭,但是這一次畢麗霞沒有哭,經過這麼多年了。畢麗霞把對母親的思念寄托在對妹妹的照顧上。妹妹畢麗靜上大學的時候,就在姐姐畢麗霞工作的省城。每逢周末,姐妹兩總是要聚在一起。自己比妹妹大五歲,有的時候畢麗霞就像一個母親一樣。
母親墳前的草已經長得很高了。看來父親很長時間沒有過來了。畢麗霞彎下腰來,清除著母親墳前的荒草。不是迎春花盛開的季節,迎春花只是長滿了綠葉。彎垂下的迎春花的葉子遮擋著刻有母親名字的墓碑。母親離開這個人世已經二十多年了,但是母親的相貌畢麗霞依然記憶的清楚可辨。
清理完雜草,手上被青草染成黑綠色的了,目光穿過山頭,山的另一邊就是妹妹同事劉曉傑的村莊。畢麗霞決定去劉曉傑家裡看看情況。畢麗霞拍了拍手上沾著的土。沿著山路向另一端走去。
出了院的畢克仁,血壓不在升高了,但是心情卻怎麼呀也平靜不下來。二十多年了,是劉曉傑打破了二十多年的平靜。這麼多年來,畢克仁在自責和贖罪懺悔中度過了二十多年。在這二十多年裡除了殺害過是失誤殺死了自己的老婆孩子以外,就是殺死了能暴露出自己罪惡的畢建安。除了這兩個人,畢克仁沒有傷害過任何人,甚至在火化場的單位工作中,真的一句話也沒有說,就是看門養花種草。沒有再犯下任何的過錯!老天爺呀,你為什麼還來懲罰我?我已經悔改了!你為什麼讓畢麗靜認識劉曉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