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杜秋娘死都死了,我肯定當是小孩子信口開河,按下不表便是。只是其他的……”

  “其他?”

  郭鏦看著對面的李素——波斯人在大唐出生長大,又在大唐為官,如今已到暮年,但只要看他的隆鼻凹目,灰發碧眼,異族的感覺仍然那麼鮮明。李素的面貌中,總有揮之不去的深深疏離,還有一種背井離鄉的憂患。波斯人的目光有多麼狡詐,就有多麼悲愴。

  郭鏦終於說:“當初向我推薦這位崔淼郎中的人,正是令郎李景度。”

  李素並沒有露出驚訝的表情。實際上他什麼表情都沒有,只是長久地沉默著。

  郭鏦壓低聲音道:“你我都知道,金仙觀下的地道連接暗渠、御溝和永安渠。鐵門封堵的,其實是一個四通八達的地下入口。經永安渠可以向北入禁苑,循暗渠則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直入宮城!當年金仙觀出事後,先皇就是為此才讓家叔鑄鐵門,並將後院封閉的。這次聖上放著十三郎的性命不顧,忍痛下令填埋地窟,也是為了保住這個性命攸關的秘密啊!如今十三郎雖然回來了,但秘密泄露的疑慮依舊存在。聖上命我將崔淼郎中暫時留在京兆府中,待段成式的口供來了,經過核實無誤方可放人,便是出於同樣的考慮。”

  “我懂。你擔心的是,段成式的供述和崔淼的碰不上。”

  “不,你不懂!我擔心的是,聖上疑心難解,終至無辜之人蒙難啊!他……連十三郎都下得去手……”說到這裡,郭鏦的臉漲紅得像個熟透了的大柿子,最終還是把譴責皇帝的話硬生生咽了回去。漢陽公主憐惜李忱,常常把十三郎帶去自己府中照看,所以郭鏦這個當姑父的也特別疼愛李忱。皇帝下令填埋地窟時,他同樣心碎欲裂,至今後怕。

  平復了一下心情,郭鏦又道:“區區一個江湖郎中不算什麼,但崔淼郎中滅蛇患、救十三郎和段一郎,於公於私都立下了大功,假若不賞反責,甚至殃及性命,且不說有損聖上之英明,難以服眾,光我這心裡頭就過不去啊。”

  “那麼,郭大人就替崔郎中在聖上面前美言幾句唄。”

  “你又不是不知道,聖上不是耳朵根子軟的人。況且,身為臣子,第一對聖上有責。崔郎中究竟是忠是奸,必須慎重,故而左右為難啊……”

  “唉,京兆尹真真是個大好人啊。”李素喟嘆一聲,從袖中取出一個紙卷,置於案上,“看看吧。”

  郭鏦迫不及待地展卷一閱,驚呼起來:“這、這……這是什麼?”

  李素看著這位性格忠厚的顯貴,搖頭嘆道:“京兆尹大人不會連這都認不出吧,此乃長安城中所有排水溝渠的圖紙,明渠、暗渠和天然的河道,都標註得一清二楚。”

  “我看見了……可是,這張圖紙實在太詳盡了,而今連京兆府中都找不到可與之匹敵的。你又是從何而來?”

  綠眼睛中滿是狡黠的笑,李素手點圖紙:“你再仔細看看。”

  “這……”郭鏦都快趴到圖紙上了,看了半天道,“怎麼墨跡有深有淺,標註的字體也不一樣?莫非……有些個溝渠是新標上去的?”

  “郭大人好眼力。”

  “怎麼輔興坊這一片是空的?是金仙觀嗎?”郭鏦的臉色變了,“還有皇城,裡面也是空的?”

  他抬起頭,定定地望著李素。

  李素道:“此圖,是我逼著我兒景度交出來的。”

  “李景度?他又是從哪裡弄來的?”

  “還能怎麼弄來?當然是買來的。”

  “啊,你們波斯人有的是錢。”

  “哼,錢……”李素滿臉都是一言難盡的表情。

  郭鏦看看他,再看看圖紙,舉手一拍額頭,“我明白了!李景度買到的圖紙上只畫著部分溝渠,新墨所標的那些是後來添加的。我看看……這裡,青龍坊中有幾處,哦,還有永平坊、道政坊……”他突然住了口,用難以置信的口吻道:“這些新添加的都是崔郎中滅蛇患時的重點區域,莫非說他……”

  李素點了點頭。

  “天哪!”

  “現在京兆尹大人明白,崔郎中是忠是奸了?”

  郭鏦緊鎖雙眉,低頭不語。

  少頃,李素才又悠悠地道:“當然,如果崔淼不救那兩個孩子,也不至於將自己暴露出來。可見此人還是有一副俠肝義膽的。”

  “是啊,他不僅救了兩個孩子,還救了金仙觀中所有的人吶……”

  李素含笑道:“其實我對景度的行為早有懷疑,但若不是抓住了這個把柄,他也斷斷不肯承認的,更不會將圖紙輕易交出來。”

  郭鏦眼睛一亮:“你這心裡早有盤算了?”

  “否則我也不敢來京兆府啊。”

  “如此說來,崔淼的確假借滅蛇為名,幫著李景度勘察長安城中溝渠,繪製圖紙?”

  “景度承認了,是他和崔郎中共同策劃的。”

  “他們究竟想怎樣啊?”

  “崔淼嘛,應該是為了錢,景度出手向來闊綽。哼,至於我這個逆子,就是唯恐天下不亂,好日子過煩了,想作死!”李素恨道,“此圖現已落入我手,且無摹本,故不足為患矣。我已教訓了景度,今日特將圖紙獻於京兆府,還望京兆尹大人法外開恩!”說著站起來,欲向郭鏦行大禮。

章節目錄